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車電分離”未來向左還是向右?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車電分離”,一直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熱點話題,不過在各家車企的實際運營及宣傳中,卻經常讓普通消費者摸不著頭腦。實際上,所謂“車電分離”,就是將整車和電池視作完全獨立的兩個商品,進行各自銷售和運營。

  其中,包括在物理層面上的分離,即我們常說的整車換電,也包括在商業層面的分離,即用戶對車輛、電池使用權和所有權的分立。一般消費者在支付整車費用后,再通過單獨租賃或分期付款的方式,來獲得電池的使用權。

  那關于“車電分離”,國內各家車企的具體運營情況到底如何?在未來市場中,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點?“車電分離”未來的路向左還是向右,該如何前行?圍繞相關問題,我們來一探究竟。

■ 新能源汽車用戶痛點不只是充電難

  結合近期股市行情看,特斯拉、蔚來等新勢力企業表現搶眼,企業股價暴漲,不斷刷新歷史紀錄,而資本市場的追逐和熱捧,也為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為其提供了優越的資本環境和快速成長的契機。

  對任何車企而言,獲得資本支持只是第一步,真正在實體市場中,汽車電動化本來就是一場持久戰,能否持續深挖并把握中國市場的用戶需求及消費痛點,從而在技術及產品端進行體系化、針對性的創新和進步,無疑將直接關乎這場戰役的最終成敗。

  通過近期數據來看,在新能源市場高關注度的背后,用戶購買電動車的主要痛點集中在對充電不便、低續航、首購成本過高、電動車不保值、電池衰減快及電池安全性能差等問題的焦慮上。

  針對車輛低續航痛點問題,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曾表示,現在產品續航本身已經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很多車型都已經超過600km,用戶對續航里程的憂慮,更多是心理上的隱憂。

  隨著車企在技術層面的不斷投入,產品推陳出新,車型綜合續航水平不斷提升,結合近期各家車企公布的新品及市場在售的代表車型數據來看,純電續航里程達到500km及以上水平的產品已經相當普遍。換句話說,電動車單次續航能力已經非常接近燃油車滿箱油所行使的里程。

  充電不便、電動車殘值率低等問題,由于涉及面廣,解決起來相對復雜,比如為提升用戶充電便利性,充電樁在小區內的建設與普及,就牽扯到物業公司利益、住戶安全性憂慮等多方面的掣肘,多方協同推進起來較為棘手,落實難度大,短期內仍難克服。

■ 政策鼓勵之下 “車電分離”再生長

  面對消費者的痛點,換電模式巧妙的的解決了新能源汽車充電耗時長、低效率的問題。同時,由于電池在車輛整體成本中通常占比達到40%以上,在商業運營模式中,將整車和電池使用權、所有權分立,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用戶購車的初始成本,為消費者進行了“減負”。

  “車電分離”對整車廠和電池企業來說,意味著更豐富的商業模式、更高的電池用量、更集中化的電池監控與管理,這不僅能更好的確保電池使用壽命、預防電池故障,也給多方參與者帶來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基于此,針對“車電分離”,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汽車發展處二級調研員白華直言,目前新能源汽車仍處于產業發展初期,工信部對于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以及換電等各種技術路線都保持開放態度,鼓勵車企對各種方式進行探索和發展,并積極完善相關的支撐政策。

中國促進“車電分離”的相關政策匯總時間頒布單位政策主要相關內容2019.1國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

《提升新能源汽車充電保障能力行動計劃》繼續探索出租車、租賃車等特定領域電動汽車換電模式應用。2019.2發改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綠色產業指導目錄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信息通信與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和使用效率,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營造新能源汽車良好使用環境。

2020.4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數據中心,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2020.7國務院國務院新聞發布會工信部表示,“將繼續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企業根據適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支持北京、海南等地開展試點推廣,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0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相關政策可以發現,國家對“車電分離”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今年4月頒布的新能源車型補貼新政指出,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對使用換電技術的電動車不設置售價至高為30萬元的補貼門檻。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新基建內容包括增加換電站等設施。今年10月剛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11次提到“換電”,在熱詞出現頻率上,遠高于大功率充電及無線充電等。

  同時,首個換電國標,GB/T 《電動汽車換電安全要求》推薦性國家標準已經通過了審核,為換電模式健康、規范性發展保駕護航。“車電分離”迎來了多重利好的新時期,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

■ 車企百舸爭流 奮楫者能搶先

  在海外市場,美國Better Place公司是在電動車換電領域最為知名的“搶灘登陸者”,但由于受眾服務品牌較為單一、換電站投入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最終折戟沉沙;特斯拉早前也曾在換電和超級充電樁技術中兜兜轉轉,但考慮到投入產出比以及美國本土消費者的喜好,最終還是放棄了換電路線。

  視線回到國內市場,北汽、東風及蔚來等中國品牌企業,是換電領域最早的入局者。圍繞換電,在發展初期,眾家車企各自為戰,以自建或聯合第三方企業合作方式建立換電站,而單一換電站只服務于下屬汽車品牌內的單系列車型,如北京奧動是北汽的參股企業,早期服務換電車型僅限于北汽新能源EU系列,東風的合作方時空電動,服務的換電車型也只有俊風E11K等。

