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進入2016年還有一個月的時間,2015年已經注定是中國汽車市場歷史上最低迷的年份之一。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5年1-10月,汽車產銷分別為1928.03萬輛和1927.81萬輛,同比增長0.02%和1.51%。即使11月和12月的增長相對較快,2015年整個汽車市場的平均增長率也不能超過3%。
2011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率是歷史上最低的。2011年,中國實現汽車保有量1841.89萬輛和1855.1萬輛,同比分別小幅增長0.84%和2.45%。2012年略有回升,但產銷增速僅為4.63%和4.33%。
然而,2015年是在沒有重大政策干預的情況下出現的市場常態。如果沒有最近的購置稅減免政策,2015年的增長率將是最低的。
對于汽車公司和消費者來說,2015年的低迷不再是一成不變的,2016年的增長形勢是重點。2016年的市場走勢將決定汽車公司的投資安排、生產配套、營銷策略、渠道發展等,也將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趨勢。
經濟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2015年,政府出臺了小排量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但這一政策在2016年不會產生顯著的市場效應。購置稅只是國家調整產業結構的一種方式,而更節能的汽車產品,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國家最傾向于支持的方向。
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飽和水平的提高,市場增長的內在需求驅動力不斷減弱,發展空間也越來越窄,汽車市場的消費增長陷入了下滑。
2015年,SUV市場支撐了汽車市場的增長,其他市場要么經歷了長期的負增長,要么經歷了微弱的低速增長。這表明汽車市場的需求已經停滯不前。由于市場長期低迷,SUV市場的增長速度將逐漸減弱。
使汽車市場增長進入微觀增長常態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各個城市或地區嚴重的交通擁堵和停車條件緊張。
目前,許多人有買車的欲望,但他們無處停車,甚至遭遇蝸牛般的行駛速度。汽車帶來的駕駛便利性和舒適性正在逐漸喪失,而使用汽車的物質和精神成本卻在不斷增加。所有這些都導致了消費者消費觀念的改變。
隨著公共交通系統的不斷完善,以及滴滴快的等互聯網公司帶來的多樣化出行方式帶來的便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越來越成為許多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另一方面,這些都抑制了消費者的購車熱情。
新能源的幾何增長
與傳統燃油車市場增長乏力相反,2016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大規模的增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6494輛,銷售34316輛,同比分別增長4.2倍和5.0倍。1-10月,新能源汽車生產181225輛,銷售171145輛,同比分別增長2.7倍和2.9倍。
由于2016年市場基礎和國家政策的更大規模改善和完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速將保持這種高速增長趨勢。
從2014年開始,國家不斷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這將使充電設施不再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唯一障礙。2016年,主要城市將逐步形成可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城區充電設施網絡。
同時,隨著充電設施的完善和新能源汽車在各個租賃市場的廣泛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理念將逐漸深入人心。
最重要的是,2015年之后,中國開始實施更嚴格的燃料消耗政策。根據t……
2012年政府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降至6.9升/100公里,節能乘用車油耗降至5.9升/100公里以下。到2020年,當年生產的乘用車平均油耗將降至5.0升/100公里,節能型乘用車油耗將降至4.5升/100公里以下;新型商用車的油耗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顯然,這些政策目標對汽車公司來說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所有汽車公司都必須實施新能源汽車技術,以實現政策設定的目標。尤其是對于2020年的目標而言,這幾乎是汽車公司的一條死亡線。
這迫使汽車公司對其產品結構進行重大調整,以轉向新能源汽車的布局和開發。
標簽:理念
隨著國內SUV市場的日益火爆,眾多品牌新車上市輪番不斷。縱觀市場其實不難發現,自主品牌SUV產品已經成為了該細分市場的主力軍。這些擁有高性價比、良好空間表現的SUV車型可以說是各有看點。
1900/1/1 0:00:00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市場部副總裁沈世聞2015第十三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于2015年11月21日至29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舉辦。
1900/1/1 0:00:00要問今年國內車市最火的一個詞,應該非“新能源”莫屬。
1900/1/1 0:00:00明年,北京將研究試點征收擁堵費。同時,北京還將出臺新的機動車調控政策、機動車限行措施以及地區錯峰上下班措施等。這是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今天透露的。
1900/1/1 0:00:00根據吉利汽車官方公告,其11月銷量持續兩位數比例增長,達到514萬輛,累計銷量4562萬輛,超過原定全年目標。最新中級轎車博瑞銷量突破5千輛大關。
1900/1/1 0:00:00隨著“致敬老兵”計劃山東站、浙江站的推進,元首國賓車福田圖雅諾尋找到一位又一位抗戰老兵,聆聽他們記憶中的抗戰故事,傳承與弘揚抗戰精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