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市場份額僅1% 嘀嗒為什么比滴滴賺錢?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共享出行,一片深海。岸上的人永遠不會知道,這片海到底有多深。“中國人出行需求遠未被滿足,想象空間性感”,這幾乎是所有出行公司在路演時都會提到的觀點。而即便觀點無誤,在培育共享出行市場的近10年里,還沒有投資人真正見到過錢。

  這兩年,Gofun、首汽約車、滴滴出行曾先后模糊表態能實現盈利,但到底是哪些板塊盈利、盈利多少、如何盈利,沒有企業愿意詳細的說一說。嘀嗒遞交招股說明書,為我們掀開了共享出行市場的一角。

■ 為什么嘀嗒能盈利?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比滴滴出行略晚兩年。成立之初,嘀嗒就定位在合乘、拼車業務,具備順風車的雛形。2018年,滴滴順風車業務遭遇打擊,嘀嗒乘勢追擊,投入近10億元補貼,并迅速確立了順風車+出租車的雙輪驅動業務。

  到2019年底,嘀嗒在順風車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了66.5%,順風車業務也成為其盈利核心。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嘀嗒凈利潤分別為1.7億元和1.5億元,順風車業務貢獻比重分別為91.9%和87.8%。

  共享出行的業態十分豐富,廣義來看,可以包括網約車、順風車、網約出租車、分時租賃等,運營模式則主要分為B2C和C2C。

  嘀嗒采取的是C2C模式,在這一模式里,運營平臺主要依賴抽成獲利,其中,網約車的抽成比例在25%-35%,順風車在6%-8%,網約出租車則一般不抽成。這就帶來了一個疑問,為什么布局抽成比例不高業務的嘀嗒能率先盈利,而其他C2C網約車平臺都不行?答案在于:補貼。

  補貼一直是共享出行市場的驅動力。嘀嗒能夠盈利的核心,正是其涉足的順風車和出租車業務幾乎不需要補貼。

  順風車在本質上不屬于運營類車輛,因此不需要像B2C模式一樣負擔車隊管理相關的運營成本,也沒有經營許可證及執照的要求。

  與此同時,順風車司機在運營前通常已確定目的地,收取的乘車費其實是自身出行成本的分攤,因此順風車平臺不需要給司機提供大量補貼。在乘客端,順風車費用也往往比網約車、出租車低的多,也不需要額外補貼吸引用戶。

  出租車領域的邏輯相似。出租車利用網約車平臺獲取網絡訂單,對傳統揚招訂單進行補充,雙方屬于互利關系,嘀嗒也不需要向出租車司機提供額外補貼。

  對比之下,網約車業務平臺雖然可以獲得更大比例的抽成,但目前仍處于市場培育階段,市場競爭激烈,大部分平臺保持了補貼機制。

  目前,在司機端,網約車平臺通常會制定新人司機的訂單數量獎勵、高峰時段翻倍獎勵等補貼機制。在用戶端,則通過發放消費券,返現等形式進行補貼,例如,滴滴就在10月上線了“滴滴喵喵節”活動,宣布投入101億元補貼,用來發放全平臺、多品類的出行消費券。

  總結來看,不是網約車不賺錢,而是網約車仍處于市場競爭階段,平臺補貼投入依然較大。

■ 網約車市場還要打多久?

  如果你生活在一線城市,你可能會有一種錯覺,認為網約車已經是人們出行打車的主流選擇,而事實情況則不然。

  嘀嗒在招股說明書中,引用了調研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四輪出行市場包括傳統出租車、網約出租車、網約車及順風車,訂單總數分別約為194億、7億、98億及3億。

  通過這組數據可以看出,出租車市場仍然是中國四輪出行市場最大的細分市場。在出租車市場中,傳統揚招出租車仍占主導,市場份額為96.3%,網約出租車僅占3.07%。

  比較網約車與出租車的市場份額來看,網約車僅占整個出行市場的1/3,與出租車的博弈還遠未結束。

  傳統出租車的運力一直是網約車平臺渴求的資源。目前,多數網約車平臺的策略是與出租車公司合作,免費為其提供引流服務,同時補充自己的運力,培育用戶出行習慣。但趨勢來看,網約車平臺已經開始嘗試向出租車收費,嘀嗒在2019年8月就開始在一些城市試水,滴滴也在醞釀中。

  雖然網約車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待挖掘,參與的玩家也相當多。交通運輸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國內已有190余家網約車公司獲得經營許可。

  除了滴滴這樣的巨型獨角獸,在每一個細分市場也都有著大批玩家。科技公司、聚合平臺、車企平臺、地方性平臺等,每家企業依據運營經驗、算法技術、流量、車輛、牌照、運力等補貼優勢,正在切分著網約車市場蛋糕。與此同時,傳統出租車企業正在進行數字化改造,逐漸走向線上。

