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曾玉群常說:“如果我們不是世界第一,我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2020年以來,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一路攀升,逼近萬億大關。一直獨占頭把交椅的吉利汽車實際控制人李書福,已經不在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0年中國汽車富豪榜榜首了。曾玉群以158億美元高居榜首,其次是李書福和長城汽車實際控制人魏建軍,分別為150億美元和80億美元。然而,在市值爆棚、財富飆升的背后,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績和營收雙雙下滑,負債總額持續攀升。一直在講產品,跑得快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能否擺脫“盛則衰,月盈則虧”的規律?面對毛利下滑、企業合作隱憂、政策紅利消失、產品質量、內外競爭加劇等問題,這家龍頭企業似乎進入了一個是繼續經營還是掠奪土地的兩難境地。如何保持行業的地位,如何抵御強大的競品?消化各種壞消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還剩下多少可能性?寧德的網速會降到2011年創立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嗎?只用了兩場“戰役”就躍上了動力電池的歷史舞臺。2012年,寶馬欲為其新能源汽車品牌“之諾”尋找中國電池供應商合作伙伴。雖然剛剛成立,但由于與ATL(手機鋰電池巨頭企業)的關系,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在鋰電池研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ATL長期為蘋果供貨的經驗對寶馬來說很有說服力。技術背景+高端品牌背書,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拿下寶馬大單。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從與寶馬的合作中受益匪淺。正是因為寶馬對技術的嚴格要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斷提高電池生產和測試水平。201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在200多家企業的激烈競爭中,搶占了近80%的市場份額。其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增速同比增長8倍。2017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出貨量達11.84GWh,同比增長50%,一舉超越比亞迪,電池裝機量全球第一。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4天后,速度將刷新紀錄,創業板最大IPO也讓其風光無限。與此同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歷代電池,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技術路線”上也占了上風。2011年,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主流觀點是三元鋰電池技術難度大,專利被日韓掌握,磷酸鐵鋰電池更容易突破,包括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也認同這個觀點。"比亞迪只能在全球和中國生產車用磷酸鐵鋰電池."。但次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2-2020)》政策公布,三元鋰電池成為2015年唯一能達到150Wh/kg以上的動力電池。押寶三元鋰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抓住了機會,開始趕風。此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元鋰電池繼續攻城略地。隨著消除里程焦慮的呼聲越來越高,很多品牌都配備了它,粉絲來自蔚來、威馬、廣汽、華晨寶馬、BAIC新能源、小鵬、寶馬iX3等等。根據SNE研究,2017年至2019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裝機容量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生產空間就在它一騎絕塵的時候,但是幾起關于明星單品NCM811電池自燃的事件讓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略顯沮喪;同時,LG化學也給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裝機容量方面受到限制;過去幾年被壓抑已久的磷酸鐵鋰電池,隨著比亞迪續航能力和安全性更高的“刀鋒電池”被更多主機廠商選擇,電池市場的格局開始悄然發生一系列微妙的變化。1月27日,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透露中長期戰略規劃,將于2025年左右正式推出高度集成的CTC(Cell to Chassis)電池技術,以實現電池組重量和空間的最小化,提高續航能力。與競爭對手最先進、最明亮的固態和半固態電池、石墨烯基電池和無鈷電池相比,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空間有限,僅限于希望通過結構優化來提高其能量密度。因為提高電池壽命的核心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如何防止傲人的速度變成失速?這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個新嘗試。1月13日,最新的SNE數據顯示,2020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將以34GWh(單位電功率:100 MW)的裝機容量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為24.82%。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增速有限這也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以來第四次獲得裝機量冠軍。然而,四連冠的背后是增速的大幅下滑。與2019年相比,LG新能源裝機量增長150%。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這一數字為3%。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8月,LG新能源一度超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終市場份額為22.63%。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區別只有兩點。有對手是好事,可以推動自己前進,但如果對手太強,你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擔心。2020年前三季度,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收達126.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8%,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達14.2億元,增長4.24%。然而,與2019年相比,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率有非常明顯的下降趨勢。2019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增長率為54.6%,利潤增長率為34%。在第三季度財報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收入增長率下降了53.8%,2019年降至一半。LG化學的電池業務,第三季度營收為31.4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6.31億元),同比增長42.3%。其營業利潤為168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9億元),同比增長168%。更明顯的是毛利率的下降。從2016年開始,一路下滑:從43.70%、36.29%、32.79%、29.06%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7.41%。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文。自當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相當于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下降50%。Q3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9.2億元,相當于當期凈利潤的近三成。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報銷潮沒有如期而至,但延期兩年的新政對于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來說,依然不寬裕。