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汽車圈將經歷動蕩的一年,這從汽車企業人事調整的頻率就可以看出來。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去年至少有196位國內外主流車企高管發生變動,其中自主車企東風、一汽、長安、BAIC調整較為密集,外資車企大眾、福特變動較多。此外,主要的新造車企業,如蔚來和威馬,去年也遭遇了辭職潮。很多知名高管在這些新興公司經歷過一次“車癮”后,再次選擇回歸傳統車企。
本文分析了汽車企業高層頻繁調整的原因,部分原因是“掌門人”的自然交接,如BAIC徐和誼、現代鄭夢九的辭職,當然也有無奈離職或接班的,如三菱一子修、力帆一男尼。有一部分是因為個人發展或者業務發展的需要,比如造車新勢力的高層調整,去年很多車企營銷崗位的密集變動。此外,更與企業正在實施的智能化、電氣化轉型有關。比如去年人事變動最頻繁的大眾,很多決策都與集團改革有關。
在傳統車企轉型之際,大眾、東風密集出拳。
在所有根據加斯頓汽車統計的2020年進行人事變動的車企中,大眾集團的變動最為密集,涉及26位高管,包括大眾集團CEO、大眾集團CFO、斯柯達董事長、西雅特CEO、奧迪中國總裁等重要職位,涵蓋旗下所有子公司。這些變化的背后,很多都與大眾集團正在深化的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有關。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四化”的變化,迪斯上任后,在維持集團正常運轉的基礎上,宣布了一系列的成本削減計劃,這必然會涉及到組織架構的調整。
例如,12月中旬,大眾集團宣布任命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茲(Arno Antlitz)、大眾集團采購部新拆分的主管穆拉特·阿克塞爾(Murat Aksel)、大眾集團管理委員會新設立的“技術”職位主管托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都是為了推進大眾集團的“Together 2025+”戰略。其中,Arno Antlitz和Thomas Schmall兩人的任命據說是由情報和安全局推薦的,但被管理層明確拒絕。此次重新批準充分體現了大眾集團監事會對Diss的認可,更具體地說,是對Diss在過去五年中為大眾集團電氣化和數字化轉型所做努力的肯定。
在此之前,大眾在集團層面、其子品牌和重點市場的大部分人事任免也與此相關。大眾集團監事會表示,集團未來將更加重視成本計劃,并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通過成本削減計劃。同時,從2021年3月1日起,賓利品牌將劃歸奧迪品牌管理負責,實現兩大高端品牌電動化戰略的協同。
福特作為另一家跨國汽車公司,正在深度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去年人事變動也非常頻繁,至少有12位高管變動,其中最大的看點是新任CEO吉姆·法利的繼任。“我們正帶著新的緊迫感采取行動,以改善我們的業務狀況和產品發布,同時以適合我們優勢的方式實現福特的現代化。這意味著組建正確的全球領導團隊,簡化我們的工作方法,擁抱智能網絡、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并將我們在商用車領域的領先地位轉變為專注于增長的業務。”吉姆·法利曾經說過。為此,宣布了一系列的管理變革……去年4月ed,涉及AI、大數據、智能互聯、商用車、采購等領域。
在國內,一汽、東風、北汽、廣汽等幾大汽車集團都進行了密集的調整。其中,一汽于2020年4月完成了一汽轎車與一汽解放的資產置換,一汽轎車自主乘用車品牌一汽奔騰管理層隨后發生“大變動”——劉長青調任一汽集團戰略管理與經營規劃部任總經理,調任市場部,隋任一汽奔騰副總經理,接任一汽奔騰副總經理一職。隨后在9月和12月,一汽分別對旗下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進行了多項人事調整。
2020年下半年,東風汽車還在集團層面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東風乘用車、東風大岳起亞、東風汽車、東風裕隆,涉及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東風乘用車總經理、東風汽車總經理/副總經理、東風裕隆董事長/總經理等關鍵崗位。而且,為了推出全新的高端品牌“藍兔”,東風汽車還從東風英菲尼迪、東風日產等多個品牌抽調人才,成立了專門的團隊推出高端產品。
至于BAIC和廣汽,分別在12月和9月對行業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其中,BAIC的調整涉及其BAIC、BAIC新能源、BAIC越野車、BAIC福田等整車板塊,以及海納川、研究院等R&D和供應板塊,是近年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次人事調整。為推進獨立部門管理一體化改革,廣汽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并進行一系列調整,進一步深化改革。
另外還有長安和吉利,去年也在高層做了很大的調整。其中,長安變動最大的是6月朱華榮接替張寶林出任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另一個是NDSD相關崗位的調整。吉利更多的是吉利汽車、沃爾沃、幾何汽車、路特斯、北極星等幾個子集團的內部調整,充分發揮子品牌的協同效應。
新舊領導班子交接時,有人光榮退休,有人危急受命。
在2020年的汽車企業人事調整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變化就是汽車企業新老領導班子的交接。例如,徐和誼的辭職和蔣德毅的繼任。
