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福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能科技”)在科創板上市,擬募資34億元。截至7月23日,福能科技總市值已達302.14億元,成為科技創新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其中,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出資9.05億元,持股比例為3%。同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結果。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97億元,其中本田技研產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田”)認購37億元,持股1%。近期,戴姆勒、寶馬、大眾、本田等跨國巨頭均加大了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投資。這一輪外資熱意味著什么?“隨著電氣化的到來,全球動力電池爭奪戰已經打響,后疫情時代國內穩定的產能成為跨國巨頭新的投資熱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這既是跨國汽車企業保證其電動汽車走向市場的需要,也說明電動化競爭正在升溫。■動力電池為什么受歡迎?富能科技上市后的優異表現超出預期。這也說明戴姆勒對福能科技的投資并不是一時沖動。相對于行業內其他頭部企業,福能科技多年來幾乎默默無聞,但一直專注于三元軟包鋰電池技術。“我們將努力抓住科技創新板和新能源汽車帶來的重大機遇,尋求新的發展。”富能科技董事長王偉告訴記者。據介紹,成立于2009年的福能科技是國內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領域最早實現量產并成為領跑者的企業之一。公司自主研發的主要產品為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電池、模塊和電池組。用戶以新能源乘用車為主,也覆蓋新能源專用車。據記者在天眼查查詢,福能科技主營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產品,整車合作伙伴遍布全國,主要有德系奔馳、北京奔馳、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一汽、吉利、長城等。大眾、奧迪、保時捷、通用、日產、本田都在擴張,連續三年出貨量全國第一,收入逐年增加。其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收入分別為13.4億元、22.8億元、2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5.71%、70.15%、7.46%。實際上,軟包電池與現在流行的方形電池、圓柱形電池相比,不僅包裝形式不同,特點也不同。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柔性電池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外殼強度低、機械應力小等特點。“目前的電池產品并不完美。即使是方形和圓形電池也各有利弊。關鍵是要揚長避短。”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福能科技上市之際,采用戰略配售、網下發行和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發行。共有五家戰略投資者參與了本次發行的戰略配售,分別是華泰創新、戴姆勒、江蘇韓瑞、蘇浩投資和中保投資,投資總額為13.54億元。戴姆勒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與福能科技的戰略合作,入股福能科技。同時,根據協議,戴姆勒將在富能科技的監事會中獲得一個席位。與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類似,本田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情有獨鐘。7月10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根據協議,本田將持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將以優惠價格向本田提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雙方還將深化在動力電池研發、供應、回收和再利用領域的合作。“通過此次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為世界創造更具競爭力的電氣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周嘉告訴記者,他將共同努力實現清潔、舒適、愉快的移動出行生活。據介紹,誕生于2011年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起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動力電池銷量冠軍。近期與本田簽約及相關利好因素刺激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價持續上漲。7月23日,收于每股213.5元,市值4712億元,位居創業板市值第一。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為本次定增募資支付24%的溢價。認購者中,除了本田是車企,其他都是投資機構。近年來,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市場競爭加劇。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一直排名第一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三,而松下和LG化學名列前茅。此外,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存在產能不足、結構單一等問題,急需資金實現擴產計劃。