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付炳鋒:硬核技術是更深的競爭力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20年8月13日至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其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傅在8月14日下午舉行的“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分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以下為現場演講:

Idea, Audi, Volkswagen, Discovery, Tesla

傅:謝謝趙院長的主持。太棒了。以前是做技術的,現在離技術有點遠。10年前我從事技術工作。現在大家都在說技術和應用體驗的關系。我覺得是技術應用的辯證法。聽起來這個辯證法已經被趙老師完整的解釋過了。從技術到應用,從應用到產業和技術。我覺得今天這個技術論壇特別好。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實物,分享到這里。而且這些聽的嘉賓也特別用心,邊聽邊思考。我把自己放在一個觀眾的位置上,我在聽,在思考。接下來的時間就差不多了。我簡單說一下剛才聽到的,有一些大家關心的看法。我來和你分享一下。第一,關于地方發展。剛才,大眾和奧迪的R&D總監說,他把未來的電動化和智能化R&D帶到了中國市場。聽了這個,感覺特別開心。十年前,當我在R&D訂婚時,我想去歐洲。我不想多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搞技術的,都有切身體會。搞技術的,一個月要飛一次,感覺什么都是別人的。但今天,世界頂級企業已經將其R&D與我們當地的技術創新緊密結合,并將其奉獻給當地客戶。還有一點,就像我今天上午在大會上說的,由于這樣的結合,國際豪華品牌和中國本土技術的融合,我相信中國的汽車工業一定是未來世界的制高點,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能夠引領世界,起到引領作用。現在美國也在做好自動駕駛,歐洲也在做好電動汽車。我覺得這個新能源的機會已經來了。今天有很多公司都是零部件,整車很有活力。希望能找到這個機會。你一定有機會。只要突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就一定有機會。這是第一點.第二,奧迪剛剛講了電動車的電池安全問題,而今天早上歐洲汽車協會講了最近歐洲電動車在疫情下的高速增長(100%的增長),我們120萬輛走的比較好,因為疫情的各種原因下降了一點。很多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實這是很自然的情況。歐洲在做電動汽車的時候,是10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們這里做的不多。法國和北歐有大量的水力資源。大西洋把水送到了山上,電從山上流下來,不花錢,很便宜。所以歐洲很多車企已經在做電動車了,我相信這個電動車時代歐洲需要的法規定義和應用場景是我們無法企及的。這里風刮得很大,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走了很多路。這一輪比賽我們要吸取這個教訓。當然我也相信現在國內的電動車、電池、三大動力的發展是比較先進的,但是我們的應用場景和對汽車的深刻理解還是有差距的。剛才幾位嘉賓說這兩年一直在追求里程,因為大家都著急,所以t……y追求里程,但是沒有人客觀的說明你是什么樣的應用場景,包括財政部的鼓勵政策,里程和技術沒有直接關系。我在財政部說,他拿出一份調查材料說:“你看,我們現在所有的車都到了400多公里,所以要補400多公里。”我說那是三年前,你在那里寫的文檔,大家都是按這個開發的。這反映了一個問題,我們的發展不是按照市場來做的,而是當政策的導向性很強的時候,就是政策的導向性。未來,電動車的未來一定是市場需求驅動的。為什么現在歐洲更好?歐洲在制造電動汽車時也走了一條曲折的道路。最早的時候,法國制造非常小的電動汽車。眾所周知,這是10多年前開始的。但是今天,歐洲的電動汽車是高端的。當他們打中國的時候,現在很少有人能應付。和蔚來差不多,直接和特斯拉撞了。現在誰能接受電池成本?高端車所以,今天早些時候做電動車的很多企業,現在都糾結了。