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1年的深冬,回望努力的2020,本田在驚愕中駛向未知,在焦慮中創造奇跡。
根據本田中國發布的數據,2020年,本田在華終端車累計銷量為162.7萬輛,同比增長4.7%。具體來看,廣汽本田全年終端銷量共計80.66萬輛,同比增長5.4%;東風本田全年終端銷量共計82.04萬輛,同比增長4.0%。
去年年初,在疫情的陰影下,即使是最樂觀的人可能也沒有預料到本田會反彈這么多。從年初銷量損失80%的慘烈,到年底的豪邁逆轉,本田已經成為2020的縮影,既沒有讓人猜測到開始,也沒有讓人猜測到結束。
如今,新時代近在咫尺。是選擇一步一步跟著領導走,還是用創新的思維走在浪尖上?北京車展上,本田SUV e: concept和首款本田品牌純電動概念車CR-V SPORT HYBRID e+足以說明問題。本田在中國已經全面啟動電氣化進程,未來在華200萬的銷量愿景很大程度上將由電氣化產品完成。兩家合資企業必然壓力重重,任重道遠。
“技術是增長的最佳引擎。”
2020年將有80.66萬輛,增長5.4%。與廣汽本田密切相關的三個數字,不僅傳遞著喜訊,背后還有厚厚一疊承載著故事的紙。這三個數字是什么意思?刮掉一點涂層,故事的片斷開始出現。
當疫情逐漸失控,大家都被對病的恐懼所困窘和負擔時,我們開始從歷史的軌跡和玄學的解釋中尋找規律。于是,人們發現歷史上義和團年代發生了很多戰爭和社會恐慌事件,“義和團年魔咒”開始走上街頭。
風水專家推斷,天干“庚”屬金,主戰為戰、斗。在這一年的國家環境中,沖突、戰爭和對抗顯而易見;地支屬水,重大變故,意外,天災頻發,社會恐慌事件,陰極生太陽之地變化,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這一年注定是悲劇背景的時候,“好消息”就變得格外珍貴。在上半年幾乎停產的拖累下,中汽協出示的“中國汽車工業全年銷售2531.1萬輛,同比下降1.9%”的成績單當然值得最好的褒獎。
即便如此,相比之下,廣汽本田全年銷量數據的飽和依然增色不少,“喜訊”可能會改成“傲人成績”。遠超大盤的增長,帶來了廣汽本田5.3%的市場份額增長,用戶總數超過800萬。
SUV陣營對廣汽本田的貢獻是全年26.16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80.4%。郝穎和繽智的年銷量都超過了15萬輛。郝穎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繽智穩居細分市場第一梯隊。在《汽車堡壘》中,創造了386,500輛汽車。21萬輛的發展,雅閣輕松摘得細分市場桂冠,毫無懸念。MPV一枝獨秀,奧德賽全年貢獻4.23萬輛。7款無一“拉襠”。
2020年,除了郝穎的上市,廣汽本田還有很多歷史時刻。4月,本田中國合并正式完成,新增第四條生產線,年產能77萬輛。6月,廣汽本田正式成立銳界混動聯盟。隨著同期凌派銳界混動的上市,廣汽本田已經成為國內混動車型最多、排量最全、細分市場最廣的合資品牌。開啟了“銳混”的新視野。
現在,在另一個維度上,SPORT TURBO累計年銷量為46.32萬輛,同比增長4.2%;瑞混動聯盟累計年銷量11.82萬輛,同比增長77.3%。新技術汽車共貢獻58.14萬輛,占廣汽本田全年銷量的71.8%。顯然,在向新技術的過渡中,廣汽本田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也因為新一輪技術的支撐,避開了“黑天鵝”和“灰犀牛”的不可抗力障礙。
正如廣汽本田常務副總經理鄭恒所說:“技術是最好的增長引擎。”把時間線拉長,廣汽本田的成長秘密就更清晰了。2013年,當本田首次提出FUNTEC時,它帶來的大部分技術升級都是圍繞發動機領域,包括SPORT TURBO和i-MMD混合動力系統。
