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行。該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并得到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的支持。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工業新征程”。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破,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8月15日上午,德勤汽車領先合伙人周在“智能互聯汽車創新發展與產業生態升級”分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周昆凌,德勤汽車行業領先合伙人:尊敬的各位來賓,早上好!很榮幸在前半段從行業、政策、政府引導等角度講了很多分析和專業的觀點。我是站在企業的角度講,作為汽車行業,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汽車。希望對在場的各位有啟發。有三個部分向大家匯報:第一,軟件定義了汽車時代智能網聯汽車的路徑和要素。第二,思維。第三,簡單總結一下。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行業談論“數字化轉型”已經有好幾年了,但近幾年汽車行業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產品本身也在數字化。明顯的特點是,原來由功能定義的產品,逐漸由軟件定義。因此,在電子電氣架構完善后,尤其是特斯拉在行業內開了先河的前提下,軟件定義汽車的話題對其他企業具有顯著的標桿作用。未來談整車企業的軟件開發能力,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要怎么做,怎么打造自己的軟件實力和軟件生態。從產品定義的角度來看,未來的汽車是一個可升級、可擴展、軟件驅動的電子產品。從傳統模式來看,OTA后的汽車出廠時如何定義?現在的量產車,出廠時一般都會鎖定功能。如果你想提高它們的性能,你通常需要更換或修改它們。通過數字模式下的軟件升級來解鎖新的汽車功能是一種趨勢。毫無疑問,基于軟件的工具和軟件定義的工具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代碼行。基本上有智能網聯汽車,也有不止一行代碼的智能汽車。L4和自動駕駛汽車將擁有超過5億個線路代碼。這樣的高線碼對行業有什么價值?我們進行了研究和調查,發現一行代碼的價值大約相當于10美元。因此,在未來,軟件不僅會為產品性能賦能,還會為企業帶來重大的商業模式機會。在軟件定義汽車的背景下,智能網聯汽車的道路到底是怎樣的?怎么做?總之,構建企業智能網聯汽車有三條路徑。路徑一:專注于自動駕駛技術產品的R&D路線,以特斯拉、寶馬、奔馳為代表。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路徑二:通過線上服務快速提升產品力,結合互聯網和互聯網生態,國內應用最多,比如在上海榮威RX5創造了非常成功的先例。路徑三:用戶思維主導的智能駕駛艙路線。在未來發展方向上,第三條路徑主要是國內造車新勢力和現有的很多主流車企走的。三條路徑更接近互聯網,更接近自動駕駛的方向。未來的房間會逐漸向第三條路徑靠攏,也就是我們要講的智能互聯車的發展路徑。既然未來的方向是把智能駕駛艙作為一個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向,那么人車關系的演變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比如說到人機交互HMI,過去我們更多的是以執行者的身份談論汽車。我們給汽車控制指令,汽車理解我們的話來實現它的目標。隨著智能網聯技術和應用越來越多,他們將成為“熟悉你的人”,通過數據連接整合場景服務,主動推送。未來汽車不僅會變得智能有科技含量,還會賦予情感因素。由于有數據的支撐,當人們對自己、ID綁定、車主有了更好的了解后,往往會主動提出并積極推廣出行體驗。服務會找人,而不是進車后找功能和服務。車輛智能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進入車輛后你會發現另一個自己。說到數字孿生和D2T,未來將在進入汽車后得到體現。數字化時代,智能駕駛艙會帶來非常大的想象空間。一些功能已經可用……在最新的量產車型中。智能互聯汽車的三大要素是什么?以智能交互為出發點,同時體現智能駕駛和智能服務的產品差異。隨著技術的發展,如語音識別,AR/VR技術的發展,人臉識別,面部表情捕捉,以及其他交互,汽車越來越容易理解人的意思,理解你的指令和需求。車輛作為機器或計算機,在理解你的指令后,會控制車輛。智能駕駛艙領域的未來指令必須能夠滲透到駕駛層面。考慮到人和車的生活,智能服務可以給出行體驗和用車體驗帶來極大的豐富性。與中國其他國家相比,我們做得很好。它將連接人和車,主動推送很多基于LBS場景的服務。智能交互體現在幾個方面的變化:(1)多樣性。多種交互技術,比如未來,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有人喜歡語音識別,有人喜歡控制。未來的人車交互會多元化,多元化會用到很多技術。(2)性格。例如,首先在上海投放市場的蔚來汽車的NORMI就是人格化的。中國人更喜歡形象化的交互方式,所以擬人也是一種交互方式。(3)終端可以迭代。當然需要自己進化,交互方式也能進化。它需要能夠通過大數據技術更好的理解你,能夠終端迭代。所謂智能駕駛,是指自動駕駛路徑中的初級智能控制,比如駕駛艙中的控制。座椅等技術非常普及,基本都是智能汽車才有的功能。還有輔助駕駛,由L1-L5級技術輔助。智能駕駛需要融入智能交互。未來像特斯拉這樣的汽車云架構是大方向。在國內還是一步一步往前走,一步一步達到特斯拉CCM架構還是很難的,涉及很多技術突破,供應商協作,等等。當前大部分量產車輛仍然使用ECU來控制不同的車輛控制內容。每個人都有非常豐富的移動生活,非常了解智能服務。未來給人找服務的體驗會切換到通過服務找人,后臺的云數據會更好的了解主人本人。