這是怎么回事?我的電池費用誰來承擔?有沒有電池庫幫我們跑?我現在正在做。這是關于目前電動車的糾結,是我個人的觀點。剛才還有一個話題,是關于軟件定義汽車的。軟件和硬件有什么關系?最近一直在補課。我和蔡先生在一起談過幾次,我們都知道他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他們都提到,這個事情需要行業內一起做,才能解決。今天早上介紹的時候,電動車的心臟已經發生了變化,血液不是油,是電,神經系統有了更多的智能功能,這是一個全新的變化。記得萬部長在談技術創新和電動車未來發展方向的時候,反復強調汽車越來越便宜,越來越簡單。我們不能因為技術復雜而把車做得非常復雜,然后獻給我們的客戶。今天論壇上的觀點不完全一樣,有歐洲的思維,中國也有我們的思維。解釋什么?關于軟硬件的分析,客戶如何通過軟硬件的分析,真正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這款車,實現自己的使用功能?眾所周知,過去日系車和歐系車在很多發展理念上是不一樣的。日系車更貼近顧客,我會給你顧客關心的東西。歐洲要我奉獻一輛我認為很高級的車,所以他會把車里面的東西做得很復雜。今天,想想吧。智能時代來了,那個技術好復雜。如果都像過去一樣混在一起,這個成本誰來出?顧客愿意買單嗎?這個事情還是值得業內技術人員深思的,尤其是你在做技術開發的時候。車要更簡單,更便宜,軟硬件要能插拔。這些需要搞技術創新的專家做他們的工作,不能把它搞得很復雜。有一個基本原則。這個迭代周期完全不同。汽車的開發周期是3-5年,有生命周期的延續。但是,軟件的迭代需要三個月。我原以為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現在快三個月了。這三個月軟件的功能需要升級,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升級了。現在我們的手機挺好的。升級后告訴你我這次升級了什么,告訴你。在未來,汽車將是同樣的概念。所以,至于硬件和軟件,要最大限度的分析,把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留下來,作為大家共享的東西,剩下的可以給用戶更多的選擇,這將帶來未來服務生態的改變。買車的時候買了這樣的東西。等到一年后,我的軟件升級到了另一個。硬件的嫁接增加了功能,讓我們的客戶在享受未來智能時代的時候,每一年,每一次都有新的體驗。那時候我們不需要準備很多零配件,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升級插電。這也是發展理念和用車理念的明顯轉變……未來。先說“辯論法”,另一個是關于運油車和有軌電車的關系。現在有些人知道電池的技術,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覺得很不安全。它火了,外面有很多技術交流。相信電池技術一定會突破現在大家擔心的里程焦慮、超重、成本高等問題。現在大家都在往里面砸錢,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進去了,肯定會克服的。最后,有軌電車和油罐車的平衡在于能源結構。世界上40%的石油來自中國。汽車消耗多少?如果汽車停燒一天油,全部用電,油會怎么樣?說到那種極端狀態,一定是能源結構的平衡。所以很多從事技術研發的人,有時候并沒有放棄自己堅持的道路。未來這個市場越來越大,你一定會找到自己定位的空間。還有一點,技術創新日新月異,頻繁的變化,包括剛才小鵬這么華麗的創新,也能吸引很多客戶。這里我也表達一下我的看法,技術競爭一定是硬核技術。當你的技術可以很快被別人模仿,很容易實現的時候,你就要加快迭代,這是一種競爭的策略。如果你的技術是硬核,你有更深的競爭力,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這里面沒有對錯,只是你自己的選擇。這就是我要說的。(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2020年8月13日-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其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傅在8月14日下午舉行的“全球汽車技術發展領袖峰會”分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以下為現場演講:

Idea, Audi, Volkswagen, Discovery, Tesla

傅:謝謝趙院長的主持。太棒了。以前是做技術的,現在離技術有點遠。10年前我從事技術工作。現在大家都在說技術和應用體驗的關系。我覺得是技術應用的辯證法。聽起來這個辯證法已經被趙老師完整的解釋過了。從技術到應用,從應用到產業和技術。我覺得今天這個技術論壇特別好。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實物,分享到這里。而且這些聽的嘉賓也特別用心,邊聽邊思考。我把自己放在一個觀眾的位置上,我在聽,在思考。接下來的時間就差不多了。我簡單說一下剛才聽到的,有一些大家關心的看法。我來和你分享一下。第一,關于地方發展。剛才,大眾和奧迪的R&D總監說,他把未來的電動化和智能化R&D帶到了中國市場。聽了這個,感覺特別開心。十年前,當我在R&D訂婚時,我想去歐洲。我不想多說。在座的各位都是搞技術的,都有切身體會。搞技術的,一個月要飛一次,感覺什么都是別人的。但今天,世界頂級企業已經將其R&D與我們當地的技術創新緊密結合,并將其奉獻給當地客戶。還有一點,就像我今天上午在大會上說的,由于這樣的結合,國際豪華品牌和中國本土技術的融合,我相信中國的汽車工業一定是未來世界的制高點,在電動化、智能化時代能夠引領世界,起到引領作用。現在美國也在做好自動駕駛,歐洲也在做g……電動汽車的工作。我覺得這個新能源的機會已經來了。今天有很多公司都是零部件,整車很有活力。希望能找到這個機會。你一定有機會。只要突出自己的核心技術,就一定有機會。這是第一點.第二,奧迪剛剛講了電動車的電池安全問題,而今天早上歐洲汽車協會講了最近歐洲電動車在疫情下的高速增長(100%的增長),我們120萬輛走的比較好,因為疫情的各種原因下降了一點。很多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實這是很自然的情況。歐洲在做電動汽車的時候,是10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們這里做的不多。法國和北歐有大量的水力資源。大西洋把水送到了山上,電從山上流下來,不花錢,很便宜。所以歐洲很多車企已經在做電動車了,我相信這個電動車時代歐洲需要的法規定義和應用場景是我們無法企及的。這里風刮得很大,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走了很多路。這一輪比賽我們要吸取這個教訓。當然我也相信現在國內的電動車、電池、三大動力的發展是比較先進的,但是我們的應用場景和對汽車的深刻理解還是有差距的。剛才幾位嘉賓說這兩年一直在追求里程,因為大家著急,所以追求里程,但是沒有人客觀的解釋你是什么樣的應用場景,包括財政部的鼓勵政策,里程和技術沒有直接關系。我在財政部說,他拿出一份調查材料說:“你看,我們現在所有的車都到了400多公里,所以要補400多公里。”我說那是三年前,你在那里寫的文檔,大家都是按這個開發的。這反映了一個問題,我們的發展不是按照市場來做的,而是當政策的導向性很強的時候,就是政策的導向性。未來,電動車的未來一定是市場需求驅動的。為什么現在歐洲更好?歐洲在制造電動汽車時也走了一條曲折的道路。最早的時候,法國制造非常小的電動汽車。眾所周知,這是10多年前開始的。但是今天,歐洲的電動汽車是高端的。當他們打中國的時候,現在很少有人能應付。和蔚來差不多,直接和特斯拉撞了。現在誰能接受電池成本?高端車所以,今天早些時候做電動車的很多企業,現在都糾結了。這是怎么回事?我的電池費用誰來承擔?有沒有電池庫幫我們跑?我現在正在做。這是關于目前電動車的糾結,是我個人的觀點。剛才還有一個話題,是關于軟件定義汽車的。軟件和硬件有什么關系?最近一直在補課。我和蔡先生在一起談過幾次,我們都知道他的事情是怎么回事。他們都提到,這個事情需要行業內一起做,才能解決。今天早上介紹的時候,電動車的心臟已經發生了變化,血液不是油,是電,神經系統有了更多的智能功能,這是一個全新的變化。記得萬部長在談技術創新和電動車未來發展方向的時候,反復強調汽車越來越便宜,越來越簡單。我們不能因為技術復雜而把車做得非常復雜,然后獻給我們的客戶。今天論壇上的觀點不完全一樣,有歐洲的思維,中國也有我們的思維。解釋什么?