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3密碼、76模塊只是RoboTaxi的“起點”,滴滴要對自動駕駛“產品”定義 | CCF-GAIR 2020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滴滴的自動駕駛很明確。

8月8日,在CCF-GAIR 2020智能駕駛專場上,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孟星提到滴滴在做L4自動駕駛的RoboTaxi。L4延伸到L5,這是它未來的方向。

滴滴的核心基因是出行公司,出行是滴滴的基因。旅行的重點是安全。滴滴在考慮自動駕駛時,主要以安全為主。

以下為孟星演講全文。雷鋒新智經編輯不改初衷:

各位下午好。很高興來到CCF-GAIR 2020,與大家分享滴滴自動駕駛過去取得的進步,以及我們對未來的展望。

在我開始分享之前,我先明確一點,自動駕駛是一件非常難也非常大的事情。很多公司都在從技術方向努力,但在實際操作中,自動駕駛不僅需要策略、方向和意志,還需要基因。某種程度上,你會帶著你天生的基因和思維維度,讓你自動駕駛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

滴滴的核心基因是我的出行公司,出行是我們的基因。

旅行的重點是安全。當我們考慮自動駕駛時,我們的初心是圍繞安全開始的。

滴滴自動駕駛初心

據統計,世界上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很多,約100萬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是5-14歲兒童和15-29歲青少年的第一死因,不僅影響著未來的青少年,也影響著祖國許多未來花朵的成長。滴滴自動駕駛的初心是改變這種現象的發生,哪怕只是一點點改變,這也是我們非常希望做的事情。

全球交通數據顯示,每年全球航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562人,航空運輸量遠小于運輸量。我們有沒有可能把135萬變成562?當然,我們希望這個數字是0。這是我們做這個的初心,不是技術,不是體驗,是安全。

滴滴自動駕駛工作流程

保障滴滴自動駕駛安全的三點是ADN:核心是AI能力,燃料是數據,邊界是出行生態網絡。

分別介紹一下滴滴在這三個方向的工作。

1.人工智能駕駛

第一,核心人工智能技術。滴滴自動駕駛很明確,針對的是L4 RoboTaxi。當然L4延伸到L5,就是未來。有人認為未來會實現,有人認為不會實現,有人認為會在某個時候實現。另外,L4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能力是我們目前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其全棧能力是自主研發的,從車上的感知、預測、規劃、控制,到車下的仿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系統集成。我們已經做了四年了。

當然,上圖是一個框架。框架固定了,不代表你就能做好。因為框架背后還有兩個更重要的東西。

我相信今天大家看到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還沒有達到它的容量。沒有安全員,汽車1-5年完全放開,今天大家都達不到。但是,這是大家目前努力的目標。

同時,實現上述目標的核心是如何更快的迭代。當然,后面還有兩件事更快:

一個是——見多識廣,也就是長尾場景比較多。我們今天可以解決80%的場景,但難的是這些場景最后的20%、2%、0.2%。只有看到這些場景,才能訓練迭代。

第二個是——磨煉,就是你要在這些場景下跑更多的里程,做更多的測試。

其中,長尾場景是一個很難解決的事情,因為現在的車很少。目前自動駕駛的測試數據大部分來自自動駕駛測試車,但是自動駕駛測試車尤其是L4測試車并不是量產車型,大部分測試車都配備了軟件、硬件和計算平臺進行測試。大部分都是幾十幾百輛,沒有一家公司有幾千輛L4級的自動駕駛測試車。

即使有幾百輛測試車,你每年能跑的里程也是非常有限的。與長尾場景相對應的是,今天的累計里程可以跑到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英里數。

但是有很多場景是一千萬公里才出現一次,有的場景是一億公里才出現一次。而你要解決這樣一個場景,你要把同一個場景看100遍,1000遍,甚至10000遍,才有足夠的數據去解決這個場景。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對于滴滴來說,我們不僅有自動駕駛測試車采集這樣的場景,還有橙視。

橙視是我們為司機師傅提供的安全防護設備。主要提供車輛前方行駛記錄、行程中車內錄像、責任判定、投訴取證等功能。滴滴50%的訂單有橙視設備保護,一年大概有1000億公里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橙色電視覆蓋的場景非常廣泛,包括城市、鄉村、城鄉結合部等。除此之外,晚上還有“奇”景,雞飛狗跳,老年代步車逆行。

