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1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延續了下半年以來的回暖態勢,實現了6.6%的增長,也在2020年迎來了228.8萬輛的月度峰值。最終,2020年零售總量收于1928.8萬輛,同比下降6.8%。
即便這意味著中國國產乘用車銷量再次跌破2000萬輛,甚至低于2015年的1963.3萬輛,但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因素,這個表現也不算太差。
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和3月車市銷量分別僅為25.2萬輛和104.5萬輛。前者在2005年后首次跌破25萬輛,后者在2014年2月后首次單月回到110萬輛以下。
因此,盡管2019年同期低迷的市場已經提供了較低的對比基數,但2020年初的兩個月仍然造成了至少160萬輛的虧損,而這種差異正是2020年汽車市場跌破2000萬輛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與同樣遭受疫情的大多數海外國家如美國(14.3%)、日本(11.5%)、德國(19.1%)的降幅相比,6.8%的降幅確實遙遙領先。
長安汽車收獲頭部車企最大增幅。
回顧中國,即使過去一年整體市場以負增長告終,但并不是所有車企都以下滑告終,尤其是占據近80%市場份額的前15家車企。
根據乘聯會零售榜單,2020年總銷量排名前15位的車企中,有8家同比為正,其中有3家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增幅由高到低依次為長安汽車、廣汽豐田、華晨寶馬。
長安汽車能成為榜單中唯一一家漲幅超過20%的車企。一方面,其前兩年銷量持續下滑,使得對比基數較低。另一方面,2019年加入Plus車型后,長安CS系列SUV車型銷量明顯回升,尤其是旗下CS75車型在10個月內(2、3月份除外)實現了2萬輛以上的銷量。2020年3月,長安品牌汽車新增加版車型,該車銷量保持在1萬輛以上。
此外,長安汽車歐尚品牌下的歐尚X7也在低基數的有利條件下,提供了近8萬輛的凈增長。
雖然長安汽車是12月榜單中為數不多的同比下滑的車企,但應該是其在前11個月取得不俗成績后,主動選擇了韜光養晦。
增速僅次于長安汽車的廣汽豐田,更多的是取決于其4月上市的全新SUV威蘭達。雖然這款車自上市以來從未單月進入SUV市場前15名,但卻貢獻了約8萬輛的凈增量。只有這種模式可以增加12.0%的廣豐。此外,廣豐的雷凌和凱美瑞也有不錯的增長,增幅為14.2%。
華晨寶馬能夠實現11.8%增長的原因與廣豐相似。一方面,2019年9月上市的全新寶馬X2提供了近2萬輛的增量;另一方面,它享受了豪華車市場持續走強的紅利,寶馬3系和X3都增長良好。
車王軒逸首次突破50萬輛。
從車市來看,雖然這個細分市場8.8%的年跌幅略遜于整體市場,但頂級車卻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局面。前15名中,只有大眾新朗逸、本田雅閣、大眾桑塔納和大眾邁騰的銷量低于去年同期。不僅如此,長安逸動和奧迪A6L的增幅都在30%以上。
如前所述,長安逸動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2020年7月Plus車型的加入,而隨著2019年Plus加入后長安SUV車型銷量的增加,帶動了整個品牌的銷量,逸動也受益匪淺。在這兩大利好的帶動下,2019年同期數據并不高,所以2020年逸動8個月正,總銷量17.1萬輛,創2016年以來的最高成績。
這種出色的表現也讓逸動成功打入車市前15。雖然只是在最后一名,但它的出現終于讓榜單中的自主車型不再只是吉利帝豪一家。2021年,希望昌邑的動能在2020年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繼續向帝豪靠近。
奧迪A6L的增長不僅僅是受豪華車市場的拉動,還因為它的終端優惠長期大于同定位的寶馬5系和奔馳E級,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自然獲得了較大的漲幅。
除了以上兩款,在這些熱門車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日產軒逸。
2019年下半年第14代軒逸上市后,日產軒逸銷量有所回升,但最終因為1.5萬輛的差距落后于大眾新朗逸,成為當年車市亞軍。
或許正是因為不甘失去2019年的桂冠,2020年軒逸發力,4月份連續8個月蟬聯車市第一。全新經典軒逸在7月上市后,銷量大幅攀升,9月突破5萬輛,11月和12月突破6萬輛,這也使得其總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創下該車型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歷史新紀錄——54輛。
