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普及有多遠?專家解讀燃料電池發展之路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正值風口,業內有不少聲音認為“燃料電池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終極方向”,但也有專家對此并不認同。國家燃料電池汽車及動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濟大學副教授馬天才表示,燃料電池只在長續航、大工業等特定領域有優勢,而小功率應用方面,鋰電池的效率高很多。“氫能可以解決能源的問題,而不是解決高效利用的問題。”

  12月11日,2019汽車智庫大會暨汽車全產業鏈發展研討會在湖南湘潭舉行。馬天才在會上分析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形勢。全世界范圍內,2015年燃料電池汽車開始進入商業化的時代,性能指標方面已經達到和傳統汽車接近的水平。這個行業主要的瓶頸不在于產品本身,而在于能源供給和基礎設施。到2025年有望進入到良好的商業化的時代,2035年有可能實現真正的突破,2050年可能會對傳統汽車結構帶來質的變化。

『國家燃料電池汽車及動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濟大學副教授馬天才』

  馬天才介紹,氫能作為燃料電池的基礎,同時也能解決國家可再生能源問題,有效改善能源結構。燃料電池汽車是氫能總的突破口,將逐步從汽車范圍擴展到其他領域。氫本身利用量非常大,我國連續多年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氫能生產國。

  產業鏈上看中國的燃料電池發展,整車水平、燃料電池發動機水平和國外差距不大,反倒是越靠底層,關鍵材料方面越是薄弱。國際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總體水平處于TRL8-TRL9級之間,即通過了實驗驗證,正在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我國在系統集成領域處于TRL6-TRL7之間,即處于模擬測試和示范驗證階段。在關鍵材料和部分關鍵零部件領域則主要處于TRL3-TRL4之間,即僅僅實現了功能驗證。燃料電池產業鏈集群在我國雖已初步形成,現在專注于氫能研發的企業還是小微企業為主,大企業非常少。真正的產業發展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建成。

  馬天才認為,燃料電池類似于內燃機,把內燃機的氣缸用電化學的電池替代后形成了新的動力類型,所以燃料電池技術有很多跟電化學電池、內燃機共性的技術。內燃機技術在燃料電池領域非常有價值,技術發展成熟度比燃料電池高得多,有內燃機產業背景的企業來做燃料電池更有競爭力。  

  中國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技術瓶頸主要是兩個方面:電堆和儲氫。國內電堆宣傳的技術指標都非常高,但指標高大多不是測出來是設計出來的,宣傳技術指標和實際的技術指標有很大差距。另外要把大量的氫存進去,實現低成本高密度。如何突破這些瓶頸,是燃料電池產業化亟需解決的問題。

標簽:notag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普萊德獲北汽新能源19億元動力電池訂單

3月16日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擬于2018年1月至6月向普萊德下發約38萬臺動力電池采購訂單總金額約合人民幣1869億元。普萊德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Pack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為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提供動力電池整體解決方案

1900/1/1 0:00:00
普萊德獲北汽新能源1.18億元電池訂單

近日北汽藍谷分批次合計購買約1500套快換鋰電池系統作為集裝箱式乘用車換電系統的配套設備。公告顯示普萊德是北汽新能源關聯公司但除了這筆交易外在過去的12個月北汽新能源及其子公司未與普萊德發生其他關聯交易

1900/1/1 0:00:00
普及自動駕駛知識 奧迪Waymo等組建聯盟

1月8日消息包括英偉達、Waymo、Mobileye、Aurora、奧迪、通用、豐田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共同成立了PAVE聯盟。根據聯盟的態度“PAVE不是一家游說組織而是教育”該聯盟的目標是向公眾和決策者宣傳自動駕駛汽車的潛力

1900/1/1 0:00:00
普及全車系 奔馳CEO重申電動化目標

電動化已經成為眾多車企的轉型“重頭戲”。日前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林松證實該品牌旗下多款車型將實現電動化轉型包括頗具硬漢氣質的奔馳G級參數詢價也在電動化轉型的行列之中

1900/1/1 0:00:00
普及加氫站 本田/豐田/日產宣布合作

日前本田、豐田、日產等八家日本企業正式簽訂了在日本合作建設加氫站網絡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八家企業將聯手在2020年實現新建80個加氫站的目標

1900/1/1 0:00:00
浦東機場停車樓配部分軌道移動式充電樁

日前據上海機場官方發布消息稱浦東機場P4長時停車庫已正式啟用;該停車庫由A、B、C、D四棟建筑體組成其中D樓所有車位均配備了充電樁部分還率先采用了軌道移動式充電樁實現長時停車和充電兩不誤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