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北汽徐和誼:一切國際資源為我所用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選擇年度人物是很危險的,因為你很難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現在這一年快結束了。如果你必須選擇2013年中國年度人物,他會是誰?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平或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福壽,他已獲得福旗集團45%的股權,并將從與日產合資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回購重型商用車業務和資產?觀致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謙,是誰整合全球資源為我們服務,通過完全積極的發展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中國汽車品牌,還是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幕后支持者?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被負面輿論包圍了一年,但他不為所動,公司股價不斷上漲,讓哈弗成為一個獨立的SUV品牌?還是剛剛升任中國冰莊集團總經理的徐留平,他讓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在今年迅速發展,大多數合資品牌都取得了勝利?

毫無疑問,選擇是困難的,但我們必須選擇一個。《汽車商業評論》將票投給了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因為他自今年在連橫領導幾項重大活動以來,基本完成了北汽在中國的戰略重組,并在國際資源整合方面譜寫了富有創造性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他解放了汽車思想。

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11月25日,北汽集團以8000多萬元的價格從江西國控手中收購了昌河汽車70%的股份,從而獲得了景德鎮和九江兩個生產基地。徐和誼希望,到2017年底,雙方共同投資130億元,在江西昌河實現年產銷50萬輛,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500億元。

回溯一個月,10月26日,北汽與云南德宏州政府和云南精誠集團簽署協議,建立西南產業基地,總投資36億元,總產能15萬輛,生產滿足西南地區和周邊國家需求的商用車、SUV和乘用車。

8月7日早些時候,北汽兼并重組了鎮江汽車廠,并準備投資150億元在華東地區建設一個工業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能將達到30萬輛,年銷售收入將超過500億元。9月29日,鎮江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到目前為止,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的產業基地遍布中國五大地區:華北(北京、黃驊、河北)、華東(景德鎮、九江、鎮江、江蘇)、華南(廣東增城)、華中(湖南株洲)和西南(重慶、德宏、云南)。到2014年底,自主品牌的總產能預計將達到290萬輛,超過2012年的奧迪ag。

在昌河重組簽約儀式后,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告訴《汽車商業評論》:“今天,北汽在中國的戰略重組和擴張可以說已經告一段落。”

最后一個出席宴會的人是最高的地位,但在市場上,遲到意味著失去機會。作為一家在新的歷史時期較晚發展自主品牌的國內汽車集團,北汽在起跑線上落后,但徐和誼始終對未來充滿樂觀,其追趕后來者的局面清晰可見。

11月19日,德國戴姆勒以6.25億歐元(約51.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北汽12%的股份,同時將合資汽車制造商有限公司汽車有限公司1%的股份出售給北汽,而北汽將合資銷售公司北京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1%股份出售給戴姆勒。

據《汽車商業評論》報道,1983年,北京吉普在汽車行業開創中外合資模式30年后,北汽率先將合資合作向前推進了一步,戴姆勒實際上突破了其在中國合資公司50%的股份比例限制。下一步,北汽將借機收購戴姆勒一定比例的股份,形成兩家公司的戰略聯盟。

但對于徐和誼的堅強和堅強,仍然存在疑問。北汽集團能否有足夠的資金……

在這些基地穿背心?是否有足夠的產品來滿足集團的產能需求?老徐有足夠的人才來滿足不斷擴大的企業管理邊界嗎?與戴姆勒的合作能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密切……

“這種想法太陳舊了。2013年11月底,徐和誼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獨家采訪時反復強調,“我們必須解放思想。"

[第頁]

紅薯不一定是熱的。

只要與企業重組有關,這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是全球汽車行業的大事。11月25日,北汽正式收購昌河汽車70%的股份,江西省國資委子公司江西國控又持有30%的股份。下午,相關協議剛剛在江西南昌簽署,網上的消息已經鋪天蓋地。

昌河由中國長安重組至今已近三年。昌河一直不守規矩,甚至在2012年初舉行了罷工。自那以后,它一直處于消極的不作為狀態。現在人們的問題是,北汽怎么敢拿這個燙手山芋?或者,如何解讀此次并購重組?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這是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精神的快速回應,是北汽戰略布局邁出的新一步。

這句話很有意思。中國汽車行業的重組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的推動。北汽集團的合并重組如何體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可以用作外觀的一個原因是昌河汽車并不是不受歡迎的。離開中國長安后,不僅北汽,福特、江鈴、上汽等企業也分別聯系了昌河,希望達成合并,但昌河最終選擇了北汽。北汽的收購價格為8000萬元,由評估機構的凈資產評估確定。中國長安和江西省國資委聯合委托的評估機構對江西昌河的凈資產評估為1.17億元。

在北汽涉足昌河汽車重組之前,中國長安已經與江西省政府達成協議,將昌河汽車的景德鎮基地和九江基地從長安系統中分離出來,而昌河汽車所屬的合肥基地將移交給長安。

也就是說,昌河汽車擁有昌河汽車自主品牌和昌河鈴木合資品牌兩大品牌,兩大汽車生產資質,景德鎮和九江兩個產業基地,27萬輛汽車產能,15萬臺小型發動機產能,約4700名員工。

記得幾年前北汽從薩博收購一系列技術時,徐和誼曾表示,不能接受薩博工廠的爛攤子,以免成為未來發展的負擔。那么,收購現在只有幾十名技術人員的昌河汽車,為什么不讓它成為自己的負擔呢?如何避免中國長安統治時代的“不服從”和“欠發達”現象?

