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之間,2017年汽車行業將實施哪些新政策?這不僅會影響汽車生產企業的發展,一些政策對普通消費者也有很多好處。接下來,網信編輯將列出2017年將實施的8項新政策,并提供易于理解的解釋,以及對其影響的分析。
預先披露的核心內容:
本文的八大政策將包括:國V排放標準、北京VI燃料標準、車內空氣質量要求、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新能源車生產準入新規、動力電池行業新規、新能源車輛補貼新政,以及對合資汽車企業中方股權的要求
政策一:自2017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國V排放標準
自2017年1月1日起,國V排放標準將在全國全面實施,所有制造、進口、銷售和注冊的輕型汽油和重型柴油車輛必須符合國V標準的要求;同時,車用燃料也將升級,93號和97號汽油將被92號和95號汽油完全取代,93號、97號汽油也將載入史冊。
事實上,早在2016年4月1日,北京、天津、上海、河北、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等11個地區就開始實施國V排放標準。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國其他省市將實施國V排放標準。
解讀:國五是指“國家五期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顆粒物排放限值在0.0045g/km以下。此外,廢氣中CO、HC+NOx等氣體的含量也有所降低。以上海為例,以去年注冊總量約35萬輛計算,預計每年新增車輛可減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約1000噸。
影響:國V排放標準實施后,新車只有符合標準才能注冊。消費者在購車時需要注意這一指標。國IV車型不能遷移到其他城市,這將影響二手車的殘值和銷量;此外,加油站的燃料供應將從93#和97#改為92#和95#,一些城市也有更高等級的98#燃料。
政策二:自2017年1月1日起,北京將實施第六階段汽車燃油標準
今年10月31日,北京市環境保護局正式發布了北京市第六期“車用汽油”和“車用柴油”地方標準。新標準將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據介紹,預計使用六級油后,汽油車顆粒物排放量將減少10%,非甲烷有機氣體和氮氧化物可實現8-12%的減排率;
柴油車的氮氧化物減少了4.6%,顆粒物減少了9.1%,總碳氫化合物減少了8.3%,一氧化碳減少了2.2%。
按照慣例,新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實行自然替代。更換期限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更換期結束后,北京市工商部門將嚴格禁止生產、進口和銷售不符合新標準要求的汽車燃料。
解讀:與本文介紹的政策不同,該政策是對北京地區燃料供應的標準限制。也就是說,從2017年1月1日起,北京地區車主在加油站加注的汽油將達到“京VI”標準。使用新標準燃料后,車輛尾氣中對空氣有害的有害“污染物”將減少。
影響:專家介紹,由于新燃料的辛烷值沒有變化,主要是由于烯烴和芳烴等有害成分的減少,北京的油品等級不會發生變化。車主在加油時不需要清洗油箱,新機油也不會對車輛油耗產生重大影響。
政策三:自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強制遵守車內空氣質量規定
根據環境保護部最新發布的《乘用車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強制性征求意見稿,對車內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有害物質有更嚴格的限值,并為汽車制造商提供了強制性時間表: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批準的銷售車輛必須符合本標準的要求;之前確定的車輛將從2018年7月1日起執行強制性標準要求。
車內污染物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8種物質對人體危害嚴重。新標準對這些有害物質設定了明確的限制。特別是苯從0.11mg/m3收緊至0.06mg/m3,甲苯從1.10mg/m3收緊至1.00mg/m3,二甲苯和乙苯從1.50mg/m3收緊至1.00 mg/m3。
解讀:新標準提出,汽車制造企業應確保量產車的內部部件與記錄信息一致,否則將被判定為未通過環境一致性檢查。行業監管部門可以從生產線上隨機抽取量產車進行環境一致性檢查。如果所選樣品通過檢驗,則在環境一致性檢驗中判定為合格。如果發現8項指標中有任何一項超標,則判定為不合格。
影響:新標準主要針對新車,而在用空氣質量問題。據國內車企技術專家介紹,應該經常打開車窗,增加通風。在霧天,應啟動內循環過濾系統,但需要定期更換空調濾芯。此外,通過合法渠道購買的凈化器、碳吸附產品等凈化系統也是許多車主的解決方案之一。
政策4。2017年試行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今年8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要求有關部委、企業、行業協會提供書面反饋。據悉,該管理辦法計劃于2017年試行,2018年正式實施。
征求意見稿表示,國務院碳交易監管部門將根據規劃目標,對燃料汽車規模企業制定新能源汽車和燃料汽車產銷年比例要求,并轉化為企業應支付的新能源汽車碳配額額度。
這一政策的制定基于兩個原因:一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增長,大規模的財稅補貼難以為繼;
一方面,燃料動力汽車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已經開始顯現。主要目標企業是在燃油汽車生產和進口方面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對于燃油車生產和銷售尚未達到一定規模,但已達到一定數量并自愿納入管理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可實行此管理辦法。
本管理辦法所稱新能源汽車主要包括符合GB/T19596、GB/T24548、QC/T837等相關國家或行業標準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這種管理方法借鑒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ZEV政策,并結合了中國現有的燃油汽車油耗管理政策,將兩者結合起來管理汽車碳排放。
