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再見2020 | 車市十大爆冷事件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本文由騰訊新聞和蓋世汽車聯合出品,未經授權,任何第三方不得轉載。

2020年已經成為歷史。回顧過去的一年,可以說國內汽車市場是大事不斷。

經過前幾年的快速崛起,中國轟轟烈烈的新造車運動在2020年初見成效。一方面,一些造車新銳企業相繼爆發,另一方面,頭部造車新銳企業強勢爆發,不僅在市場上表現出色,在資本市場也交出了現象級的業績。

此外,2020年,被市場邊緣化的幾家自主車企相繼啟動破產程序,幾家業績不佳的合資車企被重組,如力帆汽車、眾泰汽車、一汽李霞和長安標致雪鐵龍、東風雷諾等,他們的股權關系都在202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加上大眾入股江淮,富士康宣布再次進軍汽車行業,整個2020年,汽車行業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是造車新勢力集體爆發。

林賽、博駿、未來、拜騰等,2020年,一批風光無限的新造車企業相繼爆發現金流問題,欠薪、停工、停產成為新造車領域的高頻詞。在短時間燒完數億融資資金后,眾多造車新銳企業集體退出。

雖然沒有一家熬過2020年這個“冷”年,但上述新造車企業的離職方式仍存在差異。還有辭職的人,比如博駿汽車。經歷了2020年年中的大動蕩,清算基本解散。

一些公司一步步將公司問題變成了社會鬧劇,比如林賽汽車。以董事長王曉林為代表的外資股東與國有大股東徹底翻臉。雙方都認定對方是過錯的最大責任方。王曉林也因涉嫌犯罪被正式刑事立案。然而,半年過去了,林賽的鬧劇仍然揮之不去。2021年初,林賽員工工資發放的新聞再次見諸報端,林賽汽車的問題似乎還沒有完全解決。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林賽王曉林汽車官圖

也有不愿意“死”的,比如未來汽車、拜騰汽車。雖然已經宣布全員上崗,但前者堅信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只要堅持下去,還是有未來的。后者也在主動尋找接收者。畢竟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拜騰汽車這些年積累的資產還是比較值錢的。只要有新的投資者彌補資金缺口,拜騰還是有機會起死回生的。

根據加斯頓汽車了解到的信息,此前曾宣布暫停在華業務至2020年底的拜騰汽車,近日再次發布內部通知,稱將停工時間延長至2021年6月30日。專門發了通知,宣布延長停工時間。一方面說明拜騰汽車的資金問題仍未解決;另一方面,其實也證明了拜騰汽車的自救行動還在進行中。目前有消息稱,拜騰汽車可能已經趕上代工巨頭富士康,富士康計劃向拜騰投資2億美元,確保拜騰M-Byte能夠在2022年第一季度量產。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拜騰汽車南京工廠,圖片來源:拜騰汽車官圖

二、自主車企破產重組趨勢

在市場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沖擊下,不僅一批新造車企業突然離場,一些近年來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的自主品牌也在2020年破產重組。

比如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車企——華晨汽車。這家1992年登陸紐交所的獨立汽車公司,曾經是一家備受推崇和歡迎的企業。但由于缺乏核心自主研發能力,近年來市場占有率越來越低。進入2020年后,華晨汽車數次被曝深陷債務危機,已經資不抵債。11月20日,沈陽中院裁定受理華晨汽車集團的債權人重整申請,這也意味著華晨汽車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圖片來源:華晨汽車官網

類似華晨,眾泰汽車。三四年前,眾泰是國內銷量最好的自主汽車品牌。通過模仿“大牌”車型,眾泰的幾款SUV車型一度是細分市場的熱門單品。但是,當初的“寶石泰”有多出名,現在的“山寨”眾泰就有多大,短暫崛起,迅速衰落,眾泰汽車也在2020年走到了盡頭。2020年10月,眾泰汽車被法院重組。12月2日,眾泰汽車子公司眾泰新能源申請破產清算。12月23日,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被裁定中止重整程序,宣告破產。此外,眾泰的其他品牌,如馬駿、大乘和漢龍,也陷入困境,要么破產,要么瀕臨破產。雖然眾泰汽車表示不放棄,但曾經高聳入云的眾泰大廈其實已經被掀翻。

此外,像力帆和一汽李霞這樣近兩年幾乎沒有實質性業務的獨立汽車公司也將在2020年進行破產和重組。2020年8月21日,重慶法院裁定受理力帆股份重組。12月22日,力帆正式宣布大股東變更為滿江紅基金,背后實際控制人為吉利旗下的吉利麥捷和重慶兩江基金。一汽李霞也在2020年結束了品牌歷史。2019年投資博駿汽車,一度被視為一汽李霞復興的希望,但事與愿違。一汽李霞不僅沒能起死回生,還被博駿汽車拖垮了。2020年年中,博縣車爆炸成為壓倒一汽李霞的最后一根稻草。12月14日,一汽李霞董事會通過決議,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中鐵物資股份有限公司,即原國車李霞,正式告別汽車行業。

