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王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路徑、挑戰與機遇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20年8月13日至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其中,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波在8月15日上午舉行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與產業生態升級”分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Beijing, Tesla, DS, Hechuang, Lotus

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波王波: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上午好!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我是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的王波,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徑、挑戰和機遇。今天我分享的話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在剛才的宣講中,幾位嘉賓比較關注產業政策的發展水平,宏觀發展戰略,道路交通安全,包括數據跨界管理。今天我分享的話題更多的是關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發展戰略。首先,智能網聯汽車開發中國解決方案。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對策與建議。剛才吳主任分享報告的時候說口號是“智能汽車”,我們一直提到“智能網聯汽車”,這是一個階段性、程序性的目標。通過傳統汽車在自動化和網絡化過程中的不斷發展和演變,智能網聯汽車的概念逐漸被提出。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趨勢,自行車智能的局限性受到傳感器探測能力、探測距離、功率、體積、發熱量等因素的影響,單個傳感器的價格制約了自行車智能在落地方面的局限性。同時,在電子競技的場景中,比如復雜的路口,比如清華大學的五道口,有宇宙中心之稱的北京相對擁堵,行人和車輛可以在非常密集的場景中安全高效地通過自動駕駛車輛和智能網聯汽車。還有像彎道、坡道這樣的盲點。智能網聯汽車受限于自行車傳感。他們能有效應對現場嗎?我列舉了三個事故案例,最左邊的大家都很熟悉。就是2020年6月特斯拉在嘉義高速公路上的事故。一輛大貨車側翻在高速公路內側,后面跟著一輛高速行駛的特斯拉Model3,直接撞上車輛。目前,特斯拉的汽車沒有安裝激光雷達。因為有太多的圖像需要我們訓練才能感知,尤其是側翻車輛,形態多樣,不可能完全識別所有側翻車輛和路面碎片。我們認為,自行車只能在短時間內無法大規模運行。中國方案的技術路線堅持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深度融合。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提出智能與網聯融合分類,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不斷深化完善。2016年,我國首次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首次提出聯網和智能分類。目前,我們正在修訂《節能與眾多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的第二版智能網聯汽車路線,力爭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汽車智能化、網聯分類、產業化之路,同時深化和探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右下角的圖是我們目前提出的“三橫兩縱”的技術框架。歐盟也提出了SAD,將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分類與智能網聯汽車有機結合,并將其劃分為五個等級的ABCDE。2016年中國提出了網絡化、協同感知、協同決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網絡連接的輔助信息交互層,包括實時可靠的傳輸數據、交通流量和交通標志。目前,協同感知已經在各個示范區廣泛開展,包括路邊大家搭建的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要打造智能網聯汽車中國解決方案。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過程中,漸進式的發展路徑,尤其是傳統汽車電子與執行控制的差距會不斷加大,導致未來產業核心技術逐漸空心化。我們沒有先行者……在跨越式發展道路上具有優勢,特別是在高精度傳感器、芯片、計算平臺和工具鏈方面。目前的產業基礎決定了我們很難采取以自行車智能化為核心的發展路徑。不代表我們以后會造智能道路,造傻逼汽車。個人認為一定是智能道路和智能汽車。只有兩者協同工作,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率。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智能網聯汽車具有很強的地域屬性,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需要的通訊、地圖、數據等都具有很強的地方屬性。特別是中國的交通環境,包括微觀交通流,中國特定的道路拓撲和地形,與國外,美國和歐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開發自己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國解決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是新一代通信技術、汽車系統技術和集成技術的結合,需要跨界融合創新,但國際上沒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鑒。目前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解決方案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重要要素:符合中國的基礎設施標準,與未來新的基礎設施相結合,中國新的高速通信網絡的智能道路、新的數據中心、聯網運行的標準是什么,包括未來中國新架構下的汽車產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物理系統架構,充分融合了智能化和網絡化的發展特點,實現了汽車和陸云的集成控制。