2020年7月31日晚8點,BAIC正式宣布,徐和誼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BAIC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時任京津冀集團董事長的蔣德毅將接替徐和誼。這一崗位調整的發布,不僅宣告了徐和誼在BAIC 18年職業生涯的正式結束,也意味著BAIC正式告別徐和誼時代,進入蔣德毅時代。
回顧徐和誼執掌BAIC的成績,雖然他的獨立業務沒有起色,但他成功帶領BAIC引進了現代和奔馳,并推動了BAIC合資業務的發展壯大,這是他對BAIC最好的業績。這也對他的繼任者蔣德毅提出了挑戰,即如何在合資領域延續徐和誼時代的輝煌,另一方面改善自力更生的困境,帶領BAIC再上新臺階。
和BAIC一樣,現代汽車去年也“更新”了領導人。2020年10月,現代汽車集團官方證實,49歲的鄭義宣接替父親鄭夢九成為集團新董事長。據悉,這是現代20年來首次將經營權移交給下一代。
在就職儀式上,鄭義宣說:“我們所有的目標和努力都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讓消費者滿意的第一步是通過我們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讓他們專注于自己的生活。我們還將通過機器人、城市空中交通、智慧城市和其他創新方式實現我們想象的未來。”這意味著新興的新技術,如電子技術……未來,智能化、自動駕駛和互聯互通將是現代努力的重點。在電動化方面,鄭義宣去年7月表示,現代及其姐妹公司起亞汽車計劃在2025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以占據全球電動汽車市場10%以上的份額。
相比和的自然交流,三菱董事長易子修和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的辭職,以及力帆汽車新董事長尹的接任,多少有些無奈。2020年8月7日,三菱汽車董事長吉之在執掌集團15年后,因健康原因辭職,其職位暫時由公司首席執行官加戶譽夫接任。20天后,益子修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71歲,三菱汽車正式告別益子修時代。
作為執掌三菱汽車16年的核心人物,益子修于2004年加入三菱汽車,2005年出任社長,2014年出任董事長兼CEO。在此期間,益子修多次將三菱從險境中解救出來,包括2004年三菱汽車因隱瞞缺陷、造假、召回等問題而面臨管理危機。伊子秀臨危受命,領導品牌振興。2016年,三菱汽車因偽造燃油經濟性數據卷入丑聞。益子修再次挺身而出,擔任公司負責人。后來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益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卸任,雖然官方解釋為“個人原因”,但在外界看來,更像是東風裕隆市場表現不佳導致的“接盤”。據乘聯會統計,今年前11個月,東風裕隆僅銷售77輛,月均銷量不足10輛。其位于杭州蕭山的生產基地早在2019年就處于停滯狀態。正因為如此,東風裕隆在過去曾多次被傳言退市。最新消息顯示,2020年11月,經杭州中院裁定,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東風裕隆邁出辟謠第一步,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市場“已成事實”。
有的人無奈離開,有的人無奈接手。這個人就是陰,力帆汽車的新任董事長。力帆股份原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陳偉接手力帆以來,經營虧損、債務積壓等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改善。2020年4月,尹明善將公司的權力交給了他年僅25歲的大孫女尹安妮。據悉,尹當時還是在國外讀研究生,被緊急召回出任力帆汽車新董事長。
然而,就在力帆迎來重組曙光之前,尹明善及其家人卻在10月份舉報稱已被立案調查。不僅如此,力帆被法院裁定接受重組,還有因為重組失敗而被宣布破產的風險,再次給力帆的振興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尹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造車新勢力如今紛紛離開公司,很多高管回歸傳統車企。
造車新勢力高管集體回歸傳統車企,是2020年人事變動的又一大亮點,與前幾年汽車圈的趨勢完全相反——在造車新勢力企業中擁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尤其是去年3月,新車廠商中突然出現高管回歸傳統車企的熱潮。
當時國內車市剛剛開始從疫情中復蘇,有消息稱原何忠汽車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營銷公司副總裁鄧玲加盟SAIC大通,擔任品牌公關與戰略部副總監。緊接著,柏君縣汽車營銷銷售副總裁陳被曝加盟奇瑞,擔任EXEED星途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原Skycar和總監被傳……曾任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北京現代副總經理兼銷售總監,主要負責北京現代的市場和營銷網絡。
