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消息稱,蔚來已經關閉了硅谷辦公室,并繼續大幅裁員。那天,李斌急忙辟謠。8月28日,蔚來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官Ganesh V. Iyer在與美國媒體的首次對話中再次強調:“我一直在密切關注來自中國的報道,今天我想澄清一下,蔚來不會關閉美國辦事處。我和李斌一直保持著坦誠和密切的交流。希望大家都能收到真實的信息,也希望今天的介紹能解開很多疑惑。”這位蔚來北美辦事處的重要人物來自印度,他的中文名字叫易蓋田,是李斌幫助的。“我當時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后來李斌解釋說是指擁有足以遮天的超能力,這也和蔚來的‘藍天來臨’不謀而合。”他也對中國情有獨鐘。“我從去年12月開始負責美國辦公室和美國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我第25次訪問中國。雖然我是印度人,但我回印度的次數遠遠少于來中國的次數。”而他選擇在這個“謠言四起”的節骨眼上與中國媒體溝通,也是用心良苦。在這次會議上,我們不僅了解了蔚來北美辦公室的工作進展,也聽到了他對前東家特斯拉的評價以及對蔚來的期望。
蔚來北美辦事處:產品的靈魂和大腦Ganesh的介紹,可以概括為:1。蔚來的設計中心在慕尼黑;中國團隊主要負責產品的血肉,即保證產品的生產、制造、交付及相應的服務保障;美國團隊負責產品的靈魂和大腦,即創新和技術研發。2.北美總部位于加州圣何塞(硅谷),團隊文化多元。很多人來自特斯拉、蘋果、通用、福特、豐田。
3.團隊構成:自動駕駛、數字系統、數字座艙、電驅動、車輛工程。4.領導:杰米·卡爾森(Jamie Carlson),自動駕駛副總裁,特斯拉早期自動駕駛系統和功能的創始工程師之一,原蘋果自動駕駛項目成員;Bruno Barthelemy,車輛工程副總裁,前福特總工程師,福特F150皮卡總工程師,行業內為數不多的領先全鋁車身專家;電力驅動高級總監Rick Rajaie主要專注于電池技術,在該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5.自主積極研發:自動駕駛、銷售模式B2C、電驅動和儲能系統等。蔚來的技術愿景:造一臺超級計算機,自動開到L4。在談到蔚來的自動駕駛和技術愿景時,Ganesh表示:“我們相信我們不是在造車,而是一臺超級計算機,但外形只是一輛車。”對于這種視覺來說,擁有安全的自動駕駛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許多汽車制造商認為自動駕駛是錦上添花。蔚來認為自動駕駛是核心功能,很多功能都要圍繞自動駕駛來設計。”蔚來對自動駕駛的規劃是跳過L3自動駕駛,直接從L2自動駕駛進化到L4自動駕駛。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李斌就透露,蔚來目前正在開發第二代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蔚來將跳過L3,直接開發L4。另外,三年內基本可以實現L4,這將使蔚來成為第一家實現L4商業化的汽車廠商。按照常規發展,未來車企和下游供應商將開始研發L3,但很多車企都表示將放棄L3,直接轉向L4/L5。比如沃爾沃、福特、豐田等。主要原因是L3雖然有很高的自主性,但需要駕駛員不斷的關注和觀察,以在危險情況下接管駕駛權。然而,這種模糊的定義讓很多車企感到困惑:系統和司機的區分不清,人類難以快速反應,后期事故處理誰負主要責任也不確定...從Ganesh的回復中可以看出,蔚來幾乎是出于類似的考慮做出的決定。“從技術角度來說,L3實際上比L4更容易實現,但L3仍然需要人類駕駛員來接管和操作。我們認為這并不實際,因為當你習慣了自動駕駛,你會非常信任這個系統。一旦有什么過錯,他要求你馬上接手是不現實的。因為作為人類,也許我們不能一直保持警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跳過L3,直奔L4。”
