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天,王傳福公開對媒體表示:“我判斷,未來所有造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電池廠,比亞迪的電池暫時不會對外銷售。我們必須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當時,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在中國遙遙領先,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松下,略有差距。沒想到,次年這種局面被打破了。2017年,比亞迪放棄了動力電池國內市場份額冠軍的頭銜。失去的機會往往很難彌補,即使王傳福自己也曾說過,“一旦方向錯了,失去的時間可能是五年、十年,時間是用錢買不回來的。”然而,比亞迪是幸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大局未定,在驚濤駭浪中,比亞迪又一次來到了變革的時刻。2020年1月,比亞迪宣布將推出基于磷酸亞鐵鋰技術的“刀片電池”,引起業界廣泛關注。隨后在2月份,有消息稱特斯拉將在model3車型上配備磷酸鐵鋰電池。全球兩大新能源汽車巨頭的共同選擇,在一直由三元主導的動力電池行業,透露出一股“變天”的氣息。2020年3月,傳聞已久的福迪公司正式成立,比亞迪動力電池事業部正式拆分獨立。3月29日,業內熱議已久的比亞迪“刀鋒電池”終于露出真容,比亞迪醞釀已久的大反攻終于開始。初期挑戰:最苛刻的動力電池單體測試刀片電池第一招已經牢牢打在了“安全”二字上。根據2019年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管結果報告》,當年5-7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共發現自燃安全事故79起,平均每天半起。為了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針對動力電池的安全檢測,開發了300多種檢測方法。在眾多測試實驗中,針灸實驗是業內專家公認最難通過的。
(針刺觸發內部短路原理示意圖)所謂針刺實驗,是指在電池充滿電后,用一根直徑為5-8mm的耐高溫鋼針,以(25±5)mm/s的速度,從垂直于電池極板的方向刺入,刺入位置應靠近被穿刺面的幾何中心。鋼針留在電池中,觀察1小時。合格標準是不著火,不爆炸。(根據GB/T 31485-2015,要求單體電池的針刺試驗方法)但是,在最新的GB《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安全要求》中,取消了針刺試驗。對此,業內猜測三元電池由于針刺測試標準嚴格,無法通過測試,因此針刺測試暫時只能視為非強制性標準。對此,一位動力電池行業人士表示,雖然取消了針刺實驗,但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只是標準法規層面的測試,但在實際應用中,確實存在異物刺破電池內部導致電池短路的可能性。考慮到實際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廠家要保持自律,嚴格要求,不能放棄對針灸的研究。所以比亞迪選擇用刀片電池來捍衛安全底線,在剛出現的時候就選擇挑戰動力電池單體測試項目中最嚴格的針刺測試。據了解,比亞迪采用全方位高溫“陶瓷電池”技術來保證電池的安全性:在高危安全場所綜合使用耐高溫、絕緣性能優異的高溫陶瓷涂層,如極耳陶瓷、隔膜陶瓷、陶瓷極柱等。,大大提高了刀片的安全性能……阿特里。發布會當天,比亞迪首次公布了blade電池成功通過“針刺測試”的完整測試視頻。沒有明火和煙霧,針刺后的表面溫度連放在電池上的雞蛋都改變不了。刀片電池的安全性真的是“無敵”。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指出,“刀片電池”的設計使其在短路時產生的熱量更少,散熱更快,這也是其能在“針刺試驗”中表現亮眼的重要原因。
2019年9月,第一電動研究院進行了“人們最容易對電動車失去信心的時間”的調查。結果顯示,人失去信心的第一時間是電池故障導致的自燃。甚至有消費者表示,在看到三個品牌(尤其是特斯拉)的三輛車連續三天燃燒后,感到絕望和恐懼,立刻賣掉了自己開了一年的15萬新能源車。