因此,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非常及時。"生產能力不足是該公司的競爭劣勢之一。"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承認這一點,因此將通過籌集資金擴大生產來彌補不足。除了戴姆勒和本田的“新歡”,大眾也在尋找新的合作伙伴。“新能源攻勢和策略不變,至少需要兩到四家電池供應商來支撐。”7月17日,大眾中國首席執行官馮在媒體論壇上對記者表示。此前5月,大眾汽車已投資動力電池公司郭萱高科,投資金額占其總股本的26.47%,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由此,大眾成為首家控股中國電池廠商的外資汽車企業。最近根據大眾的新動作,萬向123公司有望成為大眾新的電池供應商。萬向123是萬向集團在2012年收購美國A 123公司并整合國內電池業務后的子公司。2016年正式更名為萬向123股份公司。同年,萬向123在捷克開設工廠,以開拓歐洲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捷克工廠的現有客戶包括戴姆勒奔馳、保時捷、捷豹路虎等歐洲車企。和富能的產品一樣,萬向123也是主打三元柔性電池。其量產電池的比能量在230Wh/kg以上,并通過了USABC(美國先進電池聯盟)EUCAR2針刺測試。雖然大眾和萬向123還沒有簽約,但按照2022年大眾push ID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產量,簽約金額可能高達100億元。因為大眾已經表示電池供應商在中國的供貨時間不晚于2021年第四季度,動力電池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更大的優勢在于成本。除了少數頭部企業,產品設計和技術還有差距。”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國內電池企業仍需創新,提高技術水平,這也是吸引國外車企合作的基礎。■電氣化加速供需矛盾。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大眾汽車向郭萱高科投資了11億歐元并專注于萬向123,戴姆勒投資了福能科技,本田投資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這些只是……戴姆勒董事會成員唐仕凱表示:“通過投資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我們將支持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推進電氣化的戰略。”話語中透露出來的目的非常明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動力電池的供需矛盾。電動化正在成為全球車企新的競爭高地,電池的需求尤為迫切。2019年,戴姆勒明確提出了“愿景2039”。具體目標是,到2030年,奔馳新能源汽車占乘用車銷量的50%以上;到2039年,奔馳將停止銷售傳統內燃機乘用車。戴姆勒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向市場推出5款純電動乘用車和2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戴姆勒與福能科技的合作比單純的供應合作更有保障,可以讓電池供應更加穩定。目前,在奔馳電動化的進程中,包括奔馳純電動SUV EQC、奔馳高端純電動MPV have在內的電動化EQ品牌已經投放市場,未來奔馳全新旗艦電動車EQS也將陸續投放市場,動力電池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此次戴姆勒與福能科技的合作協議主要包括高科技電池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并大幅提升成本競爭力。技術重點包括通過提高能量密度和縮短充電時間來大幅提高續駛里程。該協議將保證奔馳在電氣化戰略進程中的動力電池單體供應。同時,為了滿足戴姆勒德國工廠日益增長的電池需求,福能科技將在德國東部的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erfeld-Wolfen)選址建設動力電池單體工廠。外國車企盯上中國動力電池,不只是戴姆勒。2018年7月,寶馬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在滿足雙方約定條件的情況下,華晨寶馬有權選擇對公司進行股權投資”。根據雙方的最新協議,寶馬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購訂單增加到73億歐元,合同交付時間將從2020年到2031年。群眾的需求是“硬需求”。“2025年,大眾汽車在亞洲市場對動力電池的總需求將達到150GWh。”馮直言,大眾未來十年將生產260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一半將在中國生產,這意味著大眾需要就近解決中國的動力電池供應問題,這也是大眾電動化的關鍵環節。歐洲研究機構預測,如果大眾未能正常完成電動汽車的生產和銷售計劃,將在2021年面臨高達45億歐元的歐盟環保處罰。幸運的是,郭萱高科和萬象123在電池領域的能力正在增長。其中,今年上半年萬向123裝機量為93.87MWh,在柔性電池領域緊隨福能科技。“在電動化的大趨勢下,跨國巨頭迫于發展壓力、日益緊迫的時間和市場需求,無疑將加速與國內電池企業的合作,為電動化解決后顧之憂。”杜芳慈認為,海外車企與國內電池企業合作,肯定會比自建電池工廠進行進一步研發節省資金和時間成本,也更有利于他們在中國實施電動化戰略。這一觀點在跨國車企的實際行動中得到了體現。6月4日,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中國區總裁李白表示,未來通用汽車將加強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更多國內供應商的合作。其實電氣化不僅在歐洲有共鳴,在亞洲等地也有共鳴。本田的新目標是到2022年在歐洲銷售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這比計劃提前了三年。“電氣化改造是本田對歐洲市場變化的最新回應。到2022年,我們有信心實現全面電動化轉型,推出優秀的電動汽車產品。”本田歐洲高級副總裁湯姆·加德納公開表示。