、陳、向東平都是汽車營銷領域的“老兵”,經驗豐富。其中,在2018年加入何忠新能源之前,鄧玲擔任東風雪鐵龍營銷總監,并在長安福特工作多年,先后擔任長安福特市場部福克斯品牌經理、C級車高級品牌經理。在加入博駿汽車之前,陳先后在神龍汽車市場部、商務部、東風雪鐵龍銷售部、東風雷諾市場部、銷售部工作。向東平于1998年加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先后在大眾、斯柯達、沃爾沃等品牌擔任要職。如今汽車圈的三位“老人”都選擇了回歸傳統汽車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造車新勢力淘汰賽的開啟。
除了上述三位“領導”,去年也有多位新車高管做出了同樣的決定。蔚來內飾總設計師Jochen Paesen被曝擔任起亞汽車內飾設計部副總裁,原蔚來汽車用戶中心副總裁趙加盟長城汽車,擔任長城銷售公司用戶中心總經理。5月,福特中國發布聲明稱,原蔚來用戶開發副總裁朱江將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加入福特中國,擔任純動力項目727團隊負責人,負責營銷、公關、銷售、服務、客戶體驗等相關業務的運營和管理。11月,愛知汽車原執行副總裁蔡建軍被曝加入吉利汽車集團,擔任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品牌戰略規劃。
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年新生力量的蓬勃崛起,為行業創造了很多新的工作機會,造車新生力量成為行業趨勢。然而,2019年以來,隨著車市的重新洗牌和疫情的影響,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開始出現新車量產困難、拖欠工資等問題,回歸相對穩定的傳統車企。成為了更多大咖的選擇。例如,陳的離開,恰逢博縣的搖搖欲墜的時刻。2019年5月以來,博縣汽車被曝出員工年終獎、加班費等負面新聞。2020年1月,甚至有消息稱整個項目已經停工,真的不再是“農民工”的好位置了。
去年Skycar多名高管離職也與業務危機有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汽車圈將經歷動蕩的一年,這從汽車企業人事調整的頻率就可以看出來。據蓋世汽車不完全統計,去年至少有196位國內外主流車企高管發生變動,其中自主車企東風、一汽、長安、BAIC調整較為密集,外資車企大眾、福特變動較多。此外,主要的新造車企業,如蔚來和威馬,去年也遭遇了辭職潮。很多知名高管在這些新興公司經歷過一次“車癮”后,再次選擇回歸傳統車企。
本文分析了汽車企業高層頻繁調整的原因,一部分是因為“掌門人”的自然交接,如BAIC徐和誼、現代鄭夢九的辭職,當然也有無奈離職或接班的,如三菱一子修、力帆一男尼。有一部分是因為個人發展或者業務發展的需要,比如造車新勢力的高層調整,去年很多車企營銷崗位的密集變動。此外,更與企業正在實施的智能化、電氣化轉型有關。例如,大眾汽車,它有…去年人事變動最為頻繁,有許多決策都與集團改革有關。
在傳統車企轉型之際,大眾、東風密集出拳。
在所有根據加斯頓汽車統計的2020年進行人事變動的車企中,大眾集團的變動最為密集,涉及26位高管,包括大眾集團CEO、大眾集團CFO、斯柯達董事長、西雅特CEO、奧迪中國總裁等重要職位,涵蓋旗下所有子公司。這些變化的背后,很多都與大眾集團正在深化的電動化和數字化轉型有關。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四化”的變化,迪斯上任后,在維持集團正常運轉的基礎上,宣布了一系列的成本削減計劃,這必然會涉及到組織架構的調整。
例如,12月中旬,大眾集團宣布任命大眾集團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茲(Arno Antlitz)、大眾集團采購部新拆分的主管穆拉特·阿克塞爾(Murat Aksel)、大眾集團管理委員會新設立的“技術”職位主管托馬斯·施馬爾(Thomas Schmall),都是為了推進大眾集團的“Together 2025+”戰略。其中,Arno Antlitz和Thomas Schmall兩人的任命據說是由情報和安全局推薦的,但被管理層明確拒絕。此次重新批準充分體現了大眾集團監事會對Diss的認可,更具體地說,是對Diss在過去五年中為大眾集團電氣化和數字化轉型所做努力的肯定。
在此之前,大眾在集團層面、其子品牌和重點市場的大部分人事任免也與此相關。大眾集團監事會表示,集團未來將更加重視成本計劃,并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末通過成本削減計劃。同時,從2021年3月1日起,賓利品牌將劃歸奧迪品牌管理負責,實現兩大高端品牌電動化戰略的協同。
福特作為另一家跨國汽車公司,正在深度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去年人事變動也非常頻繁,至少有12位高管變動,其中最大的看點是新任CEO吉姆·法利的繼任。“我們正帶著新的緊迫感采取行動,以改善我們的業務狀況和產品發布,同時以適合我們優勢的方式實現福特的現代化。這意味著組建正確的全球領導團隊,簡化我們的工作方法,擁抱智能網絡、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并將我們在商用車領域的領先地位轉變為專注于增長的業務。”吉姆·法利曾經說過。為此,去年4月宣布了一系列管理層變動,涉及AI、大數據、智能互聯、商用車、采購等領域。
在國內,一汽、東風、北汽、廣汽等幾大汽車集團都進行了密集的調整。其中,一汽于2020年4月完成了一汽轎車與一汽解放的資產置換,一汽轎車自主乘用車品牌一汽奔騰管理層隨后發生“大變動”——劉長青調任一汽集團戰略管理與經營規劃部任總經理,調任市場部,隋任一汽奔騰副總經理,接任一汽奔騰副總經理一職。隨后在9月和12月,一汽分別對旗下一汽大眾和一汽豐田進行了多項人事調整。
2020年下半年,東風汽車還在集團層面進行了一系列人事調整,東風乘用車、東風大岳起亞、東風汽車、東風裕隆,涉及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東風乘用車總經理、東風汽車總經理/副總經理、東風裕隆董事長/總經理等關鍵崗位。而且,為了推出全新的高端品牌“藍兔”,東風汽車還從東風英菲尼迪、東風日產等多個品牌抽調人才,成立專門團隊推出高e……產品。
