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海有小雨。
一大早,位于浦東區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入口處就已經車水馬龍。冷風吹在我的臉上,雨傘無法阻止雨珠填滿我的裙子。行人必須朝著人群的方向快速行走。
他們奔赴第十五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的一大盛事。當天是正式發布的媒體日。從上午9點開始,近百個汽車品牌紛紛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展示其產品和市場策略。
關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人們很快發現,許多車企對混合動力汽車的前景大放異彩,而專注于電動汽車的品牌似乎孤立無援。
當然,豐田是混合動力的領軍歌手,不僅是暢銷全球的普銳斯,第二代混合動力概念車“云動雙清”和FT-HT悅嘉也首次亮相。更實際的行動還包括:混合動力卡羅拉等車型將引入中國;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都將在當地生產混合動力系統。豐田表示,將把中國的“技術領先地位”轉變為“市場領先地位”。此外,本田計劃于2014年在中國生產混合動力零部件;起亞帶來了混合動力K5;日產有一款混合動力車型,英國菲尼迪Q50;自主品牌長城帶來H7混合動力;
長安帶來逸動混動。。。比亞迪加入了長名單,不僅帶來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的生產版本,還聲稱將名為“綠色混合動力”的混合動力技術應用于所有車型。
相比之下,只有少數幾個品牌主要推廣純電動汽車。東風日產旗晨和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畢代公司”)是兩家著名的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副總裁任勇表示,他將在電動汽車領域“付出最大努力”。目前,比代公司只有一輛純電動汽車,只能“用電動汽車養電動汽車”。對于整個純電動汽車市場,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表示,“如果有七八款像樣的產品,這個市場會變成什么樣子”。言下之意是,目前有七到八輛“不錯”的電動汽車。
4月29日晚,上海車展結束,人群散去。大多數游客都會同意,電動汽車的冬天還沒有結束,混合動力的春天正在出現。
“當前最佳方案”得到認可。
許多人認為,混合動力技術是汽車節能減排的“目前最佳解決方案”。
其中包括豐田中國區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在4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董長征對混合動力表示敬意:“混合動力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最高效、最容易推廣的技術。”
盡管這是夸夸其談,但其他人卻無力爭辯。因為就在車展前三天,豐田宣布,截至今年3月底,其混合動力汽車的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500萬輛。
董長征的演講除了介紹豐田的小型車外,都是關于混合動力計劃的。董長征表示,“云動雙清”意味著豐田將兌現混合動力技術國產化的承諾,即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將在2015年生產搭載國產混合動力總成的混合動力汽車。
在豐田展臺,一汽豐田展出了旗艦車型普銳斯。盡管普銳斯于2005年底開始在中國生產,但與其他市場相比,其銷量一直相對較小。第一代普銳斯在中國市場的四年時間里,總銷量不到4000輛,還不到其在中國月銷量的一半。不過,一汽豐田公關總監馬春平在接受《第一電力》作者采訪時表示,希望通過增加對混合動力車的補貼來提振混合動力車銷量。一汽豐田還表示,將于2015年推出卡羅拉1.8L混合動力版。廣汽豐田也對混合動力市場寄予厚望。除了已經在售的凱美瑞尊瑞,它還將推出新的混合動力汽車。
豐田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為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挖掘了第一桶金。2012年,雷克薩斯每月銷售1000多輛混合動力汽車,占其年總銷量的23%。雷克薩斯計劃將2013年定為“混合動力普及年”,目標是將該車型的銷量提高到總銷量的25%。這并不難。雷克薩斯中國區副總經理郎立新透露,今年前幾個月,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占中國總銷量的27%。
本田汽車公司也支持混合動力。其首席執行官takanobu ito表示,他對混合動力技術寄予厚望,并正在嘗試推出新產品,以觀察市場反饋。本田在車展上展出了混合動力飛度。2012年,本田在中國銷售了542輛混合動力汽車。
不僅具有傳統優勢的日系車看好混合動力車,奧迪ag(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chem Heizmann也在上海車展期間表示,未來十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更有可能比純電動汽車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大眾帶來的兩款概念車中,XL1和CrossBlue Coupé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此外,來自PSA、保時捷等車企的高管都在上海車展上表示,他們將專注于混合動力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