此前,本田的計劃是2025年推出新電動平臺的汽車產品,并希望到2030年其全球陣容的三分之二實現電動化,其中15%為純電動汽車。事實上,根據歐盟的排放目標,從2020年起,95%的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從目前的平均每公里120.5克降至95克,每超標一克將被罰款95歐元。因此,本田不得不加快這一步伐,并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同樣屬于日本的豐田在電動化的步伐上比本田更快。今年以來,豐田在中國一次性推出了多款電動車,包括C-HREV/奕澤E和雷克薩斯UX 300e。繼去年11月與比亞迪簽署合作協議后,今年4月,雙方共同成立純電動汽車研發公司,其中一項就是研發動力電池。在新產品誕生之前,豐田的中國電氣化戰略也需要比亞迪的電池來支撐。今年6月,隨著比亞迪刀片電池的推出,它在7月中旬被應用到比亞迪的漢芯車型上,豐田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近日工信部公告顯示,比亞迪將為福特提供動力電池,但就像比亞迪與其他跨國車企的合作一樣,比亞迪不到最后一刻,不會透露相關信息。所以合同金額還是個未知數。但是,還是可以找到相關的證據。在去年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和之后,福特汽車公司多次公開宣布,將于2024年之前在歐洲市場推出17款電動汽車,還將從2020年開始向中國市場發布純電動汽車。■投資擴產重在實力“隨著跨國車企投資的增加,以及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現狀,動力電池頭部企業擴產勢在必行。”王認為,從現有的持股和訂單來看,提高產能已經成為國內動力電池相關企業的當務之急。事實上,這樣的行動正在進行中。就福能科技而言,為了滿足德國奔馳工廠和其他歐洲客戶的動力電池供應需求,福能科技將在德國東部的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erfeld-Wolfen)建設動力電池單體工廠。該工廠將創造2000多個新的工作崗位,而且從籌備之初,它也是按照一個碳中和工廠來設計的。預計2022年底建成,初期產能為6GWh,后期將升級至10GWh,可支持6-8萬輛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福能科技擁有江西贛州和江蘇鎮江兩個生產基地。隨著訂單的增加,福能科技已經啟動產能擴張計劃,預計到2022年國內規劃產能將達到39GWh。在戴姆勒參股投資的情況下,福能科技的發展被看好。本次,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資金近200億元,主要用于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擴產項目,包括湖西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R&D及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等。截至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福建寧德、江蘇溧陽、青海湖西部、廣州、四川宜賓、歐洲等多個生產基地,已建或規劃產能近250GWh。近日,一份新車報告顯示,日產全球最新產品Ariya將搭載由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方形三元鋰電池。該車將于2021年在日本上市,隨后推向中國、歐洲和美洲。事實上,雙方早在2018年就開始合作,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東風日產的純電動版軒逸上安裝了限量電池。7月14日,寶馬集團在德國慕尼黑推出純電動汽車寶馬iX3。7月17日,福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能科技”)在科創板上市,擬募資34億元。截至7月23日,福能科技總市值已達302.14億元,成為科技創新板動力電池第一股。其中,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出資9.05億元,持股比例為3%。同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結果。本次募集資金總額約為197億元,其中本田技研……研究產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田”)認購37億元,持股1%。近期,戴姆勒、寶馬、大眾、本田等跨國巨頭均加大了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投資。這一輪外資熱意味著什么?“隨著電氣化的到來,全球動力電池爭奪戰已經打響,后疫情時代國內穩定的產能成為跨國巨頭新的投資熱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在接受《中國汽車報》采訪時表示,這既是跨國汽車企業保證其電動汽車走向市場的需要,也說明電動化競爭正在升溫。■動力電池為什么受歡迎?富能科技上市后的優異表現超出預期。這也說明戴姆勒對福能科技的投資并不是一時沖動。相對于行業內其他頭部企業,福能科技多年來幾乎默默無聞,但一直專注于三元軟包鋰電池技術。“我們將努力抓住科技創新板和新能源汽車帶來的重大機遇,尋求新的發展。”富能科技董事長王偉告訴記者。據介紹,成立于2009年的福能科技是國內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領域最早實現量產并成為領跑者的企業之一。公司自主研發的主要產品為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的電池、模塊和電池組。用戶以新能源乘用車為主,也覆蓋新能源專用車。據記者在天眼查查詢,福能科技主營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產品,整車合作伙伴遍布全國,主要有德系奔馳、北京奔馳、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一汽、吉利、長城等。大眾、奧迪、保時捷、通用、日產、本田都在擴張,連續三年出貨量全國第一,收入逐年增加。其財報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收入分別為13.4億元、22.8億元、2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5.71%、70.15%、7.46%。