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東風公司已經49歲了。49年前,在鄂西北的偏遠山區,有桿、有燈、有通風的蘆葦席棚,經歷了“三下兩上”的風風雨雨后,第二汽車集團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這個地方,現在被稱為“汽車城”,曾經是一個荒涼的地方。直到軍車上路,她的身影才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從建軍到1978年實現軍轉民,從1992年試點企業改革到2003年啟動全球戰略……49年來,她把時間放在了自力更生、永不停息改革的初心上,鍛造了敢于思考、務實創新、包容開放的精神。半個世紀的磨難,四十年的改革和復興。當前,隨著我們進入新的改革時期,擁抱工業強國、汽車強國、工業報國的夢想,東風將繼續以堅定創新的勇氣,在這條輝煌而荊棘密布的道路上奮勇前進,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百年東風。鄂西北潮起:從荒涼的山谷到現代汽車城第二汽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中國這么大,僅僅一輛一汽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建造第二家汽車工廠。1952年底,一汽的建設計劃確定后,主席下達了建設第二汽車的指示。1965年,第二汽車被列入國家第三個五年計劃,該項目正式開始建設。當時,中國經歷了嚴重的經濟困難,與蘇聯的關系全面惡化,國際形勢也十分嚴峻。中國中央委員會迫于形勢,決定進行戰爭準備。想象一下抗日戰爭時的情況,當時中國一半的城墻和一半的山脈被占領了。為了應對最壞的情況,有必要在第三層進行建設,無論大小。當時,中國只有五家強大的汽車工廠,全部位于邊境沿海地區。“東風資深專家支德裕回憶了第二汽車誕生的背景。因此,出于戰備考慮,在中央“靠山吃山、分散作戰”六字方針的指導下,和隱藏”,第二汽車的選址定在十堰,一個位于大巴山山谷的百人小鎮。1969年9月28日,第二制造廠的大規模建設在十堰正式拉開帷幕,標志著振興國家汽車工業的新征程。1969年,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大軍,載著懷揣振興中國汽車工業的夢想,背井離鄉、背井離鄉,不遠萬里,匯聚在鄂西北偏遠寂靜的腹地,開啟了振興民族汽車工業的新征程。當時,十堰在地圖上找不到,物資匱乏,交通閉塞,施工條件極其困難。東風企業家依靠人扛在肩上,架橋鋪路,引水發電,在風雨中進行汽車研發生產,譜寫著企業家的歌曲。在這里點油燈,睡在硬床上,吃粽子,我并不覺得痛苦。相反,我感覺自己回到了抗日戰爭的早期階段,對這些簡單的生活條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第二汽車的首任廠長饒斌在給愛人張斯佩的信中寫道。第二汽車集團的工人們試圖在蘆葦棚里組裝汽車,馬燈的辛勤工作和奉獻精神是那個時代的偉大創造和反映。第二汽車集團是中國第一家完全自主設計建設的大型綜合汽車制造廠。在它成立之初,一切都必須經過探索和推進。由于這種情況,第二汽車集團必須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設計和裝備自己,”饒斌說。為了適應當時的生產力形勢,饒斌提出了一個基于汽車總成分工的“承包”國內汽車制造商和設備工廠的計劃。同時,為了努力趕上世界先進水平……
縮小差距,對設計工作提出“聚寶”的要求,大量采用“四新”,即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通過“一攬子建設”和“聚寶”,中國機械制造水平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縮小了與世界水平的差距。1975年6月,第二汽車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一款基礎車型——兩噸半越野車的產能建成投產。1975年7月,克服重重困難,經過8年的研發、生產和改進,第二汽車集團的第一款基礎車型——兩噸半越野車EQ240成功建成投產。在未來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這輛車被士兵譽為“英雄車”和“英雄汽車”,因為沒有發生因質量問題造成的事故。從在魯西鵬生產第一輛EQ240,到成功完成對越自衛反擊任務,第二汽車實現了產能的飛躍。