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賽力斯的“教學局”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剛剛開春,蔚來、理想等一批新生力量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他們的喜訊。同比300%-400%的增長,反映了后來者的自滿,也反映了新時代的奔涌。

困境中的期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分別達到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7.5%和10.9%,增速由負轉正。事實上,如果把視野范圍擴展到全球市場,這樣的市場演變會更加驚心動魄。去年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00萬輛,同比增長4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汽車總銷量無情地下降了1/5。在此期間,即使是對汽車行業并不熱衷的人,也能毫不猶豫地嗅到加速變革的氣息。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新能源市場轉型加速,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面對慢慢開放的新世界,中國迅速歡迎。回顧2020年新能源的關鍵拐點,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市場規模在加速擴大,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但蛋糕越做越大的必然結果是外部競爭對手越來越虎視眈眈。蘋果、索尼、華為等科技巨頭紛紛參戰,新的技術和系統正在加速構建新秩序。未來的一切都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從過去一年中國市場的競爭態勢來看,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興力量和以洪光MINI為代表的低端產品成為新能源市場最耀眼的增長引擎,但在最廣闊的“中部市場”仍缺乏增長潛力,呈現“崩塌”之勢。

相對于新勢力,高端產品用戶追求全新的科技體驗,低端消費市場滿足短途出行的個性化需求,在中部核心細分市場,消費者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出行焦慮(無論是續航焦慮還是安全焦慮)并未得到緩解,傳統品牌認知一時難以逆轉。市場還是需要時間和實踐來培育和正面引導的。這也讓大部分傳統勢力,尤其是已經處于相對弱勢的自主品牌,無奈地陷入了轉型的困境。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2019年,造車新勢力僅占國內新能源市場的6%。2020年短短一年,市場份額增長了4倍,達到25%。在推動電動化普及的過程中,新生力量步步緊逼,傳統自主品牌的轉向顯得有些慌亂。

一些在雙重積分壓力下被動誕生的新能源汽車,從一開始就開錯了方向,這也給傳統自主品牌新能源轉型帶來了一絲不可磨滅的陰霾,而這種斑駁需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用敬畏和熱愛慢慢撫平。

好在各大主機廠也在以技術的底層變革和逐漸清晰的市場洞察力引領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反攻節奏,比如吉利和長城,以及脫胎于傳統車企的賽勒斯和藍兔,而低調隱忍的賽勒斯或許更能體現出自主品牌在某些方面從被動轉型到自覺進化的發展戰略轉變。

《駝峰》描繪了未來

“傳統燃油汽車30年的發展歷史證明,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核心競爭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離不開核心技術的自主培育,也離不開像賽勒斯這樣視技術為生命的中國企業。”幾個月前,在賽勒斯的技術大會上,CEO于海坤回顧了中國飽經風霜的汽車行業,給出了下一個時代的答案。

核心技術,這個被強調了無數次的詞,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當汽車行業的核心價值在變化和發展……rom發動機、車身、底盤到電池、芯片、車載系統,如何在自己不擅長的陌生領域實現技術探索和突破,成為了所有品牌最現實、最殘酷的問題。從領先的三電一體化技術到高效安全的電池組,賽萊斯特也在不斷探索。SF5自由遠征版成為載體,“駝峰”智能增程系統是其在智能聯網浪潮中的最新思維。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什么是“駝峰智能增程系統”?如果說之前主流增程系統的發展路徑是以零部件采購和集成調校為主,側重于解決電動車續航能力的基礎問題,但缺乏統一的R&D和對核心零部件匹配的管理。那么“駝峰智能增程系統”更像是賽勒斯和華為聯合打造的增程系統的高級版本,專注于增程系統的整體研發和調優。

集成了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MCU電機控制器、Celeste SEP200電機、高效二代增程器、電池系統、整車控制器、充電系統等。通過硬件升級和軟件全面優化,力圖實現高性能、低能耗、更安靜、更安全、更智能的全新駕駛體驗。

車輛綜合功率達到405kW,最大扭矩820N·m,百公里加速4s,NEDC綜合續航超過1000 km...首款搭載該系統的天界SF5自由遠征版,正在通過華麗的數字重新定義自己,描繪未來。