實際上,軟包電池與現在流行的方形電池、圓柱形電池相比,不僅包裝形式不同,特點也不同。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柔性電池具有安全性好、能量密度高、外殼強度低、機械應力小等特點。“目前的電池產品并不完美。即使是方形和圓形電池也各有利弊。關鍵是要揚長避短。”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福能科技上市之際,采用戰略配售、網下發行和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發行。共有五家戰略投資者參與了本次發行的戰略配售,分別是華泰創新、戴姆勒、江蘇韓瑞、蘇浩投資和中保投資,投資總額為13.54億元。戴姆勒表示,將進一步深化與福能科技的戰略合作,入股福能科技。同時,根據協議,戴姆勒將在富能科技的監事會中獲得一個席位。與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類似,本田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情有獨鐘。7月10日,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雙方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本田將持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將以優惠價格向本田提供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動力電池。雙方還將深化在動力電池研發、供應、回收和再利用領域的合作。“通過此次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為世界創造更具競爭力的電氣化產品和解決方案。”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周嘉對記者表示,將共同努力實現清潔、舒適、愉悅的移動出行生活……據介紹,誕生于2011年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起連續三年蟬聯全球動力電池銷量冠軍。近期與本田簽約及相關利好因素刺激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價持續上漲。7月23日,收于每股213.5元,市值4712億元,位居創業板市值第一。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為本次定增募資支付24%的溢價。認購者中,除了本田是車企,其他都是投資機構。近年來,國內外動力電池企業市場競爭加劇。今年第一季度,銷售額一直排名第一的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三,而松下和LG化學名列前茅。此外,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存在產能不足、結構單一等問題,急需資金實現擴產計劃。因此,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非常及時。"生產能力不足是該公司的競爭劣勢之一。"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也承認這一點,因此將通過籌集資金擴大生產來彌補不足。除了戴姆勒和本田的“新歡”,大眾也在尋找新的合作伙伴。“新能源攻勢和策略不變,至少需要兩到四家電池供應商來支撐。”7月17日,大眾中國首席執行官馮在媒體論壇上對記者表示。此前5月,大眾汽車已投資動力電池公司郭萱高科,投資金額占其總股本的26.47%,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由此,大眾成為首家控股中國電池廠商的外資汽車企業。最近根據大眾的新動作,萬向123公司有望成為大眾新的電池供應商。萬向123是萬向集團在2012年收購美國A 123公司并整合國內電池業務后的子公司。2016年正式更名為萬向123股份公司。同年,萬向123在捷克開設工廠,以開拓歐洲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捷克工廠的現有客戶包括戴姆勒奔馳、保時捷、捷豹路虎等歐洲車企。和富能的產品一樣,萬向123也是主打三元柔性電池。其量產電池的比能量在230Wh/kg以上,并通過了USABC(美國先進電池聯盟)EUCAR2針刺測試。雖然大眾和萬向123還沒有簽約,但按照2022年大眾push ID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產量,簽約金額可能高達100億元。因為大眾已經表示電池供應商在中國的供貨時間不晚于2021年第四季度,動力電池的需求非常迫切。“目前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更大的優勢在于成本。除了少數頭部企業,產品設計和技術還有差距。”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國內電池企業仍需創新,提高技術水平,這也是吸引國外車企合作的基礎。■電氣化加速供需矛盾。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大眾汽車向郭萱高科投資了11億歐元并專注于萬向123,戴姆勒投資了福能科技,本田投資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這些正如戴姆勒董事會成員唐仕凱所說:“通過投資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我們將支持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推動電氣化的戰略。”話語中透露出來的目的非常明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動力電池的供需矛盾。電動化正在成為全球車企新的競爭高地,電池的需求尤為迫切。2019年,戴姆勒明確提出了“愿景2039”。具體目標是,到2030年,奔馳新能源汽車占乘用車銷量的50%以上;到2039年,奔馳將停止銷售傳統內燃機乘用車。