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下坡還是上坡?中國車市走向何方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國汽車市場在連續增長了30年后,在2018年首次出現了下滑。是大家手里經費緊張,還是買車的需求已經趨近飽和?汽車市場接下來會面對“上坡”還是“下坡”的問題,縈繞在每個汽車人頭上。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端用戶打造的節目,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評論員——魚非魚,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交通技術與政策專業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電動車市場分析與預測、汽車稅費、汽車能源,汽車共享、停車管理模式研究等。

30秒快速了解核心論點:

  1、豪華車銷量仍在上升,2018年汽車銷量下降可能并非因為經濟不景氣。  2、銷量高增長源自于保有量滯后于收入水平,隨著保有量追趕上收入水平,銷量高增長自然停止;  3、根據國際經驗,只要宏觀經濟繼續增長,中長期中國汽車保有量水平和銷量水平就一定會繼續增長。  4、未來的汽車銷量確會進入“微增長”時代,車型的需求也會發生改變。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銷量的下降呢?一種常見的說法是這是因為大環境經濟不景氣造成的。筆者個人并不太贊同這種觀點。2018年的中國經濟受貿易戰及其他因素影響,確實是相對困難的一年。但2018年的經濟困難,主要體現在資本市場因為缺乏投資信心而導致的不景氣。而資本市場的經濟不景氣要傳遞到最普通的汽車消費者,特別是目前構成購車主力的小城市中等收入群體,是需要較長的時間的,不會在年內就出現明顯的對汽車銷量的負面影響。

『2018年,汽車超豪華品牌市場增長了37%』

  從具體2018年的汽車銷量來看,雖然整個乘用車市場下降了4.08%,但整體國產和進口豪華車市場增長了13%,其中超豪品牌市場更是增長了37%,這說明去年的汽車市場中,越有錢的群體,越是出現消費力上升,而消費力下降的主要是相對消費能力較低的群體,這與經濟危機往往先傳導到富人完全不符。

各品牌2017、2018銷量及漲幅高級品牌2018銷量賓利3193233937勞斯萊斯84960939法拉利52439632阿斯頓馬丁49032949蘭博基尼1911816邁凱倫28016768總計5527402137制表:汽車之家 行業團隊  個人的看法是,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的下降,主要可能并不是因為經濟不景氣,而是從2017年底開始小城市的房價上漲,使得小城市部分居民推遲了購車計劃造成的。由于小城市房價整體仍然不算太高,全款購車與買房首付的資金量仍然處于同一個級別,因此這次房價上漲因為以小城市尤為突出,對于房價的影響也格外大些。

『小城市房價整體仍然不高,全款購車與買房首付的資金量仍然處于同一個級別』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常常被忽略的因素,即是對于近年由于經濟高速增長,汽車才迅速開始普及的中國來說,汽車保有量水平顯著低于人均GDP相似的國家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中國人均中國汽車銷量長期顯著高于中國的GDP水平。

  下表為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排在前25名的國家的汽車銷量、人口、人均GDP和千人汽車保有量數據:

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前25名的國家汽車銷量、人口、人均GDP和千人汽車保有量數據2018年銷量/萬人口/萬人均GDP/美元千人汽車保有量中國28081380918643173美國17343339359792833日本5231258538448591印度439131156198322德國376803144769589英國273654439800469法國269673039932479巴西257220639895341加拿大198361445094670意大利192623331996695韓國181493329938411俄羅斯1801330310955369墨西哥142123499318297西班牙132496828358591澳大利亞115237155692747印度尼西亞11526525387687泰國10469306590226伊朗9685645289178阿根廷80450014462316土耳其64859510537199波蘭60380413821631馬來西亞5632239755433南非5548496179174荷蘭44172248555556智利42179415067230制表:汽車之家 行業團隊  而通過下面的散點圖可以看出,即使在2018年,相對于人均GDP水平,中國的人均汽車銷量仍然偏高,是主要汽車銷售國中偏離擬合線最遠的國家。而這已經是建立在人均GDP相對于2017年有所增長,人均汽車銷量卻有所下降的前提下了。

  因此,2018年的銷量下降其實也并不用擔心,在一定程度上,這可以看做是之前十年內中國汽車市場大躍進之后的回歸理性,而2018年中國的汽車銷量相對于中國的人口和收入水平來說,也仍然不低。如果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繼續保持平穩甚至小幅下跌,其實也仍然處于合理水平。

  那么,如果我們跳出近一兩年中國車市平穩甚至小幅回調的表現,去觀察中國汽車市場10-20年的中長期表現,會有什么樣的判斷呢?筆者的判斷是樂觀的。因為只要中國的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中國汽車銷量就一定會增長。