也許,正如北汽集團總經理張錫勇所說,中國長安是一家好的汽車公司,北汽集團也是一家好汽車公司。一個是剝離昌河,一個是重組昌河,這是各自集團在中國汽車工業新形勢下的戰略需求,都是正確的選擇。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北汽集團對昌河的重組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產品線互補;第二個是填補基地的缺口;

三是滿足集團規模優勢的需要。

關于產品線的互補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昌河的迷你車與北汽威旺的迷你車是互補的(這是有沖突的地方),而是主要指昌河鈴木的小型乘用車,其中大多數是排量小于1.4L的小排量乘用車,與北汽的產品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北汽集團1.4升以上排量的產品較多。

昌河鈴木的小型乘用車包括帶有鈴木標志的產品,如作為小型MPV的LANDY LANDY、作為旅行車的北斗七星e+和作為實用家用車的Liana a+。包括帶有“暢”標志的產品,如Splash Paixi和小型MPV跨界北斗X5。

盡管這些產品目前在市場上表現不佳,但鈴木已經有意重組昌河鈴木。合資公司變更為北汽集團后,日本人民的意愿更加強烈。鈴木從未對與長安汽車的合資企業感到滿意,希望在中國找到另一個強大的合作伙伴。有一段時間,有報道稱其與上汽集團有一家合資企業。現在,與北汽的合資企業應該讓其躁動的心平靜下來,更好地思考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戰略。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在新的合資模式下,鈴木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大師,預計將為昌河鈴木推出一款小型SUV產品,該產品在未來兩年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受歡迎,這將對增強公司的產業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從而吸引北汽。

就產品而言,昌河鈴木對北汽的吸引力在于,它還擁有15萬臺小型發動機生產線,主要生產鈴木K14B發動機。K14B發動機排量不到1.4升,是鈴木汽車2005年在中國投產時的先進發動機。未來,北汽可能會有更多的產品采用這種發動機。目前,北汽E系列采用三菱MEVIC 4A9系列1.3升和1.5升排量發動機。

重組后,江西昌河將通過引進北汽集團雙品牌平臺車型、引進日本鈴木戰略車型、聯合鈴木開發全新車型、升級現有產品等方式,全面提升產品水平,均衡發展合資和自主兩大產品體系。產品涵蓋了從B級車到迷你車,從轎車到SUV和MPV的全系列產品。

填補基地缺口的重要性也非常重要。雖然昌河的微型車可以彌補北汽微型車的市場份額,但北汽更關注昌河在華南的基地,這是從產業布局上拓展北汽南方市場的需要。

同時,滿足北汽“十二五”和“十三五”未來發展規劃也是戰略需要。北汽集團今年的產銷量預計將達到210萬輛,總量排名第五。北汽希望盡快進入中國汽車行業第一梯隊,重組昌河對北汽形成規模優勢至關重要。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此次重組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也是昌河汽車自身的覺醒。

市場是最可信的裁判。昌河曾連續六年成為迷你車銷量第一,但在長安時代卻不守規矩。近年來,銷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降再降,逐漸脫離主流。在2010年達到16.1萬輛的峰值后,其銷量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別降至11.29萬輛和12.3萬輛。2013年前10個月,其銷量達到7.87萬輛,同比下降12.74%。

情況會改變情況。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經七次來到江西的張錫勇說,經過與昌河汽車現任管理層的多次溝通,他發現他們已經深刻認識到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意識到無論是產品還是產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小企業是不會有發展的。北汽重組昌河,昌河市職工代表大會100%全票通過。

事實上,昌河汽車的心態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2009年,昌河汽車從原來的母公司轉移過來……

中國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AVIC)向炳莊集團旗下的中國長安提供。它作為中央企業資產的地位沒有改變。隨著江西昌河的獨立,它將成為一家地方國有企業,并成為江西省第一家省直汽車企業。

北汽集團重組昌河之前,江西省政府要求昌河汽車到2020年實現整車產能100萬輛、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1000億元的目標。這是一個似乎很難實現的計劃。根據雙方協議,北汽集團重組后,計劃在2017年底前向昌河汽車投資約130億元,實現50萬輛的整車產能,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將達到500億元。

為了順利進行重組,北汽在進入昌河汽車后制定了兩個原則:有利于昌河汽車的發展,管理團隊盡可能保持不變。北汽只派了兩個人進入江西昌河,一個負責銷售,另一個負責財務。雙方股東已經投入了10億元的初始資金,計劃在2014年春節前到位。

在這次收購中,北汽從江西國控手中獲得了70%的股份,這實際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北汽可以收購100%的股份,但徐和誼沒有,因為持有70%的股份實際上意味著它已經能夠持有絕對股份,但與此同時,有政府背景的江西國控擁有30%的股份,顯然是希望地方政府能在關鍵時刻登頂。這難道不是昌河汽車重組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因素的反映嗎?

[第頁]

偉大與力量的內在邏輯

11月21日,徐和誼在廣州參加了北京現代高端車名圖系列活動后,一大早就飛往湖南長沙,參加北汽株洲分公司第20萬輛正式下線活動。

從開始建設到第20萬輛汽車的生產線只用了五年時間。徐和誼即席致辭說,這表明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產銷實力穩步提升,是北京與湖南成功合作的重要成果。那天晚上,他飛回了北京。

11月22日上午,徐和誼與有關領導就昌河重組事宜進行了最后磋商。不知道北汽集團董事長在表示對昌河的收購已經結束后,未來能否在出差中稍作喘息。

如前所述,北汽自主品牌的產業基地目前位于中國五大地區:華北(北京、黃驊、河北)、華東(景德鎮、九江、鎮江、江蘇)、華南(廣東增城)、華中(湖南株洲)和西南(重慶、德宏、云南)。到2014年底,自主品牌的總產能預計將達到290萬輛。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今年8月15日在北汽集團第一屆(2013)品牌大會上公布的徐和誼長期規劃中提到的自主品牌銷量目標。

北汽集團的長期規劃是到2015年實現360萬輛的產銷規模,自主品牌銷量占比45%,營業總收入45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300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13%,使其成為國內汽車行業的第一梯隊和世界汽車行業的前15名。選擇年度人物是很危險的,因為你很難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現在這一年快結束了。如果你必須選擇2013年中國年度人物,他會是誰?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平或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福壽,他已獲得福旗集團45%的股權,并將從與日產合資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回購重型商用車業務和資產?觀致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謙,是誰整合全球資源為我們服務,通過完全積極的發展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中國汽車品牌,還是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幕后支持者?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哈……

被負面輿論包圍了一年,但他不為所動,公司股價不斷上漲,讓哈弗成為一個獨立的SUV品牌?還是剛剛升任中國冰莊集團總經理的徐留平,他讓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在今年迅速發展,大多數合資品牌都取得了勝利?