值得注意的是,長尾場景不僅僅體現在數據的復雜性上,還包括流量參與者行動的復雜性。

比如我們在上海測試的場景中,有一輛大車擋住對面駛來的大車,它越線了。你不知道他是會變得更違法還是回到自己的線上。在這個過程中,是很難預測的。

這樣的預測跑多了之后,我們就知道怎么處理相應的車了,同時也更好的和別人互動。同時,確保我們能夠對如何制造這樣的汽車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除了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我們還有orange vision,它有大約5-6個數量級的額外數據供我們看到更多的場景,然后提取到我們可預測的長尾場景中,最后在模擬場景中測試,不斷改進我們的算法。

幾十上百輛的自駕測試車輛非常有限,所以我們通過增加模擬來延長測試里程,大約可以提高10-100倍。

仿真生成的新場景分布往往與真實場景分布不一致,往往是我們自己創造的。雖然它對我們的算法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偏離了我們。

orange vision的優勢在于我們有數千億公里的自動駕駛輔助。1000億公里不是每一公里都有用,但幾乎可以覆蓋所有長尾場景,而且遠不止復制一次。

2.數據

滴滴自動駕駛燃油數據分為兩種:一種是技術迭代相關的數據,一種是運營相關的數據。

滴滴作為一個網約車平臺,由于其原始形態,會自動產生大量數據,包括行程軌跡、用戶需求、未來預測、軌跡數據、用戶行為等等。

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不同于網約車,可以從一個城市開到另一個城市。L4級自動駕駛汽車從一個地區出發,會受到地理、天氣條件、交通參與者的限制。

我們會逐步開放這些限制,可能是以線上OTA的形式開放,也可能是大版本迭代開放。這個過程不管怎么開,都是一步一步來,不會在城市里一步一步開。

另一方面,如何在最初的范圍或者小范圍內達到服務客戶的目的?

比如開放面積太小,像機場等場景,訂單可能會很多。如果不在自動駕駛的區域,就無法服務乘客,所以體驗差,乘客也不會使用你的服務。

怎么會?

滴滴平臺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運營數據,8年的積累不僅有數據還有經驗。

一個是管理地圖。我們把所有的數據都放到地圖上,看哪些路收入最大,哪些地段有訂單,哪些地段沒有訂單。

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確定是否存在閉環,會有多少訂單。

二是安全地圖。我們會考慮人類駕駛員發生重大事故、刮蹭事故和輕微事故的路段,同時會對每個路段進行評分,然后用可視化的方式標注出來。

第三是技術圖。根據目前的技術定義和路段本身的限速,車道、自行車道、汽車道等的清晰度。

可以看出,上圖中的三張地圖代表了不同的內容信息……n,但都是結果信息。

更重要的是,我們把三張地圖放在一起,形成一張滴滴戰術地圖,從而逐步推廣自動駕駛。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我們做出來,形成了一套玩法或者產品化的思路。雖然有時效性,但我們會基于大數據平臺實時更新,最終這些數據可能會秒級迭代。

其實這個方法論是很通用的,中國通用,全國不同地區通用。

傳統上如果我們需要在小范圍內行動。首先需要調查用戶的出行習慣,看看有沒有打車的用戶,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同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驗證技術的可行性,判斷是否會遇到目前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然后,我們用自動駕駛在這方面進行收集、打磨、迭代。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現在,我們只需要將三張地圖組合成一張戰術地圖,從需求、技術、安全的角度出發,用10秒左右的時間構建這個系統,最后量化判斷結果。

本質上,我們正在定義自動駕駛本身的產品。

大家都在說L4和L5自動駕駛,但還是宏大的概念,有自己的定義。重要的是如何定義各自的范圍和區域,并進行迭代和擴展。

其實任何創業公司都面臨著這樣的選擇。這個命題不難,難的是因為你沒有數據。

這個過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由產品經理來實現的,但在自動駕駛場景下主要是通過量化和數據來實現。

3.網絡

運營網絡是我們自動駕駛的邊界。

滴滴平臺上有很多產品,包括出租車、快車、豪車等。大部分經常打車的同學都很熟悉。

自動駕駛汽車是我們的額外類別。這有什么意義?