  為什么我相信經濟水平的增長就一定帶來汽車銷量的增長呢?從過去100年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汽車因為是私人消費為主的最昂貴的耐用消費品,它的人均銷量和保有量水平與人均收入高度相關。我們可以從三個維度來佐證這個判斷。

  首先,各國進入汽車元年的時間,即汽車銷量超過全國人口百分之一的時間,普遍在按購買力折算的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上下時:

汽車元年各國人均GDP汽車社會元年當年人均GDP(PPP)/美元美國191611047英國19349823德國19539581意大利19598571日本19628187中國198210065韓國19879475馬來西亞199410385泰國20037808土耳其20039158巴西200711564中國20099222制表:汽車之家 行業團隊  其次,世界各國的汽車保有量水平,也與各國的收入水平高度相關。下圖中橫軸為人均GDP,縱軸為每千人擁有的汽車數量。

  最后,各國歷史上隨著收入水平增長,也全部伴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比如下圖描繪了20世紀后40年美、日、德、韓4國的收入增長和汽車保有量增長的軌跡,形狀都基本相同,基本滿足Gompertz曲線。

  而中國過去這些年的汽車保有量和收入水平的上升,也滿足同樣的趨勢。如果我們將下圖和上圖進行對比,就會看出中國的汽車普及仍然處于Gompertz曲線的前半部分,真正的飽和期還遠沒有到來。

  個人相對謹慎的預測,是中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應該可以達到400輛以上,目前韓國和馬來西亞的汽車保有量都已經超過了這一水平。也就是說,中國總汽車保有量應該要達到5.5-6億輛。而如果要達到這個水平的汽車保有量,考慮到汽車平均壽命在13-17年之間,汽車銷量峰值應該可以達到4000萬輛左右。

  因此,中國汽車行業的拐點還遠沒有到來,遠不需要像有些人那么悲觀,整個汽車行業仍然可以大膽的往前看。當然,收入水平不是車輛保有量水平的唯一決定因素。每個國家有特殊的國情和政策,而中國的一些情況可能也會影響汽車保有量的增加。

  首先是中國政府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為了避免石油對外依賴度過高,戰時主要產油國的石油出口和石油運輸路線被敵國限制造成風險,相比其他國家會更注意控制汽車總量的上升。

『北京晚高峰車流』

  其次,在中國的大城市,特別是一線和準一線城市,為了減緩交通擁堵,地方政府也可能出臺限制汽車購買的政策。目前有限購政策的城市已經有北京、上海、廣州、貴陽、石家莊、天津、杭州、深圳這8個了。未來很多二線城市也都有可能跟進。

  最后,因為中國政府出于糧食安全考慮,同樣嚴格保持耕地面積,限制城市住宅用地的擴張,城市的居住密度很高。相對較高的居住密度一來會使得各種商業、娛樂設施的分布密度增高,使得單次出行的距離縮短,減少對汽車的需求,二來會使得公共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的建設更有效率,替代汽車出行的需求,三來也會使得住宅配套停車條件相對低密度住宅較差,出門停車成本也較高,惡化汽車出行的體驗。

  那么這三個原因是否會否定掉我之前對于中國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400的判斷呢?我倒不這么認為。對于第一個能源安全的問題,我國已經針對性的對新能源汽車進行了大力推廣。20年后我國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新車銷量是新能源汽車,總汽車保有量中也有20%以上的新能源車輛,而電和氫作為二次能源,可以來源于太陽能、風能、水能、核能等各種非化石能源,同時也可以利用我國相對富足的煤炭資源,可以大大緩解燃油車的能源壓力。

『新能源電動汽車』

  對于第二點的交通擁堵問題,目前的世界潮流是通過限制汽車使用而非限制汽車購買來緩解交通擁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擁堵費。這不僅可以更有效的分配出行資源,也可以為城市政府增加收入,也避免了對汽車工業的負面影響。2018年下半年一來,全國沒有新增汽車限購區域,可能也是汽車限購政策被重新評估的信號。

  至于最后一點的高居住密度,確實會抑制汽車保有量的上升,目前世界上人均汽車保有量最高的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也都是地廣人稀型的國家,而同樣高人口密度的國家,低矮住宅為主的日本也比高層住宅為主的韓國有更高的汽車保有量,也從側面佐證了居住密度的影響。但考慮到汽車在特定場景如購物、自駕游、郊區通勤等方面不可替代的優勢,達到千人400輛這個發達國家的下限,仍然是可以預期的。