自主品牌重奪SUV市場冠亞軍。
在整體車市表現最好的SUV市場中,我們可以看到前15名的車都是以增長為主,除了哈弗和榮威RX5之外的12款車增長都在10%以上,其中長安CS75、比亞迪宋、豐田RAV4、哈弗、本田繽智的增幅都在30%以上。
雖然2018年以來SUV市場的走勢一直好于整體市場,但眾所周知,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德系和日系品牌加大了SUV車型的投放,大眾譚躍、大眾途悅、豐田C-HR、豐田逸澤、豐田威蘭達、本田郝穎等重磅車型紛紛涌現。同時,這些車型的出現,使得合資SUV(不包括豪華車)的體量越來越接近自主SUV,不斷蠶食自主品牌的市場。這也讓這兩年SUV市場TOP15的席位逐漸減少。
不過好在面對來勢兇猛的合資SUV,自主品牌并不膽怯。他們還發布了吉利、哈弗、奇瑞瑞虎8、捷威X70、比亞迪唐、長安UNI-T等全新車型,同時也對之前的長安CS75、吉利博越、比亞迪宋等重磅車型進行了升級,推出了相應的Plus或Pro車型來吸引消費者,奪回自己的市場。
所以2020年榜單中自主SUV的數量并沒有減少,和2019年一樣是6輛。不僅如此,部分車型的排名也有所上升。比如在Plus車型的加持下,長安CS75超越本田CR-V奪得SUV市場第二。上一個自主SUV是2018年寶駿510拿下的。吉利約伯再次重返第四名……2018年名次,榮威RX5繼續穩坐第10名。
此外,比亞迪宋和哈弗在過去三年中首次上榜。
事實上,作為比亞迪目前最受歡迎的車型,比亞迪宋自2015年底上市以來,業績一直不太好,之前最好的業績也不過是2017年和2018年的10萬輛左右。但宋Pro在2019年7月上市后,8月份以來(2020年2月除外)一直穩定在1萬輛以上,所以這款車型在2020年上市以來也創下了17.9的新高。
作為老H6,憑借空間大、口碑好、性價比高等優勢,哈弗M6在2020年的表現也非常優異,僅2、3月份的月銷量就不足1萬輛,使得其年銷量首次突破15萬輛,首次登上熱銷SUV榜單。
尚易宜家MPV集中出擊
來到MPV市場,我忍不住哭了。經過幾年的下滑,該細分市場在乘用車中的占比已降至5.7%,僅略高于2014年至2016年高峰期的一半。所以和轎車、SUV不同,MPV市場的熱門車型主要是負增長,有的車型降幅超過20%,有的甚至超過50%。
在這些大幅下跌的車型中,不僅有五菱洪光、寶駿730、寶駿360等生產資料廉價MPV,還有一款車非常讓人驚喜,那就是比亞迪宋MAX,跌幅高達63.5%。
2017年比亞迪宋MAX剛上市的時候,也在MPV市場獲得了不少關注。2018年以14萬輛成為當年MPV銷量季軍。但由于這款車型并沒有被完全取代,只對年度車型進行了更新或小幅改動。與此同時,市場上繼續出現定位大致相同的競品,其銷量在2019年已經減半。
其實早在2018年12月,宋MAX的頹勢就開始了,直到2020年11月才迎來近兩年來的首次增長。在這一增長的背后,該車的銷量在2019年11月跌破3000輛,到2020年12月其月銷量從未超過4000輛。因此,即使在剛剛過去的12月,宋MAX再次出現增長,但最終的年銷量也只有2.5萬,使得排名從2019年的第五位下滑至第十二位。
除了比亞迪宋MAX,同樣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MPV市場是更高端的尚易宜家MPV的集中上攻。
與2019年相比,2020年該細分市場暢銷車型前10名中,不再是廉價MPV的天下。相反,本田愛麗神、本田奧德賽、傳祺M6、傳祺M8等更高端的MPV都在其中,同比表現遠好于熱門的菱智、寶駿730。被取代的寶駿360和江淮瑞風只能繼續倒退,前者已經滑落到榜單末尾。
而且不僅是廉價MPV,曾經很被看好的高品質家用MPV也不斷后退,吉利佳吉和大同G50只能排在第十名之后。
這樣的表現是否意味著未來除了一部分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更多的MPV市場受眾會更傾向于選擇更高端、更適合商務和宜家的MPV,具體如何還有待觀察。
文/康勤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在剛剛過去的12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市場延續了下半年以來的回暖態勢,實現了6.6%的增長,也在2020年迎來了228.8萬輛的月度峰值。最終,2020年零售總量收于1928.8萬輛,同比下降6.8%。
即使這意味著中國國產乘用車銷量再次跌破2000萬輛,甚至低于2015年的1963.3萬輛,但考慮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因素,這樣的表現……不算太壞。
