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7日,主題為“發展新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舉行。今年的百人會論壇首次在網上舉行。來自國內外政府、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的200多位代表在線分享觀點、交流心得。16日上午,以“碳中和目標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與汽車和交通轉型”為主題的國際論壇拉開帷幕。主論壇下,第一個議題圍繞“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政策過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貝亞特·特蘭克曼(Beate Trankmann)講得很精彩。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李主任、蔡副主任、謝主任,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我很高興代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參加中國電動汽車論壇百人會。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要。2020年這艱難的一年,引發了全球對人類應該如何做發展工作的重新思考。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并保護我們的社會和地球?1990年至2019年間,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研究,盡管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工業增長放緩,但全球溫室氣體水平并未降低。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最早在2030年,全球氣溫可能達到1的臨界閾值。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5攝氏度。這種后果將是災難性的,而且已經開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顯現:極端天氣、生物多樣性退化、海平面上升。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到本世紀末,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3到5度,這意味著上海的外灘和浦東區將會被淹沒到海里。為了阻止這一趨勢,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比2010年減少約45%。好消息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致力于減少碳排放。去年9月,中國政府承諾在203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些承諾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將氣溫變化控制在1.5到2攝氏度以內。然而,行動迫在眉睫。運輸業是世界上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交通電氣化是實現各國氣候目標、確保地球世世代代宜居的關鍵途徑。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占全球一半。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五年保持全球最高庫存和銷售記錄。盡管發展迅速,但交通電氣化革命仍需要中國和世界的持續努力。為此,我今天想強調四點建議:第一,要從整體上看汽車的碳足跡。也就是說,要監管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排放,不僅是用戶端的全鏈條排放,也包括電池生產和處置過程中的全鏈條排放。為了減少碳足跡和原材料對環境的影響,必須投資降低回收成本,加強制造端的監管。目前,回收一個鋰電池的成本是生產一個新電池的五倍。此外,電動汽車只有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才能真正做到綠色環保。要發揮電動汽車巨大的環保潛力,需要大規模轉向可再生能源。第二,推進車載電網一體化。向完全可再生能源領域過渡的兩個主要挑戰是能源生產的波動以及發電和用電之間的地理距離。最大限度地發揮儲能的作用,對于結果的瓶頸問題非常重要。電動汽車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通過雙向充電的分布式存儲和通過車輛的車輛到電網集成(VGI)樂轉電網(V2G)。但是,這不僅需要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消費者的參與。意味著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駕駛和停車行為;何時何地連接車輛;不僅要充電,還要放電。皇家VGI可能還需要激勵措施,比如上網電價補貼或類似的法規,以確保城市或國家的電動汽車能夠在電網需要時及時供電。第三,把鄉村振興戰略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結合起來。在中國的農村地區,停車和充電往往很方便,可以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這將允許農村居民駕駛新能源汽車,并引導農村消費者直接轉向電動出行計劃。但這不僅僅是環保的問題,鄉村振興的核心是人。在這方面,我們必須確保在逐步淘汰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過程中,出臺低收入家庭使用電動汽車的“以舊換新”政策。如果沒有這些安排,弱勢群體可能會失去旅行的手段。與此同時,交通的完全電氣化將影響成千上萬以維護傳統交通工具為生的人。為了不讓任何人掉隊,我們可能需要提高這些工人的技能,使他們能夠掌握新技術,進行汽車保養,甚至回收。第四,我們必須促進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FCV)。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一個“超級年”,關鍵零部件技術和政策都有突破。我們迫切需要提出一個由不同部委聯合發布的氫能國家戰略,以綠色氫為愿景——這將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可能性,加速中國的脫碳進程。和動力電池汽車一樣,制氫的能耗必須是碳中和的,燃料電池汽車確實可以幫助交通領域去碳化。我們必須補貼并加速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成本。氫能儲存不僅可以利用應該丟棄的可再生能源,還可以為工業、建筑等高能耗行業提供能源。這是唯一超過交通運輸業的排放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開發署)隨時準備協助運輸部門向碳中和過渡。自2003年以來,我們一直在部署全球網絡和經驗,支持中國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商業化,以促進綠色交通的發展。我們一直在支持基層政策創新,通過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八個城市的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以及大灣區的氫能經濟職業培訓項目,為工業供應鏈提供技術援助,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女士們,先生們,氣候變化沒有國界。我們必須并肩應對這一威脅——交通電氣化非常重要。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也愿意通過我們在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網絡,與100人分享關于電動汽車的經驗和教訓。各位嘉賓,今天是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后的第一次百人委員會論壇。我希望它能開啟新的篇章,幫助中國減少交通領域的排放。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創造一個綠色的未來!感謝1月15日至17日,以“發展新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舉行。今年的百人會論壇首次在網上舉行。來自國內外政府、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的200多位代表在線分享觀點、交流心得。