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剛過,比亞迪又進行了一次大調整。但汽車業務的組織架構調整出乎意料,尤其是趙長江的調整,令人關注。
在比亞迪的官方公告中,具體的組織架構調整和相關高管的任命為:成立王朝網絡銷售事業部,由陸田擔任總經理。陸田2003年加入比亞迪,先后負責山東、北京、天津、西北、華中地區的營銷和管理工作。易網銷售部成立,張卓任總經理。張卓于2004年加入比亞迪,一直負責比亞迪汽車培訓部、渠道部、市場部、一線銷售和產品中心。成立品牌與公共關系部,由李云飛擔任總經理。李云飛于2004年加入比亞迪,一直負責比亞迪汽車、騰勢電動車和比亞迪集團的銷售、營銷、品牌和公關工作。成立售后服務事業部,由高子愷擔任總經理。高子韜于2004年加入比亞迪,一直負責比亞迪汽車渠道、銷售、體育賽事和售后服務管理。原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將調任某高端品牌負責籌備工作。趙長江于2009年加入比亞迪,負責多個區域的營銷工作。2017年出任比亞迪汽車銷售總經理。簡而言之,原本垂直管理、由趙長江全面負責的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被劃分為王朝網、E網、品牌與公關、售后服務四大事業部。以李云飛為代表的一批80后被任命為事業部總經理,向集團總部匯報。而趙長江被調出來打造新的高端品牌。“一權觀察”認為,此舉體現了王傳福的新判斷:1。韓的熱銷表明,智能汽車的市場空間正在爆炸。同時,隨著蘋果和其他科技公司的進入,競爭將會有很大的改變。比亞迪需要趁熱打鐵,在多年積累的電動車R&D、生產和經銷能力以及消費者口碑的基礎上,盡快推出更高端的自主品牌,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盡可能地提振品牌勢能,搶占領域。2.汽車銷售公司分為四個部分,實現集團直管的扁平化管理,為即將到來的組織變革做準備。3.趙長江敢打敢拼,斗志昂揚,賦予他更全面的功能,讓他向上沖擊,快速試錯,看他能不能扛起比亞迪“品牌向上”的大旗。四年來,在趙長江全新營銷戰略的推動下,之前只強調“技術為王”的比亞迪,正逐漸學會用“用戶”的方式去思考。韓的熱銷,正是這些努力和改變的直接結果:作為王朝系列的重點車型,它在去年7月份一經上市,就立刻點燃了市場的熱情,不僅連續三個月實現了銷量過萬,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比亞迪韓(EV+DM)上市后的月銷量直方圖(比亞迪官方數據)在比亞迪內部,趙長江以“敢吹敢拍”著稱。去年10月,他曾放言“2021年特斯拉Model 3被韓單挑”。今年1月,韓用12103輛的月銷量數據給出了答案。他說“比亞迪是汽車行業的華為”,引發投資者激烈爭論。他還說,“我們正在為所有產品建立一個數字化服務系統,并建立所有在線客戶感知產品的聯系。”很快,比亞迪汽車APP將在社區、商城、汽車、服務、個人信息五個方面上線。敢于給自己定高目標并向全世界公布,快速學習先進知識和管理工具并快速應用的趙長江,與有華為“大嘴”之稱的余承東頗為相似。作為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當……年僅30歲時e 2017年上任),趙長江四年來的成績相當搶眼,這讓敢于用新人的王傳福感到欣慰。當時正是因為大膽起用年僅31歲的夏治兵擔任銷售公司總經理,比亞迪創造了第一波銷量增長的奇跡。但趙長江的“火箭般飆升”和口無遮攔的性格也讓一些人不服氣——“他是幸運的”,意味深長。這種調整,顯示了王傳福對外部形勢和內部人心的洞察,也顯示了他對歷史經驗教訓的充分總結: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立起一座山來挑戰更高的目標,而不是在原有的體制上多加幾碼。這個更高的目標顯然不是應對現有的競爭,而是應對“蘋果造車”將帶來的競爭巨變。可以預期,趙長江新品牌的使命是“對標蘋果”,而不是“對標特斯拉”。在王傳福的一貫言論中,特斯拉并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存在。2013年,他說,“只要家庭消費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就能造出特斯拉。”這幾年,他屢遭嘲諷,卻始終沒有改變態度。比亞迪韓這半年的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他當年的判斷,增強了他挑戰更高目標的信心。14年來,蘋果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產品定義和供應鏈整合能力無與倫比,獨一無二。特斯拉在智能汽車領域的轉型邏輯和蘋果幾乎一樣。兩者的區別在于,蘋果還擁有獨特的內容生態+操作系統,以及長期沉浸其中的超過9億用戶(2019年蘋果公布的年度活躍用戶數)。
