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記者:8月22日,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GIV2020)在廣州舉行。
在大會上午的高峰論壇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偉、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東風汽車副總裁陳豪、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建民等重磅嘉賓出席論壇,就汽車智能化發展趨勢及產業競爭格局、智能汽車關鍵技術、智能汽車跨界合作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和分享。
作為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在本次大會上發表了演講。他認為,自2016年以來,許多國家改變了對電動汽車的觀望態度,甚至公布了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決心和力度大多超出了大眾的預期——一百多年來汽車行業最深刻的變革已經開啟。
在汽車產業即將發生巨變的關鍵節點,陳清泰提出了自己的三點看法和建議:
汽車革命的下一步是與智能化和網絡化齊頭并進;
智能汽車的發展需要加強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創新研發;
跨界融合和協同創新是汽車產業改革成敗的關鍵。
兩條腿智能網絡化行走
事實上,正在進行的汽車革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革命密切相關。也就是說,顛覆燃油車的電動汽車將與綠色、網聯、智能、共享相連接,從而進一步改變世界。
因此,在陳清泰看來,現在政府和企業都在關注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樁等技術,這只是汽車產業革命的序幕。
另一方面,陳清泰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必須在技術層面上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打好電池、電機、電控、充電基礎設施的技術基礎,保證未來電動車良好的行駛功能;
二是未來競爭的焦點——發展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最終實現無人駕駛。
陳清泰說:
只有以上兩條戰線齊頭并進,未來的汽車工業才能站穩腳跟。
從目前的產業情況來看,電氣化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因此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國家政策層面的認可: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構建完整產業鏈”;今年2月,國務院十一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趨勢,抓住工業智能化發展戰略機遇,加快智能汽車創新發展”。
無論從什么角度看,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都已經成為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設引領的核心產品。
陳清泰強調,智能網聯汽車對新能源、大數據、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先進制造等新勢能的吸納能力很強,從未成為多個行業融合創新的大平臺。
關鍵部件技術需要創新和發展。
從汽車工業的發展來看,汽車企業對技術集成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歷史上汽車技術和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突破,都離不開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的緊密合作,包括燃油噴射、增壓器、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子午線輪胎等等。
但陳清泰認為,長期以來,國內汽車行業對零部件的重視和投入不夠,導致了核心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今年國際形勢的變化,這一現象暴露得更加明顯。他進一步指出:
如今,我國汽車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方面仍存在諸多軟肋和痛點。
但目前汽車已經從最基礎的電氣化走向了網聯化、智能化,最終會發展到無人駕駛。這種趨勢極大地改變了零部件的鏈條,汽車零部件的概念和類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到自動駕駛涉及的芯片、傳感器、控制器等硬件,再到高精地圖、云控制平臺、AI算法等軟件,成為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這些背景和趨勢,陳清泰也和大家分享了他的觀點——智能汽車強國的底層其實是智能零部件強國。他說:
好在新產業鏈涉及的信息、網絡、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是中國近年來大力發展的領域。
另一方面,目前智能零件的技術壁壘還沒有形成,技術路線的選擇還是很多的。創新空間巨大,為新進入者提供了很多機會,也為中國零部件企業特別是中小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因此,陳清泰鼓勵相關行業和企業抓住機遇,夯實中國新零部件基礎,以高質量的智能零部件和軟件支持智能汽車產業發展。
跨界融合協作才能實現共贏。
事實上,除了相關技術的變化,汽車的“屬性”和“定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智能汽車的產業鏈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燃油汽車產業鏈所涵蓋的范圍。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如今的汽車已經從典型的機械產品演變為軟件定義的互聯網產品;它已經從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發展成為一個超級移動智能終端。此外,許多高新技術已成為汽車工業競爭的焦點。
對此,陳清泰指出:
隔行如隔山,車企很難實現這么大的轉變和飛躍。因此,跨界融合和協同創新是成敗的關鍵。
就目前發展現狀而言,我國在通信技術、5G、互聯網、北斗衛星定位、大數據等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和產業基礎。同時擁有眾多實力雄厚的電網公司、互聯網公司、通信運營公司,以及眾多高科技中小企業。
這些技術資源將極大地幫助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因此,汽車行業與這些企業之間的跨界創新潛力巨大。
陳清泰在講話中主張:
汽車公司要伸出合作之手,互聯網、IT、AI公司要把手伸進去。雙方只有攜手,才能重塑汽車產業鏈,構建智能汽車產業生態。
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雷鋒網記者:8月22日,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前沿峰會(GIV2020)在廣州舉行。
在大會上午的高峰論壇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陳偉、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東風汽車副總裁陳豪、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建民等重磅嘉賓出席論壇,就汽車智能化發展趨勢及產業競爭格局、智能汽車關鍵技術、智能汽車跨界合作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和分享。
