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2020年創造了無數傳奇,依然超出預期,為中國車市迎來了一個完美的結局。近日,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乘用車總量達2012.1萬輛,同比下降6.2%。要知道,2月和3月中國車市同比跌幅高達81.6%和48.1%,多數專家預測車市全年跌幅很可能超過20%。
幸運的是,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中國不僅成為全球抗疫的典范,還迎來了經濟的快速復蘇。汽車市場作為消費領域的重頭戲,也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拉動整個產業鏈進入新一輪復蘇周期。
神奇還是超預期,中國車市還是有一些看得見的,不可避免的規律。比如頭部車企越來越強大,TOP30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94.4%,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步上升,不斷擠壓中下游公司的生存空間,最后的車企加速退市。當然也有一些老牌車企陷入困境,強者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消費者的升級帶來了豪華和中高端車型的熱銷,新車的動力出現了強烈的分化。電動汽車已經開始搶奪燃油汽車的份額...
當新品牌不斷誕生時,“中國市場還需要新品牌嗎?”已經變得越來越無力,但“中國市場永遠不會憐憫缺少一個汽車品牌”卻一直在上演。從蘇比、幻速到力帆、獵豹,從華晨、雷諾到眾泰、海馬,那些曾經家喻戶曉的品牌沖上熱搜,然后又迅速被消費者遺忘,等待他們的將是。
回顧2020年整個汽車市場,新的趨勢將會上演。比如,隨著弱勢品牌的推出,強勢品牌的進一步加強,獨立陣營將迎來巨大的變化。部分汽車企業將被退市和收購,Top10的份額將從85%向90%靠攏,高于整體市場的趨勢。但整體自主份額會因為“一增一減”而保持相對穩定,保持在40%左右。
德系品牌會因為大眾的拐點而有壓力,但豪華車會補充一定的銷量,讓整個德系品牌保持相對穩定,份額保持在四分之一規模。隨著兩車戰略在日本的推廣,攻擊會比2020年更猛烈,直接目標就是趕超大眾。美國品牌的復蘇完全依賴于特斯拉,福特和通用只是在緩慢前行。
2021已經開始,時代在等著他們續寫。
前15名份額增長3%,上汽大眾虧損50萬輛。
從銷售集中度來看,前15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7.5%,遠高于“二八定律”。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19年,2020年全市場前15名車企的銷量份額也提升了3個百分點,全市場的銷量和品牌認可度進一步向頭部車企看齊。
2020年全年,狹義乘用車銷量超過200萬輛的車企只有一家,那就是一汽大眾。在SUV品類、奧迪、捷達品牌的帶動下,一汽-大眾迎來了小幅增長,但這1.2%的增長在市場6.3%的下滑中也是很有價值的。畢竟一汽大眾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9年的9.7%上升到了10.5%,市場0.8個百分點就是10萬輛以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眾品牌的能力正在被削弱,一汽-大眾品牌全年的下滑幅度為8.9%,這是SUV戰略進一步推進后得到的結果。可見大眾品牌的品牌力在日系和自主上攻中正在被削弱。
上汽大眾在第四季度強勢趕超,與a爭得亞軍寶座……4萬輛車的優勢。但150.5萬輛的成績與去年200萬輛的差距近50萬輛,同比下降24.8%,也是前25家車企中降幅最大的。尤其是12月,上汽大眾跌幅超過30%,在top 15的同比市場表現中非常耀眼。
在年末的最后一個月,上汽通用迎來爆發,以55.7%的增幅和19.3萬輛的成績奪得12月月度銷量冠軍,力壓上汽通用以全年146.7萬輛收尾,在與SAIC-大眾的暗戰中未能達到亞軍,保持了8.3%的年跌幅,與第四名吉利保持14萬輛的差距。那么吉利明年會挑戰常青樹前三嗎?這很有意思。畢竟2021年吉利把目標定在了153萬輛。
從狹義的乘用車來看,年銷量100萬+的車企有5家,相當于2019年的業績。但按照長安目前的勢頭,很有機會在2021年進入年銷量百萬輛的俱樂部,長城需要走得更遠,比如從歐拉新能源的其他細分市場入手。從廣義的乘用車來看,長安算微型車,長城算皮卡,都是百萬俱樂部成員。
除了東風日產在日系車中表現相對疲軟,本田兩家和豐田兩家在年底迎來月度和年度同比雙增長,也幫助本田兩家進入2020年十大車企。除了東風本田勢頭比較猛,廣汽本田和一汽豐田膠著,而廣汽豐田力爭趕超日系全年最高增幅。2021年,豐田本田將繼續在兩車戰略上發力,這將對前十車企中的6-10家車企形成較大壓力。
前十大獨立公司的集中度達到85.8%,日本公司更加勤奮。
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因此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一直是業界關注的話題。今年以來,除疫情外,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均超過50%。正常月份自主品牌份額在40%以下,年底11月、12月繼續超過40%。這也意味著中國品牌消費者年底購車的現象更加集中,也符合中低收入者在年底結算收入、購買年貨的消費習慣。
