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銳明技術李恒:AI 助力道路運輸安全 | CCF-GAIR 2020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編者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正式開幕。CCF-GAIR 2020峰會由中國計算機聯合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Leifeng.com聯合承辦,鵬程實驗室和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協辦。從2016年的學產結合、2017年的產業落地、2018年的垂直細分、2019年的人工智能四十周年,峰會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產業、投資平臺。

在本次大會第二天的智能駕駛專場中,睿明科技CTO恒力做了“AI助力道路交通安全”的主題演講。圍繞這一主題,恒力認為道路安全挑戰可以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來自公共安全,包括乘客與司機的沖突;第二類來自于行車安全,比如司機疲勞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

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校車、環衛車等垂直應用場景都有各自的安全挑戰。

基于這些場景,睿明科技部署了全套安全管理解決方案,其中AI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比如在校車上部署AI技術,語音系統可以提醒下車的學生注意周圍路況;在出租車/網約車中部署了AI技術,車內的語音和攝像系統可以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自動報警;AI技術還可以幫助重型卡車檢測“死亡彎月”中是否有行人,識別渣土車的集裝箱是否超載超高。

以下是恒力現場演講的內容,由雷鋒網編輯整理。com(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com)不改初衷:

聽了很多業內同行的分享,我意識到一個令人振奮的事實:自動駕駛正在加速向我們走來。然而,與此同時,安全運輸的壓力一直存在。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獲得更好的旅行體驗。

就睿明科技而言,我們希望將AI技術與碎片化安全場景的需求相結合,解決現有的一些交通安全問題。我們也希望今天的演講分享能給業界帶來一些啟發。

睿明科技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專注于解決商用車的安全和行業管理問題,幫助相關企業提升競爭力。我們在已經上路的車輛上花費大量時間,幫助這些團隊和企業提高安全技術。

那么,我們現在面臨的道路運輸挑戰無非兩種。一類來自公共安全,基本在于乘客和司機的沖突,或者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主導的報復社會的事件。另一種是行車安全,即駕駛員自身操作不當導致的安全事故。

從現在來看,自動駕駛距離真正投入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很多協作技術還有待突破。所以很多問題還是會長期存在。所以,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哪些技術可以用來解決當今人們所面臨的各種交通安全問題。

就商用車輛領域而言,公共交通、出租車/汽車共享、校車和衛生設施等子行業都面臨著不同的安全挑戰。如何將這些挑戰與我們的產品和技術相結合,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目前,我們主要圍繞國內和海外的運輸企業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在已確定的場景中,通過AI技術與其他技術的結合來幫助司機和行業。

AI技術在該領域的應用可以分為很多種,包括道路感知、駕駛員行為識別、AI/TOF客流統計、貨物狀態識別等等。比如在公交場景,AI技術可以通過視頻識別車輛的乘客狀態;在渣土運輸車場景中,AI視頻技術可以自動監控超載情況。如果超載,我們可以和車企聯動,控制ECU,強制車輛不啟動。

當然,單純依靠視頻技術不一定能解決現實中復雜惡劣的天氣條件,所以我們開發了雷視一體化系統。這些都是我們在技術上的探索和積累。

正是因為這些技術的積累,我們也創造了一些幫助行業發展的解決方案。我主要選擇幾個細分行業來分享,分別是校車、出租車、公交車。

校車

在校車運營過程中,有一個關于安全的典型場景——學生上下車的安全問題尤為突出。因此,許多國家立法規定,校車停車時,禁止社會車輛從學生停放的校車旁通過。

基于這樣的場景,我們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部署執法設備。但如果只是執法,這種設備缺乏溫度,所以我們在不斷迭代升級技術。比如會有語音系統播報校車周圍的車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同時,尾部的警示燈也會提醒后方車輛不要違規穿梭。

至于智能校車,我們從2006年就開始做了。現在,整個校車的智能系統包括駕駛員行為識別、ADAS和校車警衛系統等應用。

出租車

在出租車方面,我們也會部署全套的安全管理方案。我們期望在出租車上部署一些特殊設備,幫助行業管理者真正執行管理規章制度,比如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防止司機打假。此外,還可以插入包括動態后驗在內的管理措施,解決司機使用他人照片進行驗證的問題。

除了乘客,司機的安全也需要保障。例如,如果司機在深夜或郊區開車時與乘客發生碰撞,或者他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AI系統將會識別并協助司機報警。

在智能租房方面,睿明科技的產品足跡已經遍布中國各大城市、澳門和阿聯酋。在深圳,2018年一周有效監管42萬次,處理違法駕駛案件600余起,攝像頭還能看到后座乘客遺留物品,幫助追回失物5680件,金額26萬元。

公共汽車

在公交場景下,隨著AI技術的賦能,視頻開始從“看得清”向“看得懂”發展,避免信息孤島,進一步實現安全運營。此外,該系統還可以自檢車輛故障并遠程升級。

總之,很大程度上,如果沒有技術手段,提高公交安全只能停留在口號上。

目前,我們已經在全球安裝了160萬套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我們發現,即使在法律法規嚴格的國家,也不可能完全杜絕司機的違規行為。而AI技術的介入,使得整個運輸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透明化,使得人與規章制度的博弈成為一個可以監督和評估的過程,也可以幫助運輸公司選擇更負責任、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司機。