2020年破產重組的幾個自主汽車品牌的情況都很相似。都曾有過市場亮點,但因為缺乏核心技術積累而被市場淘汰。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在市場上,沒有核心的虛假繁榮是不能接受的。

第三,新能源概念股股價飆升

總結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變化,既不是市場普及的重大突破,也不是相關技術的顯著提升。在蓋世汽車看來,2020年新能源領域最大的成就是資本層面徹底盤活了。

不僅幾家擁有新車的上市公司股價暴漲,比亞迪這家專注于新能源業務的老牌上市車企股價也一路高歌。從年初到年底,…e市值一年翻了一番。這一罕見的股市事件發生在2020年這艱難的一年,確實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

Gaspar整理的上市車企市值變化顯示,2020年,比亞迪將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整車企業。截至2020年底,比亞迪市值達到5301億元。相比之下,2019年底比亞迪市值只有1300億元。蔚來汽車是市值增幅最大的中國汽車企業。2020年末,蔚來汽車美股股價較年初最低值飆升1502%,總市值折合人民幣5153億元。2019年底,蔚來汽車市值僅為280億元。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圖片來源:蔚來汽車官圖

2020年在美股上市的Xpeng Motors和李,以及恒大健康更名的恒大汽車,市值表現同樣出色。截至2020年底,鵬汽車市值為2178億元,李為1701億元,恒大為2241億元。

從絕對銷量數據來看,上述新能源車企并不是特別龐大(甚至有些車企還沒有銷售量產車型),但市值卻在飆升。為什么會這樣?

首先,既然新能源概念股的蒙眼狂奔與企業的市場表現關系不大,背后必然有行政干預的影子。縱觀國內外市場,政策層面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新能源概念股市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

再者,雖然市場體量還無法與傳統汽車巨頭相提并論,但進入2020年后,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市場表現和經營業績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這無疑增加了資本市場的信心。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未來。這里所說的未來不僅僅指市場表現,還意味著技術風向標。換句話說,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不僅是汽車股,也是科技股,橫跨兩大熱點區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必將推動股市的表現。

最后,我們也必須承認,目前新能源車企瘋狂的市值表現,應該存在很大的泡沫。

第四,大眾入股江淮

近年來,我們對自主車企參與海外收購已經不再陌生,也出現了一些中外車企相互持股的案例。不過,大眾在2020年直接收購一家中國車企的一半股份,成為后者的實際控制人,應該還是第一次。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大眾合作江淮簽約儀式,圖片來源:江淮汽車官圖

5月29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安徽省相關政府機構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收購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

江淮汽車近幾年的市場情況并不理想,用每況愈下來形容并不為過,尤其是在乘用車業務上。2016年后,江淮汽車乘用車業務持續下滑。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據顯示,江淮汽車市場表現的高峰期出現在2016年,全年銷量近40萬輛。然而,三年后的2019年,江淮乘用車銷量不足15萬輛。

那么問題來了,大眾為什么看中江淮?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方面,江淮汽車愿意引入大眾作為大靠山。大眾汽車在JAC的股份,JAC肯定是受益者。有了大眾的背書,JAC的升值是可以預見的。另一方面,大眾大舉投資江淮,當然也有自己的考慮。……除了向相關部門示好,增加更多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大眾投資江淮的重要原因。未來汽車市場的競爭肯定會越來越集中在新能源領域。在中國這個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保持領先優勢,是大眾無法回避的話題。收購江淮汽車和國內電池制造商郭萱高科,都是大眾汽車在中國電氣化布局的一部分。

五、車企“跨行秀”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興起,為很多汽車外行提供了跨行造車的機會。一時間,跨界造車成為一種時尚行為,很多互聯網公司、房地產公司都推出了汽車項目。然而,2020年初,情況略有逆轉。面對新冠肺炎日益嚴峻的疫情,被迫停產的汽車行業也玩起了跨界,其中不少汽車企業跨行做口罩。

去年前幾個月,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口罩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商品,中國口罩相關企業的數量也迅速增加。企業調查數據顯示,到2020年12月中旬,全國共有31.1萬家口罩相關企業,其中2020年新注冊口罩相關企業16.3萬家(相當于平均每三分鐘新增一家),占歷史總注冊量的50%以上。其中,3月和4月是口罩相關企業新登記的高峰期,3月新登記2萬余家,4月新登記近4萬家。

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等車企應該都有所貢獻。2020年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與供應商合作做口罩;2月9日,第一批五菱品牌民用口罩下線;2月10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自建口罩生產線,成為首家跨銀行生產口罩的汽車企業。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比上汽通用五菱晚兩天,2月8日,比亞迪正式宣布開始口罩生產。隨后,廣汽集團也有所行動。2月19日,廣汽集團宣布5條口罩生產線調試完畢,開始量產口罩。

無論是營銷還是響應國家號召,當整個國家因為口罩匱乏而陷入集體恐慌的時候,這些車企能夠跨銀行生產口罩,還是充分體現了自己的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甚至個別車企也從做口罩的跨界秀中嘗到了甜頭。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后,他們不僅沒有停止制作口罩,還進行了其他跨界行動。比如上汽通用五菱,除了做汽車和口罩,還做起了螺螄粉生意,并逐漸將“百姓所需,五菱必造”的口號升華為企業標簽。本文由騰訊新聞和蓋世汽車聯合出品,未經授權,任何第三方不得轉載。

