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六大金主談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仍看好前景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已有很長一段時間,相關產業發展迅速。同時,他們在資本市場上也得到了支持和表彰,國際同行也涌現出了特斯拉、寶馬I這樣的輝煌爆發。然而,挑戰仍然艱巨。2013年,中國17642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僅遠低于美國市場,而且與2015年累計50萬輛的目標相去甚遠。

什么時候才能為新能源汽車鼓掌叫好?資本市場和終端市場的基礎和挑戰分別是什么?下一個市場引爆點是公共交通還是高端民用?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關鍵是什么?汽車性能、技術條件還是營銷策略?部署新能源汽車的PE機構有什么看法?精明的投資者如何應對?PE機構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家、投資者和管理者有話要說。

參與本次討論的主持人是股權投資母基金TSF Capital的合伙人兼投資總監謝海林;私募股權高管包括DFJ德豐捷合伙人趙光斗先生,他投資了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廈門晶道股權投資基金董事長何鴻章先生與晶道基金投資了4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項目,規模達5億元;啟明創投合伙人Yoga Yu女士投資了以貝瑞為代表的多個鋰電池產業項目;上海歐青創投高級投資經理朱恩樂先生投資了國軒高科動力及汽車鋰電池產業能源項目;國家新能源總經理楊東華先生投資了純電動公共交通系統提供商上海電霸的新能源項目。

1.TSF Capital謝海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發展迅速,但在終端銷售市場表現不佳。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京東何鴻章:這是大多數新產品市場初期的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意識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不成熟、成本和價格高等。

歐青朱恩樂:主要原因受充電設施、充電時間、電池壽命和成本的影響。因此,雖然有購車補貼,但個人購買的新能源汽車較少。

DFJ趙光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緩慢。誰說它很快?市場不可能順利進行,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鼓勵甚至強制性措施,市場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突破。

國家新能源人士楊東華:終端市場對現有產品的需求不足以滿足各類用戶對傳統汽車的替代需求。

俞啟明:首先,技術安全保障不足。雪佛蘭VOLT和菲斯克等領先制造商在碰撞后發生了電池起火事故,這直接給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蒙上了陰影;第二,鋰電池的技術進步,技術限制使得行駛速度和巡航范圍受到限制;第三,目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很少,新能源汽車充電極為不便;

第四,成本因素。電池成本在新能源汽車成本中所占比例非常高,制造成本也很高。因此,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普遍比較昂貴,缺乏性價比。

Tesla, BMW, Volkswagen, Discovery, Chevrolet

新能源汽車在終端市場表現不佳。

2.TSF Capital謝海林:如何扭轉這種局面?增加政府補貼金額?擴大補貼范圍?調整戰略布局方向?

歐青朱恩樂: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主要是鋰電池動力汽車的發展。隨著國內核心技術的發展,電池性能將不斷提高,成本將持續下降。2012年,每千瓦時的電池成本比2008年下降了一半以上。目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下,新能源汽車與同配置傳統汽車的購置成本差距逐漸縮小。未來,隨著電池等技術的發展,預計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當時,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充換電設施,這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基礎和保障。政府應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支持的同時,它需要建設大規模的充電和更換設施。

DFJ:為了扭轉局面,只有政府才能實施半強制性措施,規定公務用車和公共交通工具都應使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將補貼或免稅,逐步全面開放進口,以競爭的形式提升技術水平。

何鴻章,敬道:說逆轉應該逐步改善是不準確的。有必要增加政策支持,而不僅僅是補貼。目前,補貼的強度是可以接受的,但范圍可以進一步擴大。更緊迫的問題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以及“最后一公里”問題。電網公司的垂直管理體系及其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中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是最大的制約因素。要進一步開放競爭,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向莆田、中石油、中石化[微博]和民間資本開放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并配合當地強制性法律法規。根本解決辦法是繼續深化電力市場改革,特別是配電終端市場化。此外,對于山東等地三四線城市消費需求旺盛的低速電動汽車,在強調安全的同時,應繼續保持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因為低速電動汽車是真正強大的破壞性創新,激發了極為強勁的實際消費需求。山東的局勢應該得到保護,而不是遏制。

國家新能源楊東華:調整戰略布局方向是目前可行的方案之一,比如發展純電動出租車,不僅可以利用行業特點落實指導政策,而且實際上對新能源汽車的終端使用提出了新的分類。

俞啟明:單靠補貼并不能對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銷售起到決定性作用。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最根本的解決方案是電池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以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覆蓋率提高帶來的便利。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政府的“組合拳”政策支持將有效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如政府補貼、不限牌、推動電動汽車分時業務、建設充電樁和充電站。例如,上海已經聯合一些汽車租賃公司,推動電動汽車的分時業務,這將有效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

3.TSF Capital謝海林:幾年前,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會不會出現前端產能過剩、后端需求不足等問題?何時……

它有實質性的影響嗎?