我們認為,蘋果造車,會從兩條戰線掀起巨浪:一是產品定義+供應鏈整合,二是內容生態+操作系統。這將是一場全新的升級之戰——無論特斯拉、比亞迪、華為還是蔚來,目前都沒有完成完整的拼圖。從這個角度來看,趙長江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困難。與華為深度合作,盡快完成軟硬一體的完整拼圖,或許是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所以,打造一個全新的品牌,放下過去的包袱,讓趙長江以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組織升級,包括與華為或者騰訊的深度綁定,可能是王傳福深思熟慮的結果。“趙大炮”和“余大嘴”的組合也不是沒有可能。另一方面,蘋果也不是沒有弱點。進入智能汽車的全新賽道,蘋果面臨的挑戰只有一個:喬布斯走了。然而,這可能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創業者缺乏對未來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對產品和服務的偏執追求,可能會導致時間的浪費,甚至缺乏跨越鴻溝的勇氣。蘋果過去五年在“泰坦”項目上的搖擺不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無論如何,趙長江將扛起的這面大旗,在未來五年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義。作為一個觀察窗口,人們至少可以觀察到三個關鍵點:1。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上一輪“中國造車新勢力”,這一輪智能汽車浪潮沖擊下的內部組織變革和文化變革的策略、節奏和方法;2.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蘋果時代”,中國汽車公司和全球科技公司都有與連橫合作的決心和速度;3.以趙長江為代表,中國汽車公司培養的80后,能否成長為適應未來競爭的新一代企業家?、李想、何的崛起,證明了中國年輕一代互聯網創業者“重新定義汽車”的巨大可能性。但是只有三個是不夠的。智能汽車時代,需要更多優秀的年輕人。祝他們放下包袱,告別過去,用全新的價值觀和方法論重塑自己和組織,完成這驚心動魄的飛躍。第一電氣網高級編輯王蕊對此文有所幫助。2月剛過,比亞迪又進行了一次大調整。但汽車業務的組織架構調整出乎意料,尤其是趙長江的調整,令人關注。
在比亞迪的官方公告中,具體的組織架構調整和相關高管的任命為:成立王朝網絡銷售事業部,由陸田擔任總經理。陸田2003年加入比亞迪,先后負責山東、北京、天津、西北、華中地區的營銷和管理工作。易網銷售部成立,張卓任總經理。張卓于2004年加入比亞迪,一直負責比亞迪汽車培訓部、渠道部、市場部、一線銷售和產品中心。成立品牌與公共關系部,由李云飛擔任總經理。李云飛于2004年加入比亞迪,一直負責比亞迪汽車、騰勢電動車和比亞迪集團的銷售、營銷、品牌和公關工作。成立售后服務事業部,由高子愷擔任總經理。高子韜于2004年加入比亞迪,一直負責比亞迪汽車渠道、銷售、體育賽事和售后服務管理。原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趙長江將調任某高端品牌負責籌備工作。趙長江于2009年加入比亞迪,負責多個區域的營銷工作。2017年出任比亞迪汽車銷售總經理。簡而言之,原本垂直管理、由趙長江全面負責的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被劃分為王朝網、E網、品牌與公關、售后服務四大事業部。以李云飛為代表的一批80后被任命為事業部總經理,向集團總部匯報。而趙長江被調出來打造新的高端品牌。“一權觀察”認為,此舉體現了王傳福的新判斷:1。韓的熱銷表明,智能汽車的市場空間正在爆炸。同時,隨著蘋果和其他科技公司的進入,競爭將會有很大的改變。比亞迪需要趁熱打鐵,在多年積累的電動車R&D、生產和經銷能力以及消費者口碑的基礎上,盡快推出更高端的自主品牌,在有限的時間窗口內,盡可能地提振品牌勢能,搶占領域。2.汽車銷售公司分為四個部分,實現集團直管的扁平化管理,為即將到來的組織變革做準備。3.趙長江敢打敢拼,斗志昂揚,賦予他更全面的功能,讓他向上沖擊,快速試錯,看他能不能扛起比亞迪“品牌向上”的大旗。四年來,在趙長江全新營銷戰略的推動下,之前只強調“技術為王”的比亞迪,正逐漸學會用“用戶”的方式去思考。韓的熱銷,正是這些努力和改變的直接結果:作為王朝系列的重點車型,它在去年7月份一經上市,就立刻點燃了市場的熱情,不僅連續三個月實現了銷量過萬,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比亞迪韓(EV+DM)上市后的月銷量直方圖(比亞迪官方數據)在比亞迪內部,趙長江以“敢吹敢拍”著稱。去年10月,他曾放言“2021年特斯拉Model 3被韓單挑”。今年1月,韓用月銷售數據給出了答案……12103輛車。他說“比亞迪是汽車行業的華為”,引發投資者激烈爭論。他還說,“我們正在為所有產品建立一個數字化服務系統,并建立所有在線客戶感知產品的聯系。”很快,比亞迪汽車APP將在社區、商城、汽車、服務、個人信息五個方面上線。敢于給自己定高目標并向全世界公布,快速學習先進知識和管理工具并快速應用的趙長江,與有華為“大嘴”之稱的余承東頗為相似。作為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經理(2017年上任時才30歲),趙長江四年來的成績相當搶眼,這讓敢于起用新人的王傳福感到欣慰。當時正是因為大膽起用年僅31歲的夏治兵擔任銷售公司總經理,比亞迪創造了第一波銷量增長的奇跡。但趙長江的“火箭般飆升”和口無遮攔的性格也讓一些人不服氣——“他是幸運的”,意味深長。這種調整,顯示了王傳福對外部形勢和內部人心的洞察,也顯示了他對歷史經驗教訓的充分總結:在適當的時候,讓他們立起一座山來挑戰更高的目標,而不是在原有的體制上多加幾碼。