毫無疑問,選擇是困難的,但我們必須選擇一個。《汽車商業評論》將票投給了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因為他自今年在連橫領導幾項重大活動以來,基本完成了北汽在中國的戰略重組,并在國際資源整合方面譜寫了富有創造性的新篇章。更重要的是,他解放了汽車思想。

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11月25日,北汽集團以8000多萬元的價格從江西國控手中收購了昌河汽車70%的股份,從而獲得了景德鎮和九江兩個生產基地。徐和誼希望,到2017年底,雙方共同投資130億元,在江西昌河實現年產銷50萬輛,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500億元。

回溯一個月,10月26日,北汽與云南德宏州政府和云南精誠集團簽署協議,建立西南產業基地,總投資36億元,總產能15萬輛,生產滿足西南地區和周邊國家需求的商用車、SUV和乘用車。

8月7日早些時候,北汽兼并重組了鎮江汽車廠,并準備投資150億元在華東地區建設一個工業基地。建成后,預計年產能將達到30萬輛,年銷售收入將超過500億元。9月29日,鎮江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到目前為止,北汽集團自主品牌的產業基地遍布中國五大地區:華北(北京、黃驊、河北)、華東(景德鎮、九江、鎮江、江蘇)、華南(廣東增城)、華中(湖南株洲)和西南(重慶、德宏、云南)。到2014年底,自主品牌的總產能預計將達到290萬輛,超過2012年的奧迪ag。

在昌河重組簽約儀式后,北汽董事長徐和誼告訴《汽車商業評論》:“今天,北汽在中國的戰略重組和擴張可以說已經告一段落。”

最后一個出席宴會的人是最高的地位,但在市場上,遲到意味著失去機會。作為一家在新的歷史時期較晚發展自主品牌的國內汽車集團,北汽在起跑線上落后,但徐和誼始終對未來充滿樂觀,其追趕后來者的局面清晰可見。

11月19日,德國戴姆勒以6.25億歐元(約51.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北汽12%的股份,同時將合資汽車制造商有限公司汽車有限公司1%的股份出售給北汽,而北汽將合資銷售公司北京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1%股份出售給戴姆勒。

據《汽車商業評論》報道,1983年,北京吉普在汽車行業開創中外合資模式30年后,北汽率先將合資合作向前推進了一步,戴姆勒實際上突破了其在中國合資公司50%的股份比例限制。下一步,北汽將借機收購戴姆勒一定比例的股份,形成兩家公司的戰略聯盟。

但對于徐和誼的堅強和堅強,仍然存在疑問。北汽集團能否有足夠的資金投資這些基地?是否有足夠的產品來滿足集團的產能需求?老徐有足夠的人才來滿足不斷擴大的企業管理邊界嗎?與戴姆勒的合作能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密切……

“這種想法太陳舊了。2013年11月底,徐和誼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獨家采訪時反復強調,“我們必須解放思想。"

[第頁]

紅薯不一定是熱的。

只要與企業重組有關,這不僅是中國的大事,也是全球汽車行業的大事。11月25日,北汽正式收購昌河汽車70%的股份,江西省國資委子公司江西國控……

ned又持有30%的股份。下午,相關協議剛剛在江西南昌簽署,網上的消息已經鋪天蓋地。

昌河由中國長安重組至今已近三年。昌河一直不守規矩,甚至在2012年初舉行了罷工。自那以后,它一直處于消極的不作為狀態。現在人們的問題是,北汽怎么敢拿這個燙手山芋?或者,如何解讀此次并購重組?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這是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精神的快速回應,是北汽戰略布局邁出的新一步。

這句話很有意思。中國汽車行業的重組不可避免地受到政府的推動。北汽集團的合并重組如何體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可以用作外觀的一個原因是昌河汽車并不是不受歡迎的。離開中國長安后,不僅北汽,福特、江鈴、上汽等企業也分別聯系了昌河,希望達成合并,但昌河最終選擇了北汽。北汽的收購價格為8000萬元,由評估機構的凈資產評估確定。中國長安和江西省國資委聯合委托的評估機構對江西昌河的凈資產評估為1.17億元。

在北汽涉足昌河汽車重組之前,中國長安已經與江西省政府達成協議,將昌河汽車的景德鎮基地和九江基地從長安系統中分離出來,而昌河汽車所屬的合肥基地將移交給長安。

也就是說,昌河汽車擁有昌河汽車自主品牌和昌河鈴木合資品牌兩大品牌,兩大汽車生產資質,景德鎮和九江兩個產業基地,27萬輛汽車產能,15萬臺小型發動機產能,約4700名員工。

記得幾年前北汽從薩博收購一系列技術時,徐和誼曾表示,不能接受薩博工廠的爛攤子,以免成為未來發展的負擔。那么,收購現在只有幾十名技術人員的昌河汽車,為什么不讓它成為自己的負擔呢?如何避免中國長安統治時代的“不服從”和“欠發達”現象?

也許,正如北汽集團總經理張錫勇所說,中國長安是一家好的汽車公司,北汽集團也是一家好汽車公司。一個是剝離昌河,一個是重組昌河,這是各自集團在中國汽車工業新形勢下的戰略需求,都是正確的選擇。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北汽集團對昌河的重組主要基于三方面考慮:一是產品線互補;第二個是填補基地的缺口;

三是滿足集團規模優勢的需要。

關于產品線的互補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昌河的迷你車與北汽威旺的迷你車是互補的(這是有沖突的地方),而是主要指昌河鈴木的小型乘用車,其中大多數是排量小于1.4L的小排量乘用車,與北汽的產品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北汽集團1.4升以上排量的產品較多。

昌河鈴木的小型乘用車包括帶有鈴木標志的產品,如作為小型MPV的LANDY LANDY、作為旅行車的北斗七星e+和作為實用家用車的Liana a+。包括帶有“暢”標志的產品,如Splash Paixi和小型MPV跨界北斗X5。