當年年底,在FUNTEC技術和第九代雅閣等新車的加冕下,廣汽本田迎來了同比近38%的大幅增長。次年,廣汽本田再次迎來增長,年銷量被推高至48萬輛。在2017年以來若隱若現的車市“高增長時代終結”隱憂中,廣汽本田并未卷入價格戰,也未陷入頹勢。
“新技術的關鍵”
過去的每一頁都成了扉頁的序言。廣本想要獲得持續的市場增長動力,必然不會停止企業內生動力的不斷創新。所以在新的時代節點,FUNTEC技術集群也緊跟時代的腳步,Honda CONNECT和Honda SENSING成員也經歷了技術迭代。
在2020年的本田媒體發布會上,FUNTEC再次推動了技術升級。本田未來的技術研發將集中在汽車領域的案例布局,涵蓋互聯、自主、服務與共享(Services & amp共享)、電動(電動)。
“一貼方子,四味藥”,這種靈丹妙藥已經成為所有企業都可以談的戰略轉型方向。大方向是一回事,具體每個企業的執行程度又是另一回事。
行業分析師張翔指出了廣汽本田的一些隱憂。“在國內車企紛紛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時候,廣汽本田并沒有搭上‘技術轉型的第一班車’,其核心技術還停留在‘地球夢’發動機和平行軸自動變速器上。”
從品牌布局來看,廣汽本田的概念車及其早在2008年推出的首款車型concept S1并未在市場激起漣漪,陷入沉寂。2018年品牌“復活”后,首款純電動SUV VE-1用了兩年時間,再創時代。今年第一季度推出的第二款車型EA6基于廣汽新能源AION S打造
根據廣汽本田的新能源產品規劃,純“本田標準”純電動產品將于2021年上市,搭載本田SPORT HYBRID e+插電式混動系統的郝穎插電式混動版也將于今年上市。從戰略規劃的節奏來看,略有滯后,產品的強弱要等產品出來后才能判斷。
2020年的這個剪影并沒有脫離歷史周期,廣汽本田也沒有脫離基本的經濟規律。我們應該為2020年前的成績喝彩,也不應該忽視2020年后的隱憂。
宇宙萬物都有其周期律,循環是永恒的。新舊周期的更替需要新的技術革命來推動。毫無疑問,廣汽本田在每一個小的發展時期,都在用新技術驅動企業的發展。在當前世界經濟變革的大周期前夕,本田還在尋找自己的新技術鑰匙。
“獨自穿越風暴”
2020年的最后一天,在東風本田一廠南區的起跑中心,隨著一聲發令響,第85萬輛開著紅花的新車緩緩駛向三廂,仿佛東風本田那兩個月從未失落,順利實現了既定的起跑目標。
年初在武漢發生的災難仍然歷歷在目。工廠被關閉,供應鏈被切斷,損失還在繼續...問題是現實而殘酷的。當時東風本田可能有點不安,但它并沒有選擇無所作為。從生產管理架構的調整到全價值產業鏈的梳理,從危機應對機制的完善到服務管理理念的提升,這家公司歷經17年汽車市場的風風雨雨,已經越來越成熟老練。
“我們東風本田是一個經歷過風雨洗禮的企業。我們習慣了遇到什么困難就解決什么困難。”在東風本田85萬輛上市儀式上,鄭春凱回首歲月,躊躇滿志。
是的,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發展中,沒有人比東風本田更懂得逆水行舟的日益增長的意義。說白了,就是在一次次危機中,東風本田不斷打磨驅動自己走向新時代的內生動力。
那些年,席卷而來的金融危機,創造了東風本田增幅超過行業3倍的銷量傳奇;在事件的影響下,東風本田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穩定增長,一舉突破30萬輛的市場門檻;機油風波解決后,東風本田逆勢完成了從70萬到80萬的關鍵跨越。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寫道,“暴風雨過后,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么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風暴是否真的結束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當你獨自穿越風暴時,你就不再是同一個人了。”
