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試驗試驗場
想必大家都見過很多車企,用“經過數百萬公里的嚴格測試”之類的字眼和類似的字眼來展示他們的產品是如何經過精心研發的,是多么可靠。也有許多媒體大師從制造商的公關和測試人員那里聽到“高環”、“比利時之路”和“密集測試”等專業術語來說明產品的強大功能。作為一名前汽車開發人員,我今天要和大家談談汽車測試。然而,我必須提前明確我曾經從事汽車排放控制工作。所謂的行業是專業化的,在測試中存在一些不足或錯誤,所以我仍然希望得到糾正。
顯然,汽車測試非常重要。一個由數萬個零件組裝而成的產品是不可能沒有問題的。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問題呢?只有通過各種測試,問題才能出現并提前解決。這就是為什么汽車公司喜歡用汽車測試來吹噓自己的原因。
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汽車測試應該包括兩部分:性能測試和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
所謂性能測試,顧名思義,就是測試車輛的各種性能。我們經常談論四大性能:動力性、經濟性、可操縱性和安全性。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性能需要測試,例如舒適性,包括噪音、振動、乘坐舒適性(所謂的NVH),以及排放性能,國四或國五,等等。
性能測試可以直接反映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水平,因為通常有直觀的數據來表達。當然,這些數據是否準確、有用或無用是另一回事。例如,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和扭矩數據通常是在發動機臺架上測試的最高性能。加載和特定校準后,數據可以有多高?這實際上與制造商宣布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大不相同。再加上變速箱的性能,用這兩個數據來判斷一個車型的動力并不是很可靠。77kW和80kW的最大功率,150Nm和160Nm的最大扭矩,以及日常駕駛中的感受與數據沒有直接關系。
對于性能方面的各種測試和宣傳,大家都已經非常熟練了,各種車企也沒有辦法大驚小怪。因此,現在車企普遍對宣傳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測試著迷。本文開頭提到的數百萬公里的測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么,汽車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是如何進行的,制造商宣傳的數百萬公里是如何來的呢?
一般來說,與汽車耐久性相關的汽車試驗有三種:車輛可靠性耐久性試驗、車輛排放耐久性試驗和車輛三高試驗。
車輛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
所有新開發的車輛,包括全新或更換的核心部件,都必須進行可靠性和耐用性測試,這也是對車輛使用壽命的測試。當然,如果設計壽命是10年15萬公里,那么不可能在10年內進行測試,甚至在15萬公里內進行測試也相當困難。我們可以計算,如果我們每天跑1000公里,那么跑15萬公里需要150天,將近5個月,而且我們還必須確保車輛不間斷。
因此,目前的汽車測試是通過模擬的方式進行的。換句話說,車輛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是在各種加固路面上進行測試的。也就是說,我們經常看到高高的環路、比利時路、搓衣板路、鵝卵石路、山路等,并在這條惡性的道路上奔跑。在我們的日常駕駛中,跑一萬公里相當于跑四萬公里。在正常情況下,車企會根據自己產品的耐久性要求和車輛試驗場路面耐久性設計的性能,自行制定新車開發并測試如何運行。
例如,一輛普通汽車可以行駛30000公里……
包括18000公里的高速環城公路、8000公里的加固公路和山路,以及4000公里的普通公路。一些汽車公司對其產品的耐久性測試有更高的要求。但在正常情況下,總里程不會超過4.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環線不會超過2萬公里。
這里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國內汽車試驗場的高速環路設計不同,有些試驗場可以以更高的極限速度運行,如上海通用廣德試驗場,最高安全速度為280公里/小時,而較老的試驗場,如安徽定遠試驗場和襄樊公交市場,最高安全轉速僅為210公里/小時。然而,對于不同的型號,它并不能在高環上以最高速度運行。一般情況下,在測試過程中,速度將控制在140Km/h以內。
過去,在中國的新車開發中,測試都是在襄樊、定遠、海南等地進行的。現在很多車企都開始建立自己的試驗場,比如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長安、比亞迪,都是在自己的試驗場內完成的,長城的試驗場也應該在建設中。
整車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不僅針對整車,還針對零部件的耐久性測試。無論是開發新的核心部件,還是更換相同設計的供應商,都有必要在整車上進行這樣的整車測試。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在新車的開發過程中,至少需要對整車進行三次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每次測試需要三輛測試車。測試結果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評估。
