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國內汽車市場大量造車新勢力宣告破產,包括博順、賽麟等,都被淹沒在汽車市場的冰河時期。這也讓嶄露頭角的新生力量意識到了發展道路的艱難。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隨著一些汽車制造商退出競爭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預示著造車新勢力已經完成了第一輪洗牌,國內電動汽車市場格局基本清晰。
在經歷了補貼退坡、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以及疫情影響后,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中國造車新勢力第一集團的大部分成員已經形成了相對較好的口碑和品牌影響力。同時,得益于他們對市場變化的洞察,他們制定了全面的中長期戰略目標和計劃,這也使上述車企的銷量相對穩定。然而,盡管在這些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公司的帶領下,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了8%,達到130萬輛。但新能源車型似乎在歐洲市場獲得了更大的釋放,使歐洲新能源市場完成了對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反超。當然,在歐洲新能源市場呈現爆發趨勢的同時,也為中國造車新勢力帶來了無限機遇。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報告顯示,27個歐盟國家中有26個國家實施了相應的刺激措施,鼓勵人們購買新能源汽車。在新冠肺炎影響汽車市場的背景下,歐洲各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電動汽車購買補貼政策,這是202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逆勢上升的根本原因。
以補貼政策最強的法國汽車市場為例,去年5月,法國總統宣布向該國汽車行業提供總計超過80億歐元的補貼援助。值得一提的是,這筆援助不僅包括對雷諾和雪鐵龍集團這兩家法國主要制造商的支持,而且非常慷慨。與此同時,對于2020年12月31日之前購買的4.5萬歐元以下的純電動汽車,國家補貼從6000歐元增加到7000歐元。此外,用舊的燃油車換新的電動汽車還將獲得5000歐元的額外獎勵。換句話說,消費者購買新型電動汽車最高可獲得1.2萬歐元的補貼。
除法國外,另一個主要汽車制造國德國去年6月也發布了更強有力的補貼措施:只要在2021年底前購買40000歐元以下的純電動汽車,他們就可以獲得6000歐元的聯邦補貼和3000歐元的制造商補貼。每位消費者可以累積高達9000歐元的現金補貼,并享受免征汽車稅的政策。然而,這項22億歐元的國家補貼僅限于購買新能源汽車。此外,英國、荷蘭、挪威等多個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補貼和稅收優惠措施,大力支持本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歐盟還計劃考慮綠色經濟振興計劃或免除零排放汽車的增值稅,總體刺激政策正在不斷增加。
歐洲已成為新能源汽車最大市場,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企業和投資界的大量投資。此外,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的保有量也受到地理分布和汽車特性等因素的影響,這與中國新能源市場早期的發展非常相似。因此,我們也可以預見,歐洲市場的高補貼不可能一直存在,一旦補貼下降,新能源汽車的增長率就會下降……
s將不可避免地放緩。
針對這兩個隱藏的痛點,中國造車新勢力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經歷了補貼下降、政府采購飽和等困難之后,中國造車新勢力已經明白,要想“生存”或“更好地生存”,服務和產品力是關鍵。因此,如今,中國新勢力對新產品的推廣往往伴隨著更全面的售后服務政策,對于產品,也更注重人性化關懷的呈現。有了這兩種武器,進入歐洲就沒有延遲。
中國早就布局了新能源市場,包括新能源車型、電池和充電站車型,而歐洲國家在過去兩年才加快步伐。全球范圍內全面電氣化的加速主要是由于燃料電力平價的加速到來。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首次購買成本應與傳統汽車基本持平。基于電氣化規劃,戴姆勒、寶馬和大眾正在進一步加強其在中國的本地研發、生產和采購。作為純電動汽車車型開發必不可少的電池和充電設施,歐洲國家可以借鑒中國的經驗。歐洲新能源市場布局完善后,中國新勢力要想在歐洲新能源領域分一杯羹可能會更加困難。因此,目前是中國造車新勢力進入歐洲市場的最佳和必要時期。畢竟,在歐洲各國正在實施的大規模補貼政策下,購買純電動汽車是目前歐洲市場用戶最具成本效益的選擇。
眾所周知,歐洲的汽車準入標準比中國嚴格得多,包括對充電、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對于中國新動力汽車公司來說,有必要將其汽車制造技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水平。此外,在歐洲新能源市場,除了特斯拉,品牌溢價能力更強的梅賽德斯-奔馳、寶馬、奧迪等傳統老牌車企,以及走在前沿的雷諾等本土品牌都在盯上市場。當然,要想在歐洲市場樹立中國品牌的聲譽,沒有捷徑可走,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我們才能成功。
