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名單已初步確定,正在征求各相關方面意見,預計將于近期出臺。3.4萬億元的節能減排投資在七大新興產業中排名第一,新能源汽車板塊將成為下一個資金熱點。
筆者了解到,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必須有重大技術突破”,從而提煉出國務院此前確定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公布后,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將通過招標方式打造樣板項目。
根據最新思路,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目錄的出臺,一方面政府將加大財稅、投融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能夠中標的企業將優先制定行業標準。業內人士指出,正是因為如此,國內企業都在積極爭取自己的優勢技術,最終闖入具體名單。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結合我國國情、科技和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此前的調查,不同地方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圍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地方還根據當地產業基礎、比較優勢和長期經濟發展需要,將石化深加工、綠色食品、森工、海洋工業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此,業內人士指出,要進一步明確一個產業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任務,引導社會資源有效投入,為此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這位人士認為,《指導目錄》的出臺十分必要,將解決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過于寬泛的問題,更有指導意義。
此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表示,要盡快落實《決定》中提出的“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加強相關規劃和政策的銜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3.4萬億節能減排投資位居七大新興產業之首。
近日,據媒體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編制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基本完成,將于近期提交國務院。
此外,節能環保已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規劃》將高效節能技術和設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設備以及環保產品和環保服務六大領域列為重點支持對象,并在財稅金融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消息一出,一些機構立即預測,“十二五”期間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所需的資金投入約為3.4萬億元。即將被瓜分的巨大“蛋糕”立即引發了輿論的熱議。
更關鍵的是,根據《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講話中介紹……
11月24日,綠博會宣布,“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大幅降低能源消費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在其推出的具體方案中,“落實節能法、事業單位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使節能工作逐步從說服、鼓勵轉向依法強制執行;”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施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查;研究征收環境稅,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逐步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采取更加鼓勵性的經濟政策,是通過法律和市場促進節能減排的關鍵措施。
新能源汽車板塊下一個資金熱點
1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生表示,大力發展節能新能源汽車是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綠色汽車的重要舉措。中國積極支持汽車企業發展包括電動企業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為規范、引導和支持國內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工信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該規劃將于近期發布。《規劃》將明確“十二五”期間電動汽車的具體發展目標和具體扶持措施。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圖越來越清晰
在“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產業被描述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工信部官員表示,期待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于近期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作為主導產業的發展路徑趨于清晰。
從6月《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補貼試點的通知》可以看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徑是電動汽車而非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被確定為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路徑;對于不能外部充電的混合動力汽車,政策將其歸類為“節能汽車”,而不是新能源汽車。與節能汽車相比,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在計劃草案中,201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將達到50萬輛以上,2020年將達到500萬輛以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無疑是未來市場增長最大的領域。
其次,補貼的形式逐漸明確。
在財政部前期公布補貼規則后,各地政府紛紛出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深圳市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技術規范》將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對購買相關指定新能源汽車并取得深圳牌照的消費者增加2萬元,即深圳私人購買者可享受最高8萬元的補貼;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上海率先制定了新能源汽車補貼規則。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私人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2萬元,純電動汽車補貼4-5萬元。2010年,杭州市安排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專項資金2000萬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此外,合肥和長春的主管部門也相繼出臺了地方扶持規定。在原有13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財政部關于擴大公共服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相關工作的通知》還增加了天津、海口、鄭州、廈門、蘇州、唐山、廣州等7個試點城市。這些城市的補貼細節正在積極準備之中。
第三,取消對普通汽車的稅收優惠將刺激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表示,預計2011年一系列支持汽車消費的政策將發生變化:2011年取消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汽車下鄉優惠政策和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可能會減少或取消。連續實施近兩年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也將于12月31日到期,接受補貼申請的截止日期為2011年1月31日,很可能在2011年不會實施。過去兩年,上述政策刺激了中國普通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一旦取消上述優惠政策,仍給予購車稅收減免的新能源汽車的吸引力將大大增強。這無疑將帶動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也體現出政策引導的效果。
四是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機會
根據此前公布的規劃草案和配套政策細則,我們相對看好整車生產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其邏輯是:首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明確將首先惠及汽車制造商,5年內50萬輛的快速增長將帶來近千億的市場規模;
二是使電機、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毛利率接近50%,市場空間巨大。以電池為例,按照每輛新能源混合動力車6萬元的電池成本計算,電池制造商將擁有300億元的市場份額,從目前的10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25億元左右,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50%。(編輯/楊建文)
近日,筆者從相關渠道了解到,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名單已初步確定,正在征求各相關方面意見,預計將于近期出臺。3.4萬億元的節能減排投資在七大新興產業中排名第一,新能源汽車板塊將成為下一個資金熱點。
筆者了解到,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必須有重大技術突破”,從而提煉出國務院此前確定的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目錄公布后,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將通過招標方式打造樣板項目。