我個人認為智能網聯汽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是一個大系統的概念。車-陸云一體化系統的控制原理是將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邊緣云、區域云、中央云進行整合。邊緣云處理實時數據,區域云處理小范圍區域路徑引導和規劃,中央云多基于全局態勢和感知。在車輛和陸云的集成控制系統中,它將是未來智能駕駛控制的重點發展方向。比如讓紅綠燈綠波通過云控系統,讓復雜路口的車輛和道路協調變道,提醒閘機出入口,都是未來的重點解決方案。第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挑戰一:產業鏈還不完整,核心技術積累不足。尤其是在芯片、操作系統、計算平臺等核心部件上,像中興、華為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對行業的影響非常大。在高性能傳感器、線控底盤、汽車AI等核心領域,技術積累不足,R&D投資比例低。挑戰二:法律法規標準有待提高,部分條款形成約束。目前國家部委和行業主管部門正在組織行業共同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測繪法等,對高精地圖的測繪和車輛高精位置的實時傳輸都有一定的限制。這可以在一些車聯網試點地區和智能駕駛示范區進行,待技術成熟后會逐步完善法規。挑戰三:智能路網基礎設施投資大,周期長。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大規模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為了實現協調發展,道路基礎設施是聯網的重要基礎,也是建立智能基礎網絡通信和位置服務的最基本的網絡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涉及跨部門協調、跨行業協作,建設投資大、周期長。目前投資主體有待進一步明確,沒有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影響建設進度。挑戰4:商業模式和……工業生態需要改善。尤其是在車聯網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發現美國已經放棄了DSRC的技術路線。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大家應該更多的討論未來車聯網建設商業模式的探索。挑戰五: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接受需要行業和公眾的檢驗,包括對道德、職業和責任的認定。第三,下一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的對策建議。(1)創新發展路徑,構建跨界協同創新體系。(2)夯實基礎研發,推進產業生態體系建設。(3)注重產業提升,構建中國計劃工業體系。(4)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5)推廣測試應用,形成智能網聯汽車社會生態。限時間,非常感謝您的配合,謝謝!(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2020年8月13日-15日,“中國汽車論壇2020”在上海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和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本次論壇以“新變化、新挑戰、新理念——引領中國汽車新征程”為主題,緊扣時代脈搏,尋求突圍之道,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掌控宏觀產業形勢,分析全球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其中,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波在8月15日上午舉行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與產業生態升級”分論壇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Beijing, Tesla, DS, Hechuang, Lotus

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波王波:各位領導、各位嘉賓,上午好!很高興參加這個論壇。我是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的王波,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路徑、挑戰和機遇。今天我分享的話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在剛才的宣講中,幾位嘉賓比較關注產業政策的發展水平,宏觀發展戰略,道路交通安全,包括數據跨界管理。今天我分享的話題更多的是關于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發展戰略。首先,智能網聯汽車開發中國解決方案。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對策與建議。剛才吳主任分享報告的時候說口號是“智能汽車”,我們一直提到“智能網聯汽車”,這是一個階段性、程序性的目標。通過傳統汽車在自動化和網絡化過程中的不斷發展和演變,智能網聯汽車的概念逐漸被提出。目前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趨勢,自行車智能的局限性受到傳感器探測能力、探測距離、功率、體積、發熱量等因素的影響,單個傳感器的價格制約了自行車智能在落地方面的局限性。同時,在電子競技的場景中,比如復雜的路口,比如清華大學的五道口,有宇宙中心之稱的北京相對擁堵,行人和車輛可以在非常密集的場景中安全高效地通過自動駕駛車輛和智能網聯汽車。還有像彎道、坡道這樣的盲點。智能網聯汽車受限于自行車傳感。他們能有效應對現場嗎?我列舉了三個事故案例,最左邊的大家都很熟悉。就是2020年6月特斯拉在嘉義高速公路上的事故。一輛大貨車側翻在高速公路內側,后面跟著一輛高速行駛的特斯拉Model3,直接撞上車輛。目前,特斯拉的汽車沒有安裝激光雷達。因為有太多的圖像需要我們訓練才能感知,尤其是側翻車輛,形態多樣,不可能完全識別所有側翻車輛和路面碎片。我們認為,自行車只能在短時間內無法大規模運行。中國方案的技術路線堅持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深度融合。中國在世界上率先提出智能與網聯融合分類,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不斷深化完善。2016年,我國首次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首次提出聯網和智能分類。