東風本田沒有浪費每一次危機,痛苦在所難免,卻讓弱者沉淪,強者煥發青春。所有的傷都變成了獎牌,引領東風本田逐步構建制造-品牌-銷售三位一體的全價值體系。
這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東風本田完善從制造到銷售,從產品到客戶整個體系的最直接動力,也是其贏得時間的核心依賴。復工以來,東風本田上下游供應商快速反應,經銷商體系穩步發力,產銷聯動機制高效運行,產銷聯動,促銷促銷,最終實現產銷兩旺。
東風本田從暫停重啟到火力全開,從日產20輛到滿負荷生產3000輛,只用了26天。產銷聯動機制的高效運轉,鑄就了CR-V一旦復產的輝煌,展現了10個月實現年銷85萬輛的“生死時速”。
產物在裂變中被重建。
如今,在低迷市場帶來的陰霾中,本田的硬核故事加速了中國汽車產業格局的逆轉。幾乎帶領車市在陰云密布中逆勢反彈,北方大眾將南方大眾逼走,捍衛了自己的王權。回頭看,發現日系車企整體份額無限逼近德系車企,驚出一身冷汗。
2020年,在思域、CR-V等車型小幅度降價一段時間后,東風本田及時關閉了略顯寬松的價格體系,效果立竿見影。兩款明星車型年銷量均觸及25萬輛的銷售大關。XR-V和它的兄弟們繼續支撐著小型SUV市場的半壁江山,這里的風景獨好;享域通過混動技術開始解構不太擅長的入門級車市場。inspire也在與雅閣的互表中頑強地堅守著中高級車的市場地位。
時代總是在裂變中重構,更多的人在這凜冽的寒風中恨不得一夜過去。東風本田逐漸找到了前行的力量,裹挾著時代的思維,用煥然一新的產品體系完成了自己的突破。
三年前,UR-V破釜沉舟,不甘被撕裂,妥協在夾縫中;三年后,全新UR-V誕生,傳承“豪華大五座”精神內核,實現由內而外的產品力全面創新,跨越中大型SUV認知鴻溝,建立獨特的差異化市場價值,構建東風本田品牌向上的防御力量。
兩年前,東風本田品牌戰略再次升級。保持領先不再只是一種激情的探索,更是其深挖品牌價值的固執。此時此刻,UR-V應該成為深度充電,以品牌價值驅動產品升級,從而實現產品與品牌的良性循環。
東風本田不再是那個依靠強悍的產品力頑強占領市場的“呆頭呆腦”。小規模的起步,阻擋不了大夢想的實現。“如果回到原點,就能看清今天和未來。”在開業二十年后,本田櫪木博物館不僅總結了本田的時代,也為兩廂思域的回歸鋪平了道路。站在2021年的深冬,回望努力的2020,本田在驚愕中駛向未知,在焦慮中創造奇跡。
根據本田中國發布的數據,2020年,本田在華終端車累計銷量為162.7萬輛,同比增長4.7%。具體來看,廣汽本田全年終端銷量共計80.66萬輛,同比增長5.4%;東風本田全年終端銷量共計82.04萬輛,同比增長4.0%。
去年年初,在疫情的陰影下,即使是最樂觀的人可能也沒有預料到本田會反彈這么多。從年初銷量損失80%的慘烈,到年底的豪邁逆轉,本田已經成為2020的縮影,既沒有讓人猜測到開始,也沒有讓人猜測到結束。
如今,新時代近在咫尺。是選擇一步一步跟著領導走,還是用創新的思維走在浪尖上?北京車展上,本田SUV e: concept和首款本田品牌純電動概念車CR-V SPORT HYBRID e+足以說明問題。本田在中國已經全面啟動電氣化進程,未來在華200萬的銷量愿景很大程度上將由電氣化產品完成。兩家合資企業必然壓力重重,任重道遠。
“技術是增長的最佳引擎。”
2020年將有80.66萬輛,增長5.4%。與廣汽本田密切相關的三個數字,不僅傳遞著喜訊,背后還有厚厚一疊承載著故事的紙。這三個數字是什么意思?刮掉一點涂層,故事的片斷開始出現。