曾幾何時,當多股新興力量同時發力,原有的增長邊界被打破,價值體系被重構,自主品牌略顯被動的轉型立刻陷入深深的質疑。有質疑者認為,傳統造車勢力普遍缺乏通向下一個時代的互聯網基因,智能互聯技術的不良積累和陳舊的管理模式體系正在拖累品牌轉向的速度。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的確,當特斯拉和韋小立被互聯網思維和技術革命裹挾的時候,那些負重前行的自主品牌突然發現,前面有一條如此陌生的路。于是,傳統汽車廠商開始與科技巨頭不謀而合,雙手逐漸緊握在一起,合作成為多方受益的最佳選擇。

就像大眾聯手微軟、豐田聯手亞馬遜、谷歌聯手福特一樣,駝峰智能增程系統不僅在增程的技術體系上進化,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主動擁抱互聯網的生動典范。而且在傳統強人尚未布局合作成果的當下,賽勒斯與華為的開放合作顯然取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而且就搭載這套系統的SF5自由遠征版而言,其細分市場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在充分的差異化競爭和新技術的賦能下,SF5自由遠征版在25萬元的價格區間內占據了絕對有利的地形,有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的實力,成長為中部市場的佼佼者,進一步引領發展。

在瞬息萬變的新能源市場中,時間無疑是核心要素之一。賽勒斯和SF5自由遠征版深知,只有率先搶占市場的重圍,才能獲得市場的話語權,構筑未來的階梯。

不確定的未來和確定的道路

“一個是技術市場,一個是資源市場,他們在互相開放產品市場。從長遠來看,如果國內企業立志于更高層次的發展,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賽勒斯一直在思考如何有序發展技術市場,如何有效配置資源市場。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為此,在堅持開放合作的同時……賽利斯正在不斷構建國際國內協同發展自研體系,開拓國內外技術和資源市場。

依托美國SERES Global R&D中心領先的R&D能力,如今的塞蕾斯塞蕾斯在電機領域實現了交流異步和永磁同步電機的雙覆蓋,在技術平臺領域實現了增程和純電并行發展,在電控領域實現了IGBT+碳化硅逆變器技術開發,在電池領域實現了方形+圓柱形+固態電池,在認證領域實現了美標+中標+歐標的產品制造能力...

據微知,在新能源技術領域,賽勒斯全球專利數量已超過1000項,是國內最早掌握三胞核心技術并實現量產的企業之一。不僅如此,賽勒斯還在全球范圍內投資新能源核心技術,整合全球資源,為未來發展和產品迭代鋪路。

從2016年美國硅谷R&D中心成立,到2019年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的兩江智能工廠正式投產,再到去年天界首款車型SF5上市,天界已經逐漸形成了硅谷R&D、中國制造、全球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從整體環境來看,一方面,隨著補貼的逐漸下降,低油耗、低排放,尤其是“碳中和”的承諾(中國碳排放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2060年碳排放達到中性),其他壓力也隨之而來;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主機廠無法舍棄手中多年積累的燃油車資產資源,這無形中迫使主機廠在燃油車和純電動車之間尋找一個關鍵的平衡發展點,既能滿足減排的要求,又能適應新能源的趨勢,所以混合動力是必然的發展過渡形式。

汽車行業的競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新勢力如東風的藍兔、SAIC的智機和R汽車已經準備好對抗雄心勃勃的特斯拉。在我們面前,是一個殘酷的戰場,那里有許多不確定性和希望。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賽勒斯所倡導的技術領先、全球發展、強強聯合等發展路徑,將對自主品牌加速轉型起到關鍵的先鋒和示范作用。

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剛剛開春,蔚來、理想等一批新勢力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他們的好消息。同比300%-400%的增長,反映了后來者的自滿,也反映了新時代的奔涌。

困境中的期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將分別達到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增長7.5%和10.9%,增速由負轉正。事實上,如果把視野范圍擴大到全球市場,這樣的市場演變會更加驚心動魄。去年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300萬輛,同比增長43%。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汽車總銷量無情地下降了1/5。在此期間,即使是對汽車行業并不熱衷的人,也能毫不猶豫地嗅到加速變革的氣息。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新能源市場轉型加速,產業競爭格局重塑,核心價值鏈重構。面對慢慢開放的新世界,中國迅速歡迎。回顧2020年新能源的關鍵拐點,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市場規模在加速擴大,市場需求也在快速增加。但蛋糕越做越大的必然結果是外部競爭對手越來越虎視眈眈。蘋果、索尼、華為等科技巨頭紛紛參戰,新的技術和系統正在加速構建新秩序。未來的一切都值得期待。