當你只有自動駕駛車輛,沒有其他類型的車輛時,幾十輛車,幾百輛自動駕駛車,都無法在有限的區域內很好地服務用戶。

對于用戶來說,是嘗鮮,但只有有限的范圍和少量的車,并不能提供很好的體驗。

滴滴采用混合調度的方式解決上述問題。

在滴滴平臺上,我們把自動駕駛汽車和大量由司機駕駛的網約車放在一起。當地區、路況、天氣滿足自動駕駛的條件時,我們把訂單發給自動駕駛汽車,否則發給網約車司機。

事實上,長期以來,驅動程序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他們是我們交通的主力軍,同事們也解決了自動駕駛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自動駕駛車輛和司機駕駛的網約車是相輔相成的。他們可以在兩種情況下無縫連接,一步一步迭代自動駕駛網絡的生成。

因為自駕團隊不可能一步到位。

除了運營網絡,還有兩個重要的網絡:客運和車隊運營。

在客運運營網絡方面,滴滴擁有超過5億的用戶,一年超過100億的交付量。我們有很多服務經驗,這是無價的。當你服務你的第一個顧客時,你會有一種非常新鮮的體驗。當你服務100個用戶的時候,他們的觀點和需求是不一樣的,你對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當你服務10萬,100萬,1000萬的時候,你的認知是迭代的。滴滴專車的形成其實也是經過每年幾百億的打磨才做成的。

車隊運營網絡方面,對應的客戶是龐大的車隊。這些車絕大多數不是滴滴的,但是很多車是我們服務的,包括集中購買、車輛使用、車輛維護、充電、加油、保養、后續處置等。滴滴有著悠久的經驗,服務于超過100萬輛汽車的車隊。

在自動駕駛時代,上面提到的能力都是我們L4自動駕駛技術無法企及的。當RoboTaxi真正商業化的時候,

這些能力變得尤為重要。

自動駕駛如何保證安全?

上面提到的運營能力有哪些?和我們一般的認知有什么區別?

在運營場景中,滴滴自動駕駛的安全相關場景如下:

說到自動駕駛安全,人們通常會想到車上是否有安全員,安全員的身份是不是……hecked,以及車輛、車輛狀態、行程是否全部檢測。

另外,其實我們會做一個整體的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包括驗車、限令、安全員、功能確認、測試等。,這些都涉及到安全系統,大約76個模塊。

76個流程是為了做好滴滴自動駕駛的安全工作。然而,這只是幾十輛、幾百輛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管理系統。不包括以后運營更多車輛、硬件設施、軟件開發的安全流程。

這只是一個例子,在操作系統中其實背后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做好技術是一回事,做好技術帶來的應用場景又是另一回事。這里面有很多細節,難度很大。

DNA在自動駕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回顧剛剛分享的三點:AI能力、大數據、網絡,這三者的結合就是我們自動駕駛的DNA。

滴滴非常適合做網約車的自動駕駛場景,因為滴滴自動駕駛有天然的基因優勢。以上三者的結合,讓我們看到了自動駕駛的希望,讓它成為現實。

6月27日,我們結合自己的基因、能力、運營能力和在上海的經驗,在上海嘉定區開展了載人演示,普通乘客可以直接報名體驗滴滴自動駕駛。包括更復雜的真實場景,類似于一個城市的大部分室內場景,包括地鐵站,購物中心,會展中心,大公司的辦公場景,居民區。上線當天就有1萬人報名,現在已經有超過數萬人報名。

車路協同趨勢下的自駕產品形態演變

除了在車上的操作,我們真正的操作還包括安保押運中心。滴滴的自動駕駛很明確。

8月8日,在CCF-GAIR 2020智能駕駛專場上,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的首席運營官孟星提到滴滴在做L4自動駕駛的RoboTaxi。L4延伸到L5,這是它未來的方向。

滴滴的核心基因是出行公司,出行是滴滴的基因。旅行的重點是安全。滴滴在考慮自動駕駛時,主要以安全為主。

以下為孟星演講全文。雷鋒新智經編輯不改初衷:

各位下午好。很高興來到CCF-GAIR 2020,與大家分享滴滴自動駕駛過去取得的進步,以及我們對未來的展望。

在我開始分享之前,我先明確一點,自動駕駛是一件非常難也非常大的事情。很多公司都在從技術方向努力,但在實際操作中,自動駕駛不僅需要策略、方向和意志,還需要基因。某種程度上,你會帶著你天生的基因和思維維度,讓你自動駕駛的角度和別人不一樣。

滴滴的核心基因是我的出行公司,出行是我們的基因。

旅行的重點是安全。當我們考慮自動駕駛時,我們的初心是圍繞安全開始的。

滴滴自動駕駛初心

據統計,世界上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很多,約100萬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是5-14歲兒童和15-29歲青少年的第一死因,不僅影響著未來的青少年,也影響著祖國許多未來花朵的成長。滴滴自動駕駛的初心是改變這種現象的發生,哪怕只是一點點改變,這也是我們非常希望做的事情。

全球交通數據顯示,每年全球航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為562人,航空運輸量遠小于運輸量。我們有沒有可能把135萬變成562?當然,我們希望這個數字是0。這是我們做這個的初心,不是技術,不是體驗,是安全。

滴滴自動駕駛工作流程

保障滴滴自動駕駛安全的三點是ADN:核心是AI能力,燃料是數據,邊界是出行生態網絡。

分別介紹一下滴滴在這三個方向的工作。

1.人工智能駕駛

第一,核心人工智能技術。滴滴自動駕駛很明確,針對的是L4 RoboTaxi。當然L4延伸到L5,就是未來。有些人認為未來會實現,有些人認為會……有些人認為它會在某個時候實現。另外,L4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能力是我們目前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其全棧能力是自主研發的,從車上的感知、預測、規劃、控制,到車下的仿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系統集成。我們已經做了四年了。

當然,上圖是一個框架。框架固定了,不代表你就能做好。因為框架背后還有兩個更重要的東西。

我相信今天大家看到的L4級自動駕駛汽車還沒有達到它的容量。沒有安全員,汽車1-5年完全放開,今天大家都達不到。但是,這是大家目前努力的目標。

同時,實現上述目標的核心是如何更快的迭代。當然,后面還有兩件事更快:

一個是——見多識廣,也就是長尾場景比較多。我們今天可以解決80%的場景,但難的是這些場景最后的20%、2%、0.2%。只有看到這些場景,才能訓練迭代。

第二個是——磨煉,就是你要在這些場景下跑更多的里程,做更多的測試。

其中,長尾場景是一個很難解決的事情,因為現在的車很少。目前自動駕駛的測試數據大部分來自自動駕駛測試車,但是自動駕駛測試車尤其是L4測試車并不是量產車型,大部分測試車都配備了軟件、硬件和計算平臺進行測試。大部分都是幾十幾百輛,沒有一家公司有幾千輛L4級的自動駕駛測試車。

即使有幾百輛測試車,你每年能跑的里程也是非常有限的。對應長尾場景,今天的累計里程可以跑到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英里。

但是有很多場景是一千萬公里才出現一次,有的場景是一億公里才出現一次。而你要解決這樣一個場景,你要把同一個場景看100遍,1000遍,甚至10000遍,才有足夠的數據去解決這個場景。

那么,我們該怎么辦呢?

對于滴滴來說,我們不僅有自動駕駛測試車采集這樣的場景,還有橙視。

橙視是我們為司機師傅提供的安全防護設備。主要提供車輛前方行駛記錄、行程中車內錄像、責任判定、投訴取證等功能。滴滴50%的訂單有橙視設備保護,一年大概有1000億公里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橙色電視覆蓋的場景非常廣泛,包括城市、鄉村、城鄉結合部等。除此之外,晚上還有“奇”景,雞飛狗跳,老年代步車逆行。