當疫情逐漸失控,大家都被對病的恐懼所困窘和負擔時,我們開始從歷史的軌跡和玄學的解釋中尋找規律。于是,人們發現歷史上義和團年代發生了很多戰爭和社會恐慌事件,“義和團年魔咒”開始走上街頭。
風水專家推斷,天干“庚”屬金,主戰為戰、斗。在這一年的國家環境中,沖突、戰爭和對抗顯而易見;地支屬水,重大變故,意外,天災頻發,社會恐慌事件,陰極生太陽之地變化,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當這一年注定是悲劇背景的時候,“好消息”就變得格外珍貴。在上半年幾乎停產的拖累下,中汽協出示的“中國汽車工業全年銷售2531.1萬輛,同比下降1.9%”的成績單當然值得最好的褒獎。
即便如此,相比之下,廣汽本田全年銷量數據的飽和依然增色不少,“喜訊”可能會改成“傲人成績”。遠超大盤的增長,帶來了廣汽本田5.3%的市場份額增長,用戶總數超過800萬。
SUV陣營對廣汽本田的貢獻是全年26.16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80.4%。郝穎和繽智的年銷量都超過了15萬輛。郝穎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繽智穩居細分市場第一梯隊。在《汽車堡壘》中,創造了386,500輛汽車。21萬輛的發展,雅閣輕松摘得細分市場桂冠,毫無懸念。MPV一枝獨秀,奧德賽全年貢獻4.23萬輛。7款無一“拉襠”。
2020年,除了郝穎的上市,廣汽本田還有很多歷史時刻。4月,本田中國合并正式完成,新增第四條生產線,年產能77萬輛。6月,廣汽本田正式成立銳界混動聯盟。隨著同期凌派銳界混動的上市,廣汽本田已經成為國內混動車型最多、排量最全、細分市場最廣的合資品牌。開啟了“銳混”的新視野。
現在,在另一個維度上,SPORT TURBO累計年銷量為46.32萬輛,同比增長4.2%;瑞混動聯盟累計年銷量11.82萬輛,同比增長77.3%。新技術汽車共貢獻58.14萬輛,占廣汽本田全年銷量的71.8%。顯然,在向新技術的過渡中,廣汽本田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也因為新一輪技術的支撐,避開了“黑天鵝”和“灰犀牛”的不可抗力障礙。
正如廣汽本田常務副總經理鄭恒所說:“技術是最好的增長引擎。”把時間線拉長,廣汽本田的成長秘密就更清晰了。2013年,當本田首次提出FUNTEC時,它帶來的大部分技術升級都是圍繞發動機領域,包括SPORT TURBO和i-MMD混合動力系統。
當年年底,在FUNTEC技術和第九代雅閣等新車的加冕下,廣汽本田迎來了同比近38%的大幅增長。次年,廣汽本田再次迎來增長,年銷量被推高至48萬輛。在2017年以來若隱若現的車市“高增長時代終結”隱憂中,廣汽本田并未卷入價格戰,也未陷入頹勢。
“新技術的關鍵”
過去的每一頁都成了扉頁的序言。廣本想要獲得持續的市場增長動力,必然不會停止企業內生動力的不斷創新。所以在新的時代節點,FUNTEC技術集群也緊跟時代的腳步,Honda CONNECT和Honda SENSING成員也經歷了技術迭代。
在2020年的本田媒體發布會上,FUNTEC再次推動了技術升級。本田未來的技術研發將集中在汽車領域的案例布局,涵蓋互聯、自主、服務與共享(Services & amp共享)、電動(電動)。
“一貼方子,四味藥”,這種靈丹妙藥已經成為所有企業都可以談的戰略轉型方向。大方向是一回事,具體每個企業的執行程度又是另一回事。
行業分析師張翔指出了廣汽本田的一些隱憂。“在國內車企紛紛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時候,廣汽本田并沒有搭上‘技術轉型的第一班車’,其核心技術還停留在‘地球夢’發動機和平行軸自動變速器上。”