在上海車展之前,混合動力汽車的好消息已經廣為流傳。
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混合動力汽車越來越成熟,主流產品的節油率穩定在20%,具備在全國推廣的條件。他還透露,新的節能和新能源補貼政策……
無論技術路線如何,吉利汽車都將根據節油率分為16個等級,補貼底線將大于3000元。補貼有限的混合動力汽車無疑將受益匪淺。
主管部門對混合動力技術的認可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混合動力公交車補貼已首次從試點城市推廣到全國。受此刺激,客車制造商宇通和五洲龍預測,今年混合動力客車市場可能會爆發式增長。
此前,由于外資汽車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的技術優勢明顯,政府擔心補貼可能會鼓勵外國公司,并確定了支持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但現在節能減排的壓力越來越大,電動汽車的發展滯后,主管部門也逐漸放手。混合動力汽車將從邊緣走向主流。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馮興亞表示,“混合動力汽車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最終解決方案”遭到冷遇。
世界汽車組織(OICA)主席Patrick Blain表示,電動汽車是實現節能環保交通的最終解決方案。然而,這一最終計劃并沒有被大多數參與的汽車公司提及。
談到小型車和混合動力,董長征和豐田汽車副總裁內田武似乎忘記了,還有一汽豐田ranz電動汽車和廣汽豐田自主品牌電動概念車的首秀。
在豐田展臺中央,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自主品牌汽車手牽手。廣汽豐田發布了自己的品牌標識,一款掀背純電動概念車也首次亮相。廣汽豐田表示,該車計劃于2015年投產,但沒有透露任何有關該車型參數的信息。一汽豐田的ranz電動汽車一同亮相,但該公司公關總監馬春平告訴第一電動作者,這款車仍然是一款概念車,暫時沒有營銷計劃。
大眾汽車今年將在歐洲推出E-up!
還有電子高爾夫。2018年,大眾汽車的電動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3%。然而,大眾汽車的Jochem Heizmann表示:“盡管大眾汽車也將把E-golf等純電動汽車帶到中國,但這更多的是一種嘗試,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在短期內真正實現商業化。”
擁有多種產品的豐田和大眾可以專注于此,但只有電動汽車的比代只能支持電動汽車。
2010年,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成立了比岱公司。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表示,“騰勢在成立之初就開始了電動汽車的研發,2013年推出了短距離試乘車,并于2014年上市。必代公司首先瞄準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市場,并建立了獨立的經銷商網絡。“我們的計劃產能超過1萬輛,明年我們計劃銷售數千輛。”林密說,“滕實想用電動汽車養一輛電動汽車。”
除了騰勢,東風日產啟辰也推薦電動汽車(詳見本期《日產電動汽車雄心委托啟辰》)。吉利汽車也在車展上推出了吉利帝豪EC7純電動汽車,并發布了樂觀的銷售計劃:2014年3000輛,2015年15000輛,2016年30000輛。吉利集團副總裁馮清風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除了需要考慮技術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外,還需要考慮許多問題。“但現在,我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
然而,中國其他電動汽車巨頭基本上沒有提到電動汽車。
奇瑞是國內較早涉足電動汽車的企業。QQ3EV大賣,M1EV也進入上海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試點名單,開始享受免費“綠卡”牌照。然而,在上海車展上,奇瑞只強調了車標的更新和“技術奇瑞”的進步。除了一輛電動概念車@螞蟻,奇瑞沒有展出任何電動汽車,也沒有在發布會上提及任何事情。
浙江杭州的眾泰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先驅,已有500輛電動出租車在杭州試運營。在上海車展上,眾泰帶來了三款新燃料汽車,電動車型M300EV也在展臺一側。眾泰汽車董事長吳建中在演講中強調了A級車市場的運營,但沒有提及電動汽車。眾泰汽車杭州銷售中心總經理肖峰在接受第一電氣網作者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的銷售是由政府引導的。目前推廣的主要障礙是充電等配套設施,而電動汽車并不是燃油車的替代品,只適合一些少數民族。
此外,北汽展出了概念車穗寶EV純電動汽車和E150REEV增程電動汽車,上汽展出了榮威E50電動汽車,但都很低調。
參展商沒有極力推薦,參觀者也沒有追求。根據第一電聯網作者在現場看到的情況,純電動汽車展臺的前面相對冷清。據鳳凰網等媒體報道,在隨后的公眾和專業觀眾展覽日。com,電動汽車模型前沒有太多觀眾,許多展位門都是空的。
電動汽車必須自力更生
為什么汽車公司不關注電動汽車市場?