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和3月車市銷量分別僅為25.2萬輛和104.5萬輛。前者在2005年后首次跌破25萬輛,后者在2014年2月后首次單月回到110萬輛以下。
因此,盡管2019年同期低迷的市場已經提供了較低的對比基數,但2020年初的兩個月仍然造成了至少160萬輛的虧損,而這種差異正是2020年汽車市場跌破2000萬輛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與同樣遭受疫情的大多數海外國家如美國(14.3%)、日本(11.5%)、德國(19.1%)的降幅相比,6.8%的降幅確實遙遙領先。
長安汽車收獲頭部車企最大增幅。
回顧中國,即使過去一年整體市場以負增長告終,但并不是所有車企都以下滑告終,尤其是占據近80%市場份額的前15家車企。
根據乘聯會零售榜單,2020年總銷量排名前15位的車企中,有8家同比為正,其中有3家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增幅由高到低依次為長安汽車、廣汽豐田、華晨寶馬。
長安汽車能成為榜單中唯一一家漲幅超過20%的車企。一方面,其前兩年銷量持續下滑,使得對比基數較低。另一方面,2019年加入Plus車型后,長安CS系列SUV車型銷量明顯回升,尤其是旗下CS75車型在10個月內(2、3月份除外)實現了2萬輛以上的銷量。2020年3月,長安品牌汽車新增加版車型,該車銷量保持在1萬輛以上。
此外,長安汽車歐尚品牌下的歐尚X7也在低基數的有利條件下,提供了近8萬輛的凈增長。
雖然長安汽車是12月榜單中為數不多的同比下滑的車企,但應該是其在前11個月取得不俗成績后,主動選擇了韜光養晦。
增速僅次于長安汽車的廣汽豐田,更多的是取決于其4月上市的全新SUV威蘭達。雖然這款車自上市以來從未單月進入SUV市場前15名,但卻貢獻了約8萬輛的凈增量。只有這種模式可以增加12.0%的廣豐。此外,廣豐的雷凌和凱美瑞也有不錯的增長,增幅為14.2%。
華晨寶馬能夠實現11.8%增長的原因與廣豐相似。一方面,2019年9月上市的全新寶馬X2提供了近2萬輛的增量;另一方面,它享受了豪華車市場持續走強的紅利,寶馬3系和X3都增長良好。
車王軒逸首次突破50萬輛。
從車市來看,雖然這個細分市場8.8%的年跌幅略遜于整體市場,但頂級車卻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局面。前15名中,只有大眾新朗逸、本田雅閣、大眾桑塔納和大眾邁騰的銷量低于去年同期。不僅如此,長安逸動和奧迪A6L的增幅都在30%以上。
如前所述,長安逸動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2020年7月Plus車型的加入,而隨著2019年Plus加入后長安SUV車型銷量的增加,帶動了整個品牌的銷量,逸動也受益匪淺。在這兩大利好的帶動下,2019年同期數據并不高,所以2020年逸動8個月正,總銷量17.1萬輛,創2016年以來的最高成績。
這種出色的表現也讓逸動成功打入車市前15。雖然只是在最后一名,但它的出現終于讓榜單中的自主車型不再只是吉利帝豪一家。2021年,希望昌邑的動能在2020年繼續保持較高水平,繼續向帝豪靠近。
奧迪A6L的增長不僅僅是受豪華車市場的拉動,還因為它的終端優惠長期大于同定位的寶馬5系和奔馳E級,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自然獲得了較大的漲幅。
除了以上兩款,在這些熱門車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日產軒逸。
2019年下半年第14代軒逸上市后,日產軒逸銷量有所回升,但最終因為1.5萬輛的差距落后于大眾新朗逸,成為當年車市亞軍。
或許正是因為不甘失去2019年的桂冠,2020年軒逸發力,4月份連續8個月蟬聯車市第一。全新經典軒逸在7月上市后,銷量大幅攀升,9月突破5萬輛,11月和12月突破6萬輛,這也使得其總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創下該車型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歷史新紀錄——54輛。
自主品牌重奪SUV市場冠亞軍。
在整體車市表現最好的SUV市場中,我們可以看到前15名的車都是以增長為主,除了哈弗和榮威RX5之外的12款車增長都在10%以上,其中長安CS75、比亞迪宋、豐田RAV4、哈弗、本田繽智的增幅都在30%以上。
雖然2018年以來SUV市場的走勢一直好于整體市場,但眾所周知,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德系和日系品牌加大了SUV車型的投放,大眾譚躍、大眾途悅、豐田C-HR、豐田逸澤、豐田威蘭達、本田郝穎等重磅車型紛紛涌現。同時,這些車型的出現,使得合資SUV(不包括豪華車)的體量越來越接近自主SUV,不斷蠶食自主品牌的市場。這也讓這兩年SUV市場TOP15的席位逐漸減少。
