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我們等待著最大的汽車公司SAIC的年度產銷快報。
數據顯示,12月SAIC產銷分別為66.4萬輛和74.7萬輛,同比增長8.6%和7%;全年累計產銷分別達到546.4萬輛和560.1萬輛,同比下降11.2%和10.2%。對比集團此前6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實際完成率為93.3%。
雖然下半年SAIC回暖明顯,年底去庫存效果顯著,但在最后40萬輛面前依然止步不前,這讓連續幾個月保持追趕的SAIC顯得有些尷尬。然而,年銷量超過560萬輛的數據仍然使SAIC連續第15年保持中國第一。
從疫情對產銷的損害,到前景的不明朗,再到行業的復蘇,我們都在追趕。一年后,誰成了為SAIC復蘇提供動力的引擎,誰又成了拖累集團追趕步伐的拖油瓶?
作為總量的代表,年銷量高達700萬輛的SAIC主要由三個200萬輛組成。所以2020年SAIC整體表現并不樂觀,首先想到的是上汽大眾、SAIC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板塊的疲軟。事實也的確如此。
然而,去年初攜手倒下的三頭“血牛”,今天的市場表現卻不一樣。上汽大眾繼續下滑,而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與前者可謂“榮辱與共但不甜蜜”,兩家都將延續月度銷量同比增長,逐漸走出陰霾。
具體來看,上汽大眾12月銷售15.8萬輛,成為SAIC唯一一個12月仍處于負增長的國產乘用車品牌,全年累計銷售150.6萬輛,也同比下降24.8%;上汽通用12月銷售19.4萬輛,同比增長55.7%,全年銷售146.8萬輛,同比降幅收窄至8.3%。上汽通用五菱去年12月銷售了24.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8.3%。全年銷量160萬輛,同比下降3.6%。
合資板塊“分享痛苦但不分享快樂”
是的,即使在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我們也沒有等到上汽大眾的成長。除了疫情和芯片短缺,上汽大眾自身的公關危機和產品投放周期也是主要原因。
在中國保險研究院2019年公布的碰撞測試中,帕薩特的a柱在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嚴重變形,輿論開始發酵至今。其次,就2020年全年而言,SAIC-大眾旗下只有魏冉和途觀X兩款新車是主要的大眾品牌,并不促進全年銷量。
綜合原因,今年SAIC大眾離一汽大眾越來越遠。面對一汽-大眾全年累計終端銷量216.2萬輛(含奧迪進口車)的數據,前者只有尷尬和無奈。
2021年是such大眾的產品年,包括ID.4 X在內的三款MEB車型,途昂、途觀L、帕薩特、新明銳等拳頭產品的年輕化。未來1-2年,市場上將有10多款新品或改款產品上市,高端產品將密集更新。
隨著帕薩特“補考”達標,SAIC奧迪項目落地,屆時,上汽大眾將以怎樣的姿態面對市場,面對北方大眾?