與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補貼主要植根于國內市場不同,LG化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全球產業布局,不僅在韓國國內市場拿下起亞和現代,在歐洲市場拿下沃爾沃和奧迪等大部分車企,在北美也拿下通用和FCA。自2014年起,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德國、法國、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子公司,并開始在海外市場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然而,隨著LG和三星SDI的頻繁努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外市場的擴張受到了阻礙。根據……何數據,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海外營收20億元,僅占總營收的4.37%。隨著政策的撤退和海外企業的涌入,主機廠商有了更多的選擇,很多二線電池企業有了更多的空間,所以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在當地的優勢會逐漸淡化。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需要一個新的故事。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公開表示,“電池產量是制約未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2月2日晚間,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續發布三份擴產公告,總投資不超過290億元建設/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21407120046/1 . jpg "/>
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曾玉群常說:“如果我們不是世界第一,我們就沒有存在的價值。”2020年以來,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值一路攀升,逼近萬億大關。一直獨占頭把交椅的吉利汽車實際控制人李書福,已經不在福布斯中國發布的2020年中國汽車富豪榜榜首了。曾玉群以158億美元高居榜首,其次是李書福和長城汽車實際控制人魏建軍,分別為150億美元和80億美元。然而,在市值爆棚、財富飆升的背后,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業績和營收雙雙下滑,負債總額持續攀升。一直在講產品,跑得快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能否擺脫“盛則衰,月盈則虧”的規律?面對毛利下滑、企業合作隱憂、政策紅利消失、產品質量、內外競爭加劇等問題,這家龍頭企業似乎進入了一個是繼續經營還是掠奪土地的兩難境地。如何保持行業的地位,如何抵御強大的競品?消化各種壞消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還剩下多少可能性?寧德的網速會降到2011年創立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嗎?只用了兩場“戰役”就躍上了動力電池的歷史舞臺。2012年,寶馬欲為其新能源汽車品牌“之諾”尋找中國電池供應商合作伙伴。雖然剛剛成立,但由于與ATL(手機鋰電池巨頭企業)的關系,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在鋰電池研發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另一方面,ATL長期為蘋果供貨的經驗對寶馬來說很有說服力。技術背景+高端品牌背書,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拿下寶馬大單。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從與寶馬的合作中受益匪淺。正是因為寶馬對技術的嚴格要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斷提高電池生產和測試水平。201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在200多家企業的激烈競爭中,搶占了近80%的市場份額。其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增速同比增長8倍。2017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出貨量達11.84GWh,同比增長50%,一舉超越比亞迪,電池裝機量全球第一。2018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4天后,速度將刷新紀錄,創業板最大IPO也讓其風光無限。與此同時,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歷代電池,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技術路線”上也占了上風。2011年,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主流觀點是三元鋰電池技術難度大,專利被日韓掌握,磷酸鐵鋰電池更容易突破,包括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也認同這個觀點。"比亞迪只能在全球和中國生產車用磷酸鐵鋰電池."。但次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12-2020)》政策公布,三元鋰電池成為2015年唯一能達到150Wh/kg以上的動力電池。押寶三元鋰的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抓住了機會,開始趕風。此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元鋰電池繼續攻城略地。隨著消除里程焦慮的呼聲越來越高,很多品牌都配備了它,粉絲來自蔚來、威馬、廣汽、華晨寶馬、BAIC新能源、小鵬、寶馬iX3等等。根據SNE研究,2017年至2019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裝機容量連續三年位居全球第一。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生產空間就在它一騎絕塵的時候,但是幾起關于明星單品NCM811電池自燃的事件讓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略顯沮喪;同時,LG化學也給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裝機容量方面受到限制;過去幾年被壓抑已久的磷酸鐵鋰電池,隨著比亞迪續航能力和安全性更高的“刀鋒電池”被更多主機廠商選擇,電池市場的格局開始悄然發生一系列微妙的變化。1月27日,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透露中長期戰略規劃,將于2025年左右正式推出高度集成的CTC(Cell to Chassis)電池技術,以實現電池組重量和空間的最小化,提高續航能力。與競爭對手最先進、最明亮的固態和半固態電池、石墨烯基電池和無鈷電池相比,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空間有限,僅限于希望通過結構優化來提高其能量密度。因為提高電池壽命的核心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如何防止傲人的速度變成失速?這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個新嘗試。1月13日,最新的SNE數據顯示,2020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將以34GWh(單位電功率:100 MW)的裝機容量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為24.82%。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增速有限這也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以來第四次獲得裝機量冠軍。然而,四連冠的背后是增速的大幅下滑。與2019年相比,LG新能源裝機量增長150%。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這一數字為3%。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8月,LG新能源一度超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最終市場份額為22.63%。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區別只有兩點。有對手是好事,可以推動自己前進,但如果對手太強,你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擔心。2020年前三季度,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收達126.9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0.8%,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達14.2億元,增長4.24%。然而,與2019年相比,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率有非常明顯的下降趨勢。