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和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即將拉開帷幕,這是展示中國影響力和先進制造業水平的重要契機。作為安徽制造業的代表,奇瑞汽車將以“集人、車、路于一體的智能生活”為主題,展示多款智能“黑科技”產品,包括搭載“奇瑞雄獅”系統的旗艦SUV瑞虎8、Lion智能座艙、第三代智能汽車、,以及第四代增程燃料電池汽車,幫助中國從“制造強國”升級為“智能制造強國”。瑞虎家族的新一代旗艦SUV瑞虎8在全球范圍內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潮流,而在這一潮流下,中國汽車制造業正處于從追趕到超越的關鍵時期。在這種背景下,奇瑞汽車上個月剛剛發布了其智能品牌戰略——奇瑞雄獅Chery Lion,宣布向智能化全面轉型。奇瑞力獅旗下有五大業務平臺:力獅智駕、力獅智慧云、力獅智造、力獅智勝和力獅智慧出行,涵蓋奇瑞在研發、制造、營銷和服務方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布局。“獅智云”系統的各種智能功能將在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展出,瑞虎8是率先實施“奇瑞獅”概念和技術的核心產品。瑞虎8上安裝的“獅智云”系統可以識別32種方言,支持自定義語音喚醒和命令,并可以直接控制空調、天窗和尾門等設備。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控制實現遠程車輛啟動、矩陣電子圍欄、診斷、授權等強大功能,以及對指紋識別/面部識別認證的突破性支持。不僅如此,“雄獅智云”還率先實現了智能家居與汽車互聯的功能。車主可以通過旁邊的智能揚聲器控制車輛的相應功能,隨時開啟智能生活。除了已經量產的產品外,奇瑞還將在本屆世界制造大會上帶來一款看起來與未來飛機相似的“LION智能駕駛艙”。該產品是奇瑞汽車的技術結晶,是奇瑞汽車對智能互聯和智能家居生活的思考和探索,為用戶創造了一個連接一切的“移動生活空間”。“LION智能座艙”提前向人們展示了“未來智能制造”。LION智能座艙在北京車展上受到了外國朋友的稱贊。LION智能座艙首次亮相2018北京車展,憑借其全息投影無接觸控制、增強現實AR和智能家居連接等酷炫的“黑科技”功能,獲得了外國參展商的大量點贊。“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明確將“智能網聯汽車和節能新能源汽車”列為以下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引領和推動了“中國制造”時代的到來。在這兩個領域,奇瑞汽車早就開始布局,除了上面提到的“獅智云”智能網聯系統和“獅智座艙”。在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奇瑞第三代智能汽車和奇瑞第四代增程燃料電池汽車也將亮相。奇瑞是中國最早布局智能汽車的公司之一。2010年,奇瑞與中國科學院合肥材料科學研究所合作,建立了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平臺。經過多年的努力,奇瑞已經完成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預計2026年后將實現5級全自動駕駛。奇瑞此次亮相的第三代智能汽車是奇瑞與百度Apollo基于艾瑞澤5e電動汽車平臺合作開發的。它可以實現自動駕駛人機交互系統的自動巡航、車道保持、變道和HMI功能。在2018世界制造業大會上,參展商將有機會動態體驗奇瑞第三代智能汽車。奇瑞第三代智能汽車、奇瑞第四代增程燃料電池汽車……
基于奇瑞在前三代燃料電池汽車中的技術積累。它配備了領先的30千瓦金屬雙極板燃料電池堆和兩個35MPa儲氫罐,儲氫能力為3.58公斤。在NEDC條件下,續航里程可達540公里,等速續航里程可達700公里。奇瑞是中國首批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許可證的汽車公司之一。多年來,逐步建立起具有整車集成、核心技術開發、核心零部件開發能力的新能源技術研發體系。預計到2020年,奇瑞汽車將實現所有車型的電動化。本屆奇瑞第四代增程燃料電池汽車世界制造大會的主題是“創新驅動,制造引領,擁抱世界新工業革命”。自2013年工業4.0正式推出以來,“智能化”已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隨著“中國制造2025”指導的深入和奇瑞汽車等中國制造企業向“智能化”的自我進化,中國智能制造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正式走上了從“制造強國”向“智能強國”的崛起之路。
5月22日,財政部宣布,我國進口關稅將實行下調。公告表示,為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群眾消費需求,自2018年7月1日起,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
1900/1/1 0:00:00近日,廣州交警發布了《關于非廣州市籍中小客車通行管理措施的通告征求意見稿》計劃實施“開四停四”政策。此次廣州“限行”政策如果通過實施,未來其它省市也會相繼出臺相關的政策。
1900/1/1 0:00:005月22日,“GO青年”SWM斯威G01智Call會在重慶涪陵SWM斯威汽車生產基地舉行。
1900/1/1 0:00:005月20日,深圳小伙田先生向戀愛七年的女友求婚成功,不同于其他人的求婚套路,田先生竟然叫上了一個車隊的PonyCar共享汽車幫他抱得美人歸,真是厲害了。
1900/1/1 0:00:00近幾年來,伴隨著電商物流的快速崛起,我國快遞物流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爆發點。
1900/1/1 0:00:00隨著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逐年上升電動自行車行業標準、監管規范及行業亂象問題開始走進大眾視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