董長征在接受第一電氣網作者采訪時表示,混合動力技術已經成熟,但電動汽車的推廣受到基礎設施配套的限制,暫時難以廣泛推廣。一汽豐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也告訴筆者,電動汽車市場取決于政府的推廣力度,由于產品成熟度、基礎設置等原因,短期內不會有大的市場。
大眾汽車的Jochem Heizmann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純電動汽車受到了太多的限制,比如充電設施較少,充電不方便。”
更多的聲音將原因指向電動汽車本身。在與上海車展同時舉行的中國汽車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給出了電動汽車的診斷結果。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李開國表示,必須……
用于電動汽車的至少四個元件被市場所接受。首先,它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第二,它應該使用方便;第三,它在經濟上是可行的;第四,可持續獲取資源。從技術的可行性來看,盡管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技術研發,但要將技術轉化為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當技術成為產品,產品成為商品,它才能普及。
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也認為,電動汽車市場的現狀與產品有關。林密說:“電動汽車之所以難以進入私人用戶,是因為這條路根本沒有經過驗證。如果有七八款像樣的產品,那么這個市場會是什么樣子?”
林密對“體面產品”的解釋是“至少是全新的發展”。騰勢電動汽車是“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電動汽車”。在他看來,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基本上都是基于對傳統燃油車的改造。真正從零開始進行電動汽車研發的制造商并不多。
電動汽車的產品成熟度是有爭議的。日產聆風是目前最受關注的電動汽車。然而,一家為其提供電池材料的公司的高管表示,Leaf的電池安全性尚待測試。汽車電源供應商深圳鑫瑞特總經理吳仁華表示,Leaf的供應系統是幾年前建立的,零部件稍微落后。例如,與最新產品相比,Leaf Leaf的車載充電器功率更小,尺寸大幾倍。“葉子還需要經過一代人才能更成熟。”吳仁華說。
然而,根據世界汽車組織秘書長伊夫·范德斯特拉滕的說法,電動汽車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例如,可以通過采用新材料來減輕汽車的重量;
過高的價格也可以通過新的汽車生產方式來解決。
問題又回到了汽車公司。許多人質疑,國內汽車制造商在開發電動汽車方面并沒有誠意,而是企業高管迎合了政府的偏好,滿足了擴大產能的條件。
2012年7月,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劃明確,現有汽車企業在實施改擴建時應考慮新能源汽車產能建設。因此,多年來,各種電動汽車都出現在車展上,沒有實際的生產和銷售計劃。與此同時,一批合資、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相繼誕生,成為合資企業擴大產能的排頭兵。
與電動汽車相比,混合動力汽車不僅有近20年的技術積累,而且在市場上具有與燃油汽車競爭的競爭力。現在,政府增加了對它們的補貼,從而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雷克薩斯已經在混合動力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更多的車企將進入這個充滿希望的市場。
然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青告訴第一電力作者,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只能在短期內占據一定的市場,如果覬覦短期利益,未來可能在新的技術路線上處于落后地位。他認為,電動汽車仍然是節能環保交通的更好選擇。
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也對電動汽車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如果新的產業來了,它們都會被卷走。這個過程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而且在后期,它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取代原有的產業。”4月20日,上海小雨。
一大早,位于浦東區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入口處就已經車水馬龍。冷風吹在我的臉上,雨傘無法阻止雨珠填滿我的裙子。行人必須朝著人群的方向快速行走。
他們奔赴第十五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以下簡稱上海車展),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的一大盛事。當天是正式發布的媒體日。從上午9點開始,近百個汽車品牌紛紛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展示其產品和市場策略。
關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人們很快發現,許多車企對混合動力汽車的前景大放異彩,而專注于電動汽車的品牌似乎孤立無援。
當然,豐田是混合動力的領軍歌手,不僅是暢銷全球的普銳斯,第二代混合動力概念車“云動雙清”和FT-HT悅嘉也首次亮相。更實際的行動還包括:混合動力卡羅拉等車型將引入中國;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都將在當地生產混合動力系統。豐田表示,將把中國的“技術領先地位”轉變為“市場領先地位”。此外,本田計劃于2014年在中國生產混合動力零部件;起亞帶來了混合動力K5;日產有一款混合動力車型,英國菲尼迪Q50;自主品牌長城帶來H7混合動力;