2020年已經成為歷史。回顧過去的一年,可以說國內汽車市場是大事不斷。

經過前幾年的快速崛起,中國轟轟烈烈的新造車運動在2020年初見成效。一方面,一些造車新銳企業相繼爆發,另一方面,頭部造車新銳企業強勢爆發,不僅在市場上表現出色,在資本市場也交出了現象級的業績。

此外,2020年,被市場邊緣化的幾家自主車企相繼啟動破產程序,幾家業績不佳的合資車企被重組,如力帆汽車、眾泰汽車、一汽李霞和長安標致雪鐵龍、東風雷諾等,他們的股權關系都在2020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加上大眾入股江淮,富士康宣布再次進軍汽車行業,整個2020年,汽車行業發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是造車新勢力集體爆發。

林賽、博駿、未來、拜騰等,2020年,一批風光無限的新造車企業相繼爆發現金流問題,欠薪、停工、停產成為新造車領域的高頻詞。在短時間燒完數億融資資金后,眾多造車新銳企業集體退出。

雖然沒有一家熬過2020年這個“冷”年,但上述新造車企業的離職方式仍存在差異。還有辭職的人,比如博駿汽車。經歷了2020年年中的大動蕩,清算基本解散。

一些公司一步步將公司問題變成了社會鬧劇,比如林賽汽車。以董事長王曉林為代表的外資股東與國有大股東徹底翻臉。雙方都認定對方是過錯的最大責任方。王曉林也因涉嫌犯罪被正式刑事立案。然而,半年過去了,林賽的鬧劇仍然揮之不去。2021年初,林賽員工工資發放的新聞再次見諸報端,林賽汽車的問題似乎還沒有完全解決。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林賽王曉林汽車官圖

也有不愿意“死”的,比如未來汽車、拜騰汽車。雖然已經宣布全員上崗,但前者堅信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只要堅持下去,還是有未來的。后者也在主動尋找接收者。畢竟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拜騰汽車這些年積累的資產還是比較值錢的。只要有新的投資者彌補資金缺口,拜騰還是有機會起死回生的。

根據加斯頓汽車了解到的信息,此前宣布將暫停……業務的拜騰汽車直到2020年底的ina,近日再次發布內部通知,稱將把停工時間延長至2021年6月30日。專門發了通知,宣布延長停工時間。一方面說明拜騰汽車的資金問題仍未解決;另一方面,其實也證明了拜騰汽車的自救行動還在進行中。目前有消息稱,拜騰汽車可能已經趕上代工巨頭富士康,富士康計劃向拜騰投資2億美元,確保拜騰M-Byte能夠在2022年第一季度量產。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拜騰汽車南京工廠,圖片來源:拜騰汽車官圖

二、自主車企破產重組趨勢

在市場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共同沖擊下,不僅一批新造車企業突然離場,一些近年來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的自主品牌也在2020年破產重組。

比如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車企——華晨汽車。這家1992年登陸紐交所的獨立汽車公司,曾經是一家備受推崇和歡迎的企業。但由于缺乏核心自主研發能力,近年來市場占有率越來越低。進入2020年后,華晨汽車數次被曝深陷債務危機,已經資不抵債。11月20日,沈陽中院裁定受理華晨汽車集團的債權人重整申請,這也意味著華晨汽車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圖片來源:華晨汽車官網

類似華晨,眾泰汽車。三四年前,眾泰是國內銷量最好的自主汽車品牌。通過模仿“大牌”車型,眾泰的幾款SUV車型一度是細分市場的熱門單品。但是,當初的“寶石泰”有多出名,現在的“山寨”眾泰就有多大,短暫崛起,迅速衰落,眾泰汽車也在2020年走到了盡頭。2020年10月,眾泰汽車被法院重組。12月2日,眾泰汽車子公司眾泰新能源申請破產清算。12月23日,眾泰汽車母公司鐵牛集團被裁定中止重整程序,宣告破產。此外,眾泰的其他品牌,如馬駿、大乘和漢龍,也陷入困境,要么破產,要么瀕臨破產。雖然眾泰汽車表示不放棄,但曾經高聳入云的眾泰大廈其實已經被掀翻。

此外,像力帆和一汽李霞這樣近兩年幾乎沒有實質性業務的獨立汽車公司也將在2020年進行破產和重組。2020年8月21日,重慶法院裁定受理力帆股份重組。12月22日,力帆正式宣布大股東變更為滿江紅基金,背后實際控制人為吉利旗下的吉利麥捷和重慶兩江基金。一汽李霞也在2020年結束了品牌歷史。2019年投資博駿汽車,一度被視為一汽李霞復興的希望,但事與愿違。一汽李霞不僅沒能起死回生,還被博駿汽車拖垮了。2020年年中,博縣車爆炸成為壓倒一汽李霞的最后一根稻草。12月14日,一汽李霞董事會通過決議,將公司名稱變更為中鐵物資股份有限公司,即原國車李霞,正式告別汽車行業。