盡管這些產品目前在市場上表現不佳,但鈴木已經有意重組昌河鈴木。合資公司變更為北汽集團后,日本人民的意愿更加強烈。鈴木從未對與長安汽車的合資企業感到滿意,希望在中國找到另一個強大的合作伙伴。有一段時間,有報道稱其與上汽集團有一家合資企業。現在,與北汽的合資企業應該讓其躁動的心平靜下來,更好地思考未來在中國的發展戰略。

《汽車商業評論》認為,在新的合資模式下,鈴木作為全球知名的汽車大師,預計將為昌河鈴木推出一款小型SUV產品,該產品在未來兩年在中國市場越來越受歡迎,這將對增強公司的產業競爭力起到重要作用,從而吸引北汽。

就產品而言,昌河鈴木對北汽的吸引力在于,它還擁有15萬臺小型發動機生產線,主要生產鈴木K14B發動機。K14B發動機排量不到1.4升,是鈴木汽車2005年在中國投產時的先進發動機。未來,北汽可能會有更多的產品采用這種發動機。目前,北汽E系列采用三菱MEVIC 4A9系列1.3升和1.5升排量發動機。

重組后,江西昌河將通過引進北汽集團雙品牌平臺車型、引進日本鈴木戰略車型、聯合鈴木開發全新車型、升級現有產品等方式,全面提升產品水平,均衡發展合資和自主兩大產品體系。產品涵蓋了從B級車到迷你車,從轎車到SUV和MPV的全系列產品。

填補基地缺口的重要性也非常重要。雖然昌河的微型車可以彌補北汽微型車的市場份額,但北汽更關注昌河在華南的基地,這是從產業布局上拓展北汽南方市場的需要。

同時,滿足北汽“十二五”和“十三五”未來發展規劃也是戰略需要。北汽集團今年的產銷量預計將達到210萬輛,總量排名第五。北汽希望盡快進入中國汽車行業第一梯隊,重組昌河對北汽形成規模優勢至關重要。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此次重組是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因素,也是昌河汽車自身的覺醒。

市場是最可信的裁判。昌河曾連續六年成為迷你車銷量第一,但在長安時代卻不守規矩。近年來,銷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降再降,逐漸脫離主流。在2010年達到16.1萬輛的峰值后,其銷量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別降至11.29萬輛和12.3萬輛。2013年前10個月,其銷量達到7.87萬輛,同比下降12.74%。

情況會改變情況。自今年年初以來已經七次來到江西的張錫勇說,經過與昌河汽車現任管理層的多次溝通,他發現他們已經深刻認識到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意識到無論是產品還是產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小企業是不會有發展的。北汽重組昌河,昌河市職工代表大會100%全票通過。

事實上,昌河汽車的心態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2009年,昌河汽車從原來的母公司轉移過來……

中國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AVIC)向炳莊集團旗下的中國長安提供。它作為中央企業資產的地位沒有改變。隨著江西昌河的獨立,它將成為一家地方國有企業,并成為江西省第一家省直汽車企業。

北汽集團重組昌河之前,江西省政府要求昌河汽車到2020年實現整車產能100萬輛、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1000億元的目標。這是一個似乎很難實現的計劃。根據雙方協議,北汽集團重組后,計劃在2017年底前向昌河汽車投資約130億元,實現50萬輛的整車產能,全產業鏈年營業收入將達到500億元。

為了順利進行重組,北汽在進入昌河汽車后制定了兩個原則:有利于昌河汽車的發展,管理團隊盡可能保持不變。北汽只派了兩個人進入江西昌河,一個負責銷售,另一個負責財務。雙方股東已經投入了10億元的初始資金,計劃在2014年春節前到位。

在這次收購中,北汽從江西國控手中獲得了70%的股份,這實際上具有深遠的意義。《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北汽可以收購100%的股份,但徐和誼沒有,因為持有70%的股份實際上意味著它已經能夠持有絕對股份,但與此同時,有政府背景的江西國控擁有30%的股份,顯然是希望地方政府能在關鍵時刻登頂。這難道不是昌河汽車重組中“市場起決定性作用”因素的反映嗎?

[第頁]

偉大與力量的內在邏輯

11月21日,徐和誼在廣州參加了北京現代高端車名圖系列活動后,一大早就飛往湖南長沙,參加北汽株洲分公司第20萬輛正式下線活動。

從開始建設到第20萬輛汽車的生產線只用了五年時間。徐和誼即席致辭說,這表明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產銷實力穩步提升,是北京與湖南成功合作的重要成果。那天晚上,他飛回了北京。

11月22日上午,徐和誼與有關領導就昌河重組事宜進行了最后磋商。不知道北汽集團董事長在表示對昌河的收購已經結束后,未來能否在出差中稍作喘息。

如前所述,北汽自主品牌的產業基地目前位于中國五大地區:華北(北京、黃驊、河北)、華東(景德鎮、九江、鎮江、江蘇)、華南(廣東增城)、華中(湖南株洲)和西南(重慶、德宏、云南)。到2014年底,自主品牌的總產能預計將達到290萬輛。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今年8月15日在北汽集團第一屆(2013)品牌大會上公布的徐和誼長期規劃中提到的自主品牌銷量目標。

北汽集團的長期規劃是到2015年實現360萬輛的產銷規模,自主品牌銷量占比45%,營業總收入45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300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13%,使其成為國內汽車行業的第一梯隊和世界汽車行業的前15名。到2020年,北汽集團希望實現銷量500萬輛以上,自主品牌銷量占比50%以上,營業總收入6500億元,利潤總額420億元以上,國內市場占有率14%以上,進入國內汽車行業前三、世界汽車行業前十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北汽集團實現銷量164.77萬輛,同比增長12.70%,位居行業第五。實現上述目標并不容易,這也是北汽在各地大規模并購的重要原因,但同時也會受到外界的批評,卡爾……

稱之為“大而不強”

“大而不強”是業界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總體評價,中國汽車行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和制造能力,但當地的研發水平并不強。有人認為先做強后做大是正確的做法,但對于一個想要后來居上、在當地擁有巨大市場的汽車集團來說,這是其通過整合資源快速做強的必要條件。這是徐和誼根據自己11年的汽車行業經驗,對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

