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6日下午,在中國百人會(2021)電動汽車高層論壇上,多位政、產、學、研領導和專家將從不同角度探討“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改革”的關系。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以“云連接”的形式出席論壇,并發表了題為“創新創業,科技賦能,開啟未來汽車發展新征程”的主題演講。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朱華榮提到,2020年長安汽車銷量跑贏車市,連續9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長安集團銷售汽車203萬輛,同比增長13.1%,比行業好20%左右,轉型之路更加清晰和自信。
朱華榮認為,新能源汽車決定了汽車產業的未來,迫切需要加快走綠色生活和發展的道路。他還提到,現在汽車行業已經進入軟件定義時代,汽車產品的功能、體驗、商業模式正在被徹底顛覆。
朱華榮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三大挑戰,需要行業和政府共同努力解決。
第一,突破電池技術的短板,產品要更適合用戶的需求。
電池技術突破相對緩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擔憂持續存在,汽車開發的知識和能力體系跨學科,汽車企業能力亟待提升。
二要加快擴大盈利,探索商業模式。
1.整車銷售仍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盈利模式,投入巨大,產出低于預期,原有的政策端利潤未被工業消費消化;2.受新的雙積分政策影響,2020年六大汽車集團生產的雙積分將為負,新能源的積分價格將繼續上漲,這將導致汽車企業普遍出現虧損增加的現象。以長安集團為例。2020年,雙積分導致的單車利潤減少約4000元。新能源車在操控性和舒適性上優于燃油車,但并未形成高溢價。電池的成本無法靠溢價消化,急需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三是市場發展不平衡,終端產品市場壓力明顯。
新能源汽車普遍呈現高端放量,低端爆款,中端不盡人意。受政策影響,大量中端市場需求并未被充分激發。如何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短期經營問題和長期發展的平衡,仍然需要政府、行業和各行各業實踐解決。
結合上述情況,朱華榮介紹并分享了長安汽車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第一,堅持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普及
2020年成立獨立軟件中心——長安汽車全球軟件中心,為智能化發展提供組織和人才保障。長安汽車在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領域積累突破,掌握364項核心技術。2019年,全球首款智能車載域控制器長安智能芯在2020年率先推出七合一電驅產品,并打造三大純電動專有平臺。
通過搭建電池管理器,從預防、預警、報警、抑制四個方面保障電池的安全性。零火電池已經研制成功。通過自主研發的電池主動壽命控制算法,電池的壽命衰減是行業的兩倍以上,長安超快,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
第二,堅持產品創新,滿足用戶出行需求
長安汽車將基于全新的電動汽車平臺,全力進行產品創新,開發品質卓越的產品。攜手華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助力數字出行成為現實。
第三,堅持產業創新,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鏈
長安汽車、一汽、東風等。成立T3旅行,為用戶提供智慧旅行解決方案,打造專屬旅行產品。同時,與華為、騰訊、博士等合作伙伴一起,打造頂級朋友圈,打造開放共享的智慧研發平臺。
第四,堅持業務創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可持續發展
針對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朱榮華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第一,能源結構需要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步調整。目前電力結構仍以火電為主,所以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要同時發展清潔能源。
其次,研究電動汽車作為大規模儲能單元的調峰功能,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如果晚上低谷期給電動汽車充電,白天閑置的新能源汽車可以作為放電設備,通過聯網輸出電力。
第三,地方政府要與國家戰略規劃保持一致,有序規劃新能源汽車比例和推廣路徑,引導企業有計劃地規劃產品和產能,減少社會資源浪費。
第四,構建積分池,解決雙積分問題,平抑價格波動,穩定行業各方業務預期。
第五,加強標準化建設,統一充電接口和換電標準,提高使用效率,減少社會浪費。
朱華榮認為,發展數字電動汽車需要巨大的戰略投資。長安汽車將獨立融資發展新能源業務。一方面,資本市場找到了優秀的投資標的;另一方面,長安汽車實現了當前和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平衡。2021年1月16日下午,在中國百人會(2021)電動汽車高層論壇上,多位政、產、學、研領導和專家將從不同角度探討“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改革”的關系。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以“云連接”的形式出席論壇,并發表了題為“創新創業,科技賦能,開啟未來汽車發展新征程”的主題演講。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朱華榮提到,2020年長安汽車銷量跑贏車市,連續9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長安集團銷售汽車203萬輛,同比增長13.1%,比行業好20%左右,轉型之路更加清晰和自信。