2020年破產重組的幾個自主汽車品牌的情況都很相似。都曾有過市場亮點,但因為缺乏核心技術積累而被市場淘汰。這也說明了一個道理,在市場上,沒有核心的虛假繁榮是不能接受的。

第三,新能源概念股股價飆升

總結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的變化,既不是市場普及的重大突破,也不是相關技術的顯著提升。在蓋世汽車看來,2020年新能源領域最大的成就是資本層面徹底盤活了。

不僅幾家擁有新車的上市公司股價暴漲,比亞迪這家專注于新能源業務的老牌上市車企股價也一路高歌。從年初到年底,…e市值一年翻了一番。這一罕見的股市事件發生在2020年這艱難的一年,確實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

Gaspar整理的上市車企市值變化顯示,2020年,比亞迪將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整車企業。截至2020年底,比亞迪市值達到5301億元。相比之下,2019年底比亞迪市值只有1300億元。蔚來汽車是市值增幅最大的中國汽車企業。2020年末,蔚來汽車美股股價較年初最低值飆升1502%,總市值折合人民幣5153億元。2019年底,蔚來汽車市值僅為280億元。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圖片來源:蔚來汽車官圖

2020年在美股上市的Xpeng Motors和李,以及恒大健康更名的恒大汽車,市值表現同樣出色。截至2020年底,鵬汽車市值為2178億元,李為1701億元,恒大為2241億元。

從絕對銷量數據來看,上述新能源車企并不是特別龐大(甚至有些車企還沒有銷售量產車型),但市值卻在飆升。為什么會這樣?

首先,既然新能源概念股的蒙眼狂奔與企業的市場表現關系不大,背后必然有行政干預的影子。縱觀國內外市場,政策層面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新能源概念股市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

再者,雖然市場體量還無法與傳統汽車巨頭相提并論,但進入2020年后,蔚來、小鵬、理想等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市場表現和經營業績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這無疑增加了資本市場的信心。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未來。這里所說的未來不僅僅指市場表現,還意味著技術風向標。換句話說,新能源汽車概念股不僅是汽車股,也是科技股,橫跨兩大熱點區域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必將推動股市的表現。

最后,我們也必須承認,目前新能源車企瘋狂的市值表現,應該存在很大的泡沫。

第四,大眾入股江淮

近年來,我們對自主車企參與海外收購已經不再陌生,也出現了一些中外車企相互持股的案例。不過,大眾在2020年直接收購一家中國車企的一半股份,成為后者的實際控制人,應該還是第一次。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大眾合作江淮簽約儀式,圖片來源:江淮汽車官圖

5月29日,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安徽省相關政府機構正式簽署合作意向書,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收購江淮汽車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

江淮汽車近幾年的市場情況并不理想,用每況愈下來形容并不為過,尤其是在乘用車業務上。2016年后,江淮汽車乘用車業務持續下滑。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據顯示,江淮汽車市場表現的高峰期出現在2016年,全年銷量近40萬輛。然而,三年后的2019年,江淮乘用車銷量不足15萬輛。

那么問題來了,大眾為什么看中江淮?原因其實很簡單。一方面,江淮汽車愿意引入大眾作為大靠山。大眾汽車在JAC的股份,JAC肯定是受益者。有了大眾的背書,JAC的升值是可以預見的。另一方面,大眾大舉投資江淮,當然也有自己的考慮。……除了向相關部門示好,增加更多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大眾投資江淮的重要原因。未來汽車市場的競爭肯定會越來越集中在新能源領域。在中國這個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保持領先優勢,是大眾無法回避的話題。收購江淮汽車和國內電池制造商郭萱高科,都是大眾汽車在中國電氣化布局的一部分。

五、車企“跨行秀”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興起,為很多汽車外行提供了跨行造車的機會。一時間,跨界造車成為一種時尚行為,很多互聯網公司、房地產公司都推出了汽車項目。然而,2020年初,情況略有逆轉。面對新冠肺炎日益嚴峻的疫情,被迫停產的汽車行業也玩起了跨界,其中不少汽車企業跨行做口罩。

去年前幾個月,在中國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口罩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商品,中國口罩相關企業的數量也迅速增加。企業調查數據顯示,到2020年12月中旬,全國共有31.1萬家口罩相關企業,其中2020年新注冊口罩相關企業16.3萬家(相當于平均每三分鐘新增一家),占歷史總注冊量的50%以上。其中,3月和4月是口罩相關企業新登記的高峰期,3月新登記2萬余家,4月新登記近4萬家。

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廣汽等車企應該都有所貢獻。2020年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與供應商合作做口罩;2月9日,第一批五菱品牌民用口罩下線;2月10日,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自建口罩生產線,成為首家跨銀行生產口罩的汽車企業。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