  除了網約車和出租車,在出行市場還有另外兩種模式值得一提,一個是傳統的長短租業務,一個則是分時租賃業務。

  傳統租車領域主要以一嗨租車和神州租車為主要玩家,兩家企業曾分別在紐交所和港股上市,近幾年來,兩家企業利潤日漸微薄,前者已在去年私有化,后者也將被北汽接盤。

  分時租賃領域更是一片狼藉,前前后后已經倒閉一大批企業,此前被曝光的“共享汽車墳墓”正是分時租賃模式覆滅的寫照。多位參與經營分時租賃的行業人士都曾向《車市物語》表示,分時租賃模式對于中國市場還是太早了。隨著Gofun、EVCARD等幾家幸存企業的轉型,分時租賃模式正式告一段落。

  整體來看,共享出行市場已經比較清晰,網約車、順風車戰事未了,傳統出租車、租車行業轉型求生,分時租賃模式基本宣告失敗。

■ 如何跑贏網約車市場?

  影響共享出行市場發展的,有兩個關鍵性因素:效率與合規。嘀嗒能率先盈利,正是其切入了網約車領域效率最高的板塊。

  傳統出行行業缺乏效率與活力,需要借助互聯網手段來激活,但網約車、順風車市場一度野蠻生長,也給后續發展埋下隱患。

  2016年以來,網約車和順風車領域陸續出臺了相關管理政策,針對網約車平臺、車輛、司機設置準入門檻,一些地區還對順風車接單設置要求,例如北京、上海、廣州都要求車輛每天接單不得超過2單,一些城市還設置了接單范圍。

  盡管監管政策已經出臺,網約車、順風車平臺還普遍存在著不合規問題,包括車輛、司機不合規,以順風車之名跑網約車之實、接單后轉單等問題。

  即便是進入上市程序的嘀嗒,也還沒有完全解決合規問題。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2020年以來,嘀嗒出行共遭到52項行政處罰,處罰事由均為“擅自從事或者變相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

  在嘀嗒遞交招股說明書之前,有關滴滴將登陸港股的傳聞就不絕于耳。但滴滴卻連續否認,“表示沒有任何明確的IPO計劃或時間表”。

  解決合規問題可能也是滴滴不急于推動上市的原因之一。走出順風車影響后,滴滴在順風車領域的布局非常保守,在整體業務推進上也更追求穩中求進。

  合規問題是一只隱形的手,可能會隨時扼住每家運營平臺的喉嚨。嘀嗒能夠率先實現盈利,給共享出行賽道上的玩家帶來更大信心,但上市之后,嘀嗒無疑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在效率上跑贏的嘀嗒,能否在合規這道關卡上順利過關,還要進一步觀察。

標簽:神州DST神州5號 2020款 廂式運輸車 2019款 廂式運輸車航天金龍 2020款 廂式運輸車中頂北京北京BJ40 2023款 城市獵人版 2.0T 自動兩驅先鋒版 汽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市場化優先 吉利/愛馳甲醇燃料路線對比

日前原機械工業部部長、工信部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專家組組長何光遠在一次公開發言中提到發展甲醇燃料符合中國國情他建議將甲醇汽車納入新能源汽車體系管理

1900/1/1 0:00:00
市場過于小眾 大眾ID. BUGGY將不會量產

日前大眾品牌首席執行官的量產計劃也暫時被擱置。IDBUGGY2019款Concept大眾IDBUGGY參數詢價概念車于2019年日內瓦車展期間發布其定位純電動沙灘車呆萌可愛的造型一經亮相便備受關注

1900/1/1 0:00:00
市場風云變幻 博世2020年如何應對未來?

2020年博世中國新聞發布會在5月如期召開作為博世的慣例活動每年的新聞發布會都像是一個技術Party博世的工程師們、高層以及全國各地的媒體都會濟濟一堂享受一場“饕餮盛宴”。不過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博世也將新聞發布會放到了線上

1900/1/1 0:00:00
市場份額達41% 特來電建成近30萬充電樁

日前特來電官方表示截至目前已經建成充電樁總數達296萬座其中公共充電樁達169萬座。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數據顯示特來電在全國公共充電市場份額高達41充電終端規模及市場占有率均為國內第一

1900/1/1 0:00:00
市場份額持續增長 SUV成大眾“保命符”

隨著中國工廠的逐漸復工大眾集團在華各項業務也正在不斷恢復。日前該企業表示截至6月12日大眾集團在華所有工廠產能均已接近100預計其5月份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長至204

1900/1/1 0:00:00
市場暴增能否延續?4月車市消費洞察

3月份中國乘用車市場銷量和市場用戶熱度大幅增長一掃前兩月市場陰霾時間進入2021年4月乘用車市場銷量表現和市場熱度能否延續呢?下面我們將以經銷商月度線索量為基礎數據來看一看4月的消費市場最新態勢及未來趨勢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