  不過,雖然我相信中國汽車銷量和汽車保有量會繼續增長,但像過去十幾年中那種連年增長超過10%的情況,確實會很難再現了。未來20年內,中國汽車銷量的增長率可能大都會維持在2%左右。中國汽車市場將進入一個“微增長時期”。

『大眾汽車展廳』

  如何看待“微增長時期”的中國汽車市場呢?對于新車銷售來說,當然,低速增長會導致各大廠商只能搶奪存量而非增量,競爭更激烈化,優勝劣汰會加速,市場重新洗牌,對于很多競爭力不在頭部的廠商來說面臨巨大壓力。但同時汽車行業也存在著新的機會。機會不僅存在于人們常說的二手車市場和汽車后市場存在機會,也存在于新車市場。

  首先,當汽車市場有大量存量時,會有更多的購車需求表現為升級需求。人們將舊車淘汰或賣掉,再購買新車時可能會有更多的預算,因此更大或更高檔的車型的需求會增加。相比此前一次購車就選擇高檔車型的人來說,這些升級型購車消費者對于普通品牌接受度更高。對于車企特別是中國品牌來說是一個絕好的品牌向上走的機會。

  其次,當汽車保有量增加,有更多的家庭會擁有第二輛甚至第三輛車時,對汽車需求也會更多樣化,不再局限于“經濟適用型”的普通轎車和SUV。在家中已經有車輛可以滿足實用需求的時候,一些個性車型,比如CX-4、MINI、MX-5、吉姆尼、GTI、CC、豐田86、野馬等等,就有更多機會被消費者接受。同時相應的家中也有更小型更省油的車型,滿足出行人數較少時對便利性和經濟性的需求時,也更能接受大型MPV、SUV等極致大空間取向、“二胎取向”的車型。而整個市場多樣化,也會給車企個性化發展的空間,一定程度上減少競爭的壓力。

  最后,隨著人們汽車消費的經驗更多,購車行為也會更理性。以往以營銷為重心的經營模式可能不再那么有效,消費者可能會更關注車型的保值率、可靠性,自己對產品力有更好的判斷。這會促使車企更踏實的提升研發和制造水平,對整個中國汽車業的影響也是良性的。所以不管怎樣,前途都仍然是光明的。對中國汽車業的未來,我們仍然可以保持樂觀。

標簽:MINIMINI 2023款 1.5T ONE 2023款 1.5T ONE 五門版 2023款 改款 1.5T COOPER 藝術家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新車企受益 造車門檻迎重大調整

近段時間工信部、發改委接連出臺了兩項重磅政策:一個是《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一個是《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從“生產銷售”到“開建工廠”都進行了影響深遠的調整

1900/1/1 0:00:00
深評:心臟之戰 車企深入布局動力電池

從發動機到動力電池汽車正在經歷“心臟”更迭的過程。全球范圍內來看無論是基于節能減排的政策壓力還是產業轉型升級的趨勢所向越來越多車企投入巨資布局新能源汽車尤其對于核心部分動力電池的“掌控欲”愈發強烈

1900/1/1 0:00:00
深評:先上市后開發的新興電動車靠譜嗎

在時下正火的新造車運動中你可能會看到一種新的營銷“套路”:上市大半年前就開始宣傳“要做到XXXX”特別是高階自動駕駛方面的功能都很先進但當產品真正上市以后會發現這些功能主要是硬件預裝軟件完成20完整的功能還要等廠家一步步開發然后再OTA推送給用戶

1900/1/1 0:00:00
深評:無人配送能否拯救系統中的騎手?

“末端物流配送”這一賽道幾年前就靠著京東、美團無人配送小車的一波波信息攻勢成為資本口中“自動駕駛落地最快的場景之一”。而最后3公里甚至最后幾百米往往是人力代價最高昂的地方

1900/1/1 0:00:00
深評:無人駕駛創業水有多深?宮斗頻出

作為熱門風口無人駕駛如今成為了各大資本趨之若鶩的產業但有不少種子選手在發展關鍵期深陷入內斗。例如近期Roadstarai鬧出了不小的動靜先后經歷了CEO公開罷免CTO、部分員工被突然開除、投資人兩度公開警告前任CEO及現任CEO等系列事件。分手不體面鬧得數敗俱傷

1900/1/1 0:00:00
深評:微車被邊緣化 微電應如何破局?

在車市寒冬的蒼涼背景底色下哈飛、昌河汽車等幾家微型車企業轉讓股權的消息并未在市場產生多大波瀾這似乎應了那句“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微型電動車自2017年達到市場份額頂峰之后開始回落而從微型電動車起家的車企們如何避免沒落及應當如何發展呢?本文將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