長安帶來逸動混動。。。比亞迪加入了長名單,不僅帶來了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的生產版本,還聲稱將名為“綠色混合動力”的混合動力技術應用于所有車型。
相比之下,只有少數幾個品牌主要推廣純電動汽車。東風日產旗晨和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畢代公司”)是兩家著名的公司。東風汽車公司副總裁任勇表示,他將在電動汽車領域“付出最大努力”。目前,比代公司只有一輛純電動汽車,只能“用電動汽車養電動汽車”。對于整個純電動汽車市場,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表示,“如果有七八款像樣的產品,這個市場會變成什么樣子”。言下之意是,目前有七到八輛“不錯”的電動汽車。
4月29日晚,上海車展結束,人群散去。大多數游客都會同意,電動汽車的冬天還沒有結束,混合動力的春天正在出現。
“當前最佳方案”得到認可。
許多人認為,混合動力技術是汽車節能減排的“目前最佳解決方案”。
其中包括豐田中國區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在4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董長征對混合動力表示敬意:“混合動力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最高效、最容易推廣的技術。”
盡管這是夸夸其談,但其他人卻無力爭辯。因為就在車展前三天,豐田宣布,截至今年3月底,其混合動力汽車的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500萬輛。
董長征的演講除了介紹豐田的小型車外,都是關于混合動力計劃的。董長征表示,“云動雙清”意味著豐田將兌現混合動力技術國產化的承諾,即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將在2015年生產搭載國產混合動力總成的混合動力汽車。
在豐田展臺,一汽豐田展出了旗艦車型普銳斯。盡管普銳斯于2005年底開始在中國生產,但與其他市場相比,其銷量一直相對較小。第一代普銳斯在中國市場的四年時間里,總銷量不到4000輛,還不到其在中國月銷量的一半。不過,一汽豐田公關總監馬春平在接受《第一電力》作者采訪時表示,希望通過增加對混合動力車的補貼來提振混合動力車銷量。一汽豐田還表示,將于2015年推出卡羅拉1.8L混合動力版。廣汽豐田也對混合動力市場寄予厚望。除了已經在售的凱美瑞尊瑞,它還將推出新的混合動力汽車。
豐田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為中國的混合動力汽車挖掘了第一桶金。2012年,雷克薩斯每月銷售1000多輛混合動力汽車,占其年總銷量的23%。雷克薩斯計劃將2013年定為“混合動力普及年”,目標是將該車型的銷量提高到總銷量的25%。這并不難。雷克薩斯中國區副總經理郎立新透露,今年前幾個月,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占中國總銷量的27%。
本田汽車公司也支持混合動力。其首席執行官takanobu ito表示,他對混合動力技術寄予厚望,并正在嘗試推出新產品,以觀察市場反饋。本田在車展上展出了混合動力飛度。2012年,本田在中國銷售了542輛混合動力汽車。
不僅具有傳統優勢的日系車看好混合動力車,奧迪ag(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chem Heizmann也在上海車展期間表示,未來十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更有可能比純電動汽車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大眾帶來的兩款概念車中,XL1和CrossBlue Coupé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
此外,來自PSA、保時捷等車企的高管都在上海車展上表示,他們將專注于混合動力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
在上海車展之前,混合動力汽車的好消息已經廣為流傳。
兩會期間,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混合動力汽車越來越成熟,主流產品的節油率穩定在20%,具備在全國推廣的條件。他還透露,新的節能和新能源補貼政策……
無論技術路線如何,吉利汽車都將根據節油率分為16個等級,補貼底線將大于3000元。補貼有限的混合動力汽車無疑將受益匪淺。
主管部門對混合動力技術的認可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混合動力公交車補貼已首次從試點城市推廣到全國。受此刺激,客車制造商宇通和五洲龍預測,今年混合動力客車市場可能會爆發式增長。
此前,由于外資汽車公司在混合動力汽車方面的技術優勢明顯,政府擔心補貼可能會鼓勵外國公司,并確定了支持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但現在節能減排的壓力越來越大,電動汽車的發展滯后,主管部門也逐漸放手。混合動力汽車將從邊緣走向主流。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馮興亞表示,“混合動力汽車的黃金時代即將到來”。
“最終解決方案”遭到冷遇。
世界汽車組織(OICA)主席Patrick Blain表示,電動汽車是實現節能環保交通的最終解決方案。然而,這一最終計劃并沒有被大多數參與的汽車公司提及。
談到小型車和混合動力,董長征和豐田汽車副總裁內田武似乎忘記了,還有一汽豐田ranz電動汽車和廣汽豐田自主品牌電動概念車的首秀。
在豐田展臺中央,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的自主品牌汽車手牽手。廣汽豐田發布了自己的品牌標識,一款掀背純電動概念車也首次亮相。廣汽豐田表示,該車計劃于2015年投產,但沒有透露任何有關該車型參數的信息。一汽豐田的ranz電動汽車一同亮相,但該公司公關總監馬春平告訴第一電動作者,這款車仍然是一款概念車,暫時沒有營銷計劃。
大眾汽車今年將在歐洲推出E-up!
