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加快落地 揭秘上汽星云純電動系統平臺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目前,有一大堆中國新能源品牌與特斯拉死磕。”在日前舉辦的上汽「智咖匯」上,上汽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常務副院長蘆勇如是說。在“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趨勢下,傳統車企們開始意識到,“油改電”并非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長久之計,紛紛從源頭上開發屬于自己的純電專屬平臺。

  以外資車企代表的大眾MEB、豐田e-TNGA、通用奧特能,以及中國車企代表的吉利浩瀚平臺、比亞迪e3.0平臺等都是車企投入巨大血本,推出的純電動汽車平臺。如今,“上汽星云”純電專屬系統化平臺也來了。

  在上汽看來,星云純電平臺是一個能夠靈活兼容未來科技、不斷完成自我進化的超級平臺,未來可成為中國汽車產業一個張“金名片”。

■十年,從E0到E3

  早在2010年,上汽就啟動了對標MQB架構的開發,可以說是國內最早開始架構開發的車企。當時的上汽電動汽車基本處于E0階段,2012年推出的E50(參數|詢價)純電動汽車就是E0下的產物。

  E0階段的電動汽車,每一款車需要單獨設計電池和電驅動系統,耗費了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做純電驅動總成平臺是上汽這幾年一直研究的事情。

  2015年,上汽開始了第二代架構E1的開發,并且全面地向電驅化的方向轉型。從E1開始,電池系統平臺已經統一,E1平臺一個尺寸可對應3種電池容量,分別是53kWh、63kWh和72kWh。2018年,榮威MARVEL X電動汽車應運而生,目前ER6等車型也延續了E1平臺。

『MARVEL X』

  可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當下,上汽的電池包容量遇到了瓶頸,市面上更需要80kWh、90kWh的電量,原來的E1架構承載不了。這也是為何上汽下定決定想要搞真正的電動化平臺,從整車設計開始,底盤按照電動汽車方案設計,同時軟件、電氣架構全新設計,以支持更強大的智能駕駛系統。

  “在MARVEL X完成開發的同時,我們就啟動了星云專屬系統化平臺的開發。”上汽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院長康華平稱,“梯度化、可擴展、可迭代升級是星云平臺的開發理念。”

  據悉,星云專屬系統化平臺花了大血本,朝著標準化、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將來,上汽旗下榮威、名爵、飛凡和智己四個品牌都能在星云平臺上開發新車型。

  在康華平看來,星云平臺來得恰合時宜。從2012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都在高速增長中,2021年銷量躍升至352.1萬輛。據國內乘用車行業的最新數據,到2022年5月底,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6%。而在一年前的2021年1月,這個數據還僅為6%。

■打造一款可擴展模塊化平臺

  “作為上汽集團‘新四化’戰略和‘云管端’技術的載體,它的每一個數據都會跑在云上,通過大數據的計算,讓汽車不斷我迭代,滿足千人千面的用戶需求,這就是‘星云’這個名字的由來。”蘆勇解釋道。

  “系統化”平臺如何理解?“要做一款電動車平臺不難,做平臺的公司最怕的是平臺帶寬不夠,梯度不夠,做完一個平臺發現不夠用。”

  上汽打造的星云是一款可擴展模塊化平臺,由此派生出不同級別的純電專屬架構及其系列產品。“電動車已經發生了一個變革,我們可以把MQB、MLB、MSB整合到一個平臺。”康華平稱。

  具體來說,星云平臺具有高度靈活的技術延展性,44-150kWh超寬能量矩陣,150-600kW超寬功率范圍,擁有全尺寸帶寬,軸距最大支持3米,覆蓋全球市場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豪華車和轎車、跑車、SUV、MPV等多級別、多種類整車產品,兼容高壓鑄造、固態電池、線控底盤、全棧電氣架構、無人駕駛等軟硬件前沿科技。

  “上汽的目標是2023年實現1000公里的電動汽車續航。”康華平強調。在補能方面,星云平臺的800V快充5分鐘可以保證續航200公里,15分鐘能夠充到80%,400V的快充5分鐘可以續航100公里,30分鐘也能充到80%。另外,星云平臺也布局了2-3分鐘的換電模式。