從品牌布局來看,廣汽本田的概念車及其早在2008年推出的首款車型concept S1并未在市場激起漣漪,陷入沉寂。2018年品牌“復活”后,首款純電動SUV VE-1用了兩年時間,再創時代。今年第一季度推出的第二款車型EA6基于廣汽新能源AION S打造
根據廣汽本田的新能源產品規劃,純“本田標準”純電動產品將于2021年上市,搭載本田SPORT HYBRID e+插電式混動系統的郝穎插電式混動版也將于今年上市。從戰略規劃的節奏來看,略有滯后,產品的強弱要等產品出來后才能判斷。
2020年的這個剪影并沒有脫離歷史周期,廣汽本田也沒有脫離基本的經濟規律。我們應該為2020年前的成績喝彩,也不應該忽視2020年后的隱憂。
宇宙萬物都有其周期律,循環是永恒的。新舊周期的更替需要新的技術革命來推動。毫無疑問,廣汽本田在每一個小的發展時期,都在用新技術驅動企業的發展。在當前世界經濟變革的大周期前夕,本田還在尋找自己的新技術鑰匙。
“獨自穿越風暴”
2020年的最后一天,在東風本田一廠南區的起跑中心,隨著一聲發令響,第85萬輛開著紅花的新車緩緩駛向三廂,仿佛東風本田那兩個月從未失落,順利實現了既定的起跑目標。
年初在武漢發生的災難仍然歷歷在目。工廠被關閉,供應鏈被切斷,損失還在繼續...問題是現實而殘酷的。當時東風本田可能有點不安,但它并沒有選擇無所作為。從生產管理架構的調整到全價值產業鏈的梳理,從危機應對機制的完善到服務管理理念的提升,這家公司歷經17年汽車市場的風風雨雨,已經越來越成熟老練。
“我們東風本田是一個經歷過風雨洗禮的企業。我們習慣了遇到什么困難就解決什么困難。”在東風本田85萬輛上市儀式上,鄭春凱回首歲月,躊躇滿志。
是的,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發展中,沒有人比東風本田更懂得逆水行舟的日益增長的意義。說白了,就是在一次次危機中,東風本田不斷打磨驅動自己走向新時代的內生動力。
那些年,席卷而來的金融危機,創造了東風本田增幅超過行業3倍的銷量傳奇;在事件的影響下,東風本田連續兩年實現兩位數穩定增長,一舉突破30萬輛的市場門檻;機油風波解決后,東風本田逆勢完成了從70萬到80萬的關鍵跨越。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寫道,“暴風雨過后,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么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風暴是否真的結束了。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當你獨自穿越風暴的時候,你已經不是同一個人了。”
東風本田沒有浪費每一次危機,痛苦在所難免,卻讓弱者沉淪,強者煥發青春。所有的傷都變成了獎牌,引領東風本田逐步構建制造-品牌-銷售三位一體的全價值體系。
這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東風本田完善從制造到銷售,從產品到客戶整個體系的最直接動力,也是其贏得時間的核心依賴。復工以來,東風本田上下游供應商快速反應,經銷商體系穩步發力,產銷聯動機制高效運行,產銷聯動,促銷促銷,最終實現產銷兩旺。
東風本田從暫停重啟到火力全開,從日產20輛到滿負荷生產3000輛,只用了26天。產銷聯動機制的高效運轉,鑄就了CR-V一旦復產的輝煌,展現了10個月實現年銷85萬輛的“生死時速”。
產物在裂變中被重建。