還有電子高爾夫。2018年,大眾汽車的電動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3%。然而,大眾汽車的Jochem Heizmann表示:“盡管大眾汽車也將把E-golf等純電動汽車帶到中國,但這更多的是一種嘗試,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在短期內真正實現商業化。”
擁有多種產品的豐田和大眾可以專注于此,但只有電動汽車的比代只能支持電動汽車。
2010年,比亞迪和戴姆勒合資成立了比岱公司。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表示,“騰勢在成立之初就開始了電動汽車的研發,2013年推出了短距離試乘車,并于2014年上市。必代公司首先瞄準了北京、上海和深圳的市場,并建立了獨立的經銷商網絡。“我們的計劃產能超過1萬輛,明年我們計劃銷售數千輛。”林密說,“滕實想用電動汽車養一輛電動汽車。”
除了騰勢,東風日產啟辰也推薦電動汽車(詳見本期《日產電動汽車雄心委托啟辰》)。吉利汽車也在車展上推出了吉利帝豪EC7純電動汽車,并發布了樂觀的銷售計劃:2014年3000輛,2015年15000輛,2016年30000輛。吉利集團副總裁馮清風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除了需要考慮技術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外,還需要考慮許多問題。“但現在,我們認為時機已經成熟。”
然而,中國其他電動汽車巨頭基本上沒有提到電動汽車。
奇瑞是國內較早涉足電動汽車的企業。QQ3EV大賣,M1EV也進入上海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試點名單,開始享受免費“綠卡”牌照。然而,在上海車展上,奇瑞只強調了車標的更新和“技術奇瑞”的進步。除了一輛電動概念車@螞蟻,奇瑞沒有展出任何電動汽車,也沒有在發布會上提及任何事情。
浙江杭州的眾泰汽車是新能源汽車的先驅,已有500輛電動出租車在杭州試運營。在上海車展上,眾泰帶來了三款新燃料汽車,電動車型M300EV也在展臺一側。眾泰汽車董事長吳建中在演講中強調了A級車市場的運營,但沒有提及電動汽車。眾泰汽車杭州銷售中心總經理肖峰在接受第一電氣網作者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的銷售是由政府引導的。目前推廣的主要障礙是充電等配套設施,而電動汽車并不是燃油車的替代品,只適合一些少數民族。
此外,北汽展出了概念車穗寶EV純電動汽車和E150REEV增程電動汽車,上汽展出了榮威E50電動汽車,但都很低調。
參展商沒有極力推薦,參觀者也沒有追求。根據第一電聯網作者在現場看到的情況,純電動汽車展臺的前面相對冷清。據鳳凰網等媒體報道,在隨后的公眾和專業觀眾展覽日。com,電動汽車模型前沒有太多觀眾,許多展位門都是空的。
電動汽車必須自力更生
為什么汽車公司不關注電動汽車市場?
