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清華大學李克強:高精度地圖要加快前裝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政策法規環境持續完善,技術加速迭代,產業應用快速普及。面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全球機遇,各國紛紛加快戰略部署,通過發布政策頂層規劃、制訂/修訂相關法規、鼓勵技術研發、支持道路測試示范及運營項目等,推動產業落地。當前,國內已經搭建完善的政策體系,全面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以及與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的融合發展與生態構建。

  8月1日,2022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周、第九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2022)在北京亦莊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就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戰略及其產業化推進實踐的相關內容作了主旨演講。

以下為發言實錄:

  我們都知道,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我國列為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它的發展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2020年初,由國家發改委等十一部委發布《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這是我們國家發展的頂層設計規劃,提出建設中國標準的智能網聯汽車強國戰略目標,并且部署六大體系和二十項重點任務。在此基礎上,我國各個部委也在加強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管理、技術研發、示范應用,以及智能網聯汽車與新能源、交通、智慧城市的融合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市場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可能會超過當初我們制定技術路線圖的規劃,現在基于L2組合式輔助駕駛已經發展得很快,也是為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說明這項技術已經進入批量化、產業化階段。

  在長時間的推進過程中,我們已經面向落地應用的場景,圍繞結合產業的共性技術研發的需要,我們已經形成了發展的共識,過去我們說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系統,后來發展到車路協同,如果再具象化就是車路云網圖的系統技術體系。

  我們從車端來看,相關企業正在積極加快關鍵技術與零部件研發的產業化,包括在基于智能網聯汽車的電子電氣架構的自主研發方面取得突破,國產計算芯片研發和量產方面也在開始取得重大進展,包括我們的系統軟件和應用等等。

  再從路端來看,作為智能網聯車路一體化交通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建設,通過各種類型的示范,包括我們說的封閉場景、公開道路、先導區、大規模的城市路段應用都在不斷加強各種車路協同的應用場景,促進未來交通基礎設施信息化的方案和驗證應用。

  作為車路云網圖,大家對云端也在形成共識,正在從過去煙囪型、孤立性的平臺分層解耦、底層打通、應用層各自競爭的發展方向率先在亦莊、上海、長沙這些城市開展運用,這對促進真正意義上的協同發展,未來保障數據安全、數據治理等等可以起到很好的實踐經驗積累。

  作為基于移動通信的手段,中國率先推動蜂窩狀V2X的通信技術也在快速快法,技術標準、產品研發到整車集車、測試驗證、規模示范應用等等都在積極推進。不同的技術路徑對地圖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認識,但現在我們談到的地圖正在從導航地圖向未來的自動駕駛,特別是高精度、網聯式自動駕駛,地圖作為一種動態傳感器也在不斷推進,涉及到一系列的工作,包括法律法規的推動等等都在從示范和應用方面取得長足的進步。

  以上就是迄今為止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在各個方面的研究進展和取得的成果,下面匯報一下智能網聯汽車國家創新中心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過程中集結行業共識,如何在基礎平臺的產業化方面開展相關工作。

  車路云一體化的智能汽車是具有本地特色,在中國推廣的中國方案,我們對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進一步說明,可以用一二三來表達:車路云一體化的架構、具有分層解耦、跨云共用的兩大技術特征以及滿足三個標準,交通基礎設施標準、聯網運行標準以及基于新型架構的產品標準。在這種情況下,現在本地化方案智能網聯汽車就是在這樣的體系下推動。要在這樣的架構下實現產業化,我們認為要對復雜系統進行系統的總體設計,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在此基礎上基于智能網聯的融合,就是在這樣的大架構下有些基礎共性平臺的產業化,實現整個產業四梁八柱建設,推動產業生態的建設。

  那么在這樣的架構下,未來智能網聯汽車除了常規的零部件,也會出現新型零部件,就是五大技術平臺,包括和車直接相關的計算技術平臺、車端技術平臺、云控、高精度動態地圖和信息安全等等。五大技術平臺具有典型特征,希望基礎層和應用層解耦,基礎層是需要跨云應用、開放共享,然后應用層各自獨立、競爭發展,就是這樣的一種趨勢。

  可以看到我們在實際應用中分為五大技術平臺,每個技術平臺之間必須要有聯動關系,所以我們從縱向分布下去,包括駕駛艙、自動駕駛、云端應用,就是從硬件層、基礎層,再到應用層,其中的基礎平臺層按照就會形成新的產業鏈架構,我們稱之為1.5級供應商。未來的終端、計算、云端、高精動態、信息安全和整個產業應用可以做成這樣的打通,數據是可以進行交互的,然后能夠支撐整個產業發展。我們說如果在這樣的大系統下,即使布局分層解耦,一定要有一個跨越協同,就是這樣一種特征,我們按照這種特征進行分類、集聚行業共識、進行產業化推進。