值得注意的是,長尾場景不僅僅體現在數據的復雜性上,還包括流量參與者行動的復雜性。

比如我們在上海測試的場景中,有一輛大車擋住對面駛來的大車,它越線了。你不知道他是會變得更違法還是回到自己的線上。在這個過程中,是很難預測的。

這樣的預測跑多了之后,我們就知道怎么處理相應的車了,同時也更好的和別人互動。同時,確保我們能夠對如何制造這樣的汽車做出更準確的預測。

除了我們的自動駕駛車輛,我們還有orange vision,它有大約5-6個數量級的額外數據供我們看到更多的場景,然后提取到我們可預測的長尾場景中,最后在模擬場景中測試,不斷改進我們的算法。

幾十上百輛的自駕測試車輛非常有限,所以我們通過增加模擬來延長測試里程,大約可以提高10-100倍。

仿真生成的新場景分布往往與真實場景分布不一致,往往是我們自己創造的。雖然它對我們的算法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偏離了我們。

orange vision的優勢在于我們有數千億公里的自動駕駛輔助。1000億公里不是每一公里都有用,但幾乎可以覆蓋所有長尾場景,而且遠不止復制一次。

2.數據

滴滴自動駕駛燃油數據分為i……o兩種:一種是技術迭代相關的數據,一種是運營相關的數據。

滴滴作為一個網約車平臺,由于其原始形態,會自動產生大量數據,包括行程軌跡、用戶需求、未來預測、軌跡數據、用戶行為等等。

L4級自動駕駛汽車不同于網約車,可以從一個城市開到另一個城市。L4級自動駕駛汽車從一個地區出發,會受到地理、天氣條件、交通參與者的限制。

我們會逐步開放這些限制,可能是以線上OTA的形式開放,也可能是大版本迭代開放。這個過程不管怎么開,都是一步一步來,不會在城市里一步一步開。

另一方面,如何在最初的范圍或者小范圍內達到服務客戶的目的?

比如開放面積太小,像機場等場景,訂單可能會很多。如果不在自動駕駛的區域,就無法服務乘客,所以體驗差,乘客也不會使用你的服務。

怎么會?

滴滴平臺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運營數據,8年的積累不僅有數據還有經驗。

一個是管理地圖。我們把所有的數據都放到地圖上,看哪些路收入最大,哪些地段有訂單,哪些地段沒有訂單。

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確定是否存在閉環,會有多少訂單。

二是安全地圖。我們會考慮人類駕駛員發生重大事故、刮蹭事故和輕微事故的路段,同時會對每個路段進行評分,然后用可視化的方式標注出來。

第三是技術圖。根據目前的技術定義和路段本身的限速,車道、自行車道、汽車道等的清晰度。

可以看出,上圖中的三張地圖代表了不同的內容信息,但都是結果信息。

更重要的是,我們把三張地圖放在一起,形成一張滴滴戰術地圖,從而逐步推廣自動駕駛。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我們做出來,形成了一套玩法或者產品化的思路。雖然有時效性,但我們會基于大數據平臺實時更新,最終這些數據可能會秒級迭代。

其實這個方法論是很通用的,中國通用,全國不同地區通用。

傳統上如果我們需要在小范圍內行動。首先需要調查用戶的出行習慣,看看有沒有打車的用戶,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同時,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來驗證技術的可行性,判斷是否會遇到目前技術無法解決的問題。然后,我們用自動駕駛在這方面進行收集、打磨、迭代。整個過程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現在,我們只需要將三張地圖組合成一張戰術地圖,從需求、技術、安全的角度出發,用10秒左右的時間構建這個系統,最后量化判斷結果。

本質上,我們正在定義自動駕駛本身的產品。

大家都在說L4和L5自動駕駛,但還是宏大的概念,有自己的定義。重要的是如何定義各自的范圍和區域,并進行迭代和擴展。

其實任何創業公司都面臨著這樣的選擇。這個命題不難,難的是因為你沒有數據。

這個過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由產品經理來實現的,但在自動駕駛場景下主要是通過量化和數據來實現。

3.網絡

運營網絡是我們自動駕駛的邊界。

滴滴平臺上有很多產品,包括出租車、快車、豪車等。大部分經常打車的同學都很熟悉。

自動駕駛汽車是我們的額外類別。這有什么意義?