戴姆勒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向市場推出5款純電動乘用車和2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戴姆勒與福能科技的合作比單純的供應合作更有保障,可以讓電池供應更加穩定。目前,在奔馳電動化的進程中,包括奔馳純電動SUV EQC、奔馳高端純電動MPV have在內的電動化EQ品牌已經投放市場,未來奔馳全新旗艦電動車EQS也將陸續投放市場,動力電池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此次戴姆勒與福能科技的合作協議主要包括高科技電池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并大幅提升成本競爭力。技術重點包括通過提高能量密度和縮短充電時間來大幅提高續駛里程。該協議將保證奔馳在電氣化戰略進程中的動力電池單體供應。同時,為了滿足戴姆勒德國工廠日益增長的電池需求,福能科技將在德國東部的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erfeld-Wolfen)選址建設動力電池單體工廠。外國車企盯上中國動力電池,不只是戴姆勒。2018年7月,寶馬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在滿足雙方約定條件的情況下,華晨寶馬有權選擇對公司進行股權投資”。根據雙方的最新協議,寶馬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采購訂單增加到73億歐元,合同交付時間將從2020年到2031年。群眾的需求是“硬需求”。“2025年,大眾汽車在亞洲市場對動力電池的總需求將達到150GWh。”馮直言,大眾未來十年將生產2600萬輛電動汽車,其中一半將在中國生產,這意味著大眾需要就近解決中國的動力電池供應問題,這也是大眾電動化的關鍵環節。歐洲研究機構預測,如果大眾未能正常完成電動汽車的生產和銷售計劃,將在2021年面臨高達45億歐元的歐盟環保處罰。幸運的是,郭萱高科和萬象123在電池領域的能力正在增長。其中,今年上半年萬向123裝機量為93.87MWh,在柔性電池領域緊隨福能科技。“在電動化的大趨勢下,跨國巨頭迫于發展壓力、日益緊迫的時間和市場需求,無疑將加速與國內電池企業的合作,為電動化解決后顧之憂。”杜芳慈認為,海外車企與國內電池企業合作,肯定會比自建電池工廠進行進一步研發節省資金和時間成本,也更有利于他們在中國實施電動化戰略。這一觀點在跨國車企的實際行動中得到了體現。6月4日,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通用汽車中國區總裁李白表示,未來通用汽車將加強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等更多國內供應商的合作。其實電氣化不僅在歐洲有共鳴,在亞洲等地也有共鳴。本田的新目標是到2022年在歐洲銷售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這比計劃提前了三年。“電氣化改造是本田對歐洲市場變化的最新回應。到2022年,我們有信心實現全面電動化轉型,推出優秀的電動汽車產品。”本田歐洲高級副總裁湯姆·加德納公開表示。此前,本田的計劃是2025年推出新電動平臺的汽車產品,并希望到2030年其全球陣容的三分之二實現電動化,其中15%為純電動汽車。事實上,根據歐盟的排放目標,從2020年起,95%的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從目前的平均每公里120.5克降至95克,每超標一克將被罰款95歐元。因此,本田不得不加快這一步伐,并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同樣屬于日本的豐田在電動化的步伐上比本田更快。今年以來,豐田在中國一次性推出了多款電動車,包括C-HREV/奕澤E和雷克薩斯UX 300e。繼去年11月與比亞迪簽署合作協議后,今年4月,雙方共同成立純電動汽車研發公司,其中一項就是研發動力電池。在新產品誕生之前,豐田的中國電氣化戰略也需要比亞迪的電池來支撐。今年6月,隨著比亞迪刀片電池的推出,它在7月中旬被應用到比亞迪的漢芯車型上,豐田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近日工信部公告顯示,比亞迪將為福特提供動力電池,但就像比亞迪與其他跨國車企的合作一樣,比亞迪不到最后一刻,不會透露相關信息。所以合同金額還是個未知數。但是,還是可以找到相關的證據。在去年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和之后,福特汽車公司多次公開宣布,將于2024年之前在歐洲市場推出17款電動汽車,還將從2020年開始向中國市場發布純電動汽車。■投資擴產重在實力“隨著跨國車企投資的增加,以及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現狀,動力電池頭部企業擴產勢在必行。”王認為,從現有的持股和訂單來看,提高產能已經成為國內動力電池相關企業的當務之急。事實上,這樣的行動正在進行中。就福能科技而言,為了滿足德國奔馳工廠和其他歐洲客戶的動力電池供應需求,福能科技將在德國東部的比特菲爾德-沃爾芬(Biterfeld-Wolfen)建設動力電池單體工廠。該工廠將創造2000多個新的工作崗位,而且從籌備之初,它也是按照一個碳中和工廠來設計的。預計2022年底建成,初期產能為6GWh,后期將升級至10GWh,可支持6-8萬輛純電動汽車。在中國,福能科技擁有江西贛州和江蘇鎮江兩個生產基地。隨著訂單的增加,福能科技已經啟動產能擴張計劃,預計到2022年國內規劃產能將達到39GWh。在戴姆勒參股投資的情況下,福能科技的發展被看好。本次,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資金近200億元,主要用于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擴產項目,包括湖西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R&D及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等。截至目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福建寧德、江蘇溧陽、青海湖西部、廣州、四川宜賓、歐洲等多個生產基地,已建或規劃產能近250GWh。近日,一份新車報告顯示,日產全球最新產品Ariya將搭載由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方形三元鋰電池。