從產品角度來看,與中國市場相比,歐洲消費者的購買偏好存在顯著差異。國內消費者更喜歡“大而全”的汽車,而歐洲消費者則更喜歡“小而精”的車型,這是由于較小的旅行半徑和負擔得起的停車環境等因素。這也使得大眾高爾夫和雪鐵龍C3等雙箱式汽車在歐洲市場非常受歡迎。新能源領域也是如此,雷諾ZOE、大眾e-Golf和現代KONA EV等小型汽車占據了新能源領域的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因此,如果中國汽車制造業的新勢力想在歐洲市場尋求更大的銷量,他們必須充分研究市場,規劃產品,并創造適合歐洲市場的車型。
另一方面,盡管歐洲市場對全球汽車公司開放,但對汽車生產地點沒有限制。但新勢力進入歐洲市場,仍將面臨產品轉型、汽車檢驗認證、運輸、銷售渠道建設、運營維護等各種成本。如何在現有條件下盡可能降低成本,在不損害聲譽的情況下實現開辟歐洲渠道的目標,將成為新勢力車企必須考慮的課題。我認為,新勢力應該循序漸進,由點到面,由小到大地布局銷售網絡。首先,選擇一些港口國家進口,因為單一運輸成本比其他運輸方式更具成本效益。同時,這些港口城市必須有積極的政策支持,對新能源的接受度高……
y車型,配套設施成熟。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為什么一些已經測試過歐洲市場的新動力汽車公司選擇北歐國家挪威作為其第一個出口市場。
0
自1990年以來,挪威政府一直在降低電動汽車的購置稅,以鼓勵人們購買電動汽車;2001年,還免除了25%的增值稅;幾年后,電動汽車獲得了在公交專用道上行駛的“特權”;
2017年,電動汽車車主還可以免除繳納通行費和停車費。不僅如此,挪威政府還保證上述刺激措施將至少持續到2021,并力爭到2025年禁止銷售新燃料汽車。近日,挪威公路聯合會表示,2020年,挪威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54.3%,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占電動汽車銷量一半以上的國家。
1
除了需要合理的產品線和分銷網絡布局外,有競爭力的定價表現也是影響新勢力能否成功打開歐洲市場的關鍵因素。如上所述,與國產品牌車型相比,新勢力出口到歐洲的車型在成本方面要貴得多。在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到特斯拉品牌。盡管特斯拉的車型銷量已經超過了歐洲市場,但其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仍然表示,“現在困擾我們的是,特斯拉的售價還不夠親民,需要繼續降低。我們認為,特斯拉只需要微薄的利潤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銷量增長和降低汽車價格。”由此可見,面對新勢力的沖擊,特斯拉未來將繼續推出新一輪的降價行動。是什么讓特斯拉如此驕傲和迷人?
2
2019年底,特斯拉宣布在柏林建造一座超級工廠,該工廠將包括汽車制造、電池和動力裝置生產。此前,位于荷蘭蒂爾堡的歐洲制造廠是特斯拉在歐洲的服務和零部件總部。柏林超級工廠的建設將進一步幫助特斯拉開拓歐洲市場。特斯拉的柏林超級工廠每年可能生產多達200萬輛汽車。毫無疑問,工廠即將完工將極大地節省特斯拉在歐洲市場的銷售成本,而充足的產能將確保市場需求,以實現銷量的增長。這也是特斯拉敢于持續進行價格戰的資本。這無疑為中國新動力汽車公司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啟示。應盡快建立歐洲工廠以解決產能問題,這將有更多的競爭資本來影響歐洲新能源市場。
3
2020年3月3日,愛知汽車在德國斯圖加特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歐洲版愛知U5正式進入德國。這也使愛知成為第一家獲得歐盟準入并成功進入歐洲市場的中國造車新勢力。愛知汽車執行副總裁Klich博士表示,“由于歐洲版U5的價格極具競爭力,加上德國政府對電動汽車買家的支持,我們更愿意在德國銷售。”隨后,愛知U5歐洲版車型在法國、荷蘭和以色列上市銷售。從2021開始,這款新車進一步擴展至歐洲市場,并在比利時銷售,起價為39950歐元。
4
2020年10月8日,首批200輛出口德國的賽勒斯3型電動汽車在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舉行發車儀式。隨后,這批Celes 3在一個月后通過海運抵達德國市場。這是賽力斯品牌電動汽車首批出口德國的產品,也是重慶首次實現向歐洲出口新能源乘用車。
5
2020年12月初,小鵬的第一批G3抵達挪威,并于當月中旬開始交付。首批交付的車輛為100輛,小鵬G3在挪威的起價為35.8萬挪威克朗。這批車輛于9月下旬在廣州新沙港組裝完成,踏上了前往歐洲的旅程。這也是小鵬汽車在歐洲市場獲得的首批訂單,并正式發貨出口。據報道,這批新車中的所有新車都已預訂完畢。
6
威馬汽車于2020年11月與優步簽署意向協議,主要包括向英國和其他十多個歐洲國家出口EX5車型,供優步的司機使用……
來自。如果協議進展順利,威馬EX5車型將通過采購出口。盡管具體細節和出口國尚不清楚,但據分析,它們應該出口到德國、法國和挪威等對新能源汽車政策非常“友好”的國家。
7