不知道這位消費者看了刀片電池的針刺實驗后,是否會重拾對電動車的信心,但高水平通過針刺實驗,無疑對動力電池行業的安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可能重新定義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安全標準。“磷酸亞鐵鋰”不再是低續航的代名詞。然而,僅僅“安全”并不能占據消費者的頭腦。隨著使用場景的逐漸豐富,“高續航”正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時的剛性需求。作為比亞迪電池逆襲的“先鋒”,刀鋒電池給自己貼上了“高安全性”的標簽,也撕下了磷酸鐵鋰電池“續航時間短”的標簽。近兩年,由于政策對高續航、高能量密度的引導,在這方面表現較好的三元材料電池逐漸占領乘用車市場,裝機量從2015年的58%增長到2019年的87%,而磷酸鐵鋰電池在2015年幾乎與三元電池“平分秋色”,2019年占比已降至5%以下。能量密度不足導致續航里程不足,這是磷酸鐵鋰電池最大的痛點,對乘用車是致命的。但這個問題正在被王傳福和他的比亞迪解決。答案是刀片電池。針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核心痛點,比亞迪通過系統層面的創新巧妙解決。據比亞迪集團副總裁、福迪電池董事長賀龍介紹,通過結構創新,葉片電池在分組時可以跳過“模塊”,大大提高體積利用率,最終達到在相同空間內裝載更多電池的設計目標。與傳統電池組相比,“刀鋒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高了50%以上,也就是說續航里程可以提高50%以上,達到了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
(blade電池園示意圖)不僅如此,結構上的創新不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還解決了電池的固定和強度問題。“說到刀片,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它太薄,強度不夠。其實恰恰相反。這就好比刀刃可以沿著刀刃的大面彎曲,但是很難沿著側面彎曲。傳統電池組只有4-5個橫梁,而比亞迪刀鋒電池組有100多個電池,每個電池充當一個橫梁,100個電池就是100個橫梁。這個力度可想而知。”賀龍解釋道。技術路線之爭,比亞迪的反擊能量密度,充電效率,安全系數...動力電池行業似乎存在“不可能的三位一體”,很難滿足所有條件。側重點不同帶來技術路徑不同,核心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變化,這也是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繼y之后登場的原因……唱吧。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比亞迪選擇了自己的方式,捍衛動力電池的安全底線,交出了“刀片電池”的答卷。作為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比亞迪韓解決了大眾對里程超過600公里的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和性能的核心疑慮。
(比亞迪韓)毫無疑問,2020年將是動力電池行業劇變的一年。作為這場變革的“排頭兵”,比亞迪將借助刀片電池登場,同時通過Foday的獨立在市場上逐步打開局面。擁有獨特優勢的比亞迪再次領先。與第三方電池供應商相比,比亞迪可以解決汽車企業的電氣化供應鏈和整車平臺問題,而與主機廠相比,比亞迪有能力解決動力電池供應的安全問題。對于一批正在全面布局電動化的車企來說,獨立之后,福迪電池將是他們的首選名單。在比亞迪刀片電池發布會上,比亞迪集團副總裁、福迪電池董事長賀龍直言:“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于‘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不僅針對福迪電池,比亞迪新成立的五個福迪(福迪電池、福迪電源、福迪視覺、福迪模具、福迪科技),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表示,福迪系統的所有核心技術和零部件都將開放共享給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惠及行業和消費者。“刀已經拔出,反攻的號角已經吹響,市場的劇變相信很快就能看到。2016年夏天,王傳福公開對媒體表示:“我判斷,未來所有造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電池廠,比亞迪的電池暫時不會對外銷售。我們必須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當時比亞迪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在國內遙遙領先,全球排名第二,落后松下略有差距。