解讀:“新能源汽車碳配額”是指汽車公司生產和進口的新能源汽車在使用過程中比燃油汽車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企業可以通過生產和進口新能源汽車產生新能源汽車碳配額,也可以通過碳排放市場交易獲得新能源汽車的碳配額。
新能源汽車碳配額也可以在市場上交易,但作為一種獨立的交易產品,新能源汽車的碳配額將在交易系統中單獨管理,交易主體將被限制在規定的范圍內,以避免與其他配額交易重疊。
影響:《征求意見稿》提出,燃油車規模企業和新能源汽車規模企業未按規定報送年度新能源汽車碳配額報告的,由國務院碳交易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國務院碳交易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款。
在績效方面,燃油車規模企業應當每年向國務院碳交易監管部門報送不低于上一年度應繳納額度的新能源汽車碳配額,履行上一年度的配額繳納義務。逾期不履行配額支付義務的,處以支付期限前一日配額市場平均價格3-5倍的罰款。
政策五: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規則預計2017年正式實施
今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業內人士估計,新規定預計將于2017年正式實施。
對于申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企業,修訂草案要求其必須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需的設計開發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障能力、售后服務和產品安全保障能力,并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條件及審核要求》。根據《要求》,審查條件將有17條具體條款,其中8條為否決條款。只要有2個以上的條款不符合標準,該企業就不會被錄取。
解讀:新華社報道,修訂征求意見稿重新界定了新能源汽車的范圍,提高了企業準入門檻,加強了產品安全監測。根據意見稿,工信部已將新能源汽車的范圍調整為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在企業準入方面,取消了企業必須掌握車內能源、驅動系統和控制系統三大“核心技術”之一的要求,調整要求具備控制系統的開發能力,以及車內能源和驅動系統的集成匹配能力。在設計、仿真、實驗驗證等方面增加或改進了相應的要求。
此外,草案還加強了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安全監測……
規定了在所有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對其運行和安全狀態進行實時監控的要求。
影響:目前,北汽新能源、五龍長江電動汽車、長城華冠未來汽車、奇瑞新能源、米南電動車等五家汽車公司已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業內專家預測,準入新規實施后,預計兩年內將有10家左右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符合條件,自制底盤將不再有新的改裝生產企業。同時,預計兩年后,119家整車企業中約有三分之二符合條件;
在85家專門改裝自己底盤的公司中,大約有1/10的公司能夠滿足要求。
政策六:電池行業新標準有望在2017年全面實施
今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與條件》,主要從產能、安全要求、研發能力等幾個方面對2015年發布實施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和條件》進行了調整和完善,以及回收。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考慮社會各界的反饋和建議,于2017年盡快發布實施新版《規范性條件》。
《征求意見稿》指出,本規范條件所稱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包括動力電池單體生產企業和動力電池系統生產企業,其中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年產能不低于80億瓦時,鎳氫動力電池單體企業的不低于1億瓦時,超級電容器單體企業不低于1000萬瓦時。
系統企業年生產能力不低于8萬臺或40億瓦時。生產各類動力電池單體和系統的企業,其年產能必須滿足上述要求。
在技術方面,“征求意見稿”要求企業設立產品設計開發機構,配備相應的研發人員,其在企業員工總數中的比例不得低于10%或總數不得低于100人。動力電池產品應符合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并由有資質的汽車動力電池相關檢測機構檢測合格。
解讀:工信部此舉旨在引導和規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征求意見稿要求,動力電池的檢測必須通過《汽車動力電池單體及系統生產企業延伸檢測要求》,否則搭載該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無法進入推廣目錄并獲得補貼。
通過延期檢查的單項和系統生產企業無需重復檢查。延長檢驗的要求與《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中的要求一致。除了生產規模等要求外,還需要滿足2015年發布的新的電池國家標準。
影響:據業內人士透露,動力鋰電池行業已形成中國、韓國和日本三個國家的競爭格局,這三個國家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0%以上。然而,中國電池生產的技術水平仍落后于日本和韓國,能夠真正生產出高質量產品的公司屈指可數。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發布了四批57家符合監管要求的企業目錄。LG和三星等此前備受關注的外國公司仍未入選。據統計,目前國內60%-70%的汽車動力電池來自外資企業。目前,外資企業被排除在名單之外,這將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電池公司,尤其是國外電池公司進入目錄,國內電池仍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擁有核心技術和資本規模優勢的企業將有更多的機會。相反,生產能力差、產品質量低的小企業也可能被合并、重組或淘汰。