另一方面,從過去一年中國市場的競爭態勢來看,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興力量和以洪光MINI為代表的低端產品成為新能源市場最耀眼的增長引擎,但在最廣闊的“中部市場”仍缺乏增長潛力,呈現“崩塌”之勢。

相對于新勢力,高端產品用戶追求全新的科技體驗,低端消費市場滿足短途出行的個性化需求,在中部核心細分市場,消費者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出行焦慮(無論是續航焦慮還是安全焦慮)并未得到緩解,傳統品牌認知一時難以逆轉。市場還是需要時間和實踐來培育和正面引導的。這也讓大部分傳統勢力,尤其是已經處于相對弱勢的自主品牌,無奈地陷入了轉型的困境。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2019年,造車新勢力僅占國內新能源市場的6%。2020年短短一年,市場份額增長了4倍,達到25%。在推動電動化普及的過程中,新生力量步步緊逼,傳統自主品牌的轉向顯得有些慌亂。

一些在雙重積分壓力下被動誕生的新能源汽車,從一開始就開錯了方向,也給傳統自主品牌新能源轉型帶來了一絲抹不去的陰霾,而這斑駁需要慢慢來……在未來的日子里充滿了敬畏和愛。

好在各大主機廠也在以技術的底層變革和逐漸清晰的市場洞察力引領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的反攻節奏,比如吉利和長城,以及脫胎于傳統車企的賽勒斯和藍兔,而低調隱忍的賽勒斯或許更能體現出自主品牌在某些方面從被動轉型到自覺進化的發展戰略轉變。

《駝峰》描繪了未來

“傳統燃油汽車30年的發展歷史證明,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核心競爭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未來離不開核心技術的自主培育,也離不開像賽勒斯這樣視技術為生命的中國企業。”幾個月前,在賽勒斯的技術大會上,CEO于海坤回顧了中國飽經風霜的汽車行業,給出了下一個時代的答案。

核心技術,這個被強調了無數次的詞,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內涵。當汽車行業的核心價值正在從發動機、車身、底盤向電池、芯片、車載系統轉變和演進的時候,如何在自己不擅長的陌生領域實現技術探索和突破,成為了所有品牌最現實、最殘酷的問題。從領先的三電一體化技術到高效安全的電池組,賽萊斯特也在不斷探索。SF5自由遠征版成為載體,“駝峰”智能增程系統是其在智能聯網浪潮中的最新思維。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什么是“駝峰智能增程系統”?如果說之前主流增程系統的發展路徑是以零部件采購和集成調校為主,側重于解決電動車續航能力的基礎問題,但缺乏統一的R&D和對核心零部件匹配的管理。那么“駝峰智能增程系統”更像是賽勒斯和華為聯合打造的增程系統的高級版本,專注于增程系統的整體研發和調優。

集成了華為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MCU電機控制器、Celeste SEP200電機、高效二代增程器、電池系統、整車控制器、充電系統等。通過硬件升級和軟件全面優化,力圖實現高性能、低能耗、更安靜、更安全、更智能的全新駕駛體驗。

車輛綜合功率達到405kW,最大扭矩820N·m,百公里加速4s,NEDC綜合續航超過1000 km...首款搭載該系統的天界SF5自由遠征版,正在通過華麗的數字重新定義自己,描繪未來。

曾幾何時,當多股新興力量同時發力,原有的增長邊界被打破,價值體系被重構,自主品牌略顯被動的轉型立刻陷入深深的質疑。有質疑者認為,傳統造車勢力普遍缺乏通向下一個時代的互聯網基因,智能互聯技術的不良積累和陳舊的管理模式體系正在拖累品牌轉向的速度。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的確,當特斯拉和韋小立被互聯網思維和技術革命裹挾的時候,那些負重前行的自主品牌突然發現,前面有一條如此陌生的路。于是,傳統汽車廠商開始與科技巨頭不謀而合,雙手逐漸緊握在一起,合作成為多方受益的最佳選擇。

就像大眾聯手微軟、豐田聯手亞馬遜、谷歌聯手福特一樣,駝峰智能增程系統不僅在增程的技術體系上進化,也成為中國汽車工業主動擁抱互聯網的生動典范。而且在傳統強人尚未布局合作成果的當下,賽勒斯與華為的開放合作顯然取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而且,就SF5自由探險版配備的……就他的系統而言,在其細分市場中沒有其他競爭對手。在充分的差異化競爭和新技術的賦能下,SF5自由遠征版在25萬元的價格區間內占據了絕對有利的地形,有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的實力,成長為中部市場的佼佼者,進一步引領發展。