車輛排放耐久性試驗
汽車排放耐久性試驗是對汽車動態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嚴格測試。以汽油車為例,排放標準為國三和國四的汽車要求續航里程達到8萬公里。國五排放標準車輛要求續航里程達到16萬公里。這里的耐久性要求是指車輛達到16萬公里后,仍然可以達到國五排放標準。
排放續航里程駕駛規范
在排放耐久性實驗中,還要求每一萬公里有三輛測試車前往工信部認可的第三方測試中心進行排放測試,每次測試都要求在標準限值內。在標準中,有測試車輛運行的規定,但一般來說,沒有監督要求,只跑里程就足夠了。即便如此,16萬公里的續航測試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16萬英里的放電也不會超標。中央電視臺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關于如何通過考試,我不需要多說了。
車輛三高測試
整車的三高測試也被廠商在宣傳中提到。它是指在高溫、高寒和高原三種惡劣條件下進行的測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所有的汽車都需要在開發過程中進行測試。這不僅僅是一兩家汽車公司進行的一項特殊實驗。
阿爾卑斯山試驗
高溫試驗
“三高”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確定車輛在高原高溫、高冷、低壓條件下是否能正常運行,如冷熱啟動是否正常、OBD性能、高原地區爆震控制、駕駛檢查等。每年夏天,在海南或昆侖山,將有大量的測試車輛需要測試,每年冬天,黑河都會有N輛以上的新車需要測試。
在正常情況下,新車至少要測試一次三高。如果校準不成熟,則必須進行多次校準。在沒有問題之前,ECU(發動機電子控制)和TCU(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
新車的ata將基本完成。
綜上所述,我在本文中介紹的三大汽車實驗基本上是汽車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實驗。制造商說我的新車在數百萬公里后進行了測試,這意味著所有測試車的所有實驗里程加起來就是數百萬公里,僅此而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流行的新趨勢是用設備取代曠日持久的道路測試。例如,許多制造商已經開發了零部件耐久性的設備,以及一些車輛耐久性的實驗設備,以及低溫測試實驗室、高溫測試實驗室等。這些設備的應用不僅可以進一步縮短新車的測試時間,而且大大提高了車輛測試中故障的可重復性,避免了人工道路測試中不可重復的故障,并保留了隱患。
作者王俊川,生于20世紀80年代。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發動機專業,多年在汽車企業從事研發工作,現為獨立汽車評論員。
襄樊試驗試驗場
想必大家都見過很多車企,用“經過數百萬公里的嚴格測試”之類的字眼和類似的字眼來展示他們的產品是如何經過精心研發的,是多么可靠。也有許多媒體大師從制造商的公關和測試人員那里聽到“高環”、“比利時之路”和“密集測試”等專業術語來說明產品的強大功能。作為一名前汽車開發人員,我今天要和大家談談汽車測試。然而,我必須提前明確我曾經從事汽車排放控制工作。所謂的行業是專業化的,在測試中存在一些不足或錯誤,所以我仍然希望得到糾正。
顯然,汽車測試非常重要。一個由數萬個零件組裝而成的產品是不可能沒有問題的。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這些問題呢?只有通過各種測試,問題才能出現并提前解決。這就是為什么汽車公司喜歡用汽車測試來吹噓自己的原因。
根據我個人的理解,汽車測試應該包括兩部分:性能測試和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
所謂性能測試,顧名思義,就是測試車輛的各種性能。我們經常談論四大性能:動力性、經濟性、可操縱性和安全性。當然,還有許多其他性能需要測試,例如舒適性,包括噪音、振動、乘坐舒適性(所謂的NVH),以及排放性能,國四或國五,等等。
性能測試可以直接反映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水平,因為通常有直觀的數據來表達。當然,這些數據是否準確、有用或無用是另一回事。例如,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和扭矩數據通常是在發動機臺架上測試的最高性能。加載和特定校準后,數據可以有多高?這實際上與制造商宣布的最大功率和扭矩大不相同。再加上變速箱的性能,用這兩個數據來判斷一個車型的動力并不是很可靠。77kW和80kW的最大功率,150Nm和160Nm的最大扭矩,以及日常駕駛中的感受與數據沒有直接關系。
對于性能方面的各種測試和宣傳,大家都已經非常熟練了,各種車企也沒有辦法大驚小怪。因此,現在車企普遍對宣傳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測試著迷。本文開頭提到的數百萬公里的測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么,汽車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是如何進行的,制造商宣傳的數百萬公里是如何來的呢?