目前,我們正在修訂《節能與眾多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的第二版智能網聯汽車路線,力爭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汽車智能化、網聯分類、產業化之路,同時深化和探索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右下角的圖是我們目前提出的“三橫兩縱”的技術框架。歐盟也提出了SAD,將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分類與智能網聯汽車有機結合,并將其劃分為五個等級的ABCDE。2016年中國提出了網絡化、協同感知、協同決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網絡連接的輔助信息交互層,包括實時可靠的傳輸數據、交通流量和交通標志。目前,協同感知已經在各個示范區廣泛開展,包括路邊大家搭建的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要打造智能網聯汽車中國解決方案。在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過程中,漸進式的發展路徑,尤其是傳統汽車電子與執行控制的差距會不斷加大,導致未來產業核心技術逐漸空心化。我們沒有先行者……在跨越式發展道路上具有優勢,特別是在高精度傳感器、芯片、計算平臺和工具鏈方面。目前的產業基礎決定了我們很難采取以自行車智能化為核心的發展路徑。不代表我們以后會造智能道路,造傻逼汽車。個人認為一定是智能道路和智能汽車。只有兩者協同工作,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率。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主要原因是智能網聯汽車具有很強的地域屬性,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需要的通訊、地圖、數據等都具有很強的地方屬性。特別是中國的交通環境,包括微觀交通流,中國特定的道路拓撲和地形,與國外,美國和歐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有必要開發自己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國解決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是新一代通信技術、汽車系統技術和集成技術的結合,需要跨界融合創新,但國際上沒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鑒。目前中國智能網聯汽車解決方案的內涵必須具備三個重要要素:符合中國的基礎設施標準,與未來新的基礎設施相結合,中國新的高速通信網絡的智能道路、新的數據中心、聯網運行的標準是什么,包括未來中國新架構下的汽車產品。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具有中國方案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物理系統架構,充分融合了智能化和網絡化的發展特點,實現了汽車和陸云的集成控制。我個人認為智能網聯汽車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是一個大系統的概念。車-陸云一體化系統的控制原理是將車輛與道路基礎設施、邊緣云、區域云、中央云進行整合。邊緣云處理實時數據,區域云處理小范圍區域路徑引導和規劃,中央云多基于全局態勢和感知。在車輛和陸云的集成控制系統中,它將是未來智能駕駛控制的重點發展方向。比如讓紅綠燈綠波通過云控系統,讓復雜路口的車輛和道路協調變道,提醒閘機出入口,都是未來的重點解決方案。第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挑戰一:產業鏈還不完整,核心技術積累不足。尤其是在芯片、操作系統、計算平臺等核心部件上,像中興、華為這樣的高科技產品對行業的影響非常大。在高性能傳感器、線控底盤、汽車AI等核心領域,技術積累不足,R&D投資比例低。挑戰二:法律法規標準有待提高,部分條款形成約束。目前國家部委和行業主管部門正在組織行業共同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法、測繪法等,對高精地圖的測繪和車輛高精位置的實時傳輸都有一定的限制。這可以在一些車聯網試點地區和智能駕駛示范區進行,待技術成熟后會逐步完善法規。挑戰三:智能路網基礎設施投資大,周期長。智能網聯汽車是一個大規模的車-路-云一體化系統。為了實現協調發展,道路基礎設施是聯網的重要基礎,也是建立智能基礎網絡通信和位置服務的最基本的網絡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涉及跨部門協調、跨行業協作,建設投資大、周期長。目前投資主體有待進一步明確,沒有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影響建設進度。挑戰4:商業模式和……工業生態需要改善。尤其是在車聯網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會逐漸發現美國已經放棄了DSRC的技術路線。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大家應該更多的討論未來車聯網建設商業模式的探索。挑戰五:對智能網聯汽車的接受需要行業和公眾的檢驗,包括對道德、職業和責任的認定。第三,下一步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的對策建議。(1)創新發展路徑,構建跨界協同創新體系。(2)夯實基礎研發,推進產業生態體系建設。(3)注重產業提升,構建中國計劃工業體系。(4)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5)推廣測試應用,形成智能網聯汽車社會生態。限時間,非常感謝您的配合,謝謝!(注: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人審核。)

標簽:北京特斯拉DS合創路特斯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李霖: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和產業生態升級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張琳:自動駕駛和網聯數據現有挑戰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愛馳汽車付強:造車新勢力國際市場探索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付強:造車新勢力國際市場探索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上海國際汽車城李霖: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和產業生態升級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劉磊:新能源汽車下鄉的對策與建議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