表面上看,新動力車公司在歐洲市場遍地開花,但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據了解,已經收到歐洲市場訂單的新動力車公司,大多是向歐洲“B端”客戶提供產品,如旅游公司和政府采購。對于新能源汽車公司來說,開放相對滯后的私人市場是穩定銷售增長的關鍵。
8
NIO汽車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斌最近就是否進入海外市場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在克服了之前的經濟困難后,我們逐漸進入了執行狀態。執行狀態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準備產品、人員和各個方面
9
據了解,NIO的首個海外NIO House預計將在丹麥哥本哈根落地。作為丹麥的首都、最大城市和最大港口,這將為NIO在歐洲市場創造影響力提供最有利的條件。目前,NIO汽車也建立了自己的專業出口團隊,并已開始人員部署。
0
盡管NIO進入歐洲市場的道路漫長而艱辛,但它并非沒有捷徑可走。作為中國第一個正式推出電池租賃服務的汽車品牌,電池租賃服務BaaS的成功推出是NIO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BaaS提供全面的服務,如電池分離、電池租賃以及可充電、可互換和升級的電池租賃服務。選擇BaaS模式購買NIO汽車的用戶在購買汽車時不需要購買電池組。BaaS用戶和電池購買者一樣,可以享受NIO的電池更換服務和靈活的電池升級服務。
1
如果電池租賃服務BaaS在歐洲市場同步或進一步優化,無疑將大大降低購買門檻,系統地解決電池老化、無法升級電池、車輛保存率大幅變化等一直影響電動汽車普及的問題。對于生活態度相對放松的歐洲人來說,NIO的出現將使他們更容易在歐洲市場迅速站穩腳跟并實現銷量增長,而不考慮電池能使用多久、是否需要更換、是否可能出現問題等因素。
2
目前,NIO Motors有三款量產車型,分別是NIO ES8、NIO ES6和NIO EC6,這三款車型的整體銷量都在增長。與此同時,NIO江淮工廠的產能也進行了升級,每月產能增長25%,以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和新車型的生產。今晚,備受期待的“2020 NIO日”即將隆重舉行。
3
據報道,在這個NIO日,NIO將發布第二代替換電站——它可以在不舉升車輛的情況下更換電池,并且在更換過程中駕駛員不需要下車。更換電站可以容納更多的電池,提高更換效率,降低更換電站的建設成本;
150kWh電池組-與目前的100kWh電池組相比,NIO將電池組的電容增加了50%,由于電池交換模式,新老車主都可以享受電池組升級帶來的續航里程增加。NIO的第一款轎車,家族旗艦轎車,基于ET Preview概念車,或命名為“EE7”。新車將基于第二代平臺打造,仍使用雙電機四輪驅動動力,并將兼容L4級駕駛輔助系統。目前,向歐洲市場出口對新動力汽車公司有很多好處。在國外市場建立良好的聲譽并獲得國際影響力將對促進國內市場的銷售發揮關鍵作用。此外,與國內市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降相比,車企只能通過自己的補貼來彌補消費者的心理差距。目前,歐洲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政策更加友好和接受。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的接受度并不高。因此,面對眾多強大的競爭對手,新動力車企想要突破并搶占市場份額,不僅需要拿出足夠好的產品,還需要真誠地讓消費者在購車和使用體驗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懷。讓歐洲市場乃至全球市場認識到,中國不僅是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單一國家市場,而且擁有最強的制造實力和最完善的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
日前,有海外媒體發布了RIVIAN與亞馬遜合作推出的全新純電動貨車的渲染圖,該車是藝術家AlexAlexanian基于20世紀70年代GMC房車打造而來的。
1900/1/1 0:00:001月9日,通用汽車正式發布全新企業標識,這也是通用自1908年成立以來第五次調整企業LOGO,新LOGO的啟用是通用汽車一項名為“Everybodyin”營銷計劃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今天上午,我們從河北交通廣播獲悉,自1月9日940起,石家莊各線公共交通全部停運。同時,石家莊市出租車也接到了全部停運的通知。
1900/1/1 0:00:002021新年伊始于浦東微谷隆重舉行魁城微谷、簡致卿汽車旅居、助農直播基地、陸易汽車生活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1900/1/1 0:00:00近日,從相關渠道獲悉,此前被曝光諜照的宋PLUSDMi,即將于1月11日正式開啟預售。
1900/1/1 0:00:001月1日ModelY在中國上市后,網傳訂單在幾日內暴增,特斯拉一周內股票上漲超過20,市值突破8300億美元,埃隆馬斯克就此成為新一代全球首富,超過了此前位于第一的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