從那時起,第二汽車集團從深山老林中脫穎而出,逐漸成長為中國汽車工業的又一支柱企業,為國家制造軍用汽車開辟了進步的篇章。走過荊棘路:從建軍到以人為本,改革開放的浪潮始于1978年。東風的改革會來得更早。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戰爭的陰影逐漸消失,對軍隊的需求急劇下降。為軍隊建設的第二汽車公司陷入了虧損慘重的尷尬境地,幾乎每年都計劃虧損數千萬。因此,1978年春天,一場扭虧為盈的斗爭開始了。首先,我們絕對不會超過3200萬元的計劃損失。其次,力爭超過2000輛5噸級民用汽車的產量,損失不超過2000萬元。第三,我們還將努力超過3000輛5噸級民用汽車的產量,并努力在今年實現扭虧為盈。“1978年,在湖北省召開的工業科學大慶大會上,時任第二汽車廠廠長黃正霞公開表示。在這種背景下,被視為第二汽車集團救命稻草的EQ140 5噸載貨車已經進入歷史階段。EQ140是在EQ240的基礎上開發的民用載貨車。當時,EQ140已經進行了5噸的測試,仍有64個問題尚未解決。為了趕上1978年的生產,扭虧為盈,時任二汽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的孟少農采取了發現問題、改進問題的策略。4月份,安裝了20輛汽車,質量問題減少到12個。1978年7月15日,EQ140作為一種民用貨運車輛,形成了大規模生產能力。經過三個月的生產,完成了2000輛汽車的國家計劃,所有質量問題都得到了解決。截至12月底,其已超產3120輛,不僅不需要國家補貼,還支付了131萬元。這是第二汽車扭虧為盈打下的第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也是第二汽車“軍轉民”的轉折點。通過調整產品方向,第二汽車集團將重點從“軍事化”轉向“軍民融合,以民用為導向”,使其跨越“虧損門檻”,同時也帶來了發展機遇——東風卡車正式登上創造市場效益、推動國內汽車行業高速發展的舞臺。之后,第二汽車集團擴大了對民用車型的投資,并將民用汽車的產能提高到總產能的90%。發展的曙光初現,但前方的道路仍然充滿荊棘。1980年,就在整個工廠大踏步前進的時候,國民經濟進入了調整期。第二汽車被國家列入“暫停或延遲建設”企業名單。國家暫停了所有基礎設施投資以及設備和材料采購費用,只支付員工工資和設備維護費用。這對第二汽車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該公司已經有30000多名員工和2……
00臺設備,剛剛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局面,東風決定破釜沉舟,提出“自籌資金,量入為出,分階段繼續建設”的計劃。公司將根據計劃將應留給企業的三筆資金中的一部分分配給企業,包括折舊費、利潤保留金和設備維護費,這些資金將由企業集體“捆綁”并安排繼續使用。1991年4月9日,第一百萬輛東風汽車下線。在不到16年的時間里,第二汽車集團創造了第一批百萬輛汽車。到1985年底,第二汽車集團已進入成熟期,并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第二汽車集團不僅不需要政府的任何投資,而且提前兩年建成了10萬輛的年產能,凈利潤達到8.47億元。同時,它還開始在襄樊建設第二基地,開放柴油汽車生產,實現了汽油和柴油汽車、大、中、輕車型以及軍用和民用汽車的同步發展,朝著全面、多品種、全系列的車型發展。痛苦重生: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1992年9月1日,第二汽車制造廠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1992年,“市場經濟”突然成為第二汽車集團員工的熱門話題。同年9月,第二汽車公司正式更名為東風汽車公司。從“第二汽車”到“東風”,不僅僅是名稱上的改變,它意味著東風面臨著國內經濟體制轉型、市場轉型和需求結構重大變化的挑戰。當我剛改變路線時,我對市場沒有清晰的了解,概念也很模糊。東風員工張力用“有點困惑”來形容他對市場經濟的最初印象,因為在那之前,“沒有生存壓力,也沒有想過任何生存或發展問題。與大多數國有企業一樣,在直接面對市場經濟之后,東風自身產品、制度和機制之間不兼容的矛盾已經充分暴露出來,并日益凸顯。1993年,由于集團整體經營業績下滑,東風進入了艱難的調整期。在最困難的時候,即使是公司的員工也被拖欠長達四個月的工資。工資和獎金都有,但都是白色收據。我們越老,靠自己的積蓄生活,而越年輕,我們只能“啃老”, “東風輕型汽車公司老員工戴玉剛回憶道。