當你只有自動駕駛車輛,沒有其他類型的車輛時,幾十輛車,幾百輛自動駕駛車,都無法在有限的區域內很好地服務用戶。

對于用戶來說,是嘗鮮,但只有有限的范圍和少量的車,并不能提供很好的體驗。

滴滴采用混合調度的方式解決上述問題。

在滴滴平臺上,我們把自動駕駛汽車和大量由司機駕駛的網約車放在一起。當地區、路況、天氣滿足自動駕駛的條件時,我們把訂單發給自動駕駛汽車,否則發給網約車司機。

在fa……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驅動程序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他們是我們交通的主力軍,同事們也解決了自動駕駛長期無法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自動駕駛車輛和司機駕駛的網約車是相輔相成的。他們可以在兩種情況下無縫連接,一步一步迭代自動駕駛網絡的生成。

因為自駕團隊不可能一步到位。

除了運營網絡,還有兩個重要的網絡:客運和車隊運營。

在客運運營網絡方面,滴滴擁有超過5億的用戶,一年超過100億的交付量。我們有很多服務經驗,這是無價的。當你服務你的第一個顧客時,你會有一種非常新鮮的體驗。當你服務100個用戶的時候,他們的觀點和需求是不一樣的,你對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當你服務10萬,100萬,1000萬的時候,你的認知是迭代的。滴滴專車的形成其實也是經過每年幾百億的打磨才做成的。

車隊運營網絡方面,對應的客戶是龐大的車隊。這些車絕大多數不是滴滴的,但是很多車是我們服務的,包括集中購買、車輛使用、車輛維護、充電、加油、保養、后續處置等。滴滴有著悠久的經驗,服務于超過100萬輛汽車的車隊。

在自動駕駛時代,上面提到的能力都是我們L4自動駕駛技術無法企及的。當RoboTaxi真正商業化的時候,

這些能力變得尤為重要。

自動駕駛如何保證安全?

上面提到的運營能力有哪些?和我們一般的認知有什么區別?

在運營場景中,滴滴自動駕駛的安全相關場景如下:

提到自動駕駛安全,人們通常會想到車上是否有安全員,安全員的身份是否經過檢查,車輛、車輛狀態、行程是否都經過檢測。

另外,其實我們會做一個整體的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包括驗車、限令、安全員、功能確認、測試等。,這些都涉及到安全系統,大約76個模塊。

76個流程是為了做好滴滴自動駕駛的安全工作。然而,這只是幾十輛、幾百輛自動駕駛車輛的安全管理系統。不包括以后運營更多車輛、硬件設施、軟件開發的安全流程。

這只是一個例子,在操作系統中其實背后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做好技術是一回事,做好技術帶來的應用場景又是另一回事。這里面有很多細節,難度很大。

DNA在自動駕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回顧剛剛分享的三點:AI能力、大數據、網絡,這三者的結合就是我們自動駕駛的DNA。

滴滴非常適合做網約車的自動駕駛場景,因為滴滴自動駕駛有天然的基因優勢。以上三者的結合,讓我們看到了自動駕駛的希望,讓它成為現實。

6月27日,我們結合自己的基因、能力、運營能力和在上海的經驗,在上海嘉定區開展了載人演示,普通乘客可以直接報名體驗滴滴自動駕駛。包括更復雜的真實場景,類似于一個城市的大部分室內場景,包括地鐵站,購物中心,會展中心,大公司的辦公場景,居民區。上線當天就有1萬人報名,現在已經有超過數萬人報名。

車路協同趨勢下的自駕產品形態演變

除了在車上的操作,我們真正的操作還包括安保押運中心。因為汽車不能解決所有的場景,比如交警指揮,你不知道自動駕駛汽車是否知道交警的口語和手勢。我們設置的安保護送中心類似于火箭發射指揮中心的中控平臺。它將檢測車輛的運行和報警。如果發現問題,它會調取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給出提示和參與意見,讓車輛更好地處理長尾場景中無法處理的場景。另外,安保押運中心還可以看到路上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滴滴有自己的車路協調團隊。

做自動駕駛的時候做好車路協調,對于車路協調本身的發展非常重要。如果只做車路協調不做自動駕駛,車路協調的解決方案往往是用戶不考慮的。如果兩邊都做,即使不自己鋪設基礎設施,也還是從需求端。