除去狹義上唯一一家乘用車突破百萬的自主車企吉利,年銷量10萬輛的車企只有10家,而這10家自主車企在自主車企中的市場份額達到85.8%,品牌集中度遠高于前10家車企的60%。毋庸置疑,自主品牌在中國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
如果從長遠來看,10萬輛是一個車企正常運營的門檻,那是不是意味著60家自主車企中的80%會有自主品牌受到威脅?但其實這種殘酷的現實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沒有弱勢自主品牌的死亡,就沒有危機下誕生的強勢品牌。過程雖然殘酷痛苦,但結果卻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德系今年整體市場表現與大盤持平。比如大盤下跌6.3%,而整個德系的跌幅是6.7%。企業方面,北京奔馳和華晨寶馬自然是德系的兩大驅動力。兩家汽車公司的總銷量比去年多10萬輛。豪華車市場的消費絲毫沒有受到疫情和經濟的影響,富人的消費能力確實超乎想象。
< img alt = "大眾、豐田、本田、一汽和福特" src = "/eeimg/……ostI }/img/2023030322710466870/6 . jpg "/>
然而,在豪華車為德系品牌贏得10萬輛增長的同時,大眾品牌的衰落成為德系品牌的一大痛點。這是大眾SUV戰略的第一個整年。這是否意味著大眾在中國遭遇了取舍?尤其是SUV增長之后,轎車迎來了下滑。此外,據外媒報道,大眾全球銷量近5年來首次低于豐田,直接原因是大眾在中國市場表現疲軟,如上汽大眾50萬輛。
所以從2019年到2020年,《一言堂評論》一直認為德國品牌會占據中國市場的四分之一。但近兩年24.6%和24.5%的兩年業績,才是德系品牌穩住市場份額,重振大眾品牌的關鍵。這不僅僅是帕薩特的問題,更是大眾對中國消費者、中國市場、中國產品的一種態度。
日本對中國市場的侵蝕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比如2019年,日系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還是21.7%,到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23.6%。雖然有些月份已經超過了德系,占據了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但最終因為馬自達、三菱等令人失望的品牌,成為了日系和德系對抗的拖累。
但2021年,日本將以兩車戰略的攻勢對德國體系發起新的攻擊。特別是豐田將推出全新的MPV和A+級車型,包括新的換代產品。所以2021年不僅是日本對外與德系抗衡的一年,也是豐田在日本內部與本田抗衡的一年。“兩個領域”兩車戰略的不斷深入,也會給一些自主車企帶來強大的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將是日系企業大面積推廣三缸機的一年,日產、豐田、本田都將在更多產品上測試三缸機。但根據目前三缸機的市場表現來看,三缸機的成功也成為日企繼續提升的關鍵。
得益于特斯拉的成功和通用福特的強勢復蘇,美國汽車在12月成功拿下11%的市場份額,推動美國汽車以全年9.6%的市場份額取得近年來最好的市場表現。尤其是福特,在2019年觸底后,2020年迎來反彈。
2021年,在特斯拉國產的幫助下,其銷量有望進一步上升;雖然上汽通用的步伐艱難,但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另一方面,福特預計將在新的一年創下新高。但廣汽菲克一直跌跌不休,越來越艱難。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神奇的2020年創造了無數傳奇,依然超出預期,為中國車市迎來了一個完美的結局。近日,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乘用車總量達2012.1萬輛,同比下降6.2%。要知道,2月和3月中國車市同比跌幅高達81.6%和48.1%,多數專家預測車市全年跌幅很可能超過20%。
幸運的是,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中國不僅成為全球抗疫的典范,還迎來了經濟的快速復蘇。汽車市場作為消費領域的重頭戲,也扮演著火車頭的角色,拉動整個產業鏈進入新一輪復蘇周期。
神奇還是超預期,中國車市還是有一些看得見的,不可避免的規律。比如頭部車企越來越強大,TOP30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94.4%,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穩步上升,不斷擠壓中下游公司的生存空間,最后的車企加速退市。當然也有一些老牌車企陷入困境,強者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消費者的升級帶來了豪華和中高端車型的熱銷,新車的動力出現了強烈的分化。電動汽車已經開始搶奪燃油汽車的份額...