無論如何,汽車行業是一個規模產業,生產規模對長期平均成本乃至零部件供應、研發和物流都有重要影響。“企業不大,很難生存。”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整合國內資源,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做大做強企業是大勢所趨。這種趨勢是客觀的,獨立于個人意愿。我認為我們應該按照客觀規律行事。”

顯然,按照徐和誼的汽車思想,通過兼并重組實現規模擴大是實力的體現,因為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而不是簡單地將小型舢板組裝成一艘沒有內部支持的航空母艦。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對北汽集團來說,一方面表現為產能和規模效應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則表現為最大限度地使用跨國汽車合資伙伴為自己服務。

11月18日,在昌河重組前夕,北汽集團的另一件大事塵埃落定,那就是戴姆勒正式收購北汽12%的股權。此舉與中國關于是否放開汽車合資企業50:50股比的激烈討論不謀而合。有人認為,即使北汽很快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收購戴姆勒股份,總的來說,雙方的合資企業肯定會突破外國公司不能持有合資企業50%以上股份的限制。

徐和誼強烈反對這種擔憂,認為將北汽戴姆勒的這種交叉持股解讀為50:50股比的產業政策突破,未免過于狹隘和短視。盡管中國汽車合資公司已經延續了30年的這種模式,但它并沒有越界,但徐認為:“世界主要汽車集團之間的深度合作以及資產和股權關系的融合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人們已經做了很長時間,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從外部來看,戴姆勒對北汽的持股,就像北汽作為北京現代和北京奔馳的中國股東一樣,首先是北汽未來在香港成功上市的好消息。2010年9月28日,作為北汽自主品牌運營的主體,北汽上市,徐和誼期望其上市能為北汽自主品牌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但徐和誼想要的遠不止這些。北汽率先跨過雷池。與戴姆勒的合作不僅涉及股權交易,還包括產品研發、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銷售、汽車金融、汽車租賃、二手車等領域和環節。正如徐所說,這是一次“深入、全面和長期的合作”。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曉宇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徐和誼是一個有思想的人,談論這一步(與戴姆勒合作)并不容易,這反映了資本的國際化,表明北汽已經實現了自主品牌的資本結構調整。”

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允許更多的國有經濟體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到2020年,大部分國有企業將實現股權多元化,除少數特殊領域外,大多數國有企業將發展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可以根據需要實行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和參股,也可以實行優先股和黃金股。

北汽與戴姆勒的交叉持股,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謀而合,體現了“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規律。北汽的徐和誼和戴姆勒董事長Dieter Zetsche都得到了這一消息。

……

11月18日下午,戴姆勒與北汽股權交割后,dieter zetsche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入股北汽后,雙方的心態都會發生變化。坦率地說,戴姆勒會更多地支持北汽的發展,因為我們已經成為戰略投資者。我們更有動力為北汽提供支持,不僅在現有的梅賽德斯-奔馳業務上,也在北汽自主品牌‘北京’的業務發展上。”

此前,人們擔心合資公司股比的放開會導致外方逐漸放棄中國。然而,正如張曉宇所說,北汽和戴姆勒在資本方面的深入合作使雙方關系更加密切,實際上是“不可分割的”。

顯然,戴姆勒參股北汽并成為北汽第三大股東,將不是一種財務投資或戰術行為,而是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2012年,奧迪超越梅賽德斯-奔馳,成為第二大豪華汽車制造商。然而,除了在中國的市場表現外,梅賽德斯-奔馳在世界其他地區仍然排名第二,中國市場的成敗嚴重影響了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的全球排名。如果我們不趕上中國市場,梅賽德斯-奔馳的2020年計劃(重返全球豪華車市場第一)將失去基礎。梅賽德斯-奔馳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與合作伙伴北汽的協同作用,抵御競爭對手。北汽的實力是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取得成功的最大保證。

作為戴姆勒與北汽密切合作的象征,11月18日上午,戴姆勒在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京奔馳新發動機工廠投產了全球第一家海外發動機制造廠。

[第頁]

與全球打交道

無論如何,對于一家汽車公司來說,它是否強大最終體現在其產品的競爭力上。

徐和誼敢于越界與戴姆勒深度合作,更渴望在產品開發上得到對方的大力支持。除股權交易外,戴姆勒已將與V212平臺和當前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前后橋相關的核心技術永久免費授權給北汽,并提供梅賽德斯-奔馳原裝動力總成產品,包括但不限于1.8L渦輪增壓發動機,3.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和6速自動變速器。

有人可能會問,北汽能依靠戴姆勒多久?一旦對方停止合作,北汽將依靠什么?事實上,我們可以從dieter zetsche的上述聲明中看到,戴姆勒作為豪華汽車制造商梅賽德斯-奔馳,作為后來者支持北汽集團的研發,并沒有損害其自身利益,相反,它是盈利的。此外,北汽發展得越好,戴姆勒就越愿意幫助北汽。

2006年10月,徐和誼入主北汽后,開始了北汽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復興之路,包括完美處理了與戴姆勒的合資關系,贏得了對方的信任。當時,他知道北汽想完全靠自己發展自己的品牌,趕上其他兄弟集團,這幾乎是一個愚蠢的夢。因此,“外賣+消化、吸收、創新”成為北汽跨越式發展的主要方式,但當時他并不指望戴姆勒能提供梅賽德斯-奔馳的技術。

2009年底,北汽斥資2億美元收購了薩博三車平臺、兩個發動機系列和兩個變速箱的知識產權,北汽自主品牌汽車從零躍升為北歐歷史悠久的高端性能汽車。

在自主品牌問題上,徐和誼采取了英雄不問來源,只看結果的現實主義——他不在乎自己是否純粹獨立,從零開始,而是關心自己能否做出好的產品。不管這款產品來自哪里,也不管它是否完全由北汽創造。