  信息物理系統是一個復雜系統,相當于傳統汽車的設計,將來在智能網聯的復雜系統下同樣需要進行總布置、總設計。第一步就是建立參考架構,然后推導模型和體系框架,最終是要為行業推出研發設計范式和研發設計工具鏈,按照這樣一種定義和推動進行。通過這樣一個體系架構建模和設計,將來會搭建這樣一個生態構建,所以智能網聯汽車國家創新中心聯合行業多家企業,對這樣的架構和模型做了定義,所以對我們的車路云網各自完成相關的描述和相關的工作制定準則和設計支撐。

  那么在這樣一種大的架構下,我們有五大信息零部件現在正在推進:

  計算基礎平臺相當于芯片底層的支撐元件和一級供應商、主機廠競爭之間搭建這樣的平臺,是由分布式異構硬件+底層操作系統+工程軟件,最后針對應用形成各種軟件,按照這樣一種思路搭建,把協同和競爭進行有機梳理。

  按照這樣的架構形成行業共識,已經開始進行產業化推進,包括架構的總體設計、功能軟件、中間件、虛擬化模塊、芯片和硬件,就是在這樣的架構下整合行業力量進行產業化的推進,現在已經形成行業共識,正在快速進行產業化。

  剛才講過,我們在國家重大項目的支持下集聚行業共識,已經率先在典型的車企開展這樣的產業化推進,包括圖中的幾家企業,適合不同的硬件支撐汽車行業開發最關鍵、最具有競爭力的應用軟件,而且這種架構的產業化過程,形成行業共識必須要有標準,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也在積極推進團體標準和國家標準。

  我們的云控基礎平臺同樣是在傳統的數據搜集、平臺應用層次搭建中間支撐平臺,可以搜集各種數據做標準化支撐,然后再支撐產業化應用。有了這樣一種基本的分類,我們可以真正意義上形成三層四級的云控系統架構,包括終端、邊緣云、區域云、中心云以及基礎層、平臺層、應用層,按照這樣的分類能夠讓我們的整個生態系統把協同的和競爭的進行有效梳理,

  在此基礎上,我們已經在進行各種場景下的示范,包括交通管理的數字孿生、汽車行駛的安全節能,已經在實質性地推進。我們也在聯合相關單位,包括在亦莊、上海、長沙等地開展這樣的示范應用。

  高精動態地圖基礎平臺主要是針對地圖數據搜集,我們與各個地圖商、主機廠開展重要的動態數據匯集。大家知道,一家地圖商很難把各個主機廠的數據進行有機、動態、實時的匯集,我們通過這樣的平臺,不僅基礎地圖可以眾包,更重要的是動態數據的匯聚,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地圖的動態傳感器角色的堅強支撐。現在正在這樣的架構進行搭建,我們從地圖動態數據的匹配,包括未來地圖數據在中國有些基礎數據的監管,可以起到一個非常好的支撐作用。我們針對高精度的動態信息匯聚服務,未來數據合規能力建設的支撐為管理部門服務這兩方面已經在開展非常好的推進工作。

  智能車載終端也是作為未來多模式通信、多模式定位、智能網關融為一體的基礎平臺。大家知道我們現在各行各業、各個標準都有很多問題,所以我們通過將基礎數據匯聚,然后進行應用服務支撐各個企業的應用,突破一些相關的關鍵技術,包括硬件的設計、中間組件和技術服務等等,可以在這上面建立起完整的產業生態。一個新的產業鏈的誕生,能夠更好地將芯片等基礎平臺以及應用平臺之間搭建生態,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

  最后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安全,未來信息物理系統是以信息特征,包括端管云傳輸,每個環節的信息都要保障,所以未來同樣需要建立起支撐平臺,搜集各類數據,然后在數據的標準化、應用的支撐來搭建這樣的平臺。我們現在已經完成平臺架構,開發基礎平臺,包括數據基礎層、核心組件層以及應用支撐層,真正意義上為我們信息安全相關的能力提供有效的支撐。現在通過示范區的建設和相關汽車企業的合作,包括在車端、未來的路端和云端都有很多應用領域快速推進。