歐青朱恩樂:短期內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鋰電池已經進入電力時代。

何鴻章,敬道: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在大多數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都會長期存在。適者生存,自然選擇,天道。

DFJ趙光斗:風能和太陽能是不屬于消費模式的投資和技術,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的大量補貼和鼓勵并不能解決市場供求的長期生態。汽車是消費者的最終產品,上下級之間的自由競爭,政府的作用只要適當的免稅和短期補貼,都可以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俞啟明:沒有。首先,新能源汽車有其使用價值,雖然購買成本相對較高,但使用成本相對較低;二是作為國家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對我國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第三,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性逐漸提高;第四,一些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地促進人們的購買和使用欲望;

第五,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特征不同于風能和太陽能。如果終端銷售不足,帶來大量庫存,企業會有意識地調整產量和技術標準以滿足市場需求,產業調整能力相對較強。

4、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中短期預期是什么?作為投資者,面對意外的市場反應,是否有任何戰略調整或戰術反應?

京道何鴻章:所有行業都有機會和威脅,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目前,更多的利好政策已經釋放,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這在中短期是樂觀的,影響長期的因素復雜且難以判斷。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我們必須具有前瞻性,把握投資的時間節奏,仔細梳理整個產業鏈,選擇具有真正核心競爭力的投資標的。就晶道基金本身而言,在市場更加低迷的12年里,我們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行業內最大規模的投資后,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布局全產業鏈、加大投資力度,并在這一關鍵戰略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DFJ趙光斗:投資者在投資行業和市場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風險,也是行業進步的良性過程。我們認為,投資方向應該從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轉向汽車生產。在戰略上與政府合作,在戰術上盡可能引入新技術,并利用中國的獨特優勢發展單個零件的大規模生產。

歐青朱恩樂:我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中短期預期。從政策角度來看,未來3-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將迎來加速增長期。從供應端來看,國內各大車企都開發出了性能良好的產品,可以滿足城市日常通勤需求。算上補貼后,部分產品的價格劣勢明顯降低,對消費者有很強的吸引力。從需求端來看,隨著產品性能的不斷提升、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公共領域試運營的成功,未來私人消費市場的開放指日可待。

國家新能源楊東華:行業整體發展短板,發展速度不明確。我們更愿意嘗試細分終端市場,如純電動出租車,并專注于特定的子行業,使產品更好地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與此同時,中國大城市對霧霾治理的需求也非常旺盛,純電動出租車更有理由從市場、技術和補貼等方面獲得更大的支持。

俞啟明:在所有類型的新能源汽車中,動力電池汽車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于燃料電池汽車來說,10年內很難發展成為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因為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上游燃料都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可以大規模商業化。然而,在動力電池汽車的大規模生產中,原材料并沒有明顯的限制。隨著產量的增加、技術的進步和充電點的密度,可以彌補或最終解決電池成本高、充電速度慢的缺點。此外,電力的生產和運輸已經非常成熟,國外有許多充電服務公司和形成的商業模式可供參考。我們預計,在產品性能不斷提高、成本降低、補貼和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將加快。2014年至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實現100%的同比增長。作為投資者,我們非常關注電池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希望在電池技術及有關領域有一些投資機會。此外,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是電動汽車發展中最有益的行業。通過觀察海外充電網絡,w……

發現他們大多從上游設備生產或電站建設開始滲透到充電服務中,通過與多家車企合作擴大下游充電車的數量,并結合移動互聯網提供充電和定位。這類企業仍處于鋪設網絡的階段,用戶數量不足以支撐電樁的盈利,但從長遠來看,它將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需求彈性最大的行業方向。國家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已有很長一段時間,相關產業發展迅速。同時,他們在資本市場上也得到了支持和表彰,國際同行也涌現出了特斯拉、寶馬I這樣的輝煌爆發。然而,挑戰仍然艱巨。2013年,中國17642輛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不僅遠低于美國市場,而且與2015年累計50萬輛的目標相去甚遠。

什么時候才能為新能源汽車鼓掌叫好?資本市場和終端市場的基礎和挑戰分別是什么?下一個市場引爆點是公共交通還是高端民用?阻礙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關鍵是什么?汽車性能、技術條件還是營銷策略?部署新能源汽車的PE機構有什么看法?精明的投資者如何應對?PE機構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專家、投資者和管理者有話要說。

參與本次討論的主持人是股權投資母基金TSF Capital的合伙人兼投資總監謝海林;私募股權高管包括DFJ德豐捷合伙人趙光斗先生,他投資了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廈門晶道股權投資基金董事長何鴻章先生與晶道基金投資了4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項目,規模達5億元;啟明創投合伙人Yoga Yu女士投資了以貝瑞為代表的多個鋰電池產業項目;上海歐青創投高級投資經理朱恩樂先生投資了國軒高科動力及汽車鋰電池產業能源項目;國家新能源總經理楊東華先生投資了純電動公共交通系統提供商上海電霸的新能源項目。