比上汽通用五菱晚兩天,2月8日,比亞迪正式宣布開始口罩生產。隨后,廣汽集團也有所行動。2月19日,廣汽集團宣布5條口罩生產線調試完畢,開始量產口罩。

無論是營銷還是響應國家號召,當整個國家因為口罩匱乏而陷入集體恐慌的時候,這些車企能夠跨銀行生產口罩,還是充分體現了自己的企業責任和社會責任。甚至個別車企也從做口罩的跨界秀中嘗到了甜頭。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后,他們不僅沒有停止制作口罩,還進行了其他跨界行動。比如上汽通用五菱,除了做汽車和口罩,還做起了螺螄粉生意,并逐漸將“百姓所需,五菱必造”的口號升華為企業標簽。第六,富士康再次闖入汽車行業。

過去十年,富士康造車的嘗試,來來回回傳了好幾次。早在2005年,富士康就通過收購省安泰電氣(省主要汽車線束企業之一)與汽車產業正式掛鉤。從2005年到2014年,這十年間,富士康雖然依然沒有親自出去造車,但卻一步步深入到了汽車行業。它與許多汽車公司合作為特斯拉提供內飾板,還與BAIC合作分時租賃電動汽車。

2015年前后,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轟轟烈烈的新造車運動。富士康這種資產雄厚,與汽車行業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企業,肯定不會缺席。攜手騰訊、和諧汽車共同投資10億元成立整車制造企業——和諧富騰。針對幾個大股東的名字,和諧富騰在成立初期就吸引了很高的關注度,也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的汽車人才。戴雷、付強、畢福康先后加入和諧富騰。

但很多有實力的股東的合作項目往往會涉及到互相奪權的戲碼,和諧富騰也不例外。富士康撤資的消息在公司成立沒多久就傳出,曾被寄予厚望的和諧富騰項目迅速土崩瓦解。但和諧富騰投資的兩大整車項目——FMC和愛車——得以保留。一個是戴雷和畢福康領導的拜騰汽車,另一個是付強領導的愛知汽車。

在投資和諧富騰項目無果而終后,富士康又相繼投資了Xpeng Motors,并有消息稱將與菲克工會成立合資公司。后來有消息稱,富士康將與宇龍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顯然,近年來,隨著主營代工手機業務的盈利能力越來越有限,富士康轉型的愿望相當迫切。2020年底,富士康再次吹噓,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間為全球10%的電動汽車(約300萬輛)提供零部件或服務。富士康的新掌舵人劉楊偉(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董事長,2019年上任)曾直言:“汽車制造商領導一批供應商的傳統商業模式不再可行,因為他們缺乏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一些技術。”富士康想成為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它不自己造車,但要為各大汽車廠商提供配套服務。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2

圖片來源:鴻海集團官圖

此外,2021年初的最新消息顯示,富士康再次與拜騰汽車掛鉤。據悉,富士康已與拜騰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全力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

七、特斯拉降價“上癮”

那個……特斯拉2020年降價的ws已經連續搜了好幾次了。除了威震天旗下的多家新能源車企,特斯拉對市場的渴望也暴露無遺。

雖然是所有車型降價,但影響最大的肯定是特斯拉目前在中國的絕對銷量——國產Model 3。2019年12月,國產Model 3正式交付時,出現了“官降”。國產Model 3補貼前的起步價跌至32.38萬元,補貼后的價格直接來到30萬元(29.905萬元)以下。但受限于產能,特斯拉在此期間的國內市場表現并未完全爆發。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3

Model 3,圖片來源:特斯拉官圖

2020年5月,為適應新能源汽車新的財政補貼政策,特斯拉將國產Model 3補貼前的價格下調至30萬元(29.18萬元)以下,補貼后的價格為27.155萬元。也是從這個月開始,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表現正式開始“起飛”,國產Model 3的月銷量自此維持在萬輛以上。然后是去年11月假期第一天突然的價格攻擊。毫無征兆的,特斯拉官方又降了,國產Model 3價格降至25萬元以內,效果立竿見影。11月,國產Model 3月銷量突破2萬輛。

追求最大程度的市場規模是特斯拉2020年頻繁降價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在前幾輪官方降價之后,國產Model 3正式進入市場爆發期。事實上,特斯拉的低價策略在2021年仍將繼續。元旦期間,特斯拉宣布其第二款國產車型Model Y正式開啟預售。從官網中的價格表來看,長續航版的起售價為33.99萬元,高性能版的起售價為36.99萬元。兩款國產車型與進口版相比,價格分別下降了14.81萬元和16.51萬元。

之前大家都在調侃,特斯拉會通過國產Model 3大舉收割中國市場,擠壓其他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生存空間。現在國產Model Y也舉起了價格屠刀,特斯拉進入市場收割是事實,只剩下一個問題有待進一步觀察。中國消費者能把特斯拉推到什么樣的市場高度?

八、車企加快登陸科技創新板。

似乎一下子,科技創新板成了汽車行業的熱點。僅2020年下半年,就有近十家整車企業宣布啟動科創板上市程序或計劃登陸科創板。

吉利現已進入正式回歸a股在科技創新板注冊的審核程序。東風汽車科技創新板上市申請已獲聯交所受理,恒大汽車、威馬汽車也宣布啟動科技創新板上市輔導。此外,哪吒、奇瑞新能源、愛知、領跑等汽車品牌也發布了要登陸科技創新板的消息。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4

恒大汽車工廠生產線,圖片來源:恒大汽車官方地圖。

為什么這么多車企短時間內集體掛靠科技創新板?