一般來說,與汽車耐久性相關的汽車試驗有三種:車輛可靠性耐久性試驗、車輛排放耐久性試驗和車輛三高試驗。
車輛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
所有新開發的車輛,包括全新或更換的核心部件,都必須進行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
y、 這也是對車輛使用壽命的測試。當然,如果設計壽命是10年15萬公里,那么不可能在10年內進行測試,甚至在15萬公里內進行測試也相當困難。我們可以計算,如果我們每天跑1000公里,那么跑15萬公里需要150天,將近5個月,而且我們還必須確保車輛不間斷。
因此,目前的汽車測試是通過模擬的方式進行的。換句話說,車輛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是在各種加固路面上進行測試的。也就是說,我們經常看到高高的環路、比利時路、搓衣板路、鵝卵石路、山路等,并在這條惡性的道路上奔跑。在我們的日常駕駛中,跑一萬公里相當于跑四萬公里。在正常情況下,車企會根據自己產品的耐久性要求和車輛試驗場路面耐久性設計的性能,自行制定新車開發并測試如何運行。
例如,一輛普通汽車可以行駛3萬公里,包括1.8萬公里的高速環路、8000公里的加固道路和山路,再加上4000公里的普通道路。一些汽車公司對其產品的耐久性測試有更高的要求。但在正常情況下,總里程不會超過4.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環線不會超過2萬公里。
這里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國內汽車試驗場的高速環路設計不同,有些試驗場可以以更高的極限速度運行,如上海通用廣德試驗場,最高安全速度為280公里/小時,而較老的試驗場,如安徽定遠試驗場和襄樊公交市場,最高安全轉速僅為210公里/小時。然而,對于不同的型號,它并不能在高環上以最高速度運行。一般情況下,在測試過程中,速度將控制在140Km/h以內。
過去,在中國的新車開發中,測試都是在襄樊、定遠、海南等地進行的。現在很多車企都開始建立自己的試驗場,比如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一汽、長安、比亞迪,都是在自己的試驗場內完成的,長城的試驗場也應該在建設中。
整車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不僅針對整車,還針對零部件的耐久性測試。無論是開發新的核心部件,還是更換相同設計的供應商,都有必要在整車上進行這樣的整車測試。因此,在正常情況下,在新車的開發過程中,至少需要對整車進行三次可靠性和耐久性測試,每次測試需要三輛測試車。測試結果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評估。
車輛排放耐久性試驗
汽車排放耐久性試驗是對汽車動態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嚴格測試。以汽油車為例,排放標準為國三和國四的汽車要求續航里程達到8萬公里。國五排放標準車輛要求續航里程達到16萬公里。這里的耐久性要求是指車輛達到16萬公里后,仍然可以達到國五排放標準。
排放續航里程駕駛規范
在排放耐久性實驗中,還要求每一萬公里有三輛測試車前往工信部認可的第三方測試中心進行排放測試,每次測試都要求在標準限值內。在標準中,有測試車輛運行的規定,但一般來說,沒有監督要求,只跑里程就足夠了。即便如此,16萬公里的續航測試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16萬英里的放電也不會超標。中央電視臺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關于如何通過考試,我不需要多說了。
車輛三高測試
……
整車的三高測試也被廠商在宣傳中提到。它是指在高溫、高寒和高原三種惡劣條件下進行的測試。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所有的汽車都需要在開發過程中進行測試。這不僅僅是一兩家汽車公司進行的一項特殊實驗。
阿爾卑斯山試驗
高溫試驗
“三高”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確定車輛在高原高溫、高冷、低壓條件下是否能正常運行,如冷熱啟動是否正常、OBD性能、高原地區爆震控制、駕駛檢查等。每年夏天,在海南或昆侖山,將有大量的測試車輛需要測試,每年冬天,黑河都會有N輛以上的新車需要測試。
在正常情況下,新車至少要測試一次三高。如果校準不成熟,則必須進行多次校準。在沒有問題之前,新車的ECU(發動機電子控制)和TCU(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數據將基本完成。
綜上所述,我在本文中介紹的三大汽車實驗基本上是汽車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實驗。制造商說我的新車在數百萬公里后進行了測試,這意味著所有測試車的所有實驗里程加起來就是數百萬公里,僅此而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流行的新趨勢是用設備取代曠日持久的道路測試。例如,許多制造商已經開發了零部件耐久性的設備,以及一些車輛耐久性的實驗設備,以及低溫測試實驗室、高溫測試實驗室等。這些設備的應用不僅可以進一步縮短新車的測試時間,而且大大提高了車輛測試中故障的可重復性,避免了人工道路測試中不可重復的故障,并保留了隱患。
作者王俊川,生于20世紀80年代。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學院發動機專業,多年在汽車企業從事研發工作,現為獨立汽車評論員。
為適應錫東新城建設,街道調整優化工業布局,重新定位新世紀工業園和大成工業園發展方向,為錫東新城商務區的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兩翼支撐。
1900/1/1 0:00:00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宣布對長循環壽命和高功率磷酸鐵鋰LiFePO4電池有了新的發現。
1900/1/1 0:00:00把覆蓋智能手機顯示屏表面的保護玻璃換成塑料樹脂,制造更輕的智能手機;
1900/1/1 0:00:002013年4月份至7月份,審計署對西電東送工程寧東至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等21個輸變電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進行了審計。
1900/1/1 0:00:00安鎮為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工業經濟發展,研究出臺了有競爭力、吸引力的產業扶持政策,吸引優質企業落戶。
1900/1/1 0:00:006月12日,在齊河縣華店鎮,錦程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趕造出口法國的旅游用電動汽車。今年4月,法國一客商因承包兩個島嶼進行開發旅游,急需大量環保電動汽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