1.TSF Capital謝海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發展迅速,但在終端銷售市場表現不佳。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京東何鴻章:這是大多數新產品市場初期的普遍現象。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意識不足、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不成熟、成本和價格高等。

歐青朱恩樂:主要原因受充電設施、充電時間、電池壽命和成本的影響。因此,雖然有購車補貼,但個人購買的新能源汽車較少。

DFJ趙光斗: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緩慢。誰說它很快?市場不可能順利進行,如果沒有政府的大力鼓勵甚至強制性措施,市場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取得突破。

國家新能源人士楊東華:終端市場對現有產品的需求不足以滿足各類用戶對傳統汽車的替代需求。

俞啟明:首先,技術安全保障不足。雪佛蘭VOLT和菲斯克等領先制造商在碰撞后發生了電池起火事故,這直接給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蒙上了陰影;第二,鋰電池的技術進步,技術限制使得行駛速度和巡航范圍受到限制;第三,目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很少,新能源汽車充電極為不便;

第四,成本因素。電池成本在新能源汽車成本中所占比例非常高,制造成本也很高。因此,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普遍比較昂貴,缺乏性價比。

Tesla, BMW, Volkswagen, Discovery, Chevrolet

新能源汽車在終端市場表現不佳。

2.TSF Capital謝海林:如何扭轉這種局面?增加政府補貼金額?擴大補貼范圍?調整戰略布局方向?

歐青朱恩樂: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主要是鋰電池動力汽車的發展。隨著國內核心技術的發展,電池性能將不斷提高,成本將持續下降。2012年,每千瓦時的電池成本比2008年下降了一半以上。目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下,新能源汽車與同配置傳統汽車的購置成本差距逐漸縮小。未來,隨著電池等技術的發展,預計成本將進一步降低。當時,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充換電設施,這是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基礎和保障。政府應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在政策支持的同時,它需要建設大規模的充電和更換設施。

DFJ:為了扭轉局面,只有政府才能實施半強制性措施,規定公務用車和公共交通工具都應使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將補貼或免稅,逐步全面開放進口,以競爭的形式提升技術水平。

何鴻章,敬道:說逆轉應該逐步改善是不準確的。有必要增加政策支持,而不僅僅是補貼。目前,補貼的強度是可以接受的,但范圍可以進一步擴大。更緊迫的問題是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以及“最后一公里”問題。電網公司的垂直管理體系及其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中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是最大的制約因素。要進一步開放競爭,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向莆田、中石油、中石化[微博]和民間資本開放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并配合當地強制性法律法規。根本解決辦法是繼續深化電力市場改革,特別是配電終端市場化。此外,對于山東等地三四線城市消費需求旺盛的低速電動汽車,在強調安全的同時,應繼續保持相對寬松的監管環境,因為低速電動汽車是真正強大的破壞性創新,激發了極為強勁的實際消費需求。山東的局勢應該得到保護,而不是遏制。

國家新能源楊東華:調整戰略布局方向是目前可行的方案之一,比如發展純電動出租車,不僅可以利用行業特點落實指導政策,而且實際上對新能源汽車的終端使用提出了新的分類。

俞啟明:單靠補貼并不能對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銷售起到決定性作用。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最根本的解決方案是電池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降低,以及充電站等基礎設施覆蓋率提高帶來的便利。但就目前情況而言,政府的“組合拳”政策支持將有效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如政府補貼、不限牌、推動電動汽車分時業務、建設充電樁和充電站。例如,上海已經聯合一些汽車租賃公司,推動電動汽車的分時業務,這將有效提高電動汽車的使用效率。

3.TSF Capital謝海林:幾年前,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會不會出現前端產能過剩、后端需求不足等問題?何時……

它有實質性的影響嗎?

歐青朱恩樂:短期內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鋰電池已經進入電力時代。

何鴻章,敬道: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在大多數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都會長期存在。適者生存,自然選擇,天道。

DFJ趙光斗:風能和太陽能是不屬于消費模式的投資和技術,屬于基礎設施建設。政府的大量補貼和鼓勵并不能解決市場供求的長期生態。汽車是消費者的最終產品,上下級之間的自由競爭,政府的作用只要適當的免稅和短期補貼,都可以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俞啟明:沒有。首先,新能源汽車有其使用價值,雖然購買成本相對較高,但使用成本相對較低;二是作為國家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對我國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第三,隨著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性逐漸提高;第四,一些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地促進人們的購買和使用欲望;

第五,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特征不同于風能和太陽能。如果終端銷售不足,帶來大量庫存,企業會有意識地調整產量和技術標準以滿足市場需求,產業調整能力相對較強。

4、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中短期預期是什么?作為投資者,面對意外的市場反應,是否有任何戰略調整或戰術反應?