不是不喜歡特斯拉,而是更喜歡蔚來Ganesh 2016年4月加入蔚來,在特斯拉工作了近5年。“當我加入特斯拉時,他們的第一款產品Model S還在進行工程研發。我加入后,直接向馬斯克匯報,主要是幫助他們建立特斯拉的IT系統,這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他從特斯拉來到蔚來,不可避免地被問及原因。他說:“我加入蔚來并不是因為我不喜歡特斯拉,而是因為兩家公司的愿景不同。”然后,他分享了兩家公司的異同以及上任前的一些考慮。“兩者都是基于本土的研發和創新。他們都認為創新的速度很重要。如果你的創新不夠快,就會被淘汰。因此,兩家公司都致力于快速創新,及時解決任何故障,然后繼續創新。比如只有特斯拉和蔚來選擇做自動駕駛技術的自主研發。但是他們的文化不同。特斯拉是美國公司,蔚來是全球公司。特斯拉誕生于互聯網時代,蔚來誕生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特斯拉在美國注重解決電動汽車的技術問題,而蔚來起步并立足于最大的中國市場;特斯拉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當然,蔚來也非常關注技術創新和研發,但始終堅持做好用戶體驗。可以說,我們是為股東、員工、用戶而生的。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的CEO會把自己的5000萬股股份捐給用戶成立基金,特斯拉也不會,但李斌先生捐出了自己三分之一的股份成立了用戶基金。我個人認為,新的商業模式應該以社區為基礎。比如Airbnb、滴滴等公司,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是基于社群,蔚來也是基于用戶社群。用我們的產品ES8和ES6連接社區的用戶,這是蔚來和特斯拉最大的區別。另外,我在選擇加入一家公司的時候,會注意三點。第一,公司的愿景是否足夠遠大,是否能同時實現。“用戶體驗”是蔚來的愿景,很宏大,但我們能實現。第二,誰是公司的領導,誰幫助和帶動公司實現宏偉愿景。和秦都是非常有名的人。很多人說李斌是中國的埃隆·馬斯克,但他們其實是不同類型的CEO。第三,這樣的領導誰來投資,投資方是否可靠,信譽好。騰訊,百度,Baillie Gifford,紅杉資本等投資簡歷都不錯。這些是我加入蔚來的原因:有宏大的愿景,有強大的領導力,有優秀的資本背景。”后續加內什也回答了一些問題。第一電氣以精簡的方式進行了總結和呈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看。問:ES6和ES8的NIO Pilot現在的最終狀態是怎樣的?關于自動駕駛儀NIO Pilot的最終形式,架構和設計是基于L2級輔助自動駕駛儀。大部分功能已經實現并交付,還會有新的功能交付和迭代。從L2到L4不僅僅是自動駕駛的區別,還有數字駕駛艙、數字系統等系統的區別。L4自動駕駛的實現應該是基于一個全新的整體架構。問:前段時間對比特斯拉的Model3和ES6,發現ES6的NOMI非常好用。特斯拉在云助手里做不到這一點還是這個東西沒有效果?Ganesh:實際上,我們提到設計原則之一是“以用戶為中心”。當我們與用戶交談時,我們收集了重要的信息,即他們表示希望與汽車進行更多的語音交互。NOMI是第一個在汽車上實施的人工智能系統。如果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問題,會花費一些時間,但是使用語音搜索方便快捷,語音是行業的趨勢,這也是我們選擇NOMI作為語音輸入的入口的原因,這也是我們和特斯拉的一個區別。NOMI是我們產品的亮點,是創新的代表之一。問:蔚來會進入北美等市場嗎?Ganesh:我們從中國市場開始,因為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我們在不同國家的進入策略是不同的。在中國進入市場的策略主要是蔚來的用戶中心,這是一個很好的媒介,但是這個概念在美國可能行不通,比如換電。