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在對形勢發展進行全面評估的基礎上,東風積極推動自身轉型。在發展重型汽車的同時,輕型汽車和轎車的發展研究和規劃已經開始時來運轉,1992年5月18日,神龍轎車項目在武漢破土動工,一個現代化的轎車基地誕生了。1995年9月8日,東風雪鐵龍公司的第一批轎車東風雪鐵倫富康下線。神龍富康一經上市,迅速崛起,與桑塔納、捷達組成“老三”,成為中國第一代轎車。“走富康路,走富康車”這句話在那個時代成為了一句著名的廣告語。1994年5月31日,東風公司隆重舉行了150萬輛東風汽車下線暨新一代五噸級汽車全面改裝慶典,標志著經過25年的建設,東風公司已全面成熟。另一方面,為了適應經濟體制轉型的要求,東風公司初步建立了層級清晰、責任明確的母子公司制度框架,實現了投資決策、資產管理職能和生產經營職能的分離,初步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總部職能部門從37個減少到11個,政府雇員從2200多人減少到300人。經過一系列改革,1999年,東風通過政府提供的16.5億軍品訂單等一系列內外部調整開始反彈……
政府和“債轉股”資本運營。那一年,該公司實現了3億元的虧損,并改善了經營狀況。19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閱兵式上,東風公司生產的重型汽車導彈中隊經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祖國和人民的檢閱。2000年,東風汽車年產銷再次突破20萬輛,實現利潤13.8億元,整體扭虧為盈。隨后幾年,東風的經營業績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2002年實現利潤58.5億元。在經歷了改革的痛苦之后,東風已經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走向世界:從中國東風到世界東風2003年9月28日,東風公司新總部奠基儀式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塊550英畝的空地上舉行,全場掌聲雷動。在秦巴山區生活了30多年后,東風正式遷都武漢。2003年9月28日,東風汽車公司總部遷至武漢,為公司更有效地實施集團化管理、謀求更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東風總部遷至武漢,有利于吸引優秀人才,融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總部遷至武漢是東風加快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面對世界汽車行業新一輪更大的資產重組浪潮,東風人審時度勢,大聲提出了“立足湖北、面向全國、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他們積極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并正在全面規劃與跨國汽車集團的合作。2001年秋天,東風收購了悅達起亞汽車公司25%的股份。隨后,東風與跨國汽車集團的戰略合作步伐越來越激烈。2002年9月,東風汽車與日產達成協議,以50:50的股權比例建立中國汽車行業最大的合資企業——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于2003年7月1日正式投產,注冊資本167億元。其主要業務涵蓋商用車、乘用車、汽車零部件、汽車設備和橫向行業。在過去的15年里,東風有限公司的銷售額持續實現跨越式增長,2017年全年共售出152萬輛汽車。2002年10月,東風將其子公司雪鐵龍汽車公司的合作級別提升至法國PSA集團母公司,并大幅增加注冊資本,實現了雪鐵龍和標致品牌的同時生產,極大地增強了雪鐵倫的產品、技術和資金支持。2003年7月,東風和本田通過重組武漢萬通汽車公司,共同組建“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產本田SUV型“CR-V”運動型多功能休閑車。雙方的這一合作始于1994年,從零部件擴展到發動機,從發動機擴展到車輛項目,合作水平逐步提高。至此,東風已與幾大國際汽車及零部件集團形成了直接而深入的合作。2012年,從東風收購瑞典T工程技術公司開始,東風圍繞核心技術形成了新的資本運作方式,積極領導海外收購和合資企業。2013年,東風集團有限公司與沃爾沃集團簽署戰略聯盟協議,標志著“我先”合資合作升級版的開始。2015年,東風商用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持股比例為55:45,致力于發展“東風”商用車品牌。2014年,東風公司向PSA投資8億歐元,與法國政府和標致家族一起成為最大股東。這標志著中國汽車公司首次對世界知名汽車企業進行戰略投資,開創了中國汽車企業國際化的新模式。對于進一步深化全球全價值鏈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具有里程碑意義。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延峰……