至于BAIC和廣汽,分別在12月和9月對行業進行了大規模調整。其中,BAIC的調整涉及其BAIC、BAIC新能源、BAIC越野車、BAIC福田等整車板塊,以及海納川、研究院等R&D和供應板塊,是近年來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次人事調整。為推進獨立部門管理一體化改革,廣汽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并進行一系列調整,進一步深化改革。
另外還有長安和吉利,去年也在高層做了很大的調整。其中,長安變動最大的是6月朱華榮接替張寶林出任長安汽車董事長、黨委書記,另一個是NDSD相關崗位的調整。吉利更多的是吉利汽車、沃爾沃、幾何汽車、路特斯、北極星等幾個子集團的內部調整,充分發揮子品牌的協同效應。
新舊領導班子交接時,有人光榮退休,有人危急受命。
在2020年的汽車企業人事調整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變化就是汽車企業新老領導班子的交接。例如,徐和誼的辭職和蔣德毅的繼任。
2020年7月31日晚8點,BAIC正式宣布,徐和誼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BAIC黨委書記、董事長職務,時任京津冀集團董事長的蔣德毅將接替徐和誼。這一崗位調整的發布,不僅宣告了徐和誼在BAIC 18年職業生涯的正式結束,也意味著BAIC正式告別徐和誼時代,進入蔣德毅時代。
回顧徐和誼執掌BAIC的成績,雖然他的獨立業務沒有起色,但他成功帶領BAIC引進了現代和奔馳,并推動了BAIC合資業務的發展壯大,這是他對BAIC最好的業績。這也對他的繼任者蔣德毅提出了挑戰,即如何在合資領域延續徐和誼時代的輝煌,另一方面改善自力更生的困境,帶領BAIC再上新臺階。
和BAIC一樣,現代汽車去年也“更新”了領導人。2020年10月,現代汽車集團官方證實,49歲的鄭義宣接替父親鄭夢九成為集團新董事長。據悉,這是現代20年來首次將經營權移交給下一代。
在就職儀式上,鄭義宣說:“我們所有的目標和努力都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讓消費者滿意的第一步是通過我們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讓他們專注于自己的生活。我們還將通過機器人、城市空中交通、智慧城市和其他創新方式實現我們想象的未來。”這意味著電氣化、自動駕駛和互聯等新興新技術將是未來現代努力的重點。在電動化方面,鄭義宣去年7月表示,現代及其姐妹公司起亞汽車計劃在2025年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以占據全球電動汽車市場10%以上的份額。
相比和的自然交流,三菱董事長易子修和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的辭職,以及力帆汽車新董事長尹的接任,多少有些無奈。2020年8月7日,三菱汽車董事長吉之在執掌集團15年后,因健康原因辭職,其職位暫時由公司首席執行官加戶譽夫接任。20天后,益子修因心臟衰竭去世,享年71歲,三菱汽車正式告別益子修時代。
作為執掌三菱汽車16年的核心人物,益子修于2004年加入三菱汽車,2005年出任社長,2014年出任董事長兼CEO。在此期間,益子修多次將三菱從險境中解救出來,包括2004年三菱汽車因隱瞞缺陷、造假、召回等問題而面臨管理危機。伊子秀臨危受命,領導品牌振興。2016年,三菱汽車因偽造燃油經濟性數據卷入丑聞。一子修又上前充當了茶中人……公司的e。后來在雷諾-日產-三菱聯盟中,益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東風裕隆總經理吳新發卸任,雖然官方解釋為“個人原因”,但在外界看來,更像是東風裕隆市場表現不佳導致的“接盤”。據乘聯會統計,今年前11個月,東風裕隆僅銷售77輛,月均銷量不足10輛。其位于杭州蕭山的生產基地早在2019年就處于停滯狀態。正因為如此,東風裕隆在過去曾多次被傳言退市。最新消息顯示,2020年11月,經杭州中院裁定,東風裕隆銷售公司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東風裕隆邁出辟謠第一步,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市場“已成事實”。
有的人無奈離開,有的人無奈接手。這個人就是陰,力帆汽車的新任董事長。力帆股份原副董事長、總工程師陳偉接手力帆以來,經營虧損、債務積壓等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改善。2020年4月,尹明善將公司的權力交給了他年僅25歲的大孫女尹安妮。據悉,尹當時還是在國外讀研究生,被緊急召回出任力帆汽車新董事長。
然而,就在力帆迎來重組曙光之前,尹明善及其家人卻在10月份舉報稱已被立案調查。不僅如此,力帆被法院裁定接受重組,還有因為重組失敗而被宣布破產的風險,再次給力帆的振興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尹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
造車新勢力如今紛紛離開公司,很多高管回歸傳統車企。
造車新勢力高管集體回歸傳統車企,是2020年人事變動的又一大亮點,與前幾年汽車圈的趨勢完全相反——在造車新勢力企業中擁有令人羨慕的地位。尤其是去年3月,新車廠商中突然出現高管回歸傳統車企的熱潮。