此外,針對重型卡車的“死亡彎月”問題,我們構建了基于AI的盲人行人全時預警系統。2018年,深圳有80多人因為“死亡半月板”問題喪生。作為一家從事車輛安全的公司,這些數字對我們觸動很大。

這套系統主要部署在車輛尾部,幫助駕駛員識別“死亡彎月”中是否有行人。但是這個系統主要關注的是離車最近的生物,而不是車與車之間的碰撞。車身外部有一個揚聲器,提醒人們遠離汽車,同時也通過車內的系統告知駕駛員盲區的情況。

通過升級這一系統,2019年,深圳因這類情況死亡的人數大幅減少。

渣土車超載也是一大痛點。很多工地為了每趟車多運點渣土,會抬高渣土車的集裝箱,給道路交通帶來很大隱患。因此,我們部署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集裝箱識別系統。一旦車輛超載超高,我們可以和車企聯動,限制車輛上路啟動。

業內常說的“兩客一危”包括公交車、旅游運輸車、危化品運輸車。所有人都認為這些車輛非常危險。雖然這些車輛的事故率遠低于乘用車,但一出事就是大事故。所以政府期望通過政策、資金、企業參與來減少這些企業的安全事故。目前AI技術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現在很多國際品牌都特別重視自己的運輸安全,渴望用科技幫助自己提升安全運輸管理水平,所以會主動擁抱一些新技術。

我希望這些……我們探索的新技術可以幫助整個行業。謝謝你。

雷鋒。com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編者按:2020年8月7日,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20)正式開幕。CCF-GAIR 2020峰會由中國計算機聯合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Leifeng.com聯合承辦,鵬程實驗室和深圳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協辦。從2016年的學產結合、2017年的產業落地、2018年的垂直細分、2019年的人工智能四十周年,峰會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產業、投資平臺。

在本次大會第二天的智能駕駛專場中,睿明科技CTO恒力做了“AI助力道路交通安全”的主題演講。圍繞這一主題,恒力認為道路安全挑戰可以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來自公共安全,包括乘客與司機的沖突;第二類來自于行車安全,比如司機疲勞駕駛導致的交通事故。

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校車、環衛車等垂直應用場景都有各自的安全挑戰。

基于這些場景,睿明科技部署了全套安全管理解決方案,其中AI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比如在校車上部署AI技術,語音系統可以提醒下車的學生注意周圍路況;在出租車/網約車中部署了AI技術,車內的語音和攝像系統可以在一些緊急情況下自動報警;AI技術還可以幫助重型卡車檢測“死亡彎月”中是否有行人,識別渣土車的集裝箱是否超載超高。

以下是恒力現場演講的內容,由雷鋒網編輯整理。com(微信官方賬號:雷鋒網。com)不改初衷:

聽了很多業內同行的分享,我意識到一個令人振奮的事實:自動駕駛正在加速向我們走來。然而,與此同時,安全運輸的壓力一直存在。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獲得更好的旅行體驗。

就睿明科技而言,我們希望將AI技術與碎片化安全場景的需求相結合,解決現有的一些交通安全問題。我們也希望今天的演講分享能給業界帶來一些啟發。

睿明科技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專注于解決商用車的安全和行業管理問題,幫助相關企業提升競爭力。我們在已經上路的車輛上花費大量時間,幫助這些團隊和企業提高安全技術。

那么,我們現在面臨的道路運輸挑戰無非兩種。一類來自公共安全,基本在于乘客和司機的沖突,或者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主導的報復社會的事件。另一種是行車安全,即駕駛員自身操作不當導致的安全事故。

從現在來看,自動駕駛距離真正投入使用還需要一段時間,很多協作技術還有待突破。所以很多問題還是會長期存在。所以,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哪些技術可以用來解決當今人們所面臨的各種交通安全問題。

就商用車輛領域而言,公共交通、出租車/汽車共享、校車和衛生設施等子行業都面臨著不同的安全挑戰。如何將這些挑戰與我們的產品和技術相結合,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目前,我們主要圍繞國內和海外的運輸企業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在已確定的場景中,通過AI技術與其他技術的結合來幫助司機和行業。

AI技術在該領域的應用可以分為很多種,包括道路感知、駕駛員行為識別、AI/TOF客流統計、貨物狀態識別等等。比如在公交場景,AI技術可以通過視頻識別車輛的乘客狀態;在渣土運輸車場景中,AI視頻技術可以自動監控超載情況。如果超載,我們可以和車企聯動,控制ECU,強制車輛不啟動。