2019年,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增長率為54.6%,利潤增長率為34%。在第三季度財報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收入增長率下降了53.8%,2019年降至一半。LG化學的電池業務,第三季度營收為31.4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86.31億元),同比增長42.3%。其營業利潤為1688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9億元),同比增長168%。更明顯的是毛利率的下降。從2016年開始,一路下滑:從43.70%、36.29%、32.79%、29.06%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7.41%。2019年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聯合發文。自當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相當于在2018年基礎上平均下降50%。Q3財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達9.2億元,相當于當期凈利潤的近三成。雖然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報銷潮沒有如期而至,但延期兩年的新政對于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來說,依然不寬裕。與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補貼主要植根于國內市場不同,LG化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全球產業布局,不僅在韓國國內市場拿下起亞和現代,在歐洲市場拿下沃爾沃和奧迪等大部分車企,在北美也拿下通用和FCA。自2014年起,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德國、法國、美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子公司,并開始在海外市場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然而,隨著LG和三星SDI的頻繁努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外市場的擴張受到了阻礙。根據……何數據,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海外營收20億元,僅占總營收的4.37%。隨著政策的撤退和海外企業的涌入,主機廠商有了更多的選擇,很多二線電池企業有了更多的空間,所以當代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在當地的優勢會逐漸淡化。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需要一個新的故事。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公開表示,“電池產量是制約未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素,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2月2日晚間,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續發布三份擴產公告,總投資不超過290億元,新建/擴建“四川省宜賓制造基地五期、六期項目”、“控股子公司時代一汽動力電池生產線擴建”、“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肇慶動力及儲能電池項目(一期)”三大基地。根據后期團隊的報告,從2020年至今,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在擴產方面的總支出已經超過1000億元,是2019年的兩倍。據中信建投預測,到2023年,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披露的項目將全部完成。在這些新項目達到設計產能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總產能將在2025年達到至少600GWh,即2020年產能的6倍。根據SNE研究的數據,2025年電動汽車上的動力電池裝機容量將為1163GWh,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估計總產能將占一半。近25%的市場份額,2020年3%的增長率,這種擴張是否略顯激進?產能擴張受到質疑。雖然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努力擴大生產,但其市值仍未能超過萬億目標。一些投資者并不看好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他們認為該公司將繼續擴大其生產能力,而不是使其業務多樣化。產能過剩的時候,公司可能會走鋼鐵煤炭一樣的路。最新的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公司總負債已達711.87億元,較去年三季度末的558.22億元增長27.52%。負債率達到51.6%。動力電池市場現在處于新技術的最前沿,技術路線隨時會發生變化,行業老大的位置也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業內各大電池廠商基本都會兼顧兩條路線,但各自的技術領先路線不同。三元鋰路線是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條重要投資路線。按照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高達90%的產能利用率計算,如果乘用車領域出現航線變動,其產能無疑將面臨巨大空缺。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梳理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路徑,不難發現,快速大批量的圈地式合作是實現其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引擎。在當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的朋友圈里,有一汽、BAIC、廣汽、東風、SAIC、長安六大國有車企,也有蔚來、小鵬、威馬等造車新勢力,還有特斯拉、寶馬、大眾等外資巨頭。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跨越式發展,誰都不想被“七寸”掐住,占汽車總成本40%左右的動力電池成為很多企業的突破口。被新能源汽車“帶飛”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再是車企的唯一選擇。特斯拉的訂單分配給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LG化學和松下;寶馬在中國將部分訂單分配給億緯鋰能,而大眾則參股郭萱高科。SAIC和蔚來開始布局固態電池。脫胎于長城汽車的動力電池制造商蜂巢能源正式發布兩款續航里程800公里的新型無鈷電池。該協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電池企業和汽車制造商之間的合作關系也在發生變化。電池企業不可能控制整車廠,整車廠也會做電池,不是完全用當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可能也會用一部分電池。和發動機一樣,動力電池作為核心部件,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的車企自主生產。政策保溫房已成過去,內憂外患蜂擁而至,技術征服也是任重道遠。如何捍衛自己的霸權,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似乎已經進入了自己的擔憂時刻。競爭日益激烈,舊的打法已經不適合了。對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來說,無論是捍衛業務還是掠奪土地,都需要探索新的突破口。來源:深潛原子(id:深潛原子)
2月25日晚,理想汽車舉行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投資者電話會,并透露將于2023年交付首款純電動車型,2022年之后產品矩陣將逐步豐富,未來將覆蓋1550萬元的價格區間。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Musk)又一次遭到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這一次是因為其涉嫌操縱加密貨幣,尤其是“狗狗幣”(Dogecoin)。
1900/1/1 0:00:002021年2月26日,潮玩中國年,潮創共狂歡,牛年開春之際,宏光MINIEV“裝出腔調”線上潮創大賽迎來了完美收官時刻。
1900/1/1 0:00:00過去一年,汽車生意的確不好做,但是也沒有那些廠家說的那么慘。
1900/1/1 0:00:002月26日,一汽大眾銷售公司執行副總馬振山在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關于自己的人事變動,他表示,從即日起已經調回一汽集團工作,并感謝大家對他工作的支持。
1900/1/1 0:00:00根據第一電動研究院數據,2021年1月國產新能源乘用車上險數為146萬輛,同比增長23611。其中,純電動車上險1189萬輛,占比為811,插混車型上險276萬輛,占比189。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