當時國內車市剛剛開始從疫情中復蘇,有消息稱原何忠汽車品牌公關中心總經理、營銷公司副總裁鄧玲加盟SAIC大通,擔任品牌公關與戰略部副總監。緊接著,博郡汽車營銷銷售副總裁陳被曝加盟奇瑞,擔任EXEED星途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原Skycar和總監調任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北京現代副總經理兼銷售總監,主要負責北京現代的營銷和營銷網絡。
、陳、向東平都是汽車營銷領域的“老兵”,經驗豐富。其中,在2018年加入何忠新能源之前,鄧玲擔任東風雪鐵龍營銷總監,并在長安福特工作多年,先后擔任長安福特市場部福克斯品牌經理、C級車高級品牌經理。在加入博駿汽車之前,陳先后在神龍汽車市場部、商務部、東風雪鐵龍銷售部、東風雷諾市場部、銷售部工作。向東平于1998年加入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先后在大眾、斯柯達、沃爾沃等品牌擔任要職。如今汽車圈的三位“老人”都選擇了回歸傳統汽車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造車新勢力淘汰賽的開啟。
除了上述三位“領導”,去年也有多位新車高管做出了同樣的決定。蔚來內飾總設計師Jochen Paesen被曝出任起亞汽車內飾設計部副總裁,原蔚來汽車用戶中心副總裁趙加盟Great……長城汽車銷售公司用戶中心總經理。5月,福特中國發布聲明稱,原蔚來用戶開發副總裁朱江將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加入福特中國,擔任純動力項目727團隊負責人,負責營銷、公關、銷售、服務、客戶體驗等相關業務的運營和管理。11月,愛知汽車原執行副總裁蔡建軍被曝加入吉利汽車集團,擔任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品牌戰略規劃。
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年新生力量的蓬勃崛起,為行業創造了很多新的工作機會,造車新生力量成為行業趨勢。然而,2019年以來,隨著車市的重新洗牌和疫情的影響,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造車新勢力開始出現新車量產困難、拖欠工資等問題,回歸相對穩定的傳統車企。成為了更多大咖的選擇。例如,陳的離開,恰逢博縣的搖搖欲墜的時刻。2019年5月以來,博縣汽車被曝出員工年終獎、加班費等負面新聞。2020年1月,甚至有消息稱整個項目已經停工,真的不再是“農民工”的好位置了。
去年Skycar多名高管離職也與業務危機有關。
來源:視頻截圖
不久前,《商業內幕》雜志的母公司阿克塞爾·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的首席執行官馬蒂亞斯·DPF·內爾(Mathias Schmidt ner)與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進行了約半小時的采訪。在短短的30分鐘內,信奉“第一原理”的馬斯克分享了許多富有想象力的想法。
馬斯克表示,自動駕駛將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特斯拉非常有信心在2021年達到自動駕駛的L5水平。而且,特斯拉會持開放態度,向其他公司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許可,幫助他們做正確的事情。
對于馬斯克來說,最重要的仍然是幫助人類實現火星遷移計劃,成為跨行星物種,創造新的人類文明。"生命最終會超越太陽系,到達其他星系."馬斯克計劃兩三年后親自上太空,死后葬在火星上。生在地球,葬在火星,“那將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從新冠肺炎疫情到自動駕駛,從個人財富到人工智能,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依然是胸懷寬廣、傲慢自大、關愛世界的馬斯克。
重點|馬斯克精彩觀點:
基本上,mRNA可以治愈一切。它就像一個計算機程序,可以被編程來執行任何需要的操作。你甚至可以變成一只蝴蝶。
B.特斯拉不會發起敵意收購。特斯拉甚至計劃向其他車企開放過度充電網絡,包括自動駕駛授權。未來,特斯拉計劃每年銷售2000萬輛汽車。
c特斯拉最有競爭力的公司可能誕生在中國。
d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特斯拉預計2021年實現L5自動駕駛。
E.再過兩三年,馬斯克就要上太空了,希望將來能葬在火星上。在未來的四到六年內,可能會有第一批人類居住在火星上。
以下為采訪記錄,由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整理(有所刪減)。
來源:視頻截圖
特斯拉最具競爭力的公司將在中國誕生
在馬斯克看來,特斯拉更傾向于獨立運營,未來有可能向傳統車企(如寶馬)開放部分技術。特斯拉并不是想制造技術壁壘。“我們將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許可證,以幫助其他公司做正確的事情。”
Dpfner:大眾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曾開玩笑說,特斯拉其實可以接管大眾。這對你有吸引力嗎?
馬斯克:傳統收購很難,因為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我們不想發起惡意收購。如果他們聯系我們并表示有興趣,我們也會考慮。
Dpfner:未來十年,特斯拉會賣出多少輛車?
馬斯克:我們內部認為……我們希望每年更換全球1%的車輛,因此我們計劃每年銷售約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
Dpfner:傳統車企在未來的競爭中還有機會嗎?