當然,單純依靠視頻技術不一定能解決現實中復雜惡劣的天氣條件,所以我們開發了雷視一體化系統。這些都是我們在技術上的探索和積累。

正是因為這些技術的積累,我們也創造了一些幫助行業發展的解決方案。我主要選擇幾個細分行業來分享,分別是校車、出租車、公交車。

校車

在校車運營過程中,有一個關于安全的典型場景——學生上下車的安全問題尤為突出。因此,許多國家立法規定,校車停車時,禁止社會車輛從學生停放的校車旁通過。

基于這樣的場景,我們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來部署執法設備。但如果只是執法,這種設備缺乏溫度,所以我們在不斷迭代升級技術。比如會有語音系統播報校車周圍的車況,提醒學生注意安全;同時,尾部的警示燈也會提醒后方車輛不要違規穿梭。

至于智能校車,我們從2006年就開始做了。現在,整個校車的智能系統包括駕駛員行為識別、ADAS和校車警衛系統等應用。

出租車

在出租車方面,我們也會部署全套的安全管理方案。我們期望在出租車上部署一些特殊設備,幫助行業管理者真正執行管理規章制度,比如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防止司機打假。此外,還可以插入包括動態后驗在內的管理措施,解決司機使用他人照片進行驗證的問題。

除了乘客,司機的安全也需要保障。例如,如果司機在深夜或郊區開車時與乘客發生碰撞,或者他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AI系統將會識別并協助司機報警。

在智能租房方面,睿明科技的產品足跡已經遍布中國各大城市、澳門和阿聯酋。在深圳,2018年一周有效監管42萬次,處理違法駕駛案件600余起,攝像頭還能看到后座乘客遺留物品,幫助追回失物5680件,金額26萬元。

公共汽車

在公交場景下,隨著AI技術的賦能,視頻開始從“看得清”向“看得懂”發展,避免信息孤島,進一步實現安全運營。此外,該系統還可以自檢車輛故障并遠程升級。

總之,很大程度上,如果沒有技術手段,提高公交安全只能停留在口號上。

目前,我們已經在全球安裝了160萬套智能視頻監控系統。我們發現,即使在法律法規嚴格的國家,也不可能完全杜絕司機的違規行為。而AI技術的介入,使得整個運輸過程在一定程度上透明化,使得人與規章制度的博弈成為一個可以監督和評估的過程,也可以幫助運輸公司選擇更負責任、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司機。

此外,針對重型卡車的“死亡彎月”問題,我們構建了基于AI的盲人行人全時預警系統。2018年,深圳有80多人因為“死亡半月板”問題喪生。作為一家從事車輛安全的公司,這些數字對我們觸動很大。

這套系統主要部署在車輛尾部,幫助駕駛員識別“死亡彎月”中是否有行人。但是這個系統主要關注的是離車最近的生物,而不是車與車之間的碰撞。車身外部有一個揚聲器,提醒人們遠離汽車,同時也通過車內的系統告知駕駛員盲區的情況。

通過升級這一系統,2019年,深圳因這類情況死亡的人數大幅減少。

渣土車超載也是一大痛點。很多工地為了每趟車多運點渣土,會抬高渣土車的集裝箱,給道路交通帶來很大隱患。因此,我們部署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集裝箱識別系統。一旦車輛超載超高,我們可以和車企聯動,限制車輛上路啟動。

業內常說的“兩客一危”包括公交車、旅游運輸車、危化品運輸車。所有人都認為這些車輛非常危險。雖然這些車輛的事故率遠低于乘用車,但一出事就是大事故。所以政府期望通過政策、資金、企業參與來減少這些企業的安全事故。目前AI技術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

現在很多國際品牌都特別重視自己的運輸安全,渴望用科技幫助自己提升安全運輸管理水平,所以會主動擁抱一些新技術。

我希望這些……我們探索的新技術可以幫助整個行業。謝謝你。

雷鋒。com

雷鋒的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見轉載說明。

標簽:發現遠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嘉定區與中汽協深化合作 共建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

網易汽車8月12日報道今天,嘉定區人民政府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布聯合構建智能網聯汽車國際生態圈,推動中德智能網聯汽車推廣應用中心項目在嘉定落地。

1900/1/1 0:00:00
【2020汽車藍皮書論壇】張曉亮:數字文明下,誰會是智能車的贏家

8月11日,以“冬芽”為主題的2020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英雄之城武漢盛大開幕。今年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主題為“冬芽”。

1900/1/1 0:00:00
【2020汽車藍皮書論壇】馬蕾:變革掀起巨浪 軒轅大學成就新汽車人

當下,汽車產業正經歷巨變。移動互聯以及各類顛覆性技術讓商業世界快速迭代。科技變革下,汽車行業秩序重建如火如荼,而中國汽車產業也正在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創新的主戰場。

1900/1/1 0:00:00
特斯拉供應商三花智控擬吸收合并旗下全資子公司三花自控

TechWeb8月13日消息,特斯拉供應商、深交所上市公司三花智控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吸收合并旗下全資子公司三花自控。

1900/1/1 0:00:00
2020中國汽車論壇 | 陳黎明:博世在自動駕駛量產道路上的思考

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該論壇是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主辦,世界汽車組織(OICA)、世界經濟論壇(WEF)唯一支持的行業頂級論壇。

1900/1/1 0:00:00
付強:愛馳汽車在德國開售首日收獲400多臺訂單

網易汽車8月15日報道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隆重召開。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