根據最新思路,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目錄的出臺,一方面政府將加大財稅、投融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能夠中標的企業將優先制定行業標準。業內人士指出,正是因為如此,國內企業都在積極爭取自己的優勢技術,最終闖入具體名單。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特點,結合我國國情、科技和產業基礎,現階段,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此前的調查,不同地方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范圍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地方還根據當地產業基礎、比較優勢和長期經濟發展需要,將石化深加工、綠色食品、森工、海洋工業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為此,業內人士指出,要進一步明確一個產業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任務,引導社會資源有效投入,為此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這位人士認為,《指導目錄》的出臺十分必要,將解決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過于寬泛的問題,更有指導意義。
此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表示,要盡快落實《決定》中提出的“十二五”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制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加強相關規劃和政策的銜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
3.4萬億節能減排投資位居七大新興產業之首。
近日,據媒體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環境保護部編制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基本完成,將于近期提交國務院。
此外,節能環保已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規劃》將高效節能技術和設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設備以及環保產品和環保服務六大領域列為重點支持對象,并在財稅金融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
消息一出,一些機構立即預測,“十二五”期間完成節能減排目標所需的資金投入約為3.4萬億元。即將被瓜分的巨大“蛋糕”立即引發了輿論的熱議。
更關鍵的是,根據《規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11月24日的綠博會演講中介紹,“十二五”期間,中國將大幅降低能源消費強度,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重要的約束性指標。在其推出的具體方案中,“落實節能法、事業單位節能條例等法律法規,使節能工作逐步從說服、鼓勵轉向依法強制執行;”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實施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審查;研究征收環境稅,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逐步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采取更加鼓勵性的經濟政策,是通過法律和市場促進節能減排的關鍵措施。
新能源汽車板塊下一個資金熱點
11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生表示,大力發展節能新能源汽車是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綠色汽車的重要舉措。中國積極支持汽車企業發展包括電動企業在內的新能源汽車。為規范、引導和支持國內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工信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該規劃將于近期發布。《規劃》將明確“十二五”期間電動汽車的具體發展目標和具體扶持措施。
首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線圖越來越清晰
在“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產業被描述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工信部官員表示,期待已久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將于近期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作為主導產業的發展路徑趨于清晰。
從6月《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補貼試點的通知》可以看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徑是電動汽車而非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被確定為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路徑;對于不能外部充電的混合動力汽車,政策將其歸類為“節能汽車”,而不是新能源汽車。與節能汽車相比,符合條件的新能源汽車按3000元/千瓦時補貼,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在計劃草案中,2015年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累計產銷將達到50萬輛以上,2020年將達到500萬輛以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無疑是未來市場增長最大的領域。
其次,補貼的形式逐漸明確。
在財政部前期公布補貼規則后,各地政府紛紛出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深圳市電動汽車充電系統技術規范》將在中央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對購買相關指定新能源汽車并取得深圳牌照的消費者增加2萬元,即深圳私人購買者可享受最高8萬元的補貼;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上海率先制定了新能源汽車補貼規則。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私人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補貼2萬元,純電動汽車補貼4-5萬元。2010年,杭州市安排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專項資金2000萬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此外,合肥和長春的主管部門也相繼出臺了地方扶持規定。在原有13個試點城市的基礎上,《財政部關于擴大公共服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相關工作的通知》還增加了天津、海口、鄭州、廈門、蘇州、唐山、廣州等7個試點城市。這些城市的補貼細節正在積極準備之中。
第三,取消對普通汽車的稅收優惠將刺激新能源汽車的消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表示,預計2011年一系列支持汽車消費的政策將發生變化:2011年取消小排量乘用車購置稅優惠政策;汽車下鄉優惠政策和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可能會減少或取消。連續實施近兩年的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也將于12月31日到期,接受補貼申請的截止日期為2011年1月31日,很可能在2011年不會實施。過去兩年,上述政策刺激了中國普通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一旦取消上述優惠政策,仍給予購車稅收減免的新能源汽車的吸引力將大大增強。這無疑將帶動新能源汽車的銷售,也體現出政策引導的效果。
四是看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機會
根據此前公布的規劃草案和配套政策細則,我們相對看好整車生產和核心零部件企業。其邏輯是:首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明確將首先惠及汽車制造商,5年內50萬輛的快速增長將帶來近千億的市場規模;二是使電機、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毛利率接近50%,市場空間巨大。以電池為例,按照每輛新能源混合動力車6萬元的電池成本計算,電池制造商將擁有300億元的市場份額,從目前的10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325億元左右,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50%。(編輯/楊建文)
標簽:
鉛酸蓄電池自1859年發明以來,以制造工藝簡單、相對價格較低等特點得到了廣泛應用,其銷售額占世界電池總銷售額的50以上。
1900/1/1 0:00:00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綠色產業、綠色經濟及綠博會”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升表示,大力發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是推動節能減排、實現汽車綠色化的重要措施。
1900/1/1 0:00:00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為汽車城的柳州更是運用科技創新促進了汽車產業的變革。過去,電動汽車往往是科幻作品里出現的事物,然而就在”十一五”期間,柳州的技術人員將電動汽車變成了現實。
1900/1/1 0:00:002010年11月25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國際博覽會”上,來自日本的NEC公司針對中國交通業新興起的電動汽車熱潮,現場展示鋰電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系統。
1900/1/1 0:00:0011月23日濟南第一輛電動汽車將掛牌的消息傳出,隨著電動汽車即將在省城合法上路,電動汽車充電站再次備受關注。作者昨日探訪時發現,1個多月前投入運營的英賢充電站,已做好準備,只等電動汽車的到來。
1900/1/1 0:00:00國家電網山東公司近日決定,2010年年底前,山東省將建成8個智能電網試點工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