東風公司表示,國際化是進入世界一流汽車企業行列的通行證。東風品牌戰略發布會如今,東風公司的國際化道路越來越寬。
在伊朗,東風首個海外KD組裝點建成,2017年組裝出口汽車3萬輛;在俄羅斯,東風成立了第一家海外銷售公司,并建立了銷售和服務網絡。2016年,成功收購了當地一家汽車4S店,成為東風第一家汽車旗艦店;在越南等東盟國家,東風中輕卡分別作為整車和KD進行銷售和運營。2016年,開始推動乘用車出口,建立4S店;在印度尼西亞,與當地合作伙伴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建立了一家印尼工廠,并將其作為覆蓋東南亞國家的基地。第一張微型卡已于今年成功推出。促進企業之間的戰略協作和資源共享是東風開放合作的又一重大舉措。繼去年12月一汽、東風、長安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后,今年7月又相繼簽署T3物流戰略合作協議和移動出行意向協議,多個合作項目正在加快落地。2018年8月,東風與華為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將在汽車新四化、企業信息化等領域深化戰略合作。東風2018成功實施多元化國際合作,東風已站在行業前列。自成立以來,東風已向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了30多種汽車產品,擁有80多萬輛汽車,形成了一批穩定的合作伙伴和出口市場。從深山中崛起的東風,一個面向世界的國際化東風,在世界版圖上日益凸顯。6月27日,中共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第九次黨代會在武漢隆重開幕。今年6月,在東風第九次黨代會上,東風明確了“加快建設優秀東風,開啟世界一流企業發展新征程”的新階段使命,提出了未來五年“三個引領、一個引領”的高質量發展目標。經過49年的堅守和蛻變,東風的開拓者們以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書寫了中國民族汽車工業不斷發展壯大的歷史。即將進入命運之年的東風不會讓人失望,開啟新的篇章。
由國家體育總局汽車摩托車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聯合會、鄧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2018首站中國全地形車錦標賽于2018年9月24日26日在河南鄧州馳誠汽車文化
1900/1/1 0:00:00中秋節剛過,我們又將迎來十一“國慶”,在這丹桂飄香的美好時節,中國汽車行業曝出重磅新聞:9月27日,華泰汽車集團與曙光股份股權交割辦理完過戶手續,曙光股份當日發布了股權及公司控制人變更公告。
1900/1/1 0:00:00為城郊物流而來,為區域物流而生。從未有一款微卡像江淮轎卡X5一樣,經義烏、徐州、東莞三站上市,便受到廣大有品位、有追求的新生代卡哥所喜愛,成為轎卡新標桿。
1900/1/1 0:00:00白露后的秋天是慷慨的,將層林盡染后,帶來了一幅幅天朗氣清的水墨山水畫。趁著夏秋交際不冷不熱的氣溫“紅利”,開著7座suv歐藍德到郊外田野間游玩不失為一次詩意之行。
1900/1/1 0:00:00最近WEYVV5再次成了網紅,這款WEY品牌第二款車型自帶流量,上市一年,吸睛無數,上市三個月銷量輕松上萬,即便后來受到狙擊,但是WEYVV5很快開始反擊,經過重新閉關修煉,
1900/1/1 0:00:00自主品牌的飛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有車生活從多年前的憧憬,變為如今多元化的選擇。以小型SUV來說,2014年上市的哈弗H2,經歷了短短4年的時間,已經積累了70萬用戶的信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