這個更高的目標顯然不是應對現有的競爭,而是應對“蘋果造車”將帶來的競爭巨變。可以預期,趙長江新品牌的使命是“對標蘋果”,而不是“對標特斯拉”。在王傳福的一貫言論中,特斯拉并不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存在。2013年,他說,“只要家庭消費啟動,比亞迪分分鐘就能造出特斯拉。”這幾年,他屢遭嘲諷,卻始終沒有改變態度。比亞迪韓這半年的迅速崛起,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他當年的判斷,增強了他挑戰更高目標的信心。14年來,蘋果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產品定義和供應鏈整合能力無與倫比,獨一無二。特斯拉在智能汽車領域的轉型邏輯和蘋果幾乎一樣。兩者的區別在于,蘋果還擁有獨特的內容生態+操作系統,以及長期沉浸其中的超過9億用戶(2019年蘋果公布的年度活躍用戶數)。
我們認為,蘋果造車,會從兩條戰線掀起巨浪:一是產品定義+供應鏈整合,二是內容生態+操作系統。這將是一場全新的升級之戰——無論特斯拉、比亞迪、華為還是蔚來,目前都沒有完成完整的拼圖。從這個角度來看,趙長江面臨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困難。與華為深度合作,盡快完成軟硬一體的完整拼圖,或許是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所以,打造一個全新的品牌,放下過去的包袱,讓趙長江以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完成組織升級,包括與華為或者騰訊的深度綁定,可能是王傳福深思熟慮的結果。“趙大炮”和“余大嘴”的組合也不是沒有可能。另一方面,蘋果也不是沒有弱點。進入智能汽車的全新賽道,蘋果面臨的挑戰只有一個:喬布斯走了。然而,這可能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創業者缺乏對未來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對產品和服務的偏執追求,可能會導致時間的浪費,甚至缺乏跨越鴻溝的勇氣。蘋果過去五年在“泰坦”項目上的搖擺不定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無論如何,趙長江將扛起的這面大旗,在未來五年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義。作為一個觀察窗口,人們至少可以觀察到三個關鍵點:1。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上一輪“中國造車新勢力”,這一輪智能汽車浪潮沖擊下的內部組織變革和文化變革的策略、節奏和方法;2.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蘋果時代”,中國汽車公司和全球科技公司都有與連橫合作的決心和速度;3.以趙長江為代表,中國汽車公司培養的80后,能否成長為適應未來競爭的新一代企業家?、李想、何的崛起,證明了中國年輕一代互聯網創業者“重新定義汽車”的巨大可能性。但是只有三個是不夠的。智能汽車時代,需要更多優秀的年輕人。祝他們放下包袱,告別過去,用全新的價值觀和方法論重塑自己和組織,完成這驚心動魄的飛躍。第一電氣網高級編輯王蕊對本文有所幫助。
日前,比亞迪公布了其在2021年1月的銷量情況,其中,該品牌在1月共銷售42094輛車,同比增長68,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19871輛,同比增長1831。
1900/1/1 0:00:00剛立春,蔚來、理想等一批新勢力們有些迫不及待地分享著自己的喜訊,300400的同比增長一邊演繹著后來者們的躊躇滿志,一邊映照著新時代的奔涌來襲。
1900/1/1 0:00:00近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完成了對行業領先的汽車智能芯片企業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簡稱“地平線”)的戰略投資。自此,標志著長城汽車正式進軍芯片產業。
1900/1/1 0:00:002020年,騰勢成立十周年。在這期間,騰勢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變化:自主品牌車企成長迅速,造車新勢力告別“野蠻生長”期,兩極分化已成定式。
1900/1/1 0:00:00日前,華為消費者BG總裁余承東、全球生態發展部總裁汪嚴旻,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CTO蔡建永、Marketing與銷售服務部副總經理王雋一行到訪北汽集團基地,與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姜德義,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報道,在TheMotleyFool的系列節目MotleyFoolLiveIndustryFocus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