如今,在低迷市場帶來的陰霾中,本田的硬核故事加速了中國汽車產業格局的逆轉。幾乎帶領車市在陰云密布中逆勢反彈,北方大眾將南方大眾逼走,捍衛了自己的王權。回頭看,發現日系車企整體份額無限逼近德系車企,驚出一身冷汗。
2020年,在思域、CR-V等車型小幅度降價一段時間后,東風本田及時關閉了略顯寬松的價格體系,效果立竿見影。兩款明星車型年銷量均觸及25萬輛的銷售大關。XR-V和它的兄弟們繼續支撐著小型SUV市場的半壁江山,這里的風景獨好;享域通過混動技術開始解構不太擅長的入門級車市場。inspire也在與雅閣的互表中頑強地堅守著中高級車的市場地位。
時代總是在裂變中重構,更多的人在這凜冽的寒風中恨不得一夜過去。東風本田逐漸找到了前行的力量,裹挾著時代的思維,用煥然一新的產品體系完成了自己的突破。
三年前,UR-V破釜沉舟,不甘被撕裂,妥協在夾縫中;三年后,全新UR-V誕生,傳承“豪華大五座”精神內核,實現由內而外的產品力全面創新,跨越中大型SUV認知鴻溝,建立獨特的差異化市場價值,構建東風本田品牌向上的防御力量。
兩年前,東風本田品牌戰略再次升級。保持領先不再只是一種激情的探索,更是其深挖品牌價值的固執。此時此刻,UR-V應該成為深度充電,以品牌價值驅動產品升級,從而實現產品與品牌的良性循環。
東風本田不再是那個依靠強悍的產品力頑強占領市場的“呆頭呆腦”。小規模的起步,阻擋不了大夢想的實現。“如果回到原點,就能看清今天和未來。”在開業二十年后,本田櫪木博物館不僅總結了本田的時代,也為兩廂思域的回歸鋪平了道路。在軒逸和朗逸爭冠的時候,在卡羅拉和英朗不斷追趕的時候,思域卻總能憑借獨特的產品風格,在腦袋里與家用車勢力區分開來,在遠離戰爭硝煙的戰場上漸行漸遠。
4
如今,全新的思域兩廂來了,思域家族成為了新生,品牌和銷量再次獲得了有力的“抓手”。日本櫪木縣毛姆賽車場本田博物館門口玻璃屏幕上閃爍的“夢想”二字,正在異國他鄉綻放強大的品牌勢能,推動東風本田書寫另一個故事。
此外,本田在小型車領域也在醞釀一場年輕風暴。飛度回歸后的快速萬輛水平,說明在品牌光環的加持下,本田在小型車領域依然擁有無可爭辯的競爭實力。“生活絕對不僅僅是一輛車,更是一種生活狀態。”東風本田生活試圖通過年輕化萌芽線的產品定位和飛度形成差異化競爭,重現類似CR-V和郝穎的市場格局。
“讓恐懼的人堅定前行。”
隨著全新UR-V和兩廂車思域的到位,東風本田將在品牌建設上豎起兩面旗幟,一面是高端品牌,一面是年輕品牌。東風本田品牌價值進入重塑階段,為即將到來的電動化時代積蓄品牌勢能。
“中國市場將是本田電動化戰略的中心,這個市場的‘加速’將是本田成功的關鍵。”本田加速轉型的決心從來不需要質疑。
事實上,隨著今年混動凌派和混動尊享域的上市,本田已經在中國市場銷售了多達8款搭載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的車型,構建了SUV+轎車+MPV的全車混動家族,形成了國內最大最有戰斗力的混動產品陣營。
5
現在,在加速新能源轉型的時刻,德日競爭越來越激烈。東風本田和全日本要想一舉徹底扭轉戰局,必須在電氣化過渡期給予有力打擊。
與以往通過混動技術進行差異化競爭不同,這次東風本田選擇在德系混動市場正面碰撞。一旦CR-V銳界混動e+能夠沖擊德系在混動技術領域的市場份額,這或許意味著德系奮斗多年的局面將不復存在,以東風本田為代表的日系企業將在全面新能源的道路上率先占領品牌和市場高地。
從HEV到PHEV再到EV,本田的發展道路相當清晰,循序漸進。先做好混合,再向多元化電路線發展。從混動到純電動汽車的推出,再到PHEV技術的研發,本田的電動化發展思路相當符合市場的發展前景,輕松準確的踩準了市場變化的每一個節奏。
面對暗流涌動的新時代,鄭春凱曾語重心長地告誡:“首先要敬畏市場。”是的,那就讓悲觀主義者隨波逐流吧……潮起潮落,讓心懷敬畏的人們堅定前行。