16日上午,以“碳中和目標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與汽車和交通轉型”為主題的國際論壇拉開帷幕。主論壇下,第一個議題圍繞“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政策過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駐華代表貝亞特·特蘭克曼(Beate Trankmann)講得很精彩。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李主任、蔡副主任、謝主任,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我很高興代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參加中國電動汽車論壇百人會。今天的會議非常重要。2020年這艱難的一年,引發了全球對人類應該如何做發展工作的重新思考。換句話說,我們應該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并保護我們的社會和地球?1990年至2019年間,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62%。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研究,盡管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工業增長放緩,但全球溫室氣體水平并未降低。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報告,最早在2030年,全球氣溫可能達到1的臨界閾值。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5攝氏度。這種后果將是災難性的,而且已經開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顯現:極端天氣、生物多樣性退化、海平面上升。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到本世紀末,可能會導致全球變暖3到5度,這意味著上海的外灘和浦東區將會被淹沒到海里。為了阻止這一趨勢,203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比2010年減少約45%。好消息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致力于減少碳排放。去年9月,中國政府承諾在203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些承諾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將氣溫變化控制在1.5到2攝氏度以內。然而,行動迫在眉睫。運輸業是世界上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源。交通電氣化是實現各國氣候目標、確保地球世世代代宜居的關鍵途徑。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占全球一半。自2015年以來,已連續五年保持全球最高庫存和銷售記錄。盡管發展迅速,但交通電氣化革命仍需要中國和世界的持續努力。為此,我今天想強調四點建議:第一,要從整體上看汽車的碳足跡。也就是說,要監管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排放,不僅是用戶端的全鏈條排放,也包括電池生產和處置過程中的全鏈條排放。為了減少碳足跡和原材料對環境的影響,必須投資降低回收成本,加強制造端的監管。目前,回收一個鋰電池的成本是生產一個新電池的五倍。此外,電動汽車只有使用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化石燃料,才能真正做到綠色環保。要發揮電動汽車巨大的環保潛力,需要大規模轉向可再生能源。第二,推進車載電網一體化。向完全可再生能源領域過渡的兩個主要挑戰是能源生產的波動以及發電和用電之間的地理距離。最大限度地發揮儲能的作用,對于結果的瓶頸問題非常重要。電動汽車提供了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通過雙向充電和車輛到電網集成的分布式存儲(VGI) ……粗糙的車輛到電網(V2G)。但是,這不僅需要基礎設施建設,還需要消費者的參與。意味著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駕駛和停車行為;何時何地連接車輛;不僅要充電,還要放電。皇家VGI可能還需要激勵措施,比如上網電價補貼或類似的法規,以確保城市或國家的電動汽車能夠在電網需要時及時供電。第三,把鄉村振興戰略和發展新能源汽車結合起來。在中國的農村地區,停車和充電往往很方便,可以使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這將允許農村居民駕駛新能源汽車,并引導農村消費者直接轉向電動出行計劃。但這不僅僅是環保的問題,鄉村振興的核心是人。在這方面,我們必須確保在逐步淘汰傳統內燃機汽車的過程中,出臺低收入家庭使用電動汽車的“以舊換新”政策。如果沒有這些安排,弱勢群體可能會失去旅行的手段。與此同時,交通的完全電氣化將影響成千上萬以維護傳統交通工具為生的人。為了不讓任何人掉隊,我們可能需要提高這些工人的技能,使他們能夠掌握新技術,進行汽車保養,甚至回收。第四,我們必須促進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FCV)。2020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一個“超級年”,關鍵零部件技術和政策都有突破。我們迫切需要提出一個由不同部委聯合發布的氫能國家戰略,以綠色氫為愿景——這將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可能性,加速中國的脫碳進程。和動力電池汽車一樣,制氫的能耗必須是碳中和的,燃料電池汽車確實可以幫助交通領域去碳化。我們必須補貼并加速降低可再生能源制氫的成本。氫能儲存不僅可以利用應該丟棄的可再生能源,還可以為工業、建筑等高能耗行業提供能源。這是唯一超過交通運輸業的排放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開發署)隨時準備協助運輸部門向碳中和過渡。自2003年以來,我們一直在部署全球網絡和經驗,支持中國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和商業化,以促進綠色交通的發展。我們一直在支持基層政策創新,通過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八個城市的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以及大灣區的氫能經濟職業培訓項目,為工業供應鏈提供技術援助,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女士們,先生們,氣候變化沒有國界。我們必須并肩應對這一威脅——交通電氣化非常重要。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也愿意通過我們在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網絡,與100人分享關于電動汽車的經驗和教訓。各位嘉賓,今天是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后的第一次百人委員會論壇。我希望它能開啟新的篇章,幫助中國減少交通領域的排放。我相信我們可以一起創造一個綠色的未來!謝謝你
1月16日消息,在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表示,廣汽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目前已進入實車量產測試階段,首款搭載車型為AIONV,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試驗,
1900/1/1 0:00:001月151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云論壇2021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是“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1月16日,第2場高層論壇將相繼召開。
1900/1/1 0:00:001月16日,在線上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的國際論壇上,新能源汽車行業指數正式發布。
1900/1/1 0:00:00親愛的朋友,平常年代,“你的下一輛車長啥樣?”這樣的問題,問不出花來。但是,我們不在平常年代。你和你的朋友,正在經歷非凡的變革年代,并且,你們就是變革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1月16日,在202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