這一理念催生了北汽“take-ism+消化吸收創新”的模式,其特點是縮短研發周期,節省開發初期的資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梅賽德斯-奔馳目前E級汽車平臺的相關技術將免費轉讓給北汽,讓北汽自主品牌再次獲得成熟汽車平臺的技術支持……

一些輿論批評自主品牌缺乏積極的研發,對此徐深表不滿。“我不是汽車班的,但我聽很多人告訴我,一個成功的國際大企業的產品的平臺就是別人的平臺,這樣的例子很多。別人怎么能做到,中國人做不到?只要是合理合法擁有的技術,如果不抄襲或被盜,就可以使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徐和誼非常贊同這種思路。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什么是協同創新?全球化不是關起門來的,是供我使用的全球資源嗎?我有一個全球視野,可以發揮他的優勢,彌補我的不足。我創造的產品是我的。我自己做每件事,永遠不會趕上。”

但這并不意味著北汽沒有積累自己的研發團隊。自薩博車型改進以來,北汽的研發團隊不斷擴大。有趣的是,這個團隊的組成也是一種帶走,它不僅僅是一個研發團隊。在整個業務鏈中,北汽的國際化人才隊伍已經初具規模,僅外國人國籍就有10個左右。

徐和誼傾向于“把所有國際資源都交給我們支配”,包括國際人才。“國際化人才不一定是中國國籍。我不在乎你是什么國籍。能為我工作并創造價值的人都是人才。我認為說他來自中國,是中國國籍太狹隘了。”

例如,北汽負責產品質量的最高領導是一名韓國人,同時他也不能忽視中國幾個年輕人的指導。這種利用外部大腦同時培養本土人才的方式,既滿足了當前的需求,又為未來培養和儲備人才,一舉兩得。

從2億美元收購薩博知識產權,到零成本收購梅賽德斯-奔馳E級平臺技術,北汽“全球資源為己用”、開門造車的理念和技術越來越成熟,也得到了市場的良好反響。

2011年4月,第一輛微型車威旺306上市,當年“小試”(在徐和誼)成功。2013年,整體銷量可以達到12萬輛,成為中國微型車領域最可怕的第三勢力。

2012年3月,首款E系列轎車上市,并迅速成為該細分市場增長最快的車型。2013年5月,中高端汽車Sic Bo上市,并以超過15萬元的價格成為自主品牌汽車的銷售領導者。

當然,并非所有事情都一帆風順。例如,被稱為“中國牧民”的越野車B40近年來一直在車展上展出,但由于成本高等各種因素,它直到今年12月28日才上市。

顯然,一款汽車產品的成功取決于許多變量,但總的來說,北汽集團在自主品牌建設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高。

以電力公司為例,北汽在薩博2.0T和2.3T發動機的基礎上開發了1.8T發動機,1.5LGDI發動機正在開發中。小排量領域是株洲分公司1.0 l和1.2 l發動機的技術升級和改進。同時,我們與FEV合作開發了1.5升GP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和雙VVT發動機,并與博世合作開發了CVT無級變速箱。

在其他核心零部件領域,北汽依托零部件公司海納川,聚集整個集團的優勢資源,增強零部件的研發和配套能力,同時走出去,通過收購直接獲得海外先進技術。例如,2011年,北汽悄然收購了Innefa汽車天窗系統集團,該集團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天窗品牌和制造商。

徐和誼的對外開放思想也體現在國際化道路的選擇上。2011年,徐在集團管理干部大會上,以“規模北汽、實力北汽、世界北汽、和諧北汽”十六個大字定位新北汽。此時,“世界北汽”的提議表明,掌舵人對北汽的國際化有了清晰的認識。“我們想成為世界級的汽車企業,我們……

沒有國際化,就不可能成為世界級的公司。他對《汽車商業評論》說。

2013年6月22日,北汽發布國際化戰略,成立北汽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北汽國際化戰略的啟動距離北汽自主品牌首款汽車E系列正式發售僅一年,距離B級車思鉑上市僅一個月。徐和誼的理論是,北汽的產品已經陸續在中國上市。如果我們等到國內市場成熟后再進行國際化,時間可能會推遲。

長江商學院院長向冰多年前提出“全球資源應對全球挑戰”,徐和誼的“所有國際資源都由我們支配”也完全一樣。這實際上與他倡導的開放型企業文化密切相關。

作為一家汽車企業的領導者,徐和誼的精神氣質和對汽車行業的深刻理解對于一家國有企業的領導者來說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曾經擔任過政府官員的領導者。它堅定地支持那些為中國汽車行業服務的熱情汽車機器人(詳見《汽車商業評論》2012年10月的文章《老徐及其倡導的文化》)。在過去的兩年里,徐和誼從他們中挑選了合適的人才,并在各個職位上培養了北汽自主品牌的中堅力量,這對未來更成熟的北汽來說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是,徐和誼幾乎是單匹馬地重塑了北汽的企業文化。他以包容的心態創造了一種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這種開放的文化是中國汽車企業成為自主品牌的關鍵因素。到2020年,北汽集團希望實現銷量500萬輛以上,自主品牌銷量占比50%以上,營業總收入6500億元,利潤總額420億元以上,國內市場占有率14%以上,進入國內汽車行業前三、世界汽車行業前十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北汽集團實現銷量164.77萬輛,同比增長12.70%,位居行業第五。實現上述目標并不容易,這也是北汽在各地大規模并購的重要原因,但同時也會受到外界的批評,稱其“大而不強”

“大而不強”是業界對中國汽車行業的總體評價,中國汽車行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和制造能力,但當地的研發水平并不強。有人認為先做強后做大是正確的做法,但對于一個想要后來居上、在當地擁有巨大市場的汽車集團來說,這是其通過整合資源快速做強的必要條件。這是徐和誼根據自己11年的汽車行業經驗,對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規律性認識。

無論如何,汽車行業是一個規模產業,生產規模對長期平均成本乃至零部件供應、研發和物流都有重要影響。“企業不大,很難生存。”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整合國內資源,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做大做強企業是大勢所趨。這種趨勢是客觀的,獨立于個人意愿。我認為我們應該按照客觀規律行事。”

