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威馬發布內部信稱,為應對資金壓力,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包括M4及以上級別管理者主動降薪,發放50%基本工資;其他員工發放70%基本工資,取消年終獎等獎金、暫停發放購車補貼等。
作為曾經處于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威馬汽車到底怎么了?近期,圍繞著市場上關注和爭議的熱點話題,威馬創始人、CEO沈暉進行了逐一回應。
『威馬創始人沈暉』
沈暉表示,現在整個行業需要回歸商業本質,實踐證明。以虧損換銷量這條路行不通。因此,威馬在追求一種“健康”的交付;同時,為應對資本寒冬、供應鏈壓力等不利因素,公司及時做出戰略調整,包括主動節流等,核心也是為了將企業的價值鏈理順,實現可持續性健康發展。
■ 主動進行戰略性收縮
今年以來,威馬汽車的銷量出現波動,不再呈現以往的線性增長,再疊加上屢次傳出降薪等風波,使得業內對于威馬的經營現狀產生質疑。
針對上述情況,沈暉回應稱,今年資本市場遇冷,疊加疫情、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市場環境非常嚴峻。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慣用的“以虧損沖銷量”的模式逐漸失效,靠持續燒錢的形式維持企業經營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導致部分企業賣得越多虧得越多,相應地股價和估值也跌得更多。
“現在的銷量排行榜就是虧損排行版,資本市場也是不認可這種打法的”,沈暉透露道,在意識到這種潛在風險后,威馬汽車早在6、7月份就開始做戰略性收縮,不再刻意追求銷量數據,而是更在意“健康”的交付量,注重用戶體驗、產品品質、高級輔助駕駛等的能力,把產品的安全性做好、把從停車到充電的完整價值鏈理順。
『網傳威馬內部信截圖』
沈暉呼吁道,從行業的交付來看,新能源汽車企業一定不能再靠燒錢來追求銷量,長此以往,對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據悉,基于對大環境的判斷,威馬汽車在董事會、股東會的支持下,主動做了組織結構的優化。
“包括裁員、降薪這些動作,對部分員工們無疑是‘陣痛’,但我們希望公司通過這些動作提醒所有管理層和員工,運營一家企業,最后還是要以效率、競爭力來發展,而不是通過不斷融資來做。”沈暉表示,我們的股東和董事也很認同,因為這樣會將成本控制得更好,更利于可持續性發展。
■ “12億年薪是誤讀”
今年在威馬沖刺港股階段,有市場消息傳出身為威馬汽車CEO的沈暉個人年薪高達12億元。一時之間,該消息瞬間上了熱搜,引起熱議。
『威馬汽車公開招股書』
對于此事,沈暉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進行了回應。他表示,香港的薪酬和內地的年薪是兩個概念,12億是股權激勵,是非現金性質,不會產生實際的現金支付。
“如果威馬創業失敗,這個數字就是0,如果創業很成功,這個數字甚至會超過12億。招股書也清晰披露了,我的實際年薪是201萬,和行業平均水平差不多。”沈暉認為,“12億”這個數字是過去5年公司估值不斷提升帶來的結果。股權激勵是大多數科技創業型公司的主流選擇,比如小米雷軍的股權激勵有99億,實際也沒有進口袋;特斯拉CEO馬斯克的“未來十年薪酬方案”,根據這一方案,馬斯克依靠股權激勵增加的財富才超過700億美元。單純討論股權激勵的“價值”沒有意義,還是要看到股權激勵體系是否能夠激發團隊帶領企業長期持續穩定發展。
在澄清事件始末后,沈暉還特別表示,如果有幸能拿到12億股權激勵,他會更多投入公益項目,以及成立研發基金等。
“錢對于管理層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沈暉告訴記者,在他的構想中,這筆股權激勵還可以用來成立“共同富裕基金”,將科技普惠的理念發揮到極致。在他看來,威馬創立的意義就是要讓消費都能負擔得起十幾萬左右相對不錯的車,并通過良好的服務解決用戶用車的痛點,這些是威馬追求的理念和目標。
■ 力爭成為上海高端制造“關鍵拼圖”
作為新造車勢力的頭部企業,威馬的誕生自然也離不開政府方面的支持。據悉,自成立以來,威馬一直是上海國資系統支持的重點民營企業。
“包括D輪融資階段,上海國資系統也給了我們很多支持”,沈暉透露道,上海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產業規模最大、生態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汽車產業集群,從這個角度來看,上海和威馬是相互需要的,威馬是力爭成為上海打造智能汽車城的一塊關鍵拼圖。
近日,上海市政府剛剛發布了《上海市推進高端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措施》,這將為威馬汽車的發展帶來更加可期的機遇。
沈暉坦言道,“我們剛創業,相對做得還不夠好。但我們致力于成為上海打造智能汽車城的一塊關鍵拼圖。同時,在創立威馬之初,我并沒有想過用過多的標簽來標榜公司的產品,我們就是希望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推動中國智能制造走向世界最前列。”
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逐漸進入競爭的“下半場”,對于新創企業的挑戰更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產業大變局的背景下,每一家新造車企業都在試圖交出屬于自己的那份“完美答卷”。而威馬用實踐證明,企業的發展并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把握住可持續發展的主線,新創公司方能行得走,發展得更健康。
》參與有獎調研,贏千元樂高模型《
標簽:特斯拉Model X 2023款 700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2023款 664km Plaid版 三電機全輪驅動Model S 2023款 715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日前梅賽德斯奔馳官方發布了一張全新一代奔馳GLA車型的預告圖并宣布新車將于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1日2100在其官網主題頁面進行在線全球首發。全新奔馳GLA預告圖預告圖展示了全新GLA的側身剪影
1900/1/1 0:00:00日前奔馳官方繼續發布了全新奔馳GLA的預告圖此次的預告以設計圖的形式展示了新車側面和尾部的造型。關于全新一代奔馳GLA奔馳已經發布了包括官方諜照在內的多輪預告圖而新車也將于將于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1日2100在其官網主題頁面進行在線全球首發
1900/1/1 0:00:00日前有海外媒體曝光了一組全新Jeep大切諾基參數詢價的內飾諜照。新車配備了全液晶儀表盤和大尺寸中控屏設計變化不小。根據外媒的消息新車有望在2020年內亮相并于2021年夏季上市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官方獲取到了新款雪佛蘭探界者參數詢價部分配置信息新車將配備12項智能安全科技智聯功能升級為全新一代MyLink智能車載互聯系統。另外根據此前信息新款探界者將提供13T、15T、20T三種動力總成并全系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理想汽車官方獲悉在2020年2月末、3月末、4月末理想ONE參數詢價每月將進行一次OTA升級理想ONE也將具備全新的功能和更強的性能
1900/1/1 0:00:00動力電池技術瓶頸、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產品過度依賴補貼、燃料電池技術前路漫漫回顧我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推廣十年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未來十年我國汽車特別是新能源車行業將何去何從?1月11日13日2019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