  以上五大基礎平臺是在針對新型零部件定義和推進,將來的發展也有很強的協同關系,隨著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的演進和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平臺,經過網聯以后對我們的云控和計算平臺的要求會提升。五大技術平臺未來會是一種深度的耦合,而在深度耦合的同時,將來怎么做云控平臺、車端平臺、路端平臺,包括計算算力怎么匹配,各個平臺深度連接集中以后進行架構升級。實際上這種中性數據平臺進行底層打通、協同和競爭的平臺,這不是中國獨創的,國際上都在這樣演進,包括德國、日本、瑞士都有這樣的平臺,將來在中國推進的時候就要對這些國際平臺的標準接口進行打通。五大平臺之間也有很多經驗和標準,希望將來能夠為國際上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做出貢獻,把我們的相關標準和工作向全世界分享和協同。

  最后借此機會,我想講一講未來如何推進五大基礎平臺產業化,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考和建議。

  雖然我們已經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還是應該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真正把智能化、網聯化融為一體,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們希望深化行業合作,打造多領域、多主體參與的網狀生態,因為我們是跨界的,不僅僅是車輛和交通基礎設施,我們是產業的跨界、技術的跨界,形成的不是垂直的產業鏈,而是網狀的產業鏈,所以要有一個有機分工、協同發展。

  當然,這里也有很多關鍵核心技術以及未來布局的前沿技術,這些都需要以應用為驅動,通過協同來發展。

  剛才講過的五大技術平臺要產業化,作為一個復雜的信息物理系統,所以基礎設施技術和安全,剛才李駿院士也有談到安全,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問題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所以我們在這里是需要通過一系列攻關和標準協同推進這樣的產業發展。

  五大技術平臺怎樣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呢?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既要體現出數據治理和行業技術的服務方面協同一體化的社會屬性,應該按照這樣的思路推進我們談到的五大基礎平臺的發展。推動信息安全基礎平臺的建設服務整個行業和國家監管體系,依托高精度動態地圖基礎平臺探索地理信息安全防護與高精動態地圖合規和對產業的促進作用,作為應用也要加快云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保證安全、促進產業發展的趨勢,在此大的范圍下,我們可以加速車輛直接相關的智能終端技術平臺和計算機產業化,提升車輛行駛安全,支持車路云一體化的高質量融合可持續發展。

標簽:北京北京BJ40 2023款 城市獵人版 2.0T 自動兩驅先鋒版 汽油 2023款 城市獵人版 2.0T 自動兩驅俠客版 汽油 2023款 城市獵人版 2.0T 自動四驅俠客版 汽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清華公開課:燃料電池汽車的整體構造

燃料電池汽車被國內多數車企認定為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因為它是幾乎零排放的清潔能源單從排放物來看只有水。氫燃料電池汽車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它的內部到底是怎么樣的構造?這一期《清華公開課》繼續給大家聊一聊

1900/1/1 0:00:00
清華公開課:你真的了解無人駕駛汽車嗎

什么時候城市不再擁堵?什么時候交通事故不再發生?或許當無人駕駛時代來臨這些交通問題便能解決。但你真的了解無人駕駛嗎?這一期《清華公開課》給大家來系統地聊聊這件事

1900/1/1 0:00:00
清華公開課:聊GPS與高精度定位系統

如今汽車或者手機上的導航系統離不開GPS和高精度定位系統未來更高級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同樣需要高精度衛星定位全球范圍內為民用開放的衛星定位服務屈指可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從頭來聊聊這項技術

1900/1/1 0:00:00
清華大學-豐田聯合研究院正式簽約成立

近日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一行到訪中國清華大學并與清華大學簽約成立清華大學豐田聯合研究院雙方計劃在汽車電動化、氫燃料等方面展開合作開啟校企合作新篇章。此外豐田章男同時做客“清華論壇”發表題為“STARTYOURIMPOSSIBLE”的演講并與現場學生進行互動

1900/1/1 0:00:00
傾斜無車家庭?北京指標配置或更加精準

近日在北京兩會政務咨詢會上機動車搖號問題受到了很多參會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北京市交通委發言人容軍表示下一步北京搖號措施將關注無車家庭且更加關注家庭成員數多的家庭讓小客車指標的配置更加精準

1900/1/1 0:00:00
傾向乘坐空間 比亞迪宋七座版底盤揭秘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比亞迪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MPV車型宋七座版。按照慣性思維宋七座版應該與之前上市的比亞迪宋有一定的淵源令人驚訝的是這兩輛車在外觀方面風格差異非常大那么底盤方面也會有區別嗎?很多MPV車型最注重的是內部空間和乘坐舒適性所以在底盤懸架設計方面會向這兩項靠攏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