馬斯克:還不晚。大眾在向電動化發展,很多中國公司發展很快。特斯拉最有競爭力的公司可能誕生在中國。中國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約90%(的車企)表示正在快速電氣化。
特斯拉今年將實現L5自動駕駛。
馬斯克曾表示,將在2020年實現全面自動駕駛。雖然現在已經跳票了,但是在采訪中,馬斯克再次立下軍令狀,表示2021年“100%實現L5級自動駕駛”。
馬斯克:我想澄清一下。我肯定會從每個人手中奪走方向盤。我堅信自動駕駛比人類司機更安全。目前考駕照相對容易,但人類經常因為醉酒或分神引發交通事故。因此,當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是人類駕駛的10倍時,能夠駕駛汽車的標準就會變得更加嚴格。
Dpfner:有必要表演L4級別嗎?把人和機器結合在一起,比只有機器更危險。
馬斯克:當無人駕駛技術成熟時,人們可能會過于放松,不再關注路況。有99.9%的概率安全,只有0.1%有風險。但我們需要的是“六個9”,即99.9999%的可靠性。我非常有信心特斯拉在2021年實現L5自動駕駛。
來源:特斯拉官網
如果特斯拉和SpaceX破產,我100%會破產。
2020年5月,馬斯克在推特上寫道:“我幾乎賣掉了所有的有形資產,我沒有房產。”在采訪中,馬斯克描述了他在加州的三套豪宅全部掛牌出售。一旦房子賣了,他就租房子住。
Dpfner:你最近說擁有房產讓你感到壓抑。所以你開始賣房地產。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你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但是現在你正在擺脫你的財產。
馬斯克:其實除了公司的股票,我幾乎沒有什么值錢的財產。如果不是因為工作忙,我更愿意睡在工廠或者辦公室。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真的不需要大地方。
Dpfner:沒有藝術收藏,沒有汽車,沒有房產。你相信擺脫一切能讓你成為自由人嗎?
馬斯克:對,和個人消費無關。總有人會攻擊我說,哦,他擁有這么多財產。好吧,那么,我現在沒有了。
Dpfner:你想關注這個嗎?
馬斯克:是的,本質上,我擁有的唯一一只公開交易的股票是特斯拉。如果特斯拉和SpaceX破產,我100%會破產。我認為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非常重要,在火星上建一座城市需要大量資源。希望能為移民火星多做點貢獻。
計劃兩三年后上太空,將來葬在火星上。
飛上太空,移民火星,一直是馬斯克的終極夢想。馬斯克一度被認為是有遠見的人,麻省理工學院甚至發表了一份35頁的報告,結論是不可能移民火星。但現在SpaceX成功載人上天,沒有人敢質疑馬斯克,登陸火星可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Dpfner:我們什么時候能看到人類首次登陸火星?
馬斯克:未來四到六年。
Dpfner:你什么時候去太空?
馬斯克:大概兩三年后。
Dpfner:為什么要葬在火星上?
馬斯克:生在地球,葬在火星,太酷了。
Dpfner:為什么SpaceX項目對你如此重要?這是孩子的夢想嗎?還是因為地球有一天可能不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而急需B計劃?
馬斯克:移居火星不是B計劃,但我想幫助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創造太空文明。最終,生命將遍布整個太陽系,甚至超越太陽系,到達其他恒星系統。與我們永遠留在地球上直到滅絕相比,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未來。
最終,太陽會變大,地球上的海洋會蒸發。我們最好做點什么。顯而易見,火星不會成為一個豪華的度假勝地。就像沙克爾頓在南極的廣告,很危險。
Dpfner:讓火星成為宜居星球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么……ce?
馬斯克:火星沒有氧氣,只有二氧化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這其實是地球早期發生的事情。火星上還有一些氮氣。我們可以重復這個過程,也就是地球經歷過的二氧化碳、氧氣、植物、液態海洋的誕生過程。
我們必須能夠(在火星上)種植食物,我們需要水。我們必須補充火箭推進劑,因為我們需要把火箭送回去,以便把更多的人送上火星。所以我們確實需要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推進劑發電、食物等基礎材料。
來源:SpaceX
特斯拉柏林工廠將超出預算。
特斯拉的柏林工廠一波三折。采訪中,馬斯克吃了大苦頭。他抱怨辦理審批許可花了太多時間,還吐槽一些審查規則不再適用。"政府部門應該成立一個“規則刪除委員會”,這樣會更有幫助."
Dpfner:特斯拉柏林工廠會在預算內完工嗎?具體(完成)時間是什么時候?
馬斯克:不幸的是,我們會超出預算。
Dpfner:柏林工廠成長。什么是背后的秘密?你親自參與了嗎?
馬斯克:我個人非常參與。現在我在柏林工廠的時間比在特斯拉其他事務上的時間都多。事實上,我花了很多時間處理許可證的審批。
我認為必須有人審查德國的規章制度。事實上,從政策角度來看,一些審查規則已經不再適用。或許應該成立一個“規則刪除委員會”或者一個組織來完善這些規則。有些規則是20年、30年或40年前制定的。
比起發現已經存在的東西,我更愿意創造前所未有的東西。
Dpfner:你曾經說過,重中之重是人工智能。為什么?
馬斯克:人工智能的出現需要我們保持謹慎。誰在使用,誰來控制?這符合人們的最佳利益嗎?
0
來源:視頻截圖
Dpfner:這是AI治理的問題。AI是掌握在少數超級厲害的玩家手里嗎?也許有一天它會落入壞人之手?這就是你擔心的嗎?