沒想到,次年這種局面被打破了。2017年,比亞迪放棄了動力電池國內市場份額冠軍的頭銜。失去的機會往往很難彌補,即使王傳福自己也曾說過,“一旦方向錯了,失去的時間可能是五年、十年,時間是用錢買不回來的。“然而,比亞迪是幸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大局未定,在驚濤駭浪中,比亞迪又一次來到了變革的時刻。2020年1月,比亞迪宣布將推出基于磷酸亞鐵鋰技術的“刀片電池”,引起業界廣泛關注。隨后在2月份,有消息稱特斯拉將在model3車型上配備磷酸鐵鋰電池。全球兩大新能源汽車巨頭的共同選擇,在一直由三元主導的動力電池行業,透露出一股“變天”的氣息。2020年3月,傳聞已久的福迪公司正式成立,比亞迪動力電池事業部正式拆分獨立。3月29日,業內熱議已久的比亞迪“刀鋒電池”終于露出真容,比亞迪醞釀已久的大反攻終于開始。初期挑戰:最苛刻的動力電池單體測試刀片電池第一招已經牢牢打在了“安全”二字上。根據2019年8月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大數據安全監管結果報告》,當年5-7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共發現自燃安全事故79起,平均每天半起。為了保證行業的健康發展,針對動力電池的安全檢測,開發了300多種檢測方法。在眾多測試實驗中,針灸實驗是業內專家公認最難通過的。
(針刺觸發內部短路原理示意圖)所謂針刺實驗,是指電池充滿電后,進行一次高溫……用直徑為5-8毫米的耐re鋼針從垂直于電池極板的方向以(25±5)毫米/秒的速度刺入,刺入位置應靠近被刺穿表面的幾何中心。鋼針留在電池中,觀察1小時。合格標準是不著火,不爆炸。(根據GB/T 31485-2015,要求單體電池的針刺試驗方法)但是,在最新的GB《電動汽車用動力電池安全要求》中,取消了針刺試驗。對此,業內猜測三元電池由于針刺測試標準嚴格,無法通過測試,因此針刺測試暫時只能視為非強制性標準。對此,一位動力電池行業人士表示,雖然取消了針刺實驗,但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只是標準法規層面的測試,但在實際應用中,確實存在異物刺破電池內部導致電池短路的可能性。考慮到實際產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廠家要保持自律,嚴格要求,不能放棄對針灸的研究。所以比亞迪選擇用刀片電池來捍衛安全底線,在剛出現的時候就選擇挑戰動力電池單體測試項目中最嚴格的針刺測試。據了解,比亞迪采用全方位高溫“陶瓷電池”技術來保證電池的安全性:在高危安全場所綜合使用耐高溫、絕緣性能優異的高溫陶瓷涂層,如極耳陶瓷、隔膜陶瓷、陶瓷極柱等。大大提高了刀片電池的安全性能。發布會當天,比亞迪首次公布了blade電池成功通過“針刺測試”的完整測試視頻。沒有明火和煙霧,針刺后的表面溫度連放在電池上的雞蛋都改變不了。刀片電池的安全性真的是“無敵”。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指出,“刀片電池”的設計使其在短路時產生的熱量更少,散熱更快,這也是其能在“針刺試驗”中表現亮眼的重要原因。
2019年9月,第一電動研究院進行了“人們最容易對電動車失去信心的時間”的調查。結果顯示,人失去信心的第一時間是電池故障導致的自燃。甚至有消費者表示,在看到三個品牌(尤其是特斯拉)的三輛車連續三天燃燒后,感到絕望和恐懼,立刻賣掉了自己開了一年的15萬新能源車。
不知道這位消費者看了刀片電池的針刺實驗后,是否會重拾對電動車的信心,但高水平通過針刺實驗,無疑對動力電池行業的安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可能重新定義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安全標準。“磷酸亞鐵鋰”不再是低續航的代名詞。然而,僅僅“安全”并不能占據消費者的頭腦。隨著使用場景的逐漸豐富,“高續航”正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時的剛性需求。作為比亞迪電池逆襲的“先鋒”,刀鋒電池給自己貼上了“高安全性”的標簽,也撕下了磷酸鐵鋰電池“續航時間短”的標簽。近兩年,由于政策對高續航、高能量密度的引導,在這方面表現較好的三元材料電池逐漸占領乘用車市場,裝機量從2015年的58%增長到2019年的87%,而磷酸鐵鋰電池在2015年幾乎與三元電池“平分秋色”,2019年占比已降至5%以下。能量密度不足導致續航里程不足,這是磷酸鐵鋰電池最大的痛點,對乘用車是致命的。但是這個問題正在被王Ch解決……nfu和他的比亞迪。答案是刀片電池。針對磷酸鐵鋰電池的核心痛點,比亞迪通過系統層面的創新巧妙解決。據比亞迪集團副總裁、福迪電池董事長賀龍介紹,通過結構創新,葉片電池在分組時可以跳過“模塊”,大大提高體積利用率,最終達到在相同空間內裝載更多電池的設計目標。與傳統電池組相比,“刀鋒電池”的體積利用率提高了50%以上,也就是說續航里程可以提高50%以上,達到了高能量密度三元鋰電池的同等水平。
