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普拉斯生產的某種汽車芯片。雖然在制造工藝上比頂級手機芯片落后幾代,但在可靠性和對工作環境的適應性上比不上手機芯片。
第三,渠道玩法差異很大。在這個地方,即使是被視為成功典范的特斯拉,也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未來規模放大后,它將面臨一個問題。直銷雖然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因素,但也放棄了傳統經銷商發揮的資金蓄水池功能。一旦中國年銷量超過50萬輛,全球銷量超過100萬輛,是否能保證永遠不會遇到傳統車企的庫存問題?如果不能將庫存控制在較低水平,對現金流的考驗將是極其嚴峻的。就算是特斯拉和蘋果,怎么可能安全?
第四,汽車產品的品牌力戰略和傳播玩法與消費電子完全不同。在這一點上,小米比蘋果更劣勢。
蘋果的品牌力在智能移動設備行業自然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一旦它跨界跑去造車,肯定會有人買?蘋果還有這樣的不確定性,品牌力遠不如蘋果的小米...
走性價比路線是很多行業的菜鳥崛起時常用的策略,小米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性價比路線的另一面,也難逃“便宜”的標簽。目前“小米”已經穩坐世界知名品牌前五,但在品牌價值上已經很難與蘋果甚至三星、華為相提并論。在全球主要智能移動設備提供商中,其毛利率也一直較低。高端機型的推出,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力,智能家電行業的大規模滲透,也沒能改變利潤低、品牌力低的短板。
別忘了,車里的屌絲已經大規模占領了現有市場。如果小米造一款新的電動車,即使有2-3萬元的價格沒有“秋山神車”的品牌賦能,銷售渠道也不如五菱的下沉級別,為什么能打敗五菱洪光MINI EV?這個價位買車的人真的看重小米人機界面的優勢嗎?有很大概率首選結實耐用的五菱。
是不是有一種感覺,街上的五菱洪光MINI EV好像一夜之間就冒出來了,而且越來越多?
“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著名相聲藝術家郭德綱的一句膾炙人口的包袱,用不知道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的混亂邏輯來調侃人。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資本市場的殘酷真相,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一個公司的初衷,和它擅長什么,最終如何實現無關。所以制作卡牌的公司最后成了世界聞名的任天堂,擅長制作樂器的雅馬哈也是玩摩托車的好手。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一個“為發燒而生”、立足于“做最適合中國人的手機系統”的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商,不僅已經深耕智能家電領域,現在又將目光投向未來的電動汽車,這真的很正常。
進入新能源汽車戰場有100個理由和好處,但作為一個跨界造車的“手機廠商”,你也可以列出1000個艱難險阻。
如果雷軍最終決定基于鴻海技術或其他開放式底盤平臺自主研發或造車,其最終成敗的關鍵仍然是如何建立一個完全不同于消費電子的R&D-制造-銷售-品牌體系。
這樣的汽車體系一旦沒有成功打造,“小米進軍”的結果必然是“造車打雷”。
文/茶友飲
-
[微信搜索“汽車通訊……e”和“一句話評論”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賽普拉斯生產的某種汽車芯片。雖然在制造工藝上比頂級手機芯片落后幾代,但在可靠性和對工作環境的適應性上比不上手機芯片。
第三,渠道玩法差異很大。在這個地方,即使是被視為成功典范的特斯拉,也不得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未來規模放大后,它將面臨一個問題。直銷雖然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因素,但也放棄了傳統經銷商發揮的資金蓄水池功能。一旦中國年銷量超過50萬輛,全球銷量超過100萬輛,是否能保證永遠不會遇到傳統車企的庫存問題?如果不能將庫存控制在較低水平,對現金流的考驗將是極其嚴峻的。就算是特斯拉和蘋果,怎么可能安全?
第四,汽車產品的品牌力戰略和傳播玩法與消費電子完全不同。在這一點上,小米比蘋果更劣勢。
蘋果的品牌力在智能移動設備行業自然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一旦它跨界跑去造車,肯定會有人買?蘋果還有這樣的不確定性,品牌力遠不如蘋果的小米...
走性價比路線是很多行業的菜鳥崛起時常用的策略,小米就是其中之一。然而,性價比路線的另一面,也難逃“便宜”的標簽。目前“小米”已經穩坐世界知名品牌前五,但在品牌價值上已經很難與蘋果甚至三星、華為相提并論。在全球主要智能移動設備提供商中,其毛利率也一直較低。高端機型的推出,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力,智能家電行業的大規模滲透,也沒能改變利潤低、品牌力低的短板。
別忘了,車里的屌絲已經大規模占領了現有市場。如果小米造一款新的電動車,即使有2-3萬元的價格沒有“秋山神車”的品牌賦能,銷售渠道也不如五菱的下沉級別,為什么能打敗五菱洪光MINI EV?這個價位買車的人真的看重小米人機界面的優勢嗎?有很大概率首選結實耐用的五菱。
是不是有一種感覺,街上的五菱洪光MINI EV好像一夜之間就冒出來了,而且越來越多?
“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著名相聲藝術家郭德綱的一句膾炙人口的包袱,用不知道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的混亂邏輯來調侃人。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資本市場的殘酷真相,決定了企業的生死存亡。一個公司的初衷,和它擅長什么,最終如何實現無關。所以制作卡牌的公司最后成了世界聞名的任天堂,擅長制作樂器的雅馬哈也是玩摩托車的好手。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變革時代,一個“為發燒而生”、立足于“做最適合中國人的手機系統”的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商,不僅已經深耕智能家電領域,現在又將目光投向未來的電動汽車,這真的很正常。
進入新能源汽車戰場有100個理由和好處,但作為一個跨界造車的“手機廠商”,你也可以列出1000個艱難險阻。
如果雷軍最終決定基于鴻海技術或其他開放式底盤平臺自主研發或造車,其最終成敗的關鍵仍然是如何建立一個完全不同于消費電子的R&D-制造-銷售-品牌體系。
一旦這樣的汽車系統沒有造成功,“小米進軍”的結果必然是“造一個c……和打雷”。
文/茶友飲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3月2日,沃爾沃汽車發布其全球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1900/1/1 0:00:00供給側原材料缺貨、漲價、斷供消息洶涌,動力電池漲價潮開始醞釀。高工鋰電注意到,近期動力電池企業漲價涵頻發,由上游原材料緊缺引發的漲價潮開始向下游傳導。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
1900/1/1 0:00:00奔馳未達到中美兩國燃油經濟性和減排目標去年,戴姆勒決定優先在歐洲銷售低排放的梅賽德斯奔馳電動車,這導致該公司未能在美國和中國實現燃油經濟性和減排目標,
1900/1/1 0:00:001、吉利百度成立集度汽車有限公司天眼查APP顯示,吉利與百度在今日成立全新合資公司,公司命名為集度汽車。新公司注冊資金達20億元,公司法人為夏一平。
1900/1/1 0:00:00在對外宣傳上,華為宣稱自己要做智能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成為國內的博世。目前這家企業正在基于自身ICT技術,為自己構建全產業鏈優勢。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