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互聯網訂閱的今天 是汽車訂閱的明天嗎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現在訂閱制之所以被噴,其實是因為不少訂閱內容只是一些標準功能,這在以前是不用額外掏錢的,消費者感覺受到了。他們接受不了廠商通過限制核心功能強制用戶升級為會員”,面對網友對訂閱制表現出的反感,汽車分析師王亮這樣說道。

  繼特斯拉、蔚來、威馬等新勢力之后,寶馬、奔馳等老牌傳統車企也不甘示弱,大肆玩起了“付費訂閱車輛功能”。

  不久前,先是奔馳在中國推出后輪轉向訂閱服務,入門版車型EQS450+先鋒版每年額外支付4998元,可從標配的后輪4.5°主動轉向升級為10°主動轉向;緊接著寶馬在韓國也開啟了車輛功能訂閱服務,使用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蘋果CarPlay、駕駛安全輔助等功能都得額外付費。

  付費訂閱,這一在APP、游戲等其他行業盛行的商業模式,如今在汽車市場開始躍躍欲試。

  一時間,關于付費訂閱服務的議論甚囂塵上,“寶馬推出付費訂閱座椅加熱服務”在社交平臺上一度沖上熱搜。對此,360公司創始人周鴻祎還發表個人看法,傳統企業搞數字化,可能還需要向互聯網學習一下。他們對于“Freemium”模式,即Free(免費)+Premium (增值服務)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

  習慣了傳統“一錘子買賣”的消費者,面對這種熟悉又新奇的付費方式,也明顯有些無法接受,質疑聲、謾罵聲此起彼伏。不過也有不少人表示可以接受訂閱制,但不接受被套路和重復付費。

訂閱服務熟悉又陌生

  對于很多人來說,訂閱制并不陌生,但放在汽車行業算是個新奇事物。早年間,寶馬,奔馳,雷克薩斯、凱迪拉克等一眾豪華品牌均嘗試過訂閱服務,但都沒有掀起太大風浪。直到特斯拉的出現,付費訂閱模式才真正被人們所關注和熱議。

  訂閱服務早期的玩法更多是以全車訂閱為主,類似于個性化租賃。這種玩法在歐洲比較流行,但在國內還未形成成熟的市場。

  如今,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推動下,訂閱制的玩法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出現了例如特斯拉的高級車載娛樂服務包、FSD,蔚來的NAD完整功能服務等各種訂閱包。

  實際上,在汽車訂閱服務出現之前,購車也并不都是“一錘子買賣”,像選配、租賃等方式,都是消費方式的拓展與延伸。相比“一錘子買賣”而言,這些玩法給用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自由度,預算有限就簡單用,需求多就多掏錢。

  而付費訂閱可以說進一步擴大了這種自由度,從配置上的自由選擇延伸到了時間上的自由選擇。用戶不僅可以選擇使用哪些功能,還能選擇什么時候使用。隨時使用、隨時取消。

  理論上來說,經歷過互聯網洗禮的很多用戶,對付費訂閱其實并不陌生,也能接受,各種APP、游戲會員充值、氪金這些已經是常規操作。例如互聯網巨頭騰訊,推出的QQ音樂、騰訊視頻以及各類游戲……都需要相應的充值,視頻里搶先點映的功能也需要額外付費,雖然過程中伴隨著各種吐槽,但最終用戶也都慢慢接受了。

  平移至汽車上,為何會產生如此大的爭議?