馬斯克:政府監管很重要。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只要對公眾有危險,就應該有管理機構。因此,我們需要監管機構通過人工智能來確保對公共利益的追求。
Dpfner:工程師這個詞似乎對你很重要。幾乎比企業家、創始人、CEO或其他任何頭銜都重要。你把自己定義為工程師嗎?
馬斯克:我覺得這是對自己最正確的描述。科學是偉大的。科學家正在發現宇宙中已經存在的東西,而工程師正在創造從未存在過的東西。我想我正在創造一個宇宙中從未出現過的新物種。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來源:視頻截圖
不久前,《商業內幕》雜志的母公司阿克塞爾·施普林格(Axel Springer)的首席執行官馬蒂亞斯·DPF·內爾(Mathias Schmidt ner)與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進行了約半小時的采訪。在短短的30分鐘內,信奉“第一原理”的馬斯克分享了許多富有想象力的想法。
馬斯克表示,自動駕駛將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特斯拉非常有信心在2021年達到自動駕駛的L5水平。而且,特斯拉會持開放態度,向其他公司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許可,幫助他們做正確的事情。
對于馬斯克來說,最重要的仍然是幫助人類實現火星遷移計劃,成為跨行星物種,創造新的人類文明。"生命最終會超越太陽系,到達其他星系."馬斯克計劃兩三年后親自上太空,死后葬在火星上。生在地球,葬在火星,“那將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從新冠肺炎疫情到自動駕駛,從個人財富到人工智能,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依然是胸懷寬廣、傲慢自大、關愛世界的馬斯克。
重點|馬斯克精彩觀點:
基本上,mRNA可以治愈一切。它就像一個計算機程序,可以被編程來執行任何需要的操作。你甚至可以變成一只蝴蝶。
B.特斯拉不會發起敵意收購。特斯拉甚至計劃開放過度充電網絡……給其他車企,包括自動駕駛授權。未來,特斯拉計劃每年銷售2000萬輛汽車。
c特斯拉最有競爭力的公司可能誕生在中國。
d自動駕駛比人類駕駛員更安全,特斯拉預計2021年實現L5自動駕駛。
E.再過兩三年,馬斯克就要上太空了,希望將來能葬在火星上。在未來的四到六年內,可能會有第一批人類居住在火星上。
以下為采訪記錄,由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整理(有所刪減)。
來源:視頻截圖
特斯拉最具競爭力的公司將在中國誕生
在馬斯克看來,特斯拉更傾向于獨立運營,未來有可能向傳統車企(如寶馬)開放部分技術。特斯拉并不是想制造技術壁壘。“我們將提供自動駕駛技術許可證,以幫助其他公司做正確的事情。”
Dpfner:大眾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曾經開玩笑說,特斯拉其實可以接管大眾。這對你有吸引力嗎?
馬斯克:傳統收購很難,因為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我們不想發起惡意收購。如果他們聯系我們并表示有興趣,我們也會考慮。
Dpfner:未來十年,特斯拉會賣出多少輛車?
馬斯克:我們內部認為,我們希望每年在全球范圍內更換1%的車輛,所以我們計劃每年銷售大約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
Dpfner:傳統車企在未來的競爭中還有機會嗎?
馬斯克:還不晚。大眾在向電動化發展,很多中國公司發展很快。特斯拉最有競爭力的公司可能誕生在中國。中國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約90%(的車企)表示正在快速電氣化。
特斯拉今年將實現L5自動駕駛。
馬斯克曾表示,將在2020年實現全面自動駕駛。雖然現在已經跳票了,但是在采訪中,馬斯克再次立下軍令狀,表示2021年“100%實現L5級自動駕駛”。
馬斯克:我想澄清一下。我肯定會從每個人手中奪走方向盤。我堅信自動駕駛比人類司機更安全。目前考駕照相對容易,但人類經常因為醉酒或分神引發交通事故。因此,當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是人類駕駛的10倍時,能夠駕駛汽車的標準就會變得更加嚴格。
Dpfner:有必要表演L4級別嗎?把人和機器結合在一起,比只有機器更危險。
馬斯克:當無人駕駛技術成熟時,人們可能會過于放松,不再關注路況。有99.9%的概率安全,只有0.1%有風險。但我們需要的是“六個9”,即99.9999%的可靠性。我非常有信心特斯拉在2021年實現L5自動駕駛。
來源:特斯拉官網
如果特斯拉和SpaceX破產,我100%會破產。
2020年5月,馬斯克在推特上寫道:“我幾乎賣掉了所有的有形資產,我沒有房產。”在采訪中,馬斯克描述了他在加州的三套豪宅全部掛牌出售。一旦房子賣了,他就租房子住。
Dpfner:你最近說擁有房產讓你感到壓抑。所以你開始賣房地產。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你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但是現在你正在擺脫你的財產。
馬斯克:其實除了公司的股票,我幾乎沒有什么值錢的財產。如果不是因為工作忙,我更愿意睡在工廠或者辦公室。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真的不需要大地方。
Dpfner:沒有藝術收藏,沒有汽車,沒有房產。你相信擺脫一切能讓你成為自由人嗎?