此外,《征求意見稿》提到,電池企業應建立從原材料、零部件到成品出廠前的完整檢驗和追溯體系,實行計算機化生產管理,建立生產管理數據庫。這一行動有助于驗證新……的產品范圍、電池型號和電池組容量等關鍵指標的一致性……
為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提供《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的信息,防止發生取賠償等事件。
政策7:新能源補貼:2017年即將實施的新政策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2016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于近日由四部委簽署,預計將于12月初發布。據了解,與上一版本相比,新的國家補貼政策可能會大幅下降,部分車型的降幅達到60%。業內人士表示,電動物流車和三元電池可能成為調整后期的兩大受益者。
從網上發布的版本來看,該政策的調整思路是提高乘用車的技術門檻要求,全面調整乘用車,明確專用車的技術要求,細化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要求。
業內人士表示,在此次調整中,電動物流車和三元電池可能成為市場后期的兩大受益者。
解讀:據了解,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可能會有多方面調整。在原2016年至2020年補貼計劃的基礎上,提高了準入門檻。
在提高門檻的同時,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有所減少,對最先受到重災區影響的新能源公交車的補貼金額有所減少。6至8米車型的補貼從之前的12萬至25萬元降至7.2萬至15萬元;8至10米車型的單車補貼金額已從之前的20萬至40萬元降至15萬至30萬元。
此外,新能源乘用車和燃料電池汽車補貼相對穩定;
與之前傳言的版本相比,新能源專用車和新能源卡車的補貼限額將有所提高。
影響:由于最終補貼政策尚未發布,但即將發布,本文不會對網絡版進行詳細回顧。
政策八:修訂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實施不放寬合資車企股權比例政策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修訂了2015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形成了《目錄》修訂草案,并向社會征求意見。
《目錄》對汽車制造業的描述如下:
國家發展改革委解釋說,本次《目錄》修訂的主要特點和變化是:一是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在去年大幅開放的基礎上,2015年版《目錄》中的93項限制性措施減少到62項。
二是改革《目錄》的結構。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2016年第22號公告,《目錄》修訂草案將鼓勵股比所需事項以及限制類和禁止類納入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并統一列出限制性措施。
解讀:在整車和專用車制造方面,《目錄》提到,中方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同一外國投資者可以在中國建立兩家或兩家以下的合資企業,生產類似的整車產品。如果中國合資伙伴與其他汽車生產企業合并,它們可能不受兩者的限制。這與2015年修訂版中的描述一致。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修訂后的《目錄》中的文字說明包括“摩托車制造”,已從新《目錄》刪除。這也證實了中汽協專家此前披露的信息,即合資比例將逐步放寬,可能在3到4年內從摩托車行業開始,轉向商用車行業,其中乘用車行業是最后一個。
此外,《目錄》鼓勵外國投資者投資汽車發動機制造與研發機構建設、汽車關鍵零部件及關鍵技術研發、汽車電子器件制造與研發、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制造等領域。
影響:汽車行業內部人士認為,這意味著汽車行業關于是否放開合資比例的極具爭議的爭論將在短期內繼續。
總結:從上述新規中不難看出,相關部門期待汽車行業朝著節能減排、新能源、自主創新、研發等健康方向發展。除了已經確認實施的政策外,1.6升及以下新車購置稅減半、試點擁堵費等懸而未決的政策仍在等待出臺。更多熱點新政策值得關注。
近日,由中國電子商務創新推進聯盟和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6第三屆全國電子商務創新推進大會隆重召開。會上,中馳車福汽車后市場公共供應鏈服務平臺榮獲“電子商務與供應鏈融合創新獎”。
1900/1/1 0:00:0011月30日,我國財政部發布通知,將對零售價為130萬元以上的超豪華小汽車加征10的消費稅。
1900/1/1 0:00:00日前,首屆全國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大賽西南賽區大賽,在重慶合川圓滿落幕。來自重慶銀翔實業集團旗下的比速汽車以“基于工業機器人汽車車身自動化柔性焊接生產線的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成功入圍西南賽區決賽。
1900/1/1 0:00:00三年前,伴隨著特斯拉北京僑福芳草地體驗中心特斯拉在華的第一家直營體驗店的揭幕,標志著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
1900/1/1 0:00:00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新能源福利政策,極大的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1900/1/1 0:00:00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綜合運營服務商云杉智慧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今日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宣布其“三網一位”出行綜合服務平臺正式啟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