顯然,按照徐和誼的汽車思想,通過兼并重組實現規模擴大是實力的體現,因為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而不是簡單地將小型舢板組裝成一艘沒有內部支持的航空母艦。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對北汽集團來說,一方面表現為產能和規模效應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則表現為最大限度地使用跨國汽車合資伙伴為自己服務。

11月18日,在昌河重組前夕,北汽集團的另一件大事塵埃落定,那就是戴姆勒正式收購北汽12%的股權。此舉與中國關于是否放開汽車合資企業50:50股比的激烈討論不謀而合。有人認為,即使北汽很快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收購戴姆勒股份,總的來說,雙方的合資企業……

我肯定會突破外國公司不能持有合資企業50%以上股份的限制。

徐和誼強烈反對這種擔憂,認為將北汽戴姆勒的這種交叉持股解讀為50:50股比的產業政策突破,未免過于狹隘和短視。盡管中國汽車合資公司已經延續了30年的這種模式,但它并沒有越界,但徐認為:“世界主要汽車集團之間的深度合作以及資產和股權關系的融合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人們已經做了很長時間,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

從外部來看,戴姆勒對北汽的持股,就像北汽作為北京現代和北京奔馳的中國股東一樣,首先是北汽未來在香港成功上市的好消息。2010年9月28日,作為北汽自主品牌運營的主體,北汽上市,徐和誼期望其上市能為北汽自主品牌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但徐和誼想要的遠不止這些。北汽率先跨過雷池。與戴姆勒的合作不僅涉及股權交易,還包括產品研發、汽車制造、新能源、汽車銷售、汽車金融、汽車租賃、二手車等領域和環節。正如徐所說,這是一次“深入、全面和長期的合作”。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曉宇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徐和誼是一個有思想的人,談論這一步(與戴姆勒合作)并不容易,這反映了資本的國際化,表明北汽已經實現了自主品牌的資本結構調整。”

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允許更多的國有經濟體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體。到2020年,大部分國有企業將實現股權多元化,除少數特殊領域外,大多數國有企業將發展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資本可以根據需要實行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和參股,也可以實行優先股和黃金股。

北汽與戴姆勒的交叉持股,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不謀而合,體現了“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經濟規律。北汽的徐和誼和戴姆勒董事長Dieter Zetsche都得到了這一消息。

11月18日下午,戴姆勒與北汽股權交割后,dieter zetsche告訴《汽車商業評論》:“入股北汽后,雙方的心態都會發生變化。坦率地說,戴姆勒會更多地支持北汽的發展,因為我們已經成為戰略投資者。我們更有動力為北汽提供支持,不僅在現有的梅賽德斯-奔馳業務上,也在北汽自主品牌‘北京’的業務發展上。”

此前,人們擔心合資公司股比的放開會導致外方逐漸放棄中國。然而,正如張曉宇所說,北汽和戴姆勒在資本方面的深入合作使雙方關系更加密切,實際上是“不可分割的”。

顯然,戴姆勒參股北汽并成為北汽第三大股東,將不是一種財務投資或戰術行為,而是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2012年,奧迪超越梅賽德斯-奔馳,成為第二大豪華汽車制造商。然而,除了在中國的市場表現外,梅賽德斯-奔馳在世界其他地區仍然排名第二,中國市場的成敗嚴重影響了梅賽德斯-奔馳和奧迪的全球排名。如果我們不趕上中國市場,梅賽德斯-奔馳的2020年計劃(重返全球豪華車市場第一)將失去基礎。梅賽德斯-奔馳所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發揮與合作伙伴北汽的協同作用,抵御競爭對手。北汽的實力是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取得成功的最大保證。

作為戴姆勒與北汽密切合作的象征,11月18日上午,戴姆勒在位于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京奔馳新發動機工廠投產了全球第一家海外發動機制造廠。

[第頁]

與全球打交道

無論如何,對于一家汽車公司來說,它是否強大最終體現在其產品的競爭力上。

徐和誼敢于越界與戴姆勒深度合作,他更渴望g……

在產品開發方面得到對方的大力支持。除股權交易外,戴姆勒已將與V212平臺和當前梅賽德斯-奔馳E級轎車前后橋相關的核心技術永久免費授權給北汽,并提供梅賽德斯-奔馳原裝動力總成產品,包括但不限于1.8L渦輪增壓發動機,3.0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和6速自動變速器。

有人可能會問,北汽能依靠戴姆勒多久?一旦對方停止合作,北汽將依靠什么?事實上,我們可以從dieter zetsche的上述聲明中看到,戴姆勒作為豪華汽車制造商梅賽德斯-奔馳,作為后來者支持北汽集團的研發,并沒有損害其自身利益,相反,它是盈利的。此外,北汽發展得越好,戴姆勒就越愿意幫助北汽。

2006年10月,徐和誼入主北汽后,開始了北汽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復興之路,包括完美處理了與戴姆勒的合資關系,贏得了對方的信任。當時,他知道北汽想完全靠自己發展自己的品牌,趕上其他兄弟集團,這幾乎是一個愚蠢的夢。因此,“外賣+消化、吸收、創新”成為北汽跨越式發展的主要方式,但當時他并不指望戴姆勒能提供梅賽德斯-奔馳的技術。

2009年底,北汽斥資2億美元收購了薩博三車平臺、兩個發動機系列和兩個變速箱的知識產權,北汽自主品牌汽車從零躍升為北歐歷史悠久的高端性能汽車。

在自主品牌問題上,徐和誼采取了英雄不問來源,只看結果的現實主義——他不在乎自己是否純粹獨立,從零開始,而是關心自己能否做出好的產品。不管這款產品來自哪里,也不管它是否完全由北汽創造。

這一理念催生了北汽“take-ism+消化吸收創新”的模式,其特點是縮短研發周期,節省開發初期的資金投入和人力物力。梅賽德斯-奔馳目前E級汽車平臺的相關技術將免費轉讓給北汽,使北汽自主品牌再次獲得成熟汽車平臺的技術支持。