  “一方面,整車廠現在在轉型過程中,并沒有做好準備。開發人員大部分還停留在以往傳統造車的固定思維;另一方面,用戶也沒準備好,在買車的場景中,他們習慣于所有權與使用權集為一體。訂閱制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固有規則,將使用權分離出來額外收費,這是大眾暫時無法接受的”,另一名汽車分析師李輝這樣解釋道,“一邊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是沒經歷過這類場景,兩者結合必然會產生一些問題。”

  另外在他看來,信息的不對稱也是一大關鍵因素。整車的成本不透明,很容易讓用戶產生“二次收費”的感覺。 所以需要車企在賣車環節就要把配置詳細介紹清楚。

訂閱的錢并不好賺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付費訂閱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這一模式教的不僅是如何賺錢,而且是如何連續賺錢。

  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說,大型傳統汽車制造商,賣車的利潤率極低,甚至已經是零利潤。在他看來,在剃刀行業,賣剃刀并不賺錢,賣刀片才賺錢。這同樣適用于汽車行業,單純的賣車不賺錢,而汽車周邊、維修、配件才能真正帶來利潤。

  但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普及,上述這些利潤也在減少,那么如何才能開辟新的增收渠道呢?這時,在其他行業混的風生水起的訂閱制走進了車企們的視野。尤其是在特斯拉的推動下,這一新的付費模式也陸續在車圈推廣開來。

  目前來看,除了特斯拉,玩的比較好的也只有國內的這些造車新勢力。他們自帶的互聯網思維賦予了他們得天獨厚的條件。常規來講,如果是一次性買斷,那么車企只能靠不斷增加新用戶來持續增加收入。但市場容量有限,新用戶不會無限增長。如何維護好老用戶就成為車企們考慮的方向。

  HubSpot負責增長的前副總裁Brian Balfour曾說,“留存是一切增長的基礎。” 全球知名戰略咨詢公司貝恩也曾有一項研究指出,客戶留存率增加5%,企業利潤可以增加25%-95%,對應將現有客戶轉換為重復客戶的可能性為60%-70%。

  而付費訂閱無疑是留住更多用戶的一種有效方式。同時,訂閱制將原本的“峰谷收入”變成平穩的現金流。對于車企來說,可以產生復利效果。車企開發一種訂閱功能,讓用戶來買單,而用戶買單反過來也會激勵車企不斷對訂閱內容進行升級。

  不過話說回來,付費訂閱的錢真這么好賺嗎?

  想讓用戶選擇訂閱服務,首先應該考慮用低門檻吸引更多的人先用起來,然后在使用過程中產生收益來彌補前期的成本。

  和手機不同,汽車采取付費訂閱會存在很多的硬件預埋。如果要做硬件預埋,那么就會產生一個問題,前期付出的成本需要多次付費訂閱才能收回來,這就要求訂閱內容可以被頻繁使用,但這顯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同時在李輝看來,訂閱服務并不適合用在一些高頻場景,比如說與整車性能強相關的場景、安全類功能肯定不能采取付費訂閱。

  另外,通過軟件來升級也會面臨一些被黑客破解的風險。如果是這樣的話,整車廠最后只能落下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不是所有功能都適合付費訂閱

  “整車廠從生產加批發的制造型企業轉型成為用戶運營企業,訂閱服務必須要走通。訂閱服務本身就是用戶運營這種商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不然還是會停留在‘微笑曲線’的底部。”李輝在溝通中說道。

  目前,推出訂閱服務的品牌主要集中在新勢力以及豪華品牌。不過很明顯可以看出,兩大陣營所推出的訂閱服務并不相同,新勢力更多提供的是一些此前買車沒有的體驗,像一些智能駕駛輔助功能包。而豪華品牌所推出的訂閱服務則主要集中在以前就有的東西,像行車記錄儀、座椅加熱。

  最終我們也看到,前者沒有聽到太多的謾罵聲,而后者卻招來很多消費者的質疑。

  “不是所有的功能都適合用訂閱模式。”來自博世的一位軟件工程劉悅在與汽車之家的交流中表示,剎車,油門、轉向這種基本功能自然是不適合的,還有一些依賴硬件的功能也不適合訂閱,比如讓兩輪驅動變為四輪驅動,沒法通過軟件去升級。