當新品牌不斷誕生時,“中國市場還需要新品牌嗎?”已經變得越來越無力,但“中國市場永遠不會憐憫缺少一個汽車品牌”卻一直在上演。從蘇比、幻速到力帆、獵豹,從華晨、雷諾到眾泰、海馬,那些曾經家喻戶曉的品牌沖上熱搜,然后又迅速被消費者遺忘,等待他們的將是。
回顧2020年整個汽車市場,新的趨勢將會上演。比如,隨著弱勢品牌的推出,強勢品牌的進一步加強,獨立陣營將迎來巨大的變化。部分汽車企業將被退市和收購,Top10的份額將從85%向90%靠攏,高于整體市場的趨勢。但整體自主份額會因為“一增一減”而保持相對穩定,保持在40%左右。
德系品牌會因為大眾的拐點而有壓力,但豪華車會補充一定的銷量,讓整個德系品牌保持相對穩定,份額保持在四分之一規模。隨著兩車戰略在日本的推廣,攻擊會比2020年更猛烈,直接目標就是趕超大眾。美國品牌的復蘇完全依賴于特斯拉,福特和通用只是在緩慢前行。
2021已經開始,時代在等著他們續寫。
前15名份額增長3%,上汽大眾虧損50萬輛。
從銷售集中度來看,前15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7.5%,遠高于“二八定律”。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2019年,2020年全市場前15名車企的銷量份額也提升了3個百分點,全市場的銷量和品牌認可度進一步向頭部車企看齊。
2020年全年,狹義乘用車銷量超過200萬輛的車企只有一家,那就是一汽大眾。在SUV品類、奧迪、捷達品牌的帶動下,一汽-大眾迎來了小幅增長,但這1.2%的增長在市場6.3%的下滑中也是很有價值的。畢竟一汽大眾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9年的9.7%上升到了10.5%,市場0.8個百分點就是10萬輛以上。
< img alt = "大眾、豐田、本田、一汽和福特"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2710466870/……jpg"/>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眾品牌的能力正在被削弱,一汽-大眾品牌全年的下滑幅度為8.9%,這是SUV戰略進一步推進后得到的結果。可見大眾品牌的品牌力在日系和自主上攻中正在被削弱。
上汽大眾在第四季度強勢趕超,以4萬輛的優勢奪得亞軍寶座。但150.5萬輛的成績與去年200萬輛的差距近50萬輛,同比下降24.8%,也是前25家車企中降幅最大的。尤其是12月,上汽大眾跌幅超過30%,在top 15的同比市場表現中非常耀眼。
在年末的最后一個月,上汽通用迎來爆發,以55.7%的增幅和19.3萬輛的成績奪得12月月度銷量冠軍,力壓上汽通用以全年146.7萬輛收尾,在與SAIC-大眾的暗戰中未能達到亞軍,保持了8.3%的年跌幅,與第四名吉利保持14萬輛的差距。那么吉利明年會挑戰常青樹前三嗎?這很有意思。畢竟2021年吉利把目標定在了153萬輛。
從狹義的乘用車來看,年銷量100萬+的車企有5家,相當于2019年的業績。但按照長安目前的勢頭,很有機會在2021年進入年銷量百萬輛的俱樂部,長城需要走得更遠,比如從歐拉新能源的其他細分市場入手。從廣義的乘用車來看,長安算微型車,長城算皮卡,都是百萬俱樂部成員。
除了東風日產在日系車中表現相對疲軟,本田兩家和豐田兩家在年底迎來月度和年度同比雙增長,也幫助本田兩家進入2020年十大車企。除了東風本田勢頭比較猛,廣汽本田和一汽豐田膠著,而廣汽豐田力爭趕超日系全年最高增幅。2021年,豐田本田將繼續在兩車戰略上發力,這將對前十車企中的6-10家車企形成較大壓力。
前十大獨立公司的集中度達到85.8%,日本公司更加勤奮。
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因此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一直是業界關注的話題。今年以來,除疫情外,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均超過50%。正常月份自主品牌份額在40%以下,年底11月、12月繼續超過40%。這也意味著中國品牌消費者年底購車的現象更加集中,也符合中低收入者在年底結算收入、置辦年貨的消費習慣。
除去狹義上唯一一家乘用車突破百萬的自主車企吉利,年銷量10萬輛的車企只有10家,而這10家自主車企在自主車企中的市場份額達到85.8%,品牌集中度遠高于前10家車企的60%。毋庸置疑,自主品牌在中國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