馬斯克:對,和個人消費無關。總有人會攻擊我說,哦,他擁有這么多財產。好吧,那么,我現在沒有了。
Dpfner:你想關注這個嗎?
馬斯克:是的,本質上,我擁有的唯一一只公開交易的股票是特斯拉。如果特斯拉和SpaceX破產,我100%會破產。我認為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非常重要,在火星上建一座城市需要大量資源。希望能為移民火星多做點貢獻。
計劃兩三年后上太空,將來葬在火星上。
……躺進太空,移民火星,一直是馬斯克的終極夢想。馬斯克一度被認為是有遠見的人,麻省理工學院甚至發表了一份35頁的報告,結論是不可能移民火星。但現在SpaceX成功載人上天,沒有人敢質疑馬斯克,登陸火星可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Dpfner:我們什么時候能看到人類首次登陸火星?
馬斯克:未來四到六年。
Dpfner:你什么時候去太空?
馬斯克:大概兩三年后。
Dpfner:為什么要葬在火星上?
馬斯克:生在地球,葬在火星,太酷了。
Dpfner:為什么SpaceX項目對你如此重要?這是孩子的夢想嗎?還是因為地球有一天可能不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而急需B計劃?
馬斯克:移居火星不是B計劃,但我想幫助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創造太空文明。最終,生命將遍布整個太陽系,甚至超越太陽系,到達其他恒星系統。與我們永遠留在地球上直到滅絕相比,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未來。
最終,太陽會變大,地球上的海洋會蒸發。我們最好做點什么。顯而易見,火星不會成為一個豪華的度假勝地。就像沙克爾頓在南極的廣告,很危險。
Dpfner:讓火星成為宜居之地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馬斯克:火星沒有氧氣,只有二氧化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這其實是地球早期發生的事情。火星上還有一些氮氣。我們可以重復這個過程,即地球經歷過的二氧化碳、氧氣、植物和液態海洋的誕生過程。
我們必須能夠(在火星上)種植食物,我們需要水。我們必須補充火箭推進劑,因為我們需要把火箭送回去,以便把更多的人送上火星。所以我們確實需要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推進劑發電、食物等基礎材料。
來源:SpaceX
特斯拉柏林工廠將超出預算。
特斯拉的柏林工廠一波三折。采訪過程中,馬斯克吃了大苦頭。他抱怨辦理審批許可花了太多時間,還吐槽一些審查規則不再適用。"政府部門應該成立一個“規則刪除委員會”,這樣會更有幫助."
Dpfner:特斯拉柏林工廠會在預算內完工嗎?具體(完成)時間是什么時候?
馬斯克:不幸的是,我們會超出預算。
Dpfner:柏林工廠成長。什么是背后的秘密?你親自參與了嗎?
馬斯克:我個人非常參與。現在我在柏林工廠的時間比在特斯拉其他事務上的時間都多。事實上,我花了很多時間處理許可證的審批。
我認為必須有人審查德國的規章制度。事實上,從政策角度來看,一些審查規則已經不再適用。或許應該成立一個“規則刪除委員會”或者一個組織來完善這些規則。有些規則是20年、30年或40年前制定的。
比起發現已經存在的東西,我更愿意創造前所未有的東西。
Dpfner:你曾經說過,重中之重是人工智能。為什么?
馬斯克:人工智能的出現需要我們保持謹慎。誰在使用,誰來控制?這符合人們的最佳利益嗎?
0
來源:視頻截圖
Dpfner:這是AI治理的問題。AI是掌握在少數超級厲害的玩家手里嗎?也許有一天它會落入壞人之手?這就是你擔心的嗎?
馬斯克:政府監管很重要。一般來說,我們認為只要對公眾有危險,就應該有管理機構。因此,我們需要監管機構通過人工智能來確保對公共利益的追求。
Dpfner:工程師這個詞似乎對你很重要。幾乎比企業家、創始人、CEO或其他任何頭銜都重要。你把自己定義為工程師嗎?
馬斯克:我覺得這是對自己最正確的描述。科學是偉大的。科學家正在發現宇宙中已經存在的東西,而工程師正在創造從未存在過的東西。我想我正在創造一個宇宙中從未出現過的新物種。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在市場受特斯拉ModelY開年價格第一降影響、新能源概念成為焦點的時刻,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在接任大眾首席執行官后不久,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就預料傳統大型汽車制造商將面臨顛覆性挑戰。目前,其預料的挑戰正在上演,只不過速度更快,而且更具戲劇性。
1900/1/1 0:00:001、交通部:爭取“十四五”期間形成一批自動駕駛典型項目1月5日,交通運輸部對《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進行了解讀,明確指出下一步要結合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摩根士丹利將特斯拉的目標股價定為每股810美元,創華爾街分析師給出的目標股價新高。此外,該公司的分析師還提高了特斯拉的產量預期。
1900/1/1 0:00:00意大利政府或入股Stellantis意大利經濟部副部長AntonioMisiani表示,意大利政府可能入股FCA和PSA合并后的集團Stellantis,
1900/1/1 0:00:00本文由騰訊新聞與蓋世汽車聯合出品,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2020年已經成為歷史,回顧過去的一年,國內汽車市場上可謂是大事不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