  “付費訂閱的前提是硬件預留,后續通過升級可以具備一些功能。比如L3以上的自動駕駛。L3、L4、L5不同的級別需要的硬件都是一樣的,只需要通過軟件解鎖功能就行了。這種服務就適合做成付費訂閱模式。”劉悅解釋道。

  訂閱服務是好,但不應該被濫用。它需要針對目標客戶群體的具體需求來進行設計,通過定制內容給用戶提供一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

  “想要設計好訂閱服務,需要在車輛產品定義階段就進行考量,通過對用戶定位、用戶畫像的分析,了解哪些功能是用戶非常感興趣的,然后再考慮是以整包方式提供,還是以訂閱方式出現。而不是在半路上設卡堵截”,一位智能座艙的產品經理這樣說道。

  在他看來,訂閱服務目前還在探索階段,最好不要用法規來限制,只要不涉及到一些隱私、安全等紅線的東西,可以讓車企們多試一試,用戶會給到他們真實的反饋。當然在二手車流通市場,訂閱服務也會面臨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訂閱內容的保值問題,這也是車企們需要考慮的。

  總而言之,目前的付費訂閱模式,不管在立法還是行業標準上,亦或者定價邏輯和方式上都處于探索階段。但從消費本身來說,付費訂閱其實有一定的先進性,可以滿足部分嘗鮮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當然,它的出現和成長其實也契合著消費者從“擁車”到“用車”觀念的變化,以前人們更注重車的所有權,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考慮實際用車的成本與體驗。

  實際上,經歷過互聯網洗禮出來的大部分消費者,對訂閱服務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一定的用戶基礎。關鍵車企們要理順哪些東西適合做訂閱,哪些東西不適合做訂閱。

標簽:特斯拉Model X 2023款 700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2023款 664km Plaid版 三電機全輪驅動Model S 2023款 715km 雙電機全輪驅動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互撕白熱化 攬勝極光/陸風X7專利均無效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消息對捷豹路虎有限公司的攬勝極光車型和江鈴控股有限公司的陸風X7車型專利權宣告全部無效。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專利權無效宣告的請求人均是兩公司互相請求由此可見捷豹路虎有限公司與江鈴控股有限公司的專利權爭奪進入白熱化

1900/1/1 0:00:00
互聯網造車也務實 電咖·EV10官圖發布

日前電咖汽車官方正式發布了電咖EV10的官圖新車定位一款純電動小型車。在研發、生產以及全價值鏈上電咖將會與東南汽車進行深度合作。外觀方面電咖EV10的前臉造型比較硬朗前格柵采用黑色密封設計并與前大燈相連前大燈內部使用了透鏡設計同時前保險杠上還配有霧燈

1900/1/1 0:00:00
互聯網造車新兵 小鵬汽車BETA版亮相

2016年9月13日小鵬汽車首款純電動SUV小鵬汽車BETA版正式亮相新車雖然是一款原型車但是全車90的設計已經接近量產未來該車將于今年正式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到2017年年中前將生產100臺2018年底前生產達到2萬臺

1900/1/1 0:00:00
互聯網+汽車 寶馬聯合阿里建創新基地

7月3日寶馬中國對外宣布公司與阿里巴巴將共同創立“阿里云創新中心寶馬初創車庫聯合創新基地”此次戰略簽約是寶馬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聯合創新基地落戶上海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雙方將共同探討和實踐與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合作模式打造專注于“互聯網汽車”領域的創新孵化生態系統

1900/1/1 0:00:00
互聯網/金融巨頭緣何爭奪ETC市場?

也許你最近收到過各大商業銀行發來的短信或者咨詢電話詢問你是否已經辦理了ETC尤其是臨到國慶假期這樣的詢問更加頻繁

1900/1/1 0:00:00
互聯互通是核心 吉利新品牌LYNK&CO發布

德國時間2016年10月20日吉利集團在柏林正式發布了全新品牌LYNKampCO新品牌將成為吉利集團旗下第四個汽車品牌未來該品牌除了將在中國本土上市之外還將進軍包括歐洲和北美市場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