朱華榮認為,新能源汽車決定了汽車產業的未來,迫切需要加快走綠色生活和發展的道路。他還提到,現在汽車行業已經進入軟件定義時代,汽車產品的功能、體驗、商業模式正在被徹底顛覆。
朱華榮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三大挑戰,需要行業和政府共同努力解決。
第一,突破電池技術的短板,產品要更適合用戶的需求。
電池技術突破相對緩慢,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擔憂持續存在,汽車開發的知識和能力體系跨學科,汽車企業能力亟待提升。
二要加快擴大盈利,探索商業模式。
1.整車銷售仍是新能源汽車的主要盈利模式,投入巨大,產出低于預期,原有的政策端利潤未被工業消費消化;2.受新的雙積分政策影響,2020年六大汽車集團生產的雙積分將為負,新能源的積分價格將繼續上漲,這將導致汽車企業普遍出現虧損增加的現象。以長安集團為例。2020年,雙積分導致的單車利潤減少約4000元。新能源車在操控性和舒適性上優于燃油車,但并未形成高溢價。電池的成本無法靠溢價消化,急需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三是市場發展不均衡,終端產品市場壓力明顯。
新能源汽車普遍呈現高端放量,低端爆款,中端不盡人意。受政策影響,大量中端市場需求并未被充分激發。如何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短期經營問題和長期發展的平衡,仍然需要政府、行業和各行各業實踐解決。
結合上述情況,朱華榮介紹并分享了長安汽車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第一,堅持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普及
2020年成立獨立軟件中心——長安汽車全球軟件中心,為智能化發展提供組織和人才保障。長安汽車在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等領域積累突破,掌握364項核心技術。2019年,全球首款智能車載域控制器長安智能芯在2020年率先推出七合一電驅產品,并打造三大純電動專有平臺。
通過搭建電池管理器,從預防、預警、報警、抑制四個方面保障電池的安全性。零火電池已經研制成功。通過自主研發的電池主動壽命控制算法,電池的壽命衰減是行業的兩倍以上,長安超快,充電5分鐘,續航100公里。
第二,堅持產品創新,滿足用戶出行需求
長安汽車將基于全新的電動汽車平臺,全力進行產品創新,開發品質卓越的產品。攜手華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助力數字出行成為現實。
第三,堅持產業創新,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鏈
長安汽車、一汽、東風等。成立T3旅行,為用戶提供智慧旅行解決方案,打造專屬旅行產品。同時,與華為、騰訊、博士等合作伙伴一起,打造頂級朋友圈,打造開放共享的智慧研發平臺。
第四,堅持業務創新,利用資本市場促進可持續發展
針對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朱榮華提出以下五點建議:
第一,能源結構需要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同步調整。目前電力結構仍以火電為主,所以在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也要同時發展清潔能源。
其次,研究電動汽車作為大規模儲能單元的調峰功能,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如果晚上低谷期給電動汽車充電,白天閑置的新能源汽車可以作為放電設備,通過聯網輸出電力。
第三,地方政府要與國家戰略規劃保持一致,有序規劃新能源汽車比例和推廣路徑,引導企業有計劃地規劃產品和產能,減少社會資源浪費。
第四,構建積分池,解決雙積分問題,平抑價格波動,穩定行業各方業務預期。
第五,加強標準化建設,統一充電接口和換電標準,提高使用效率,減少社會浪費。
朱華榮認為,發展數字電動汽車需要巨大的戰略投資。長安汽車將獨立融資發展新能源業務。一方面,資本市場找到了優秀的投資標的;另一方面,長安汽車實現了當前和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平衡。
1月16日,被譽為“產業發展政策窗口及風向標”的第2場高層“云論壇”相繼召開。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2021年1月16日下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高層論壇上,來自政、產、學、研的多位領導及專家,將圍繞“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的關系,展開多角度論述。
1900/1/1 0:00:00日前,據韓國研究機構SNEResearch公布的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總裝機量達137GWh,同比增長17。
1900/1/1 0:00:001月16日下午,圍繞“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主題,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1)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曾毓群出席并發表演講。
1900/1/1 0:00:001月15日,大眾汽車宣布,將推出全新的增強現實抬頭顯示系統ARHUD,該技術將特定標識符號與外部環境疊加,以實現動態顯示。該功能將在純電動ID3和ID4車型中率先推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