文/鄭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在軒逸、朗逸爭冠的時候,在卡羅拉、英朗不斷追趕的時候,思域卻一直能憑借獨特的產品風格,在腦袋里與家用車部隊區分開來,游離于戰火硝煙的戰場。
4
如今,全新的思域兩廂來了,思域家族成為了新生,品牌和銷量再次獲得了有力的“抓手”。日本櫪木縣毛姆賽車場本田博物館門口玻璃屏幕上閃爍的“夢想”二字,正在異國他鄉綻放強大的品牌勢能,推動東風本田書寫另一個故事。
此外,本田在小型車領域也在醞釀一場年輕風暴。飛度回歸后的快速萬輛水平,說明在品牌光環的加持下,本田在小型車領域依然擁有無可爭辯的競爭實力。“生活絕對不僅僅是一輛車,更是一種生活狀態。”東風本田生活試圖通過年輕化萌芽線的產品定位和飛度形成差異化競爭,重現類似CR-V和郝穎的市場格局。
“讓恐懼的人堅定前行。”
隨著全新UR-V和兩廂車思域的到位,東風本田將在品牌建設上豎起兩面旗幟,一面是高端品牌,一面是年輕品牌。東風本田品牌價值進入重塑階段,為即將到來的電動化時代積蓄品牌勢能。
“中國市場將是本田電氣化戰略的中心,這個市場的‘加速’將是本田成功的關鍵。”本田加速轉型的決心從來不需要質疑。
事實上,隨著今年混動凌派和混動尊享域的上市,本田已經在中國市場銷售了多達8款搭載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的車型,構建了SUV+轎車+MPV的全車混動家族,形成了國內最大最有戰斗力的混動產品陣營。
5
現在,在加速新能源轉型的時刻,德日競爭越來越激烈。東風本田和全日本要想一舉徹底扭轉戰局,必須在電氣化過渡期給予有力打擊。
與以往通過混動技術進行差異化競爭不同,這次東風本田選擇在德系混動市場正面碰撞。一旦CR-V銳界混動e+能夠沖擊德系在混動技術領域的市場份額,這或許意味著德系奮斗多年的局面將不復存在,以東風本田為代表的日系企業將在全面新能源的道路上率先占領品牌和市場高地。
從HEV到PHEV再到EV,本田的發展道路相當清晰,循序漸進。先做好混合,再向多元化電路線發展。從混動到純電動汽車的推出,再到PHEV技術的研發,本田的電動化發展思路相當符合市場的發展前景,輕松準確的踩準了市場變化的每一個節奏。
面對暗流涌動的新時代,鄭春凱曾語重心長地告誡:“首先要敬畏市場。”是的,那就讓悲觀者隨波逐流,讓敬畏者堅定前行。
文/鄭文·羅超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日前,特斯拉公布了一段新視頻,首次對外展示了其在美國加州工廠生產4680新型電池的畫面。
1900/1/1 0:00:00在2021年1月19日晚,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位于上海市閔行區某小區發生特斯拉Model3起火事故。
1900/1/1 0:00:00每周一更,不見不散,新能源周刊匯集本周精彩內容,一次看過癮本周《電動真體驗》冬日特輯來襲看看之前創下21世紀以來的最低氣溫記錄那天電動車主們都有什么樣的體驗吧,
1900/1/1 0:00:00時代的一粒灰,有時候掉下來卻是不可承受之重。2020年開年,正當舉國共度春節的時候,一場疫情徹底把中國的經濟帶入了冰冷的寒冬。然而出乎很多經濟學家的意料,疫情之下第一個走出陰影的居然還是中國。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一家法國公司計劃在3年后的奧運會到來之前,說服1萬名巴黎出租車司機改用氫動力汽車。
1900/1/1 0:00:00汽車在發展進程中越來越跟科技分不開,甚至很多尚未被真正使用到的需求均被安裝到車上,成為智能汽車的標配,其實,這就是新生一代對體驗的需求,科技帶給人類心理上的改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