首先,國家層面放寬了對國內企業上市的限制,不僅加快了審批速度,還大大降低了市值門檻和利潤限制,為一批車企在國內上市提供了便利條件。其次,當前市場形勢嚴峻,很多車企面臨融資困難。登陸科創板不僅可以拓展融資渠道,還可以優化資本結構,對企業后續發展大有裨益。

另外,登錄科創板其實是一個信號,你可以成功……sfully在科技創新板召開會議,相當于承認了這些企業的科技公司屬性,與當前汽車企業加快技術改造的大趨勢不謀而合。科技創新板,顧名思義,就是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板塊。在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期間,科技創新板正式宣布成為中國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從這個角度來說,能成功登錄科創板的車企,在傳統行業向科技行業的轉型中,會多一層領先優勢。

九、自主高端品牌陸續浮出水面

上一次自主車企打造高端品牌的浪潮發生在2016年。從一汽轎車獨立出來的吉利領克品牌、長城的WEY品牌、紅旗品牌,共同引領了前幾年的自主車企浪潮。2020年,隨著東風汽車發布藍兔品牌,SAIC、阿里、張江高科聯手打造智造汽車,長安宣布攜手華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高端汽車品牌,長城汽車正式宣布高端智能汽車SL項目,國內汽車市場掀起了新一輪高端布局浪潮。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5

圖片來源:東風汽車官網

不過,與之前靠燃油車高端沖刺不同,新一輪自主搶灘瞄準的是炙手可熱的新能源領域。藍兔、知極以及長安未命名的高端品牌和長城內部代號為SL的汽車項目,都是以高端智能電動車為核心。

這種情況一方面與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進入2020年后,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幾家新造車企業都交出了不錯的經營業績,不僅市場表現大幅提升,在資本市場的成長也是有目共睹。被蔚來、小鵬、理想等幾個新車品牌趕超的國內高端電動車市場,無疑將是自主品牌走高端化道路的重要突破口。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6

圖片來源:SAIC官方地圖

但對于后來的高端電動車品牌如藍兔、知極等來說,要想在未來與已經確立先發優勢、有自己明確標簽的蔚來(服務至上)、小鵬(科技感強)、理想(加長方案混合代表)競爭,講好自己的故事將是一個重要的考驗。

十、多家合資車企被迫重組。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會被稱為黑天鵝事件,是因為這一突發變量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負面市場反應。僅在汽車行業,就導致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造車新勢力的集體爆發和獨立車企的破產。當然,對于之前陷入經營困境的幾家合資車企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掙扎是沒有用的,不如盡早擺脫。

DS品牌在國內一直標榜自己是法制貴族車,但國內消費者顯然并不買賬。導致國產DS品牌長安PSA市場表現越來越差。作為合資車企,2019年全年銷量只有2000多輛。DS品牌在國內市場的艱難處境可見一斑。面對連年巨虧,中外股東最終在合作的第八年選擇分道揚鑣。2020年5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信息顯示,長安PSA已變更為寶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意味著寶能收購長安PSA一事正式塵埃落定。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7

圖片來源:DS品牌官網

除了DS,另一個合法品牌雷諾也在2020年重組了在華合資公司。4月14日,東風雷諾宣布重組,雷諾乘用車業務退出中國市場。其在合資公司的股份全部轉讓給東風汽車,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的相關業務。未來雷諾品牌在國內市場主要發展電動汽車和輕型商用車。

同樣是東風系合資公司的東風裕隆也在2020年收縮了業務。11月13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據悉,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負債總額接近20億元。因資不抵債,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法院作出受理裁定。但需要指出的是,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并不意味著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市場。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只負責銷售納智捷品牌車型,與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是平行關系,擁有制造基地、生產資質、土地等多項資產。東風裕隆官方也表示,納智捷目前沒有退出大陸市場的計劃。

顯然,在目前的國內市場環境下,缺乏品牌號召力的合資車企日子也不好過。可以預見,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汽車市場優勝劣汰的“更替”將進一步加快,屆時恐怕會有更多的汽車品牌陸續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第六,富士康再次闖入汽車行業。

過去十年,富士康造車的嘗試,來來回回傳了好幾次。早在2005年,富士康就通過收購省安泰電器(并購方之一)正式與汽車產業掛鉤r省汽車線束企業)。從2005年到2014年,這十年間,富士康雖然依然沒有親自出去造車,但卻一步步深入到了汽車行業。它與許多汽車公司合作為特斯拉提供內飾板,還與BAIC合作分時租賃電動汽車。

2015年前后,國內汽車市場出現了轟轟烈烈的新造車運動。富士康這種資產雄厚,與汽車行業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企業,肯定不會缺席。攜手騰訊、和諧汽車共同投資10億元成立整車制造企業——和諧富騰。針對幾個大股東的名字,和諧富騰在成立初期就吸引了很高的關注度,也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的汽車人才。戴雷、付強、畢福康先后加入和諧富騰。