與SAIC大眾的低迷表現不同,上汽通用月度銷量的同比增長和年度銷量降幅的收窄都是積極的信號。全年完成近147萬輛的銷量,也讓上汽通用躋身合資乘用車企業前三。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分別貢獻了92.6萬輛、31.1萬輛和23萬輛。
別克方面,新一代別克GL8家族全年銷售156,879輛,同比增長5.9%,持續擴大領先優勢;2021款別克雙駿共銷售190,852輛,同比增長16.7%;昂科威1-12月累計銷售137,423輛,同比增長3.7%。
雪佛蘭品牌的年銷量不到去年同期的70%,成為上汽通用下滑的主要原因。好在它的銷售結構在不斷優化。比如邁銳寶XL從10月份開始持續增長,其高端550T車型占該車銷量的49%。
而且無論是月銷穩定在3000輛以上的探險者,還是旗艦SUV的開創者,他們各自RS車型的配置都在提升,分別是30%和60%。
凱迪拉克超23萬的銷量再次刷新了凱迪拉克在華銷量紀錄。同時,這一數據也是除BBA之外的中國豪華車最高銷售記錄。
上汽通用五菱12月共銷售新車24.1萬輛,同比增長8.3%;全年累計銷量超過160萬輛,同比微降3.6%。其中,五菱品牌全年共銷售117.8萬輛,連續9個月保持同比增長;新寶駿寶駿品牌全年銷售15.4萬輛,同比增長70%。
洪光MINIEV不到6個月共銷售新車12.8萬輛,月均銷量超過2萬輛,促使其連續4個月蟬聯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讓人看不懂。
獨立銷售占比創歷史新高。
自主品牌方面,SAIC由榮威、名爵、R Auto、大通、五菱、寶駿組成的“自主品牌陣營”累計銷售260萬輛,占SAIC總銷量的46.4%,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于SAIC在自主研發上的持續加碼。據悉,“十三五”期間,SAIC投入近600億元用于自主研發。
在乘用車領域,SAIC乘用車單月突破10萬輛,全年累計銷量65.8萬輛。從月銷量來看,SAIC乘用車已經悄然成為繼吉利、長城、長安之后的又一個10萬輛汽車俱樂部成員。其中,12月MG突破6萬輛的銷量高于榮威的5萬輛。
具體車型方面,在合資品牌壟斷的高端MPV市場,榮威首款MPV榮威IMAX 8 2月銷量過萬,12月銷量近2500輛,成功站在主流合資MPV陣營;榮威RX5系列銷量再次突破2萬輛,大概率進入SUV熱銷榜前十;榮威i5系列銷量近1.4萬輛;全新MG5上市剛一個多月,訂單破2.6萬,交付破2萬;自7月推出第三代車型以來,MG6已售出44,968輛汽車,同比增長42.5%,躋身跑車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6萬對比5萬也是MG自去年11月以來第二次超越榮威。
曾幾何時,單個榮威車型的銷量就超過了MG半年的銷量。而現在,在“使命100”戰略(計劃2023年銷售100萬輛,進入全球100個地區)發布后,名爵突然發力,實現了對前者的超越,兩者形成了互為趕超之勢。
在兩者的追逐中,SAIC乘用車也在為沖擊高端做準備。2020年R車的獨立發布也標志著SAIC乘用車向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發展。12月14日,SAIC正式宣布將于2011年1月推出新技術品牌R-TECH,首款“真正的5G”漫威R即將上市。
出口方面,在MG和大通歐洲市場銷量突破4萬輛的帶動下,SAIC去年海外市場銷量39萬輛,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11.3%,超過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三分之一,連續五年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其中海外銷量近3.5萬輛,再次蟬聯單品牌海外銷量冠軍。
新能源方面,去年SAIC新能源汽車銷售約32萬輛,同比增長77.8%。對SAIC來說,這還不夠。因此,SAIC與張江高科、恒旭資本共同成立了高端新能源品牌智記汽車。
智機汽車的正式落地,預示著SAIC的機制體制改革正在加速,也有望在SAIC的協同效應中,進一步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力。
一方面要應對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2020年對SAIC乃至大部分車企來說都是極其困難的。“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已經過去。與舔傷口相比,SAIC需要做的是總結經驗,迅速調整。
面向“十四五”,SAIC提出了“從全球工業第七位躍升至前五位,打造具有全球產業競爭力和品牌國際影響力的萬億美元汽車產業集團”的總體目標。作為少數能夠初步打造集R&D、制造、營銷、金融、物流于一體的汽車產業鏈的汽車企業,率先走國際化經營差異化道路的SAIC無疑充滿了機遇。
文/黎思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1月7日,我們等待最大車企SAIC的年度產銷快報。
數據顯示,12月SAIC產銷分別為66.4萬輛和74.7萬輛,同比增長8.6%和7%;全年累計產銷分別達到546.4萬輛和560.1萬輛,同比下降11.2%和10.2%。對比集團此前6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實際完成率為93.3%。
雖然下半年SAIC回暖明顯,年底去庫存效果顯著,但在最后40萬輛面前依然止步不前,這讓連續幾個月保持追趕的SAIC顯得有些尷尬。然而,年銷量超過560萬輛的數據仍然使SAIC連續第15年保持中國第一。
從疫情對產銷的損害,到前景的不明朗,再到行業的復蘇,我們都在追趕。一年后,誰成了為SAIC復蘇提供動力的引擎,誰又成了拖累集團追趕步伐的拖油瓶?