該車將于2021年在日本上市,隨后推向中國、歐洲和美洲。事實上,雙方早在2018年就開始合作,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東風日產的純電動版軒逸上安裝了限量電池。7月14日,寶馬集團在德國慕尼黑推出純電動汽車寶馬iX3。而且寶馬iX3也是以華晨寶馬為生產基地,由沈陽工廠同線柔性生產。這輛車的電池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國產產品。為了更好地與市場對接,加強研發,方便合作,今年5月,比亞迪對動力電池及零部件等五大板塊進行了重新拆分整合,成立了五個子公司,其中福迪電池是比亞迪新成立的專業化動力電池企業。它的第一個新產品是刀片電池。據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許多國際品牌已經與比亞迪就supp……以及刀片電池的配合。鑒于高于預期的市場反饋,比亞迪決定擴大刀片電池生產線,從目前的年產6GWh增加到今年年底的13GWh以上。“在擴大生產的同時,更加注重優化生產結構和產品質量,這是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提高競爭實力的重中之重。”王告誡企業,動力電池企業要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水平提升,提高產品質量和成本,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競爭力。隨著汽車電動化時代的到來,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不斷被推動翻開新的一頁。7月23日,招商銀行研究院發布研究報告《2020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拐點來臨,抓住二線企業機遇》。顯示在中國,2020年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60億元。預計2020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約70.8GWh,與2019年基本持平,未來兩年年復合增長率約30%。“資本流動一直是市場的晴雨表。國產動力電池受到國內外車企和資本的熱捧,反映出這個行業正處于新的機遇期。如何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需要相關企業著力提升自身內在素質和水平,跟上汽車電動化技術發展的步伐。這才是真正的實力。”杜芳慈說。而且寶馬iX3也是以華晨寶馬為生產基地,由沈陽工廠同線柔性生產。這輛車的電池是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國產產品。為了更好地與市場對接,加強研發,方便合作,今年5月,比亞迪對動力電池及零部件等五大板塊進行了重新拆分整合,成立了五個子公司,其中福迪電池是比亞迪新成立的專業化動力電池企業。它的第一個新產品是刀片電池。據比亞迪銷售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有多家國際品牌與比亞迪洽談刀片電池的供貨及合作事宜。鑒于高于預期的市場反饋,比亞迪決定擴大刀片電池生產線,從目前的年產6GWh增加到今年年底的13GWh以上。“在擴大生產的同時,更加注重優化生產結構和產品質量,這是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提高競爭實力的重中之重。”王告誡企業,動力電池企業要通過核心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水平提升,提高產品質量和成本,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競爭力。隨著汽車電動化時代的到來,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不斷被推動翻開新的一頁。7月23日,招商銀行研究院發布研究報告《2020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拐點來臨,抓住二線企業機遇》。顯示在中國,2020年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60億元。預計2020年動力電池出貨量約70.8GWh,與2019年基本持平,未來兩年年復合增長率約30%。“資本流動一直是市場的晴雨表。國產動力電池受到國內外車企和資本的熱捧,反映出這個行業正處于新的機遇期。如何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需要相關企業著力提升自身內在素質和水平,跟上汽車電動化技術發展的步伐。這才是真正的實力。”杜芳慈說。
8月9號當天,一輛理想ONE在廈門發生了交通事故。
1900/1/1 0:00:00財聯社8月17日訊,今年上半年,為激發汽車市場的消費活力,國家及各地方鼓勵汽車消費政策頻出,其中又以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為多,有效地帶動行業從疫情的影響中快速恢復。
1900/1/1 0:00:00大多數圍繞人工智能AI的討論都集中在自動車輛、聊天機器人、數字孿生技術、機器人技術以及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系統從大型數據集中提取商業洞察力。
1900/1/1 0:00:00摘要上月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電動汽車銷量的增幅超過整體市場。中國電動車概念股受投資者關注,有分析師預測,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有潛力成為“中國的特斯拉”。
1900/1/1 0:00:00近日,比亞迪官方宣布推出移動充電服務。當比亞迪車主需要緊急充電時,可以直接撥打移動充電客服電話4008303666,隨后指派的移動充電車將在60分鐘內到達指定地點,為車主進行充電。
1900/1/1 0:00:00編者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峰會(CCFGAIR2020)正式開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