不過好在面對來勢兇猛的合資SUV,自主品牌并不膽怯。他們還發布了吉利、哈弗、奇瑞瑞虎8、捷威X70、比亞迪唐、長安UNI-T等全新車型,同時也對之前的長安CS75、吉利博越、比亞迪宋等重磅車型進行了升級,推出了相應的Plus或Pro車型來吸引消費者,奪回自己的市場。
所以2020年榜單中自主SUV的數量并沒有減少,和2019年一樣是6輛。不僅如此,部分車型的排名也有所上升。比如在Plus車型的加持下,長安CS75超越本田CR-V奪得SUV市場第二。上一個自主SUV是2018年寶駿510拿下的。吉利約伯再次重返第四名……2018年名次,榮威RX5繼續穩坐第10名。
此外,比亞迪宋和哈弗在過去三年中首次上榜。
事實上,作為比亞迪目前最受歡迎的車型,比亞迪宋自2015年底上市以來,業績一直不太好,之前最好的業績也不過是2017年和2018年的10萬輛左右。但宋Pro在2019年7月上市后,8月份以來(2020年2月除外)一直穩定在1萬輛以上,所以這款車型在2020年上市以來也創下了17.9的新高。
作為老H6,憑借空間大、口碑好、性價比高等優勢,哈弗M6在2020年的表現也非常優異,僅2、3月份的月銷量就不足1萬輛,使得其年銷量首次突破15萬輛,首次登上熱銷SUV榜單。
尚易宜家MPV集中出擊
來到MPV市場,我忍不住哭了。經過幾年的下滑,該細分市場在乘用車中的占比已降至5.7%,僅略高于2014年至2016年高峰期的一半。所以和轎車、SUV不同,MPV市場的熱門車型主要是負增長,有的車型降幅超過20%,有的甚至超過50%。
在這些大幅下跌的車型中,不僅有五菱洪光、寶駿730、寶駿360等生產資料廉價MPV,還有一款車非常讓人驚喜,那就是比亞迪宋MAX,跌幅高達63.5%。
2017年比亞迪宋MAX剛上市的時候,也在MPV市場獲得了不少關注。2018年以14萬輛成為當年MPV銷量季軍。但由于這款車型并沒有被完全取代,只對年度車型進行了更新或小幅改動。與此同時,市場上繼續出現定位大致相同的競品,其銷量在2019年已經減半。
其實早在2018年12月,宋MAX的頹勢就開始了,直到2020年11月才迎來近兩年來的首次增長。在這一增長的背后,該車的銷量在2019年11月跌破3000輛,到2020年12月其月銷量從未超過4000輛。因此,即使在剛剛過去的12月,宋MAX再次出現增長,但最終的年銷量也只有2.5萬,使得排名從2019年的第五位下滑至第十二位。
除了比亞迪宋MAX,同樣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MPV市場是更高端的尚易宜家MPV的集中上攻。
與2019年相比,2020年該細分市場暢銷車型前10名中,不再是廉價MPV的天下。相反,本田愛麗神、本田奧德賽、傳祺M6、傳祺M8等更高端的MPV都在其中,同比表現遠好于熱門的菱智、寶駿730。被取代的寶駿360和江淮瑞風只能繼續倒退,前者已經滑落到榜單末尾。
而且不僅是廉價MPV,曾經很被看好的高品質家用MPV也不斷后退,吉利佳吉和大同G50只能排在第十名之后。
這樣的表現是否意味著未來除了一部分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更多的MPV市場受眾會更傾向于選擇更高端、更適合商務和宜家的MPV,具體如何還有待觀察。
文/康勤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寵”無止境,“智”在必得在長安引力APP,經過粉絲踴躍投票,最熱門話題鎖定為智能人機交互。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美國汽車制造商正在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銷量下滑,當前該國正處于分裂狀態,同時處于疫情大流行中。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和本田暫時停止了馬來西亞幾家工廠的運營,因為馬來西亞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病例的激增,已下達為期14天的行動控制令。
1900/1/1 0:00:00為了在2025年實現消費級別的自動駕駛,Mobileye都做了什么?Mobileye近日在CES2021展會上進一步分享了其在ADAS及全自動駕駛領域的戰略規劃,
1900/1/1 0:00:00分享2021年1月15日,現代汽車集團宣布與廣州市廣州開發區政府簽訂投資協議,在廣州市廣州開發區成立現代汽車氫燃料燃料電池電池系統(廣州)有限公司。
1900/1/1 0:00:00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討論最多的就是續航焦慮和充電焦慮,如何彌補這兩大缺點,也是眾多車企和電池企業面臨的共同挑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