作為總量的代表,年銷量高達700萬輛的SAIC主要由三個200萬輛組成。所以2020年SAIC整體表現并不樂觀,首先想到的是上汽大眾、SAIC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資板塊的疲軟。事實也的確如此。
然而,去年初攜手倒下的三頭“血牛”,今天的市場表現卻不一樣。上汽大眾繼續下滑,而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與前者可謂“榮辱與共但不甜蜜”,兩家都將延續月度銷量同比增長,逐漸走出陰霾。
具體來看,上汽大眾12月銷售15.8萬輛,成為SAIC唯一一個12月仍處于負增長的國產乘用車品牌,全年累計銷售150.6萬輛,也同比下降24.8%;上汽通用12月銷售19.4萬輛,同比增長55.7%,全年銷售146.8萬輛,同比降幅收窄至8.3%。上汽通用五菱去年12月銷售了24.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8.3%。全年銷量160萬輛,同比下降3.6%。
合資板塊“分享痛苦但不分享快樂”
是的,即使在2020年的最后一個月,我們也沒有等到上汽大眾的成長。除了疫情和芯片短缺,上汽大眾自身的公關危機和產品投放周期也是主要原因。
在中國保險研究院2019年公布的碰撞測試中,帕薩特的a柱在正面25%偏置碰撞測試中嚴重變形,輿論開始發酵至今。其次,就2020年全年而言,SAIC-大眾旗下只有魏冉和途觀X兩款新車是主要的大眾品牌,并不促進全年銷量。
綜合原因,今年SAIC大眾離一汽大眾越來越遠。面對一汽-大眾全年累計終端銷量216.2萬輛(含奧迪進口車)的數據,前者只有尷尬和無奈。
2021年是such大眾的產品年,包括ID.4 X在內的三款MEB車型,途昂、途觀L、帕薩特、新明銳等拳頭產品的年輕化。未來1-2年,市場上將有10多款新品或改款產品上市,高端產品將密集更新。
隨著帕薩特“補考”達標,SAIC奧迪項目落地,屆時,上汽大眾將以怎樣的姿態面對市場,面對北方大眾?
與SAIC大眾的低迷表現不同,上汽通用月度銷量的同比增長和年度銷量降幅的收窄都是積極的信號。全年完成近147萬輛的銷量,也讓上汽通用躋身合資乘用車企業前三。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分別貢獻了92.6萬輛、31.1萬輛和23萬輛。
別克方面,新一代別克GL8家族全年銷售156,879輛,同比增長5.9%,持續擴大領先優勢;2021款別克雙駿共銷售190,852輛,同比增長16.7%;昂科威1-12月累計銷售137,423輛,同比增長3.7%。
雪佛蘭品牌的年銷量不到去年同期的70%,成為上汽通用下滑的主要原因。好在它的銷售結構在不斷優化。比如邁銳寶XL從10月份開始持續增長,其高端550T車型占該車銷量的49%。
而且無論是月銷穩定在3000輛以上的探險者,還是旗艦SUV的開創者,他們各自RS車型的配置都在提升,分別是30%和60%。
凱迪拉克超23萬的銷量再次刷新了凱迪拉克在華銷量紀錄。同時,這一數據也是除BBA之外的中國豪華車最高銷售記錄。
上汽通用五菱12月共銷售新車24.1萬輛,同比增長8.3%;全年累計銷量超過160萬輛,同比微降3.6%。其中,五菱品牌全年共銷售117.8萬輛,連續9個月保持同比增長;新寶駿寶駿品牌全年銷售15.4萬輛,同比增長70%。
洪光MINIEV不到6個月共銷售新車12.8萬輛,月均銷量超過2萬輛,促使其連續4個月蟬聯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讓人看不懂。
獨立銷售占比創歷史新高。
自主品牌方面,SAIC由榮威、名爵、R Auto、大通、五菱、寶駿組成的“自主品牌陣營”累計銷售260萬輛,占SAIC總銷量的46.4%,創下歷史新高。這主要得益于SAIC在自主研發上的持續加碼。據悉,“十三五”期間,SAIC投入近600億元用于自主研發。
在乘用車領域,SAIC乘用車單月突破10萬輛,全年累計銷量65.8萬輛。從月銷量來看,SAIC乘用車已經悄然成為繼吉利、長城、長安之后的又一個10萬輛汽車俱樂部成員。其中,12月MG突破6萬輛的銷量高于榮威的5萬輛。
