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策引導到充分競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逐步回升。產業資源加速整合、產品加速迭代的時期已經到來。
近兩年來,國內各省市對新能源汽車的資金投入和扶持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區域集聚特征非常明顯。在業內,似乎每個人都可以談論侃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但很少有人提出可衡量和可參考的標準。
在此背景下,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期間,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RPI)。這套指標將在風險預警、政策制定、投資決策等方面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和支持。
“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主要由“消費指數”和“產業景氣指數”組成。其中,消費指數又進一步分為三個分項指數,即消費價格指數(月度頻率)、消費質量指數(季度頻率)和消費潛力指數(年度頻率)。
本文對消費潛力指數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分析。
■揭秘11個二級細分指標
我國雖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人口和資源分布并不均衡,不同地區汽車產業配套能力差異很大。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實際上,各省市之間仍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行業需要判斷新能源汽車在各個區域市場的發展潛力,消費潛力指數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可以發現地區之間的差距,補齊短板,為企業投資布局和市場進入提供必要的參考。
對于區域市場的發展潛力,我們可以理解為區域市場依托現有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乘用車市場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
通過收集統計31個省市的消費特征指數數據,整理各省市的保險數據,得出市場容量指數數據。根據各省市官網的公開信息、marklines的產業布局信息、中國充電聯盟的基礎設施信息和汽車之家的營銷售后行業數據,選擇熵權法得出各指標的權重,最終計算出全國31個省市的新能源乘用車消費潛力指數。
據了解,在消費潛力指數的設計階段,數據來源和整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為大量二級細分指標的來源維度是以年為單位的,所以消費潛力指數最終是以年為單位統計的。
二級細分指數數據能更好地顯示各個地區在某一方面的發展特征。
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來看,與2019年相比,2020年新能源汽車個人保有量占比顯示出私人購買的積極性,有效反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化程度的加深。
到2020年底,我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將超過80.7萬個,較2019年增長56.4%。分地區來看,廣東、江蘇、北京、上海的公共充電設施遙遙領先于其他地區。
■四個一級指標“復雜”
通過對11個二級指標的分析,歸納為4個一級指標。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消費潛力指數是消費特征、市場容量、產業支撐、營銷售后四個一級指標的“合成”。
總體來看,隨著經濟回暖和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快速推廣,經濟發展較快的省市消費潛力指數有了較大提升。
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指數
其中,2020年上海消費潛力指數最高;長三角、北京、廣東、天津消費潛力大。在西北和東北地區,由于車輛應用環境惡劣,配套資源缺乏,新能源汽車潛力指數較低,市場仍需進一步推廣和扶持。
“各省市消費特征指標”
從消費特征指標來看,2020年,除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區外,其他省市的消費特征指標均有所提升,超過半數的省份增幅超過10%。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整體消費水平仍位居前列,潛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占比更大,而西北地區普遍消費特征指標在全國墊底,經濟水平相對落后。
《各省市市場容量指標》
從市場容量指數來看,疫情導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普及率下降,但仍有13個省市市場容量指數超過2019年。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市場容量最高,甘肅和西藏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相對落后。
《省市工業配套指標》
從產業配套指標來看,隨著基礎設施被納入新增基礎設施,各省市充電樁數量大幅增加。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汽車聚集區整體產業支撐較好;東北和西北地區產業設施薄弱,地方政府需要根據區域特點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
《省市營銷售后指標》
從營銷售后指標來看,完善的營銷網絡和售后網點有助于提升消費者體驗,加速汽車產品的推廣。隨著經濟的復蘇,未來營銷售后網點的覆蓋將更加全面;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具有產業集聚優勢,營銷售后網絡相對更完善。
對于來自整車、經銷商、行業相關機構的專業用戶,新能源汽車指標要綜合使用,而不是只關注一個指標。
目前消費潛力指數只統計了兩年,不足以構建各地的長期趨勢。如果是未來3-5年的積累,可以更準確的分析各省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優劣勢,結合二級指標對癥下藥,為未來發展提供更準確的參考因素。
編輯總結:
消費潛力指數以年為單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各省市的主次指標進行更細致的分析,可以得出更多的結論。比如廣東、山東等地,常住人口超過8000萬,潛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比例較大;北京、浙江等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遙遙領先,適當的政策可以帶動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
一年多來,疫情對全國汽車產銷造成較大影響,導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普及率下降。但在地方購車補貼、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的推動下,仍有13個省市市場容量指數超過2019年,繼續向好。
除了這篇文章,我們還會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民消費質量指數和“行業景氣指數”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敬請關注。(文/汽車之家劉洪龍)從政策引導到充分競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逐漸回暖。產業資源加速整合、產品加速迭代的時期已經到來。
近兩年來,國內各省市對新能源汽車的資金投入和扶持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區域集聚特征非常明顯。在業內,似乎每個人都可以談論侃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但很少有人提出可衡量和可參考的標準。