京道何鴻章:所有行業都有機會和威脅,新能源汽車也不例外。目前,更多的利好政策已經釋放,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這在中短期是樂觀的,影響長期的因素復雜且難以判斷。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我們必須具有前瞻性,把握投資的時間節奏,仔細梳理整個產業鏈,選擇具有真正核心競爭力的投資標的。就晶道基金本身而言,在市場更加低迷的12年里,我們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行業內最大規模的投資后,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布局全產業鏈、加大投資力度,并在這一關鍵戰略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DFJ趙光斗:投資者在投資行業和市場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這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風險,也是行業進步的良性過程。我們認為,投資方向應該從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轉向汽車生產。在戰略上與政府合作,在戰術上盡可能引入新技術,并利用中國的獨特優勢發展單個零件的大規模生產。

歐青朱恩樂:我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中短期預期。從政策角度來看,未來3-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將迎來加速增長期。從供應端來看,國內各大車企都開發出了性能良好的產品,可以滿足城市日常通勤需求。算上補貼后,部分產品的價格劣勢明顯降低,對消費者有很強的吸引力。從需求端來看,隨著產品性能的不斷提升、成本的不斷下降以及公共領域試運營的成功,未來私人消費市場的開放指日可待。

國家新能源楊東華:行業整體發展短板,發展速度不明確。我們更愿意嘗試細分終端市場,如純電動出租車,并專注于特定的子行業,使產品更好地滿足特定用戶的需求。與此同時,中國大城市對霧霾治理的需求也非常旺盛,純電動出租車更有理由從市場、技術和補貼等方面獲得更大的支持。

俞啟明:在所有類型的新能源汽車中,動力電池汽車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對于燃料電池汽車來說,10年內很難發展成為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因為無論是產品本身還是上游燃料都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可以大規模商業化。然而,在動力電池汽車的大規模生產中,原材料并沒有明顯的限制。隨著產量的增加、技術的進步和充電點的密度,可以彌補或最終解決電池成本高、充電速度慢的缺點。此外,電力的生產和運輸已經非常成熟,國外有許多充電服務公司和形成的商業模式可供參考。我們預計,在產品性能不斷提高、成本降低、補貼和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的背景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將加快。2014年至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實現100%的同比增長。作為投資者,我們非常關注電池技術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希望在電池技術及有關領域有一些投資機會。此外,充電樁的建設和運營是電動汽車發展中最有益的行業。通過觀察海外充電網絡,w……

發現他們大多從上游設備生產或電站建設開始滲透到充電服務中,通過與多家車企合作擴大下游充電車的數量,并結合移動互聯網提供充電和定位。這類企業仍處于鋪設網絡的階段,用戶數量不足以支撐電樁的盈利,但從長遠來看,它將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需求彈性最大的行業方向。

標簽:特斯拉寶馬大眾發現雪佛蘭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歐美電動汽車銷量快速增長 挪威政府實行購買補貼

在能源基金會、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日前共同舉辦的“邁向零排放汽車時代”沙龍上,美國能源部阿崗國家實驗室高級科學家、能源基金會董事王全錄說,歐美國家電動汽車銷量快速增長。

1900/1/1 0:00:00
日產/寶馬欲傍“特斯拉” 共建充電網絡

日前,特斯拉CEO馬斯克宣布,特斯拉不會針對任何使用該公司專利的人發起訴訟。這也就意味著,其他汽車公司可以沒有障礙地使用特斯拉的技術制造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
萬向錢潮領漲 新能源板塊行情啟動

從上周五起,新能源車板塊行情再啟,特別是與特斯拉概念相關的整車、鋰電池、充電樁等個股紛紛走強。周五當日,萬向錢潮、西部資源、江蘇國泰等多只相關個股漲停,比亞迪、萬豐奧威等個股漲幅超5。

1900/1/1 0:00:00
工信部欲建立統一新能源車發展目錄 上汽深化技術創新應對

隨著胡茂元因年齡到期卸任,上汽集團完成了高層人事調整,原上汽集團總裁陳虹接任董事長,此前一直主管自主品牌的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陳志鑫升任上汽集團總裁。

1900/1/1 0:00:00
一改常態,特斯拉為何聯姻京東?

6月20日,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與京東已簽訂全年采購協議。

1900/1/1 0:00:00
杭州余杭為純電動私家車主架設首條獨立供電線路

6月20日,在杭州余杭區桃花源小區,余杭供電公司為一位特斯拉純電動車車主安裝了一條獨立的充電供電專線,這也是杭州首條為純電動私家車主架設的獨立供電線路。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