(blade電池園示意圖)不僅如此,結構上的創新不僅提高了體積利用率,還解決了電池的固定和強度問題。“說到刀片,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它太薄,強度不夠。其實恰恰相反。這就好比刀刃可以沿著刀刃的大面彎曲,但是很難沿著側面彎曲。傳統電池組只有4-5個橫梁,而比亞迪刀鋒電池組有100多個電池,每個電池充當一個橫梁,100個電池就是100個橫梁。這個力度可想而知。”賀龍解釋道。技術路線之爭,比亞迪的反擊能量密度,充電效率,安全系數...動力電池行業似乎存在“不可能的三位一體”,很難滿足所有條件。側重點不同帶來技術路徑不同,核心是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需求的變化,這也是三元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原因。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比亞迪選擇了自己的方式,捍衛動力電池的安全底線,交出了“刀片電池”的答卷。作為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比亞迪韓解決了大眾對里程超過600公里的磷酸鐵鋰電池續航里程和性能的核心疑慮。
(比亞迪韓)毫無疑問,2020年將是動力電池行業劇變的一年。作為這場變革的“排頭兵”,比亞迪將借助刀片電池登場,同時通過Foday的獨立在市場上逐步打開局面。擁有獨特優勢的比亞迪再次領先。與第三方電池供應商相比,比亞迪可以解決汽車企業的電氣化供應鏈和整車平臺問題,而與主機廠相比,比亞迪有能力解決動力電池供應的安全問題。對于一批正在全面布局電動化的車企來說,獨立之后,福迪電池將是他們的首選名單。在比亞迪刀片電池發布會上,比亞迪集團副總裁、福迪電池董事長賀龍直言:“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汽車品牌都在和我們探討基于‘刀片電池’技術的合作方案”。不僅針對福迪電池,比亞迪新成立的五個福迪(福迪電池、福迪電源、福迪視覺、福迪模具、福迪科技),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表示,福迪系統的所有核心技術和零部件都將開放共享給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惠及行業和消費者。“刀已經拔出,反攻的號角已經吹響,市場的劇變相信很快就能看到。
標簽:
對于凈利下滑的原因,比亞迪方面表示,主要是行業、政策變化及本期研發費用上升影響所致。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疊加市場驟變的沖擊下,比亞迪(002594SZ)2019年的業績出現下滑。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似乎豐田(Toyota)正在探索新型出行方式,不過,不是為了人類,而是為了商店里的商品和用品。
1900/1/1 0:00:002016年(夏),王傳福面對媒體公開表示:“我判斷,未來所有造新能源汽車的企業都會有自己的電池工廠,比亞迪的電池暫時不會對外出售,我們要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
1900/1/1 0:00:00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八大車企30日發布了2月國內外的實際產量。其中,在中國的產量為29911輛,同比大減867。
1900/1/1 0:00:00地震中,縱波比橫波更先造成破壞,但后者殺傷力數倍于前者。由COVID19引發的“疫情地震”橫波,正在襲擊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近日,AI計算機視覺解決方案開發商EyesightTechnologies與以色列阿里爾大學(ArielUniversity)宣布就該大學的移動實驗室(MLab)項目展開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