目前滴滴有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在上海也鋪設了這樣的解決方案。從道路的角度,可以看到我們的盲點、紅綠燈等在車上看不到的場景,可以通過我們的車路協調設備直接進入車內進行感知協調。

最后分享兩個小故事:

滴滴自動駕駛上線以來,00001體驗乘客是在上海迪士尼跳舞的舞者。她認為自動駕駛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她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但我們比鼓勵更珍惜的是對我們的打擊和鞭策。

還有一個60多歲的退休大學教授,坐過很多次自動駕駛汽車。當天,他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體驗滴滴的自動駕駛汽車,發表了很多評論。官方認為,這些意見讓我們走出舒適區,進入無人區,不斷擴大邊界。所以,鼓勵和鼓舞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因為汽車不能解決所有的場景,比如交警指揮,你不知道自動駕駛汽車是否知道交警的口語和手勢。我們設置的安保護送中心類似于火箭發射指揮中心的中控平臺。它將檢測車輛的運行和報警。如果發現問題,它會調取車輛的實際運行狀態,給出提示和參與意見,讓車輛更好地處理長尾場景中無法處理的場景。另外,安保押運中心還可以看到路上的情況。

更重要的是,滴滴有自己的車路協調團隊。

做自動駕駛的時候做好車路協調,對于車路協調本身的發展非常重要。如果只做車路協調不做自動駕駛,車路協調的解決方案往往是用戶不考慮的。如果兩邊都做,即使不自己鋪設基礎設施,也還是從需求端。

目前滴滴有完整的解決方案,我們在上海也鋪設了這樣的解決方案。從道路的角度,可以看到我們的盲點、紅綠燈等在車上看不到的場景,可以通過我們的車路協調設備直接進入車內進行感知協調。

最后分享兩個小故事:

滴滴自動駕駛上線以來,00001體驗乘客是在上海迪士尼跳舞的舞者。她認為自動駕駛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美妙的體驗。

她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但我們比鼓勵更珍惜的是對我們的打擊和鞭策。

還有一個60多歲的退休大學教授,坐過很多次自動駕駛汽車。當天,他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體驗滴滴的自動駕駛汽車,發表了很多評論。官方認為,這些意見讓我們走出舒適區,進入無人區,不斷擴大邊界。所以,鼓勵和鼓舞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雷鋒網雷鋒網(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標簽: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消除“不公平”規則 韓國政府要求特斯拉修改購買和交付相關條款

韓國最大的反壟斷監管機構公平貿易委員會已下令讓特斯拉修改其購買和交付汽車條款的內容。自上周五以來,特斯拉已經自愿全面開展對上述內容的修改調整,目的是消除不利于韓國當地客戶的“不公平”規則。

1900/1/1 0:00:00
宜買車聲明:為特斯拉“拒交門”武漢車主墊付車款從長沙提現車

8月19日夜間,在拼多多上舉辦“特斯拉Model3限時秒殺萬人團購”活動主辦方宜買車首次發聲。

1900/1/1 0:00:00
從“折紙”到融合數字化設計語言 高爾夫不斷“刷新”對完美的定義

摘要每一代高爾夫都在經典傳承與突破煥新之間找到了完美平衡,帶來超越時間的感官體驗,于洗練中塑造經典與雋永。“畢加索砸碎了藝術世界的枷鎖,為其開拓了更廣的疆域。

1900/1/1 0:00:00
堅持自吸 保時捷未來發動機產品規劃

近日,我們從外媒獲悉,保時捷將會盡可能保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生命周期,并與電動化產品相結合,以延長其生命周期。

1900/1/1 0:00:00
車圈| 戈恩濫用公款后續:日產被要求補繳上億日元稅款

摘要東京地方稅務局發現由于戈恩涉嫌的財務不當行為,日產在截至2019年3月的5個營業年度內沒有申報應納稅所得額。東京地方稅務局責令日產補繳數億日元與戈恩濫用公款有關的稅款。

1900/1/1 0:00:00
銀標新動作 五菱2021年一季度推兩款SUV

上汽通用五菱全球銀標產品又有新規劃。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五菱全球銀標目前正同步打造兩款SUV產品,計劃明年一季度正式推出,其中一款定位小型SUV,另一款則是緊湊型SUV。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