但很多有實力的股東的合作項目往往會涉及到互相奪權的戲碼,和諧富騰也不例外。富士康撤資的消息在公司成立沒多久就傳出,曾被寄予厚望的和諧富騰項目迅速土崩瓦解。但和諧富騰投資的兩大整車項目——FMC和愛車——得以保留。一個是戴雷和畢福康領導的拜騰汽車,另一個是付強領導的愛知汽車。

在投資和諧富騰項目無果而終后,富士康又相繼投資了Xpeng Motors,并有消息稱將與菲克工會成立合資公司。后來有消息稱,富士康將與宇龍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顯然,近年來,隨著主營代工手機業務的盈利能力越來越有限,富士康轉型的愿望相當迫切。2020年底,富士康再次吹噓,計劃在2025年至2027年間為全球10%的電動汽車(約300萬輛)提供零部件或服務。富士康的新掌舵人劉楊偉(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董事長,2019年上任)曾直言:“汽車制造商領導一批供應商的傳統商業模式不再可行,因為他們缺乏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一些技術。”富士康想成為汽車行業的機器人。它不自己造車,但要為各大汽車廠商提供配套服務。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2

圖片來源:鴻海集團官圖

此外,2021年初的最新消息顯示,富士康再次與拜騰汽車掛鉤。據悉,富士康已與拜騰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全力支持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制造。

七、特斯拉降價“上癮”

特斯拉2020年降價的消息已經連續搜了好幾次了。除了威震天旗下的多家新能源車企,特斯拉對市場的渴望也暴露無遺。

雖然是所有車型降價,但影響最大的肯定是特斯拉目前在中國的絕對銷量——國產Model 3。2019年12月,國產Model 3正式交付時,出現了“官降”。國產Model 3補貼前的起步價跌至32.38萬元,補貼后的價格直接來到30萬元(29.905萬元)以下。但受限于產能,特斯拉在此期間的國內市場表現并未完全爆發。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3

Model 3,圖片來源:特斯拉官圖

2020年5月,為適應新能源汽車新的財政補貼政策,特斯拉將國產Model 3補貼前的價格下調至30萬元(29.18萬元)以下,補貼后的價格為27.155萬元。也是從這個月開始,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表現正式開始“起飛”,國產Model 3的月銷量自此維持在萬輛以上。然后是去年11月假期第一天突然的價格攻擊。毫無征兆的,特斯拉官方又降了,國產Model 3價格降至25萬元以內,效果立竿見影。11月,國產車型月銷量……超過2萬。

追求最大程度的市場規模是特斯拉2020年頻繁降價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在前幾輪官方降價之后,國產Model 3正式進入市場爆發期。事實上,特斯拉的低價策略在2021年仍將繼續。元旦期間,特斯拉宣布其第二款國產車型Model Y正式開啟預售。從官網中的價格表來看,長續航版的起售價為33.99萬元,高性能版的起售價為36.99萬元。兩款國產車型與進口版相比,價格分別下降了14.81萬元和16.51萬元。

之前大家都在調侃,特斯拉會通過國產Model 3大舉收割中國市場,擠壓其他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生存空間。現在國產Model Y也舉起了價格屠刀,特斯拉進入市場收割是事實,只剩下一個問題有待進一步觀察。中國消費者能把特斯拉推到什么樣的市場高度?

八、車企加快登陸科技創新板。

似乎一下子,科技創新板成了汽車行業的熱點。僅2020年下半年,就有近十家整車企業宣布啟動科創板上市程序或計劃登陸科創板。

吉利現已進入正式回歸a股在科技創新板注冊的審核程序。東風汽車科技創新板上市申請已獲聯交所受理,恒大汽車、威馬汽車也宣布啟動科技創新板上市輔導。此外,哪吒、奇瑞新能源、愛知、領跑等汽車品牌也發布了要登陸科技創新板的消息。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4

恒大汽車工廠生產線,圖片來源:恒大汽車官方地圖。

為什么這么多車企短時間內集體掛靠科技創新板?

首先,國家層面放寬了對國內企業上市的限制,不僅加快了審批速度,還大大降低了市值門檻和利潤限制,為一批車企在國內上市提供了便利條件。其次,當前市場形勢嚴峻,很多車企面臨融資困難。登陸科創板不僅可以拓展融資渠道,還可以優化資本結構,對企業后續發展大有裨益。

另外,登錄科技創新板,其實是一個信號,表明你可以在科技創新板成功召開會議,相當于承認了這些企業的科技公司屬性,這與當前汽車企業加快技術改造的大趨勢不謀而合。科技創新板,顧名思義,就是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板塊。在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CIIE)期間,科技創新板正式宣布成為中國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從這個角度來說,能成功登錄科創板的車企,在傳統行業向科技行業的轉型中,會多一層領先優勢。

九、自主高端品牌陸續浮出水面

上一次自主車企打造高端品牌的浪潮發生在2016年。從一汽轎車獨立出來的吉利領克品牌、長城的WEY品牌、紅旗品牌,共同引領了前幾年的自主車企浪潮。2020年,隨著東風汽車發布藍兔品牌,SAIC、阿里、張江高科聯手打造智造汽車,長安宣布攜手華為、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高端汽車品牌,長城汽車正式宣布高端智能汽車SL項目,國內汽車市場掀起新一輪高端l浪潮……出去。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5