關于軟硬件的分析,客戶如何通過軟硬件的分析,真正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這款車,實現自己的使用功能?眾所周知,過去日系車和歐系車在很多發展理念上是不一樣的。日系車更貼近顧客,我會給你顧客關心的東西。歐洲要我奉獻一輛我認為很高級的車,所以他會把車里面的東西做得很復雜。今天,想想吧。當智能時代到來時,那項技術是……o復雜。如果都像過去一樣混在一起,這個成本誰來出?顧客愿意買單嗎?這個事情還是值得業內技術人員深思的,尤其是你在做技術開發的時候。車要更簡單,更便宜,軟硬件要能插拔。這些需要搞技術創新的專家做他們的工作,不能把它搞得很復雜。有一個基本原則。這個迭代周期完全不同。汽車的開發周期是3-5年,有生命周期的延續。但是,軟件的迭代需要三個月。我原以為大概需要半年到一年,現在快三個月了。這三個月軟件的功能需要升級,可能在你不知道的時候就已經升級了。現在我們的手機挺好的。升級后告訴你我這次升級了什么,告訴你。在未來,汽車將是同樣的概念。所以,至于硬件和軟件,要最大限度的分析,把最核心最基礎的部分留下來,作為大家共享的東西,剩下的可以給用戶更多的選擇,這將帶來未來服務生態的改變。買車的時候買了這樣的東西。等到一年后,我的軟件升級到了另一個。硬件的嫁接增加了功能,讓我們的客戶在享受未來智能時代的時候,每一年,每一次都有新的體驗。那時候我們不需要準備很多零配件,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升級插電。這也是發展理念和未來用車理念的一個明顯變化。先說“辯論法”,另一個是關于運油車和有軌電車的關系。現在有些人知道電池的技術,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覺得很不安全。它火了,外面有很多技術交流。相信電池技術一定會突破現在大家擔心的里程焦慮、超重、成本高等問題。現在大家都在往里面砸錢,所有的精力都投入進去了,肯定會克服的。最后,有軌電車和油罐車的平衡在于能源結構。世界上40%的石油來自中國。汽車消耗多少?如果汽車停燒一天油,全部用電,油會怎么樣?說到那種極端狀態,一定是能源結構的平衡。所以很多從事技術研發的人,有時候并沒有放棄自己堅持的道路。未來這個市場越來越大,你一定會找到自己定位的空間。還有一點,技術創新日新月異,頻繁的變化,包括剛才小鵬這么華麗的創新,也能吸引很多客戶。這里我也表達一下我的看法,技術競爭一定是硬核技術。當你的技術可以很快被別人模仿,很容易實現的時候,你就要加快迭代,這是一種競爭的策略。如果你的技術是硬核,你有更深的競爭力,可以保持相當長的時間。這里面沒有對錯,只是你自己的選擇。這就是我要說的。(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標簽:理念奧迪大眾發現特斯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李云飛:比亞迪半導體芯片有望獨立分拆上市 已進行2輪融資

摘要李云飛透露,最近比亞迪在推動半導體芯片獨立分拆上市,已經進行了兩輪融資。

1900/1/1 0:00:00
長安陳政:堅持品牌向上 約兩個月后發布高端品牌

網易汽車8月14日報道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潘吉明:上汽集團“十四五”發展策略與布局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蔚來自動駕駛VP離職 自研重心轉向國內

手握百億現金的蔚來,又加快了擴張步伐。

1900/1/1 0:00:00
齊凱:華晨汽車多元化和聚焦戰略并行不悖

網易汽車8月14日報道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

1900/1/1 0:00:00
楊學良:高端化沒有捷徑 也不能一蹴而就

高端化沒有捷徑,也不能一蹴而就,雖然挑戰很大,但是大家的方向是相同的,目標是清晰的,相信通過各自地努力和企業間的協同合作,一定能實現中國品牌的高端化。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