作為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席,陳清泰在本次大會上發表了演講。他認為,自2016年以來,許多國家改變了對電動汽車的觀望態度,甚至公布了禁止銷售燃油汽車的時間表。決心和力度大多超出了大眾的預期——一百多年來汽車行業最深刻的變革已經開啟。
在汽車產業即將發生巨變的關鍵節點,陳清泰提出了自己的三點看法和建議:
汽車革命的下一步是與智能化和網絡化齊頭并進;
智能汽車的發展需要加強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創新研發;
跨界融合和協同創新是汽車產業改革成敗的關鍵。
兩條腿智能網絡化行走
事實上,正在進行的汽車革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革命密切相關。也就是說,顛覆燃油車的電動汽車將與綠色、網聯、智能、共享相連接,從而進一步改變世界。
因此,在陳清泰看來,現在政府和企業都在關注電動汽車的電池、充電樁等技術,這只是汽車產業革命的序幕。
另一方面,陳清泰認為電動汽車的發展必須在技術層面上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打好電池、電機、電控、充電基礎設施的技術基礎,保證未來電動車良好的行駛功能;二是未來競爭的焦點——發展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最終實現無人駕駛。
陳清泰說:
只有以上兩條戰線齊頭并進,未來的汽車工業才能站穩腳跟。
從目前的產業情況來看,電氣化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因此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地位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國家政策層面的認可: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要“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構建完整產業鏈”;今年2月,國務院十一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要“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趨勢,抓住工業智能化發展戰略機遇,加快智能汽車創新發展”。
無論從什么角度看,智能網聯電動汽車都已經成為能源革命、信息革命、交通革命和智慧城市建設引領的核心產品。
陳清泰強調,智能網聯汽車對新能源、大數據、新一代網絡通信技術、先進制造等新勢能的吸納能力很強,從未成為多個行業融合創新的大平臺。
關鍵部件技術需要創新和發展。
從汽車工業的發展來看,汽車企業對技術集成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歷史上汽車技術和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突破,都離不開汽車企業和零部件供應商的緊密合作,包括燃油噴射、增壓器、防抱死制動系統、安全氣囊、子午線輪胎等等。
但陳清泰認為,長期以來,國內汽車行業對零部件的重視和投入不夠,導致了核心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今年國際形勢的變化,這一現象暴露得更加明顯。他進一步指出:
如今,我國汽車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方面仍存在諸多軟肋和痛點。
但目前汽車已經從最基礎的電氣化走向了網聯化、智能化,最終會發展到無人駕駛。這種趨勢極大地改變了零部件的鏈條,汽車零部件的概念和類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到自動駕駛涉及的芯片、傳感器、控制器等硬件,再到高精地圖、云控制平臺、AI算法等軟件,成為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于這些背景和趨勢,陳清泰也和大家分享了他的觀點——智能汽車強國的底層其實是智能零部件強國。他說:
好在新產業鏈涉及的信息、網絡、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是中國近年來大力發展的領域。
另一方面,目前智能零件的技術壁壘還沒有形成,技術路線的選擇還是很多的。創新空間巨大,為新進入者提供了很多機會,也為中國零部件企業特別是中小科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因此,陳清泰鼓勵相關行業和企業抓住機遇,夯實中國新零部件基礎,以高質量的智能零部件和軟件支持智能汽車產業發展。
跨界融合協作才能實現共贏。
事實上,除了相關技術的變化,汽車的“屬性”和“定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智能汽車的產業鏈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燃油汽車產業鏈所涵蓋的范圍。
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如今的汽車已經從典型的機械產品演變為軟件定義的互聯網產品;它已經從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發展成為一個超級移動智能終端。此外,許多高新技術已成為汽車工業競爭的焦點。
對此,陳清泰指出:
隔行如隔山,車企很難實現這么大的轉變和飛躍。因此,跨界融合和協同創新是成敗的關鍵。
就目前發展現狀而言,我國在通信技術、5G、互聯網、北斗衛星定位、大數據等領域具有技術優勢和產業基礎。同時擁有眾多實力雄厚的電網公司、互聯網公司、通信運營公司,以及眾多高科技中小企業。
這些技術資源將極大地幫助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因此,汽車行業與這些企業之間的跨界創新潛力巨大。
陳清泰在講話中主張:
汽車公司要伸出合作之手,互聯網、IT、AI公司要把手伸進去。雙方只有攜手,才能重塑汽車產業鏈,構建智能汽車產業生態。
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雷鋒網按,在自動駕駛的賽道上,不僅產業鏈上的企業玩家們在競相角逐,各大城市也在進行各種單車智能、車路協同的試點示范落地。
1900/1/1 0:00:00TechWeb8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瑞典政府決定取消自動駕駛測試項目的時間限制后,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和其他駕駛輔助套件將在瑞典進行擴展測試。
1900/1/1 0:00:00TechWeb8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消費者報告》最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四個不同年齡段,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Model3都被評為“最令人滿意”的汽車。
1900/1/1 0:00:002018年底,通用汽車對外公布了一項人事任命,公司總裁丹阿曼(DanAmmann)將代替凱爾沃格特(KyleVogt)擔任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的首席執行官一職。
1900/1/1 0:00:00即將過去的一周,對于我個人而言,可謂異常混亂。身體層面,由于老胳膊老腿、加上時常缺乏有效體育鍛煉,當經過20分鐘的激戰,放下籃球穿著濕漉漉的背心略顯無知地吹著空調之時,感冒也悄悄找上門來。
1900/1/1 0:00:002020年8月22日,第三屆全球智能汽車峰會在廣州正式開幕,今年的主題是提速汽車智能化打造產業新引擎,主要是討論智能汽車近兩年取得的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討論智能汽車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