『北汽新能源EU 2018款 EU快換樂途版』

  同時,傳統車企的換電產品用戶多為B端的出租車經營企業,C端的個人及家庭用戶寥寥無幾,只有蔚來的換電產品多為C端用戶,但相應的換電車型定位及定價偏高。

  時移世易,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政策端等因素的激勵作用下,上汽、吉利、廣汽、長安等企業也紛紛跟進,在換電車型及運營模式上加快追趕,大有后來者居上的勢頭。

  首先,在產品端,在今年8月,廣汽新能源Aion S換電版正式上市,同時根據工信部公示信息看,上汽榮威Ei5、榮威R汽車 ER6的換電版本也已經進行了申報,吉利下屬的楓葉汽車楓葉80V、長安逸動新能源及BEIJING-EU5等換電版車型也在線下被多次曝光。

『廣汽新能源Aion S』

  從新增換電車型產品商品性來看,以廣汽新能源Aion S、榮威R汽車 ER6換電版續航能力為例,兩車NED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分別達到510km、620km,相比早期換電車型300-400km的水平,實力明顯上升。同時結合車型產品及定位來看,這些換電產品新秀也明顯更“高端”。換句話說,各家車企在給B端用戶改善產品性能的同時,也逐步開始瞄準C端的家用消費者。

  其次,在經營層面,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長安、廣汽與奧動新能源合作項目逐漸落地,在8月奧動新能源全新一代4.0換電站推介會上,廣汽新能源、北汽及長安的換電車型同時亮相,潛臺詞就是說三品牌換電產品有望共用換電站,另外一汽也有望在未來加入該陣營。

  在今年,吉利也通過注冊“易易換電”商標,進入到換電服務領域,并計劃依托于現有的曹操出行網約車平臺、逐步上市的可充可換電的新能源網約車型,為用戶提供從換電產品、網約車、換電站的全流程服務;蔚來汽車基于現有可換電的全產品陣容,發布了電池租用服務BaaS,即從早期的僅為用戶提供換電服務之外,還推出電池租用、可充可換可升級的服務。

  此外,在商業運營模式方面,小鵬、威馬及哪吒等造車新勢力代表企業,雖然還沒有換電產品問世,但相比于傳統全款或分期購車方式,也相繼推出了購車不用連帶購買電池,電池單獨進行租賃、電池單獨進行分期付款等新方式,將整車的銷售價格變向大幅拉低。

■ “車電分離”的發展隱憂與展望

  針對換電路線,除了早前在政策端面臨的尷尬外,由于各家車企電池性能、技術參差不齊,換電產品電池通用化、標準化的癥結一直很難被解決。同時,過去換電站受眾面較為單一化運營模式下,投入產出比也比較低,長期以來換電模式的推廣和發展嚴重遲滯。

  但不可否認,針對消費者充電難、電動車購買成本及保價形象低等痛點,尤其是在電動化的出租車、網約車等應用場景下,“車電分離”模式自身優勢明顯。

  顯然,各家車企需再進一步,比如先在營運用電動化出租車領域實現電池的標準化,又或者在車企之間通過加強聯合、擴大“朋友圈”等方式,在部分車型間先進行充分技術及資源的共享,從而在統一的換電站網絡下,實現對多汽車品牌換電產品的兼容,以此為樣板,不斷積累運營數據和經驗,進而為“車電分離”探索出良性的、全新的發展與經營模式。

標簽:開瑞優越 2022款 單排版 2022款 雙排版東風俊風E11K 2021款 57.757kWh 充電版 2021款 60.43kWh 換電版路虎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2018雙積分 All in的時刻到了?

《2018年度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已經在工信部官網正式公示經歷一整年的補貼政策調整

1900/1/1 0:00:00
深評:200億歐元訂單 軟包電池將突圍?

方殼電池一直是國內動力電池的主力軍占據約70的市場份額。不久前孚能科技公開宣布已與德國著名車企達成合作簽訂2021年2027年的供貨協議供貨規模140GWh涉及金額高達200億歐元

1900/1/1 0:00:00
深評:“新四化”對二手車行業的影響

汽車行業是未來二十年最具變革潛力的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是新型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方向已成為行業共識。斯坦福大學著名經濟學家TonySeba曾經從技術曲線、經濟性、社會環境等角度詳細闡釋過“新四化”將對未來出行模式產生的顛覆作用

1900/1/1 0:00:00
深評: “攔腰一刀”的新能源二手車

受“解限政策”與各個主機廠新一輪品牌二手車策略的影響二手車流通市場呈現出一片大好不僅交易量同比大增保值率也有提升。但美中不足的是新能源二手車的表現頗為慘淡。數據顯示2021年13月全國二手車共完成395萬臺交易同比增長97;比2019年同期上漲215

1900/1/1 0:00:00
深評 | 特斯拉布局融資租賃的深度思考

每年的11月電商消費旺季。這一次特斯拉也來蹭個熱點11月1日特斯拉推出了一項零首付的全新金融服務該業務屬于融資租賃范疇但僅僅持續3天就取消了。融資租賃是業界普遍認同的“存量利器”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購車門檻以輔助車企提高市場占有率

1900/1/1 0:00:00
深評 | 傳統車企不想做下一個諾基亞

大眾集團的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因為CARIAD部門的糟糕表現而離職緊接著大眾又向中國自動駕駛公司地平線注資24億歐元人們猛然發現原來德國人在軟件定義汽車這件事上動了真格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