在瞬息萬變的新能源市場中,時間無疑是核心要素之一。賽勒斯和SF5自由遠征版深知,只有率先搶占市場的重圍,才能獲得市場的話語權,構筑未來的階梯。

不確定的未來和確定的道路

“一個是技術市場,一個是資源市場,他們在互相開放產品市場。從長遠來看,如果國內企業立志于更高層次的發展,這是一條必經之路。”賽勒斯一直在思考如何有序發展技術市場,如何有效配置資源市場。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為此,賽利斯在堅持開放合作的同時,不斷構建國際國內協同發展自研體系,開拓國內國際技術和資源市場。

依托美國SERES Global R&D中心領先的R&D能力,如今的塞蕾斯塞蕾斯在電機領域實現了交流異步和永磁同步電機的雙覆蓋,在技術平臺領域實現了增程和純電并行發展,在電控領域實現了IGBT+碳化硅逆變器技術開發,在電池領域實現了方形+圓柱形+固態電池,在認證領域實現了美標+中標+歐標的產品制造能力...

據微知,在新能源技術領域,賽勒斯全球專利數量已超過1000項,是國內最早掌握三胞核心技術并實現量產的企業之一。不僅如此,賽勒斯還在全球范圍內投資新能源核心技術,整合全球資源,為未來發展和產品迭代鋪路。

從2016年美國硅谷R&D中心成立,到2019年按照工業4.0標準建設的兩江智能工廠正式投產,再到去年天界首款車型SF5上市,天界已經逐漸形成了硅谷R&D、中國制造、全球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

Tesla, Celestial SF5, Volkswagen, Toyota, Ford

從整體環境來看,一方面,隨著補貼的逐漸下降,低油耗、低排放,尤其是“碳中和”的承諾(中國碳排放將在2030年達到峰值,2060年碳排放達到中性),其他壓力也隨之而來;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主機廠無法舍棄手中多年積累的燃油車資產資源,這無形中迫使主機廠在燃油車和純電動車之間尋找一個關鍵的平衡發展點,既能滿足減排的要求,又能適應新能源的趨勢,所以混合動力是必然的發展過渡形式。

汽車行業的競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的新勢力如東風的藍兔、SAIC的智機和R汽車已經準備好對抗雄心勃勃的特斯拉。在我們面前,是一個殘酷的戰場,那里有許多不確定性和希望。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賽勒斯所倡導的技術領先、全球發展、強強聯合等發展路徑,將對自主品牌加速轉型起到關鍵的先鋒和示范作用。

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標簽:特斯拉賽力斯SF5大眾豐田福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搶灘 5nm ,后來者高通如何贏下車載芯片這場硬仗?

上周,高通也來了場線上發布會。不過,焦點并非手機芯片,而是規模更大的汽車行業。為了在汽車市場殺出一條血路,高通直接融合了多個風口5G、AI、ADAS和CV2X。

1900/1/1 0:00:00
燃油車瘋狂“罰款”!歐洲新能源車迎爆發式增長 首次超越中國

自全球第一輛汽車“奔馳”被發明出來之后,德國乃至歐洲,都是現代汽車的發源地及大本營。只不過,在轉型新能源汽車方面,歐洲落后一拍,而今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
同比上漲68%,比亞迪1月銷量42094輛

日前,比亞迪公布了其在2021年1月的銷量情況,其中,該品牌在1月共銷售42094輛車,同比增長68,其中新能源車型銷量19871輛,同比增長1831。

1900/1/1 0:00:00
戰略投資汽車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線 長城汽車進軍芯片產業

近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完成了對行業領先的汽車智能芯片企業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簡稱“地平線”)的戰略投資。自此,標志著長城汽車正式進軍芯片產業。

1900/1/1 0:00:00
一電觀察|趙長江能否扛起大旗?

剛過2月,比亞迪再次做出大調整。但此次汽車業務組織架構調整力度之大,出乎意料尤其是趙長江的調整,令人關注。

1900/1/1 0:00:00
落魄“富二代”騰勢

2020年,騰勢成立十周年。在這期間,騰勢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變化:自主品牌車企成長迅速,造車新勢力告別“野蠻生長”期,兩極分化已成定式。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