比如,在實時場景下,會基于汽車的位置和出行場景主動推廣相關服務。通過超級ID (super account),車和人綁定后,車更懂用戶的喜好(駕駛喜好、生活喜好、用車習慣),這些都是數據支撐的主動服務的體現,包括建立服務體系、連接互聯網生態等等。這么多服務,這么多內容的投入,車企未來還是要盈利的。如何做好用戶運營,是未來車企最重要的課題。用戶運營需要與客戶進行深度互動,客戶愿意為未來的場景付費。第二,創新思維。借助智能手機的發展路徑,各企業如何走下去?參考智能手機的發展,大致有三條路徑:路徑一:通過功能整合重塑產品形態。特斯拉創造了一個比較大的主角。不排除蘋果這樣的公司也會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產品,像這樣的公司會通過功能整合重新定義。方法二:深挖核心需求,比如華為的攝影極致,三星的屏幕設計極致,打造自己的核心產品。途徑三:圍繞核心產品拓展行業生態,比如小米,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在未來,汽車公司將采取三種方法中的一種或略微結合。車聯網的很多功能大家都講過了。車聯網的功能是不是越來越多,疊加的功能才是消費者最好的體驗?不一定。根據產品,大致有四類功能,涉及用戶數據、場景數據、車輛數據。數據連接后,可以是s……為車主提供四項服務:(1)車輛控制服務;(2)旅游服務;(3)人車生態服務;(4)車輛售后服務。深入挖掘這些服務內容,將為汽車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帶來新的收入來源。汽車企業這么大的投入肯定是希望盈利的。盈利模式是基于汽車金融、汽車銷售、汽車服務的原始收入來源嗎?不一定,如何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在服務方面大有可為,也大有潛力。如何設計功能?一般他們會遵循一定的規則,從用戶角度、企業角度、競爭角度來設計自己的功能組合。要能夠深度挖掘用戶需求,了解用戶的品牌定位、目標客戶群體,以及其他粘性需求是否得到滿足。企業視角應該能夠帶來模式創新和新的營收機會。對于企業來說,重要的是考慮營收和盈利能力,競爭是基于差異化。比如今天主干道上討論的車聯網特征,80%是一樣的,另外20%就有些不一樣了。如何打造一個車聯網生態系統或者智能互聯汽車的多樣性,也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課題。作為咨詢公司,德勤會根據行業經驗,幫助汽車企業構建“三維場景樹”,比如車輛屬性的三個維度,什么樣的車輛,什么級別的車輛;旅行的目的是幫助用戶解決什么樣的旅行不低;人際關系,誰會騎這樣的車。通過三個維度,可以定義未來汽車將幫助用戶解決哪些出行場景。不同的場景會導致智能互聯網連接的不同定義,而不是簡單的相加。如果單純的添加,成本很高,也不一定會用到。像買車這樣的許多功能很少使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費。通過“三維場景樹”打造,這款車真正做到了高頻使用而非低頻使用,性價比更高。第三,總結。從需求場景到功能定義再到用戶操作。在三個維度中,汽車企業有自己的創新布局很重要。如何通過智能交互、智能駕駛、智能服務來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如何打造產品差異化,對汽車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產品創新不僅僅是功能疊加和上市,更重要的是解決用戶的問題,確定用戶的出行場景。為了支撐這一點,軟件能力和軟硬件集成能力對于汽車企業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何運營好,不斷從用戶身上賺更多的錢,也是企業要考慮的問題。我剛才說的觀點,這兩個月已經發表在兩個白皮書里了。有興趣的可以跟著看。第一份白皮書是《智能互聯汽車時代汽車企業如何打贏數字化之戰》,主要從產品發展路線的角度探討智能互聯汽車的發展。第二份白皮書是《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互聯汽車》。每個人都對我們在8月下旬發布的白皮書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份白皮書仍在評論中,“新基礎設施下自動駕駛自行車智能和車輛道路協作之間的競爭”。非常感謝您的時間和聆聽。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交流機會。謝謝大家!(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筆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
摘要當宇通進入一個市場時,拿下訂單只是起點,產品是客戶建立信任的第一關,其次服務保障一定要跟上,堅持做好這些基礎工作,才能在這個市場取得持續發展。
1900/1/1 0:00:00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摘要秦力洪表示,在建設高端品牌方面需要具備時代背景、行業趨勢、產品與技術、用戶與服務、品牌人格五大要素。
1900/1/1 0:00:00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今年的結構性問題和疫情短期性的影響,都讓新能源行業非常難熬。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電動化已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同時我們自身也建立比較完善的產業體系,現在的行業只是出于黎明前的黑暗時刻。
1900/1/1 0:00:00針對媒體報道的拒絕向拼多多團購車主交付Model3一事,特斯拉中國方面回應稱,公司曾在多個渠道公開明確表示特斯拉官方網站為新車唯一正規購買渠道,且從未委托其他平臺或商家進行銷售活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