在此背景下,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期間,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RPI)。這套指標將在風險預警、政策制定、投資決策等方面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和支持。
“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主要由“消費指數”和“產業景氣指數”組成。其中,消費指數又進一步分為三個分項指數,即消費價格指數(月度頻率)、消費質量指數(季度頻率)和消費潛力指數(年度頻率)。
本文對消費潛力指數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分析。
■揭秘11個二級細分指標
我國雖然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人口和資源分布并不均衡,不同地區汽車產業配套能力差異很大。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推廣為城市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實際上,各省市之間仍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行業需要判斷新能源汽車在各個區域市場的發展潛力,消費潛力指數就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可以發現地區之間的差距,補齊短板,為企業投資布局和市場進入提供必要的參考。
對于區域市場的發展潛力,我們可以理解為區域市場依托現有新能源汽車發展基礎,乘用車市場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潛在能力。
通過收集統計31個省市的消費特征指數數據,整理各省市的保險數據,得出市場容量指數數據。根據各省市官網的公開信息、marklines的產業布局信息、中國充電聯盟的基礎設施信息和汽車之家的營銷售后行業數據,選擇熵權法得出各指標的權重,最終計算出全國31個省市的新能源乘用車消費潛力指數。
據了解,在消費潛力指數的設計階段,數據來源和整合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因為大量二級細分指標的來源維度是以年為單位的,所以消費潛力指數最終是以年為單位統計的。
二級細分指數數據能更好地顯示各個地區在某一方面的發展特征。
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來看,與2019年相比,2020年新能源汽車個人保有量占比顯示出私人購買的積極性,有效反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化程度的加深。
到2020年底,我國公共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將超過80.7萬個,較2019年增長56.4%。從地區來看,廣東、江蘇、北京和上海的公共充電設施遙遙領先……她的區域。
■四個一級指標“復雜”
通過對11個二級指標的分析,歸納為4個一級指標。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消費潛力指數是消費特征、市場容量、產業支撐、營銷售后四個一級指標的“合成”。
總體來看,隨著經濟回暖和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快速推廣,經濟發展較快的省市消費潛力指數有了較大提升。
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指數
其中,2020年上海消費潛力指數最高;長三角、北京、廣東、天津消費潛力大。在西北和東北地區,由于車輛應用環境惡劣,配套資源缺乏,新能源汽車潛力指數較低,市場仍需進一步推廣和扶持。
“各省市消費特征指標”
從消費特征指標來看,2020年,除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區外,其他省市的消費特征指標均有所提升,超過半數的省份增幅超過10%。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整體消費水平仍位居前列,潛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占比更大,而西北地區普遍消費特征指標在全國墊底,經濟水平相對落后。
《各省市市場容量指標》
從市場容量指數來看,疫情導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普及率下降,但仍有13個省市市場容量指數超過2019年。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市場容量最高,甘肅和西藏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相對落后。
《省市工業配套指標》
從產業配套指標來看,隨著基礎設施被納入新增基礎設施,各省市充電樁數量大幅增加。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汽車聚集區整體產業支撐較好;東北和西北地區產業設施薄弱,地方政府需要根據區域特點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和基礎設施建設。
《省市營銷售后指標》
從營銷售后指標來看,完善的營銷網絡和售后網點有助于提升消費者體驗,加速汽車產品的推廣。隨著經濟的復蘇,未來營銷售后網點的覆蓋將更加全面;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具有產業集聚優勢,營銷售后網絡相對更完善。
對于來自整車、經銷商、行業相關機構的專業用戶,新能源汽車指標要綜合使用,而不是只關注一個指標。
目前消費潛力指數只統計了兩年,不足以構建各地的長期趨勢。如果是未來3-5年的積累,可以更準確的分析各省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優劣勢,結合二級指標對癥下藥,為未來發展提供更準確的參考因素。
編輯總結:
消費潛力指數以年為單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各省市的主次指標進行更細致的分析,可以得出更多的結論。比如廣東、山東等地,常住人口超過8000萬,潛在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比例較大;北京、浙江等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遙遙領先,適當的政策可以帶動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
一年多來,疫情對全國汽車產銷造成較大影響,導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車銷量和普及率下降。但在地方購車補貼、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的推動下,仍有13個省市市場容量指數超過2019年,繼續向好。
除了這篇文章,我們還會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居民消費質量指數和“行業景氣指數”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敬請關注。(文/汽車之家劉宏龍)
標簽:北京
芯片供應短缺可能會持續10年之久日前,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負責人表示,中國汽車芯片短缺可能會持續長達10年,但這與目前的“供應短缺”幾乎沒有關系。
1900/1/1 0:00:00藍鯨汽車1月21日訊,大眾中國迎來重大人事變動,原大眾汽車(中國)執行副總裁、逸駕智能董事及CEO蘇偉銘已確認離職,有消息稱,蘇偉銘下一站將選擇創業,進入智能出行行業。
1900/1/1 0:00:001、首批中國制造特斯拉ModelY開始交付據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1月18日,首批中國制造ModelY正式于上海、杭州、南京、蘇州、武漢、合肥、溫州、無錫、常州以及寧波等城市同時開始交付。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1月20日,特斯拉在部分歐洲市場下調Model3定價,涉及多個版本。
1900/1/1 0:00:00日前,特斯拉公布了一段新視頻,首次對外展示了其在美國加州工廠生產4680新型電池的畫面。
1900/1/1 0:00:00在2021年1月19日晚,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消息稱,位于上海市閔行區某小區發生特斯拉Model3起火事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