美國家庭有很大的車庫和充電樁,可以在家里充電。中美充換電需求和用戶體驗不同。所以,在進入這個市場之前,我們需要了解本地用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北美和歐洲是這樣,歐洲市場也有不同的需求。由于法律認證的不同要求,我們不能在那里銷售我們的汽車,但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全球市場進入戰略。問:自動駕駛的部門主管是直接向李斌匯報,還是向你匯報?NIO Pilot目前走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使用了很多雷達,沒有激光雷達。在未來的發展路線上是會使用激光雷達,還是不會像特斯拉一樣使用?首先,自動駕駛團隊直接向李斌匯報,而不是向我匯報。數字駕駛艙和數字系統團隊的領導也直接向李斌匯報。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角色。我們要確保團隊的領導者有和李斌一樣的思維和認知。不同的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主要負責測距。它發射激光束,激光束在物體上反射,然后接收反射的激光束進行測距。我們還有雷達,它發射雷達波和超聲波傳感器。我們在選擇這些傳感器配置時,會發現不同的傳感器,在不同的具體場景下可能會更好。在L2,不用激光雷達是可以的。在L4中,當人類駕駛員不再是駕駛主體時,我們需要確保傳感器配置能夠應對所有不同的使用場景,我們會將傳感器融合在一起,做出復雜的決策,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傳感器融合。特斯拉的意思是不用激光雷達,L4也不一定用激光雷達。我不太贊同這個宣言。當我們的汽車行駛在各種道路上時,我們應該利用不同傳感器的優勢。不久前有消息稱,蔚來已經關閉了硅谷辦公室,并繼續大幅裁員。那天,李斌急忙辟謠。8月28日,蔚來華北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信息官Ganesh V. Iyer在與美國媒體的首次對話中再次強調:“我一直在密切關注來自中國的報道,今天我想澄清一下,蔚來不會關閉美國辦事處。我和李斌一直保持著坦誠和密切的交流。希望大家都能收到真實的信息,也希望今天的介紹能解開很多疑惑。“這個重要的人物在未來的第……h美國辦公室來自印度,他的中文名字叫易蓋田,這是李斌幫助的。“我當時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后來李斌解釋說是指擁有足以遮天的超能力,這也和蔚來的‘藍天來臨’不謀而合。”他也對中國情有獨鐘。“我從去年12月開始負責美國辦公室和美國團隊,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我第25次訪問中國。雖然我是印度人,但我回印度的次數遠遠少于來中國的次數。”而他選擇在這個“謠言四起”的節骨眼上與中國媒體溝通,也是用心良苦。在這次會議上,我們不僅了解了蔚來北美辦公室的工作進展,也聽到了他對前東家特斯拉的評價以及對蔚來的期望。
蔚來北美辦事處:產品的靈魂和大腦Ganesh的介紹,可以概括為:1。蔚來的設計中心在慕尼黑;中國團隊主要負責產品的血肉,即保證產品的生產、制造、交付及相應的服務保障;美國團隊負責產品的靈魂和大腦,即創新和技術研發。2.北美總部位于加州圣何塞(硅谷),團隊文化多元。很多人來自特斯拉、蘋果、通用、福特、豐田。