一些輿論批評自主品牌缺乏積極的研發,對此徐深表不滿。“我不是汽車班的,但我聽很多人告訴我,一個成功的國際大企業的產品的平臺就是別人的平臺,這樣的例子很多。別人怎么能做到,中國人做不到?只要是合理合法擁有的技術,如果不抄襲或被盜,就可以使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徐和誼非常贊同這種思路。他告訴《汽車商業評論》:“什么是協同創新?全球化不是關起門來的,是供我使用的全球資源嗎?我有一個全球視野,可以發揮他的優勢,彌補我的不足。我創造的產品是我的。我自己做每件事,永遠不會趕上。”

但這并不意味著北汽沒有積累自己的研發團隊。自薩博車型改進以來,北汽的研發團隊不斷擴大。有趣的是,這個團隊的組成也是一種帶走,它不僅僅是一個研發團隊。在整個業務鏈中,北汽的國際化人才隊伍已經初具規模,僅外國人國籍就有10個左右。

徐和誼傾向于“把所有國際資源都交給我們支配”,包括國際人才。“國際化人才不一定是中國國籍。我不在乎你是什么國籍。能為我工作并創造價值的人都是人才。我認為說他來自中國,是中國國籍太狹隘了。”

例如,北汽負責產品質量的最高領導是一名韓國人,同時他也不能忽視中國幾個年輕人的指導。這種利用外部大腦同時培養本土人才的方式,既滿足了當前的需求,又為未來培養和儲備人才,一舉兩得。

從2億美元收購薩博的知識產權……

零成本收購梅賽德斯-奔馳E級平臺技術的產權,北汽“全球資源為己用”、開門造車的理念和技術越來越成熟,也得到了市場的良好反響。

2011年4月,第一輛微型車威旺306上市,當年“小試”(在徐和誼)成功。2013年,整體銷量可以達到12萬輛,成為中國微型車領域最可怕的第三勢力。

2012年3月,首款E系列轎車上市,并迅速成為該細分市場增長最快的車型。2013年5月,中高端汽車Sic Bo上市,并以超過15萬元的價格成為自主品牌汽車的銷售領導者。

當然,并非所有事情都一帆風順。例如,被稱為“中國牧民”的越野車B40近年來一直在車展上展出,但由于成本高等各種因素,它直到今年12月28日才上市。

顯然,一款汽車產品的成功取決于許多變量,但總的來說,北汽集團在自主品牌建設各方面的能力都在提高。

以電力公司為例,北汽在薩博2.0T和2.3T發動機的基礎上開發了1.8T發動機,1.5LGDI發動機正在開發中。小排量領域是株洲分公司1.0 l和1.2 l發動機的技術升級和改進。同時,我們與FEV合作開發了1.5升GPI渦輪增壓、缸內直噴和雙VVT發動機,并與博世合作開發了CVT無級變速箱。

在其他核心零部件領域,北汽依托零部件公司海納川,聚集整個集團的優勢資源,增強零部件的研發和配套能力,同時走出去,通過收購直接獲得海外先進技術。例如,2011年,北汽悄然收購了Innefa汽車天窗系統集團,該集團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天窗品牌和制造商。

徐和誼的對外開放思想也體現在國際化道路的選擇上。2011年,徐在集團管理干部大會上,以“規模北汽、實力北汽、世界北汽、和諧北汽”十六個大字定位新北汽。此時,“世界北汽”的提議表明,掌舵人對北汽的國際化有了清晰的認識。他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采訪時表示:“我們想成為一家世界級的汽車企業,如果沒有國際化,我們就無法成為世界級的公司。”。

2013年6月22日,北汽發布國際化戰略,成立北汽國際發展有限公司。北汽國際化戰略的啟動距離北汽自主品牌首款汽車E系列正式發售僅一年,距離B級車思鉑上市僅一個月。徐和誼的理論是,北汽的產品已經陸續在中國上市。如果我們等到國內市場成熟后再進行國際化,時間可能會推遲。

長江商學院院長向冰多年前提出“全球資源應對全球挑戰”,徐和誼的“所有國際資源都由我們支配”也完全一樣。這實際上與他倡導的開放型企業文化密切相關。

作為一家汽車企業的領導者,徐和誼的精神氣質和對汽車行業的深刻理解對于一家國有企業的領導者來說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曾經擔任過政府官員的領導者。它堅定地支持那些為中國汽車行業服務的熱情汽車機器人(詳見《汽車商業評論》2012年10月的文章《老徐及其倡導的文化》)。在過去的兩年里,徐和誼從他們中挑選了合適的人才,并在各個職位上培養了北汽自主品牌的中堅力量,這對未來更成熟的北汽來說非常重要。

更重要的是,徐和誼幾乎是單匹馬地重塑了北汽的企業文化。他以包容的心態創造了一種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汽車商業評論》認為,這種開放的文化是中國汽車企業成為自主品牌的關鍵因素。

標簽:奔馳北京長安北京汽車奧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朱軍:上汽搶占混動先機

上汽乘用車公司推出第三款新能源汽車榮威550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后,罕見地受到市場追捧。

1900/1/1 0:00:00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用戶接受度研究

新能源汽車是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的熱點,這也反應在歷屆北京上海車展上。

1900/1/1 0:00:00
電動汽車充電站

電動車充電站是一種給電瓶”加電”的設備,是一種高效率的充電器,可以快速的給電動車充電。

1900/1/1 0:00:00
江森自控預計2014財年營收將同比提升3%

美國江森自控日前發布了對于2014財年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的業績預測,該公司預計其本財年營業收入預計將達到438億美元,同比提升3,

1900/1/1 0:00:00
主導汽車未來的互聯網基因

移動互聯網最近很火,幾乎百度、阿里、騰訊所有互聯網公司都在爭奪移動互聯網的船票,天價并購不絕于耳,4G的到來更為這個時代添加了無窮的想象。

1900/1/1 0:00:00
汽銷《辦法》修訂 消費者淪為“旁觀者”

今年12月份,央視播出《修不起的進口車》節目揭露了進口車的暴利現狀,并把矛頭指向已實施8年的《汽車品牌銷售實施管理辦法》。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