如果從長遠來看,10萬輛是一個車企正常運營的門檻,那是不是意味著60家自主車企中的80%會有自主品牌受到威脅?但其實這種殘酷的現實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沒有弱勢自主品牌的死亡,就沒有危機下誕生的強勢品牌。過程雖然殘酷痛苦,但結果卻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德系今年整體市場表現與大盤持平。比如大盤下跌了6.3%,而整個德系的下跌……s 6.7%。企業方面,北京奔馳和華晨寶馬自然是德系的兩大驅動力。兩家汽車公司的總銷量比去年多10萬輛。豪華車市場的消費絲毫沒有受到疫情和經濟的影響,富人的消費能力確實超乎想象。
然而,在豪華車為德系品牌贏得10萬輛增長的同時,大眾品牌的衰落成為德系品牌的一大痛點。這是大眾SUV戰略的第一個整年。這是否意味著大眾在中國遭遇了取舍?尤其是SUV增長之后,轎車迎來了下滑。此外,據外媒報道,大眾全球銷量近5年來首次低于豐田,直接原因是大眾在中國市場表現疲軟,如上汽大眾50萬輛。
所以從2019年到2020年,《一言堂評論》一直認為德國品牌會占據中國市場的四分之一。但近兩年24.6%和24.5%的兩年業績,才是德系品牌穩住市場份額,重振大眾品牌的關鍵。這不僅僅是帕薩特的問題,更是大眾對中國消費者、中國市場、中國產品的一種態度。
日本對中國市場的侵蝕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進行。比如2019年,日系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還是21.7%,到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23.6%。雖然有些月份已經超過了德系,占據了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但最終因為馬自達、三菱等令人失望的品牌,成為了日系和德系對抗的拖累。
但2021年,日本將以兩車戰略的攻勢對德國體系發起新的攻擊。特別是豐田將推出全新的MPV和A+級車型,包括新的換代產品。所以2021年不僅是日本對外與德系抗衡的一年,也是豐田在日本內部與本田抗衡的一年。“兩個領域”兩車戰略的不斷深入,也會給一些自主車企帶來強大的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將是日系企業大面積推廣三缸機的一年,日產、豐田、本田都將在更多產品上測試三缸機。但根據目前三缸機的市場表現來看,三缸機的成功也成為日企繼續提升的關鍵。
得益于特斯拉的成功和通用福特的強勢復蘇,美國汽車在12月成功拿下11%的市場份額,推動美國汽車以全年9.6%的市場份額取得近年來最好的市場表現。尤其是福特,在2019年觸底后,2020年迎來反彈。
2021年,在特斯拉國產的幫助下,其銷量有望進一步上升;雖然上汽通用的步伐艱難,但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另一方面,福特預計將在新的一年創下新高。但廣汽菲克一直跌跌不休,越來越艱難。
文/杜新于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近日,2021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以線上直播形式拉開了帷幕,超1900家企業參加本屆網絡展會。
1900/1/1 0:00:00自從市場的中心從賣方過渡到買方后,關于定制化的應用早已屢見不鮮。馬云也曾說過,未來的制造業必須是C2B模式。
1900/1/1 0:00:002021年1月14日,全球性的品牌年度盛典2020TransformAwardsAsia在線上成功舉辦,
1900/1/1 0:00:00“寵”無止境,“智”在必得在長安引力APP,經過粉絲踴躍投票,最熱門話題鎖定為智能人機交互。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美國汽車制造商正在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銷量下滑,當前該國正處于分裂狀態,同時處于疫情大流行中。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和本田暫時停止了馬來西亞幾家工廠的運營,因為馬來西亞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病例的激增,已下達為期14天的行動控制令。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