圖片來源:東風汽車官網

不過,與之前靠燃油車高端沖刺不同,新一輪自主搶灘瞄準的是炙手可熱的新能源領域。藍兔、知極以及長安未命名的高端品牌和長城內部代號為SL的汽車項目,都是以高端智能電動車為核心。

這種情況一方面與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支持有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進入2020年后,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幾家新造車企業都交出了不錯的經營業績,不僅市場表現大幅提升,在資本市場的成長也是有目共睹。被蔚來、小鵬、理想等幾個新車品牌趕超的國內高端電動車市場,無疑將是自主品牌走高端化道路的重要突破口。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6

圖片來源:SAIC官方地圖

但對于后來的高端電動車品牌如藍兔、知極等來說,要想在未來與已經確立先發優勢、有自己明確標簽的蔚來(服務至上)、小鵬(科技感強)、理想(加長方案混合代表)競爭,講好自己的故事將是一個重要的考驗。

十、多家合資車企被迫重組。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之所以會被稱為黑天鵝事件,是因為這一突發變量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負面市場反應。僅在汽車行業,就導致了我們上面提到的造車新勢力的集體爆發和獨立車企的破產。當然,對于之前陷入經營困境的幾家合資車企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掙扎是沒有用的,不如盡早擺脫。

DS品牌在國內一直標榜自己是法制貴族車,但國內消費者顯然并不買賬。導致國產DS品牌長安PSA市場表現越來越差。作為合資車企,2019年全年銷量只有2000多輛。DS品牌在國內市場的艱難處境可見一斑。面對連年巨虧,中外股東最終在合作的第八年選擇分道揚鑣。2020年5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信息顯示,長安PSA已變更為寶能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這也意味著寶能收購長安PSA一事正式塵埃落定。

Jianghuai, Dongfeng, Tesla, Volkswagen, Zotye7

圖片來源:DS品牌官網

除了DS,另一個合法品牌雷諾也在2020年重組了在華合資公司。4月14日,東風雷諾宣布重組,雷諾乘用車業務退出中國市場。其在合資公司的股份全部轉讓給東風汽車,東風雷諾停止雷諾品牌的相關業務。未來雷諾品牌在國內市場主要發展電動汽車和輕型商用車。

同樣是東風系合資公司的東風裕隆也在2020年收縮了業務。11月13日,東風裕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浙江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據悉,東風裕隆銷售公司負債總額接近20億元。因資不抵債,債權人向法院申請破產清算,法院作出受理裁定。但需要指出的是,東風裕隆銷售公司破產清算并不意味著納智捷品牌退出大陸市場。東風裕隆銷售公司只負責銷售納智捷品牌車型,與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是平行關系,擁有制造基地、生產資質、土地等多項資產。東風裕隆官方也表示,納智捷目前沒有退出大陸市場的計劃。

顯然,在目前的國內市場環境下,缺乏品牌號召力的合資車企日子也不好過。可以預見,隨著汽車市場競爭的進一步加劇,汽車市場優勝劣汰的“更替”將進一步加快,屆時恐怕會有更多的汽車品牌陸續從我們的生活中消失。

標簽:江淮東風特斯拉大眾眾泰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再見2020 | 汽車巨頭相繼“換帥”/新造車上演離職潮,去年近兩百名車企高層換新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2020年汽車圈經歷動蕩的一年,這從車企的人事調整頻率就可以看出。

1900/1/1 0:00:00
摩根士丹利上調特斯拉目標股價至810美元 創華爾街新高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摩根士丹利將特斯拉的目標股價定為每股810美元,創華爾街分析師給出的目標股價新高。此外,該公司的分析師還提高了特斯拉的產量預期。

1900/1/1 0:00:00
【國際快訊】意大利政府或入股Stellantis;通用在華銷量連續三年下滑;米其林未來三年裁員2300人

意大利政府或入股Stellantis意大利經濟部副部長AntonioMisiani表示,意大利政府可能入股FCA和PSA合并后的集團Stellantis,

1900/1/1 0:00:00
目標價被上調至810美元,華爾街多機構唱多特斯拉

圖片來源:Unsplash特斯拉交出的2020年成績單,連華爾街都為之興奮。近日,特斯拉公布了全年產銷數據。

1900/1/1 0:00:00
開售7天交期已排至今年二三季!記者實探特斯拉Model Y熱銷背后

有一種熱銷,叫“ModelY”自新年元旦喊出“TA來了”,迄今ModelY開售7日,熱度空前。隨之特斯拉股價漲勢兇猛,最新報收75598美元股,市值突破7000億美元。

1900/1/1 0:00:00
大眾電氣化的內憂與外患:特斯拉搶先吸金,ID.4延遲交付

2021年1月5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原江淮大眾)對外公告公司高管的任命,由大眾集團中國CEO馮思翰出任該公司CEO,這被媒體解讀為是大眾汽車集團加速在華電動出行布局的重要一步。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