具體車型方面,在合資品牌壟斷的高端MPV市場,榮威首款MPV榮威IMAX 8 2月銷量過萬,12月銷量近2500輛,成功站在主流合資MPV陣營;榮威RX5系列銷量再次突破2萬輛,大概率進入SUV熱銷榜前十;榮威i5系列銷量近1.4萬輛;全新MG5上市剛一個多月,訂單破2.6萬,交付破2萬;自7月推出第三代車型以來,MG6已售出44,968輛汽車,同比增長42.5%,躋身跑車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6萬對比5萬也是MG自去年11月以來第二次超越榮威。
曾幾何時,單個榮威車型的銷量就超過了MG半年的銷量。而現在,在“使命100”戰略(計劃2023年銷售100萬輛,進入全球100個地區)發布后,名爵突然發力,實現了對前者的超越,兩者形成了互為趕超之勢。
在兩者的追逐中,SAIC乘用車也在為沖擊高端做準備。2020年R車的獨立發布也標志著SAIC乘用車向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發展。12月14日,SAIC正式宣布將于2011年1月推出新技術品牌R-TECH,首款“真正的5G”漫威R即將上市。
出口方面,在MG和大通歐洲市場銷量突破4萬輛的帶動下,SAIC去年海外市場銷量39萬輛,在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11.3%,超過中國車企海外總銷量的三分之一,連續五年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其中海外銷量近3.5萬輛,再次蟬聯單品牌海外銷量冠軍。
新能源方面,去年SAIC新能源汽車銷售約32萬輛,同比增長77.8%。對SAIC來說,這還不夠。因此,SAIC與張江高科、恒旭資本共同成立了高端新能源品牌智記汽車。
智機汽車的正式落地,預示著SAIC的機制體制改革正在加速,也有望在SAIC的協同效應中,進一步提升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力。
一方面要應對疫情的影響,另一方面2020年對SAIC乃至大部分車企來說都是極其困難的。“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已經過去。與舔傷口相比,SAIC需要做的是總結經驗,迅速調整。
面向“十四五”,SAIC提出了“從全球工業第七位躍升至前五位,打造具有全球產業競爭力和品牌國際影響力的萬億美元汽車產業集團”的總體目標。作為少數能夠初步打造集R&D、制造、營銷、金融、物流于一體的汽車產業鏈的汽車企業,率先走國際化經營差異化道路的SAIC無疑充滿了機遇。
文/黎思嘉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和“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微信官方賬號,或登陸《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1月11日,2021年北美消費電子展(CES)正式開幕,寶馬在此次線上CES大會上發布了新一代iDrive系統(以下簡稱第八代iDrive系統),
1900/1/1 0:00:00當地時間1月7號,彭博社報道稱,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Musk)超過亞馬遜首席執行官貝索斯(JeffBezos),成為世界首富。
1900/1/1 0:00:001月7日,我們等來了最大體量車企上汽集團的全年產銷快報。
1900/1/1 0:00:00日前,據奧迪董事會主席MarkusDuesmann向外媒透露,奧迪旗下在售車型將在未來15年內全面實現電動化,但奧迪A1參數詢價并沒有在此計劃之中。
1900/1/1 0:00:00根據2021年1月11日最新出爐的中汽數據終端零售數據,2020年理想ONE全年累計終端銷量為33457輛。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由于COVID19疫情以及持續的法律糾紛,印度汽車制造商馬恒達的北美部門已經裁撤了一半以上的員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