  不過,萬物皆有兩面性。純電動專屬系統化平臺雖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對于車企而言,開發一個純電動專屬平臺需要巨大的成本,這需要一定的銷量規模才能對成本進行分攤,否則將面臨虧本。

  此次名爵品牌旗下全新純電動車型MG MULAN,正是基于上汽星云純電專屬架構打造,并搭載魔方電池以及全新的超級電驅驅動系統。

『MG MULAN』

  “上汽集團有四個新能源汽車品牌,至2023年,如果每個品牌每年推出4款車型,那上汽集團一年就有覆蓋各個細分市場的16款車型。”康華平稱,這是星云超級平臺的一大優勢。

■研發總院形成商業閉環

  星云純電動專屬系統化落地的背后,離不開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的建立。

  據悉,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成立于今年,整合了旗下五大信息技術中心、乘用車技術中心、海外創新中心等優勢資源,將進一步整合創新研發資源,加快前瞻技術及創新工藝的布局和落地。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任何戰術上的勤奮,也彌補不了我們戰略上的失誤,所以對于上汽來說,創新研究開發總院是前瞻技術的策源高地。”蘆勇稱,“7個技術底座的研發投入周期較長,通過對關鍵技術結構的研發,能夠實現最大效率的共享,大大縮短開發周期,提高整個集團在研發上面投入的轉換效率。”

  上汽集團方面透露,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將建立新的研發人員激勵機制,主要包括虛擬股權、技術轉化孵化、項目方面價值激勵三大方面。

  在技術進行市場化、商品化之后,將為擁有相關專利的工程師提供激勵,在項目方面,研究人員與智己、非凡等品牌進行共創所帶來的利益也將進行綁定和分享。

  此外,隨著上汽海外業務的發展,集團也在籌劃在海外建立創新研究開發分院,主要基于數據法律法規的考量。

  最后,上汽集團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沈浩明透露,集團正在策劃與手機廠商的深度融合,最快6月底、7月初會有發布手機和車機之間的項目規劃。

  總體而言,上汽集團的各個創新企業,會通過整個項目統一落地,統一規劃,在集團技術創新生態形成完整的閉環。

標簽:名爵MG MULAN 2022款 425km 后驅時尚版 2022款 425km 后驅豪華版 2022款 425km 后驅旗艦版 2022款 520km 后驅豪華版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加快新能源車布局 韓國提出全新戰略

日前我們獲悉韓國提出“未來車新政詳細戰略”加快新能源車產業布局。按照計劃電動汽車和氫能源動力汽車成為主角。韓國今后要充分利用閑置土地增加相關政府補貼進一步增加充電樁數量同時力促相關技術和產品走出國門

1900/1/1 0:00:00
加快芯片研發 芯馳科技獲近10億元融資

7月26日芯馳科技宣布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普羅資本旗下國開裝備基金與云暉資本聯合領投中銀國際、上海科創基金、張江浩珩等新股東跟投;經緯中國、和利資本、祥峰投資等老股東繼續加碼寧德時代也通過晨道資本持續重倉加注。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更先進制程芯片的研發

1900/1/1 0:00:00
加快落地測試 滴滴擴大自動駕駛團隊

據彭博社消息滴滴出行計劃2020年雇傭多達200名員工以加強其成立4年的自動駕駛部門并加快在上海及其他地區擴展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該分公司首席運營官表示滴滴的子公司到今年年底應該有500至600名員工

1900/1/1 0:00:00
加快更新速度 別克下半年將推5款車型

別克在今年推出了VELITE5與全新一代君威車型而不久前我們也曾曝光一系列別克全新車的申報圖通過梳理后我們發現今年年內別克還將在SUV、轎車、MPV方面有新的動作下邊就來一起梳理一下吧

1900/1/1 0:00:00
加快發展 上海市發布新能源汽車新計劃

2021年2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的通知《計劃》中提到多個關于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的目標比如到2025年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等

1900/1/1 0:00:00
加快發展 Lucid或與SPAC公司合并上市

日前據外媒報道電動汽車初創公司Lucid希望與MichaelKlein旗下的SPAC收購公司合并來實現上市。據了解SPAC收購公司為擁有大量現金的空殼公司其成立目的就是通過并購的方式加快私人公司的上市流程而此次二者合并涉及到的資金高達150億美元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