董長征在接受第一電氣網作者采訪時表示,混合動力技術已經成熟,但電動汽車的推廣受到基礎設施配套的限制,暫時難以廣泛推廣。一汽豐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也告訴筆者,電動汽車市場取決于政府的推廣力度,由于產品成熟度、基礎設置等原因,短期內不會有大的市場。
大眾汽車的Jochem Heizmann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純電動汽車受到了太多的限制,比如充電設施較少,充電不方便。”
更多的聲音將原因指向電動汽車本身。在與上海車展同時舉行的中國汽車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給出了電動汽車的診斷結果。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李開國表示,必須……
用于電動汽車的至少四個元件被市場所接受。首先,它在技術上是可行的;第二,它應該使用方便;第三,它在經濟上是可行的;第四,可持續獲取資源。從技術的可行性來看,盡管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技術研發,但要將技術轉化為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當技術成為產品,產品成為商品,它才能普及。
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也認為,電動汽車市場的現狀與產品有關。林密說:“電動汽車之所以難以進入私人用戶,是因為這條路根本沒有經過驗證。如果有七八款像樣的產品,那么這個市場會是什么樣子?”
林密對“體面產品”的解釋是“至少是全新的發展”。騰勢電動汽車是“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電動汽車”。在他看來,目前市場上的電動汽車基本上都是基于對傳統燃油車的改造。真正從零開始進行電動汽車研發的制造商并不多。
電動汽車的產品成熟度是有爭議的。日產聆風是目前最受關注的電動汽車。然而,一家為其提供電池材料的公司的高管表示,Leaf的電池安全性尚待測試。汽車電源供應商深圳鑫瑞特總經理吳仁華表示,Leaf的供應系統是幾年前建立的,零部件稍微落后。例如,與最新產品相比,Leaf Leaf的車載充電器功率更小,尺寸大幾倍。“葉子還需要經過一代人才能更成熟。”吳仁華說。
然而,根據世界汽車組織秘書長伊夫·范德斯特拉滕的說法,電動汽車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例如,可以通過采用新材料來減輕汽車的重量;過高的價格也可以通過新的汽車生產方式來解決。
問題又回到了汽車公司。許多人質疑,國內汽車制造商在開發電動汽車方面并沒有誠意,而是企業高管迎合了政府的偏好,滿足了擴大產能的條件。
2012年7月,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規劃明確,現有汽車企業在實施改擴建時應考慮新能源汽車產能建設。因此,多年來,各種電動汽車都出現在車展上,沒有實際的生產和銷售計劃。與此同時,一批合資、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相繼誕生,成為合資企業擴大產能的排頭兵。
與電動汽車相比,混合動力汽車不僅有近20年的技術積累,而且在市場上具有與燃油汽車競爭的競爭力。現在,政府增加了對它們的補貼,從而呈現出多點開花的局面。雷克薩斯已經在混合動力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更多的車企將進入這個充滿希望的市場。
然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青告訴第一電力作者,混合動力汽車技術只能在短期內占據一定的市場,如果覬覦短期利益,未來可能在新的技術路線上處于落后地位。他認為,電動汽車仍然是節能環保交通的更好選擇。
必代公司副總裁林密也對電動汽車的前景持樂觀態度:“如果新的行業來了,它們都會被卷走。這個過程比你想象的要快得多,到了后期,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取代原有的行業。”
看了好幾遍中國的CAFC文件,看得我云里霧里。我不知道這個到現在也沒寫完整的政策到底能起到多大”引導”和”調整”的作用。但我知道,如果你不會,可以先看看別人怎么做。
1900/1/1 0:00:00日前,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的要求,向國家質檢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3年5月7日起,
1900/1/1 0:00:00只要付3000韓元約合17元人民幣,就能租到一輛電動汽車開上半小時。近日,韓國首爾市政府首次推出了基于”汽車分享”理念的電動汽車公共租賃服務。
1900/1/1 0:00:00盡管今年第一季度,國內整個豪華車市場的增幅僅為4,然而,基數龐大的奧迪卻仍然取得了14的增長,總銷量達到近11萬輛,遠遠高于其競爭對手。”我并不認為高檔車品牌減緩了發展的腳步。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羅新雨4月美國插電車和混動車的銷量隨著整個市場的萎靡而下降,但下降幅度較小。混動車進入了往年的下降期,所以大部分車型都有所下降并不難理解。
1900/1/1 0:00:00英國汽車媒體autoexpress近日報道,蘋果公司目前正在致力于研發越來越多的車載應用軟件,各位使用蘋果手機的司機很快可以通過汽車中控臺,使用蘋果地圖和Siri語音控制功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