3.團隊構成:自動駕駛、數字系統、數字座艙、電驅動、車輛工程。4.領導:杰米·卡爾森(Jamie Carlson),自動駕駛副總裁,特斯拉早期自動駕駛系統和功能的創始工程師之一,原蘋果自動駕駛項目成員;Bruno Barthelemy,車輛工程副總裁,前福特總工程師,福特F150皮卡總工程師,行業內為數不多的領先全鋁車身專家;電力驅動高級總監Rick Rajaie主要專注于電池技術,在該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5.自主積極研發:自動駕駛、銷售模式B2C、電驅動和儲能系統等。蔚來的技術愿景:造一臺超級計算機,自動開到L4。在談到蔚來的自動駕駛和技術愿景時,Ganesh表示:“我們相信我們不是在造車,而是一臺超級計算機,但外形只是一輛車。”對于這種視覺來說,擁有安全的自動駕駛功能是非常必要的。“許多汽車制造商認為自動駕駛是錦上添花。蔚來認為自動駕駛是核心功能,很多功能都要圍繞自動駕駛來設計。”蔚來對自動駕駛的規劃是跳過L3自動駕駛,直接從L2自動駕駛進化到L4自動駕駛。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李斌就透露,蔚來目前正在開發第二代平臺。在這個平臺中,蔚來將跳過L3,直接開發L4。另外,三年內基本可以實現L4,這將使蔚來成為第一家實現L4商業化的汽車廠商。按照常規發展,未來車企和下游供應商將開始研發L3,但很多車企都表示將放棄L3,直接轉向L4/L5。比如沃爾沃、福特、豐田等。主要原因是L3雖然有很高的自主性,但需要駕駛員不斷的關注和觀察,以在危險情況下接管駕駛權。然而,這種模糊的定義讓很多車企感到困惑:系統和司機的區分不清,人類難以快速反應,后期事故處理誰負主要責任也不確定...從Ganesh的回復中可以看出,蔚來幾乎是出于類似的考慮做出的決定。“從技術角度來說,L3實際上比L4更容易實現,但L3仍然需要人類駕駛員來接管和操作。我們認為這并不實際,因為當你習慣了自動駕駛,你會非常信任這個系統。一旦有什么過錯,他要求你馬上接手是不現實的。因為作為人類,也許我們不能一直保持警惕,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跳過L3,直奔L4。”
不是不喜歡特斯拉,而是更喜歡蔚來Ganesh 2016年4月加入蔚來,在特斯拉工作了近5年。“當我加入特斯拉時,他們的第一款產品Model S還在進行工程研發。我加入后,直接向馬斯克匯報,主要是幫助他們建立特斯拉的IT系統,這個系統一直沿用至今。”他從特斯拉來到蔚來,不可避免地被問及原因。他說:“我加入蔚來并不是因為我不喜歡特斯拉,而是因為兩家公司的愿景不同。”然后,他分享了兩家公司的異同以及上任前的一些考慮。“兩者都是基于本土的研發和創新。他們都認為創新的速度很重要。如果你的創新不夠快,就會被淘汰。因此,兩家公司都致力于快速創新,及時解決任何故障,然后繼續創新。比如只有特斯拉和蔚來選擇做自動駕駛技術的自主研發。但是他們的文化不同。特斯拉是美國公司,蔚來是全球公司。特斯拉誕生于互聯網時代,蔚來誕生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特斯拉在美國注重解決電動汽車的技術問題,而蔚來起步并立足于最大的中國市場;特斯拉更像是一家科技公司。當然,蔚來也非常關注技術創新和研發,但始終堅持做好用戶體驗。可以說,我們是為股東、員工、用戶而生的。世界上沒有一家公司的CEO會把自己的5000萬股股份捐給用戶成立基金,特斯拉也不會,但李斌先生捐出了自己三分之一的股份成立了用戶基金。我個人認為,新的商業模式應該以社區為基礎。比如Airbnb、滴滴等公司,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是基于社群,蔚來也是基于用戶社群。用我們的產品ES8和ES6連接社區的用戶,這是蔚來和特斯拉最大的區別。另外,我在選擇加入一家公司的時候,會注意三點。第一,公司的愿景是否足夠遠大,是否能同時實現。“用戶體驗”是蔚來的愿景,很宏大,但我們能實現。第二,誰是公司的領導,誰幫助和帶動公司實現宏偉愿景。和秦都是非常有名的人。很多人說李斌是中國的埃隆·馬斯克,但他們其實是不同類型的CEO。第三,這樣的領導誰來投資,投資方是否可靠,信譽好。騰訊,百度,Baillie Gifford,紅杉資本等投資簡歷都不錯。這些是我加入蔚來的原因:有宏大的愿景,有強大的領導力,有優秀的資本背景。”后續加內什也回答了一些問題。第一電氣以精簡的方式進行了總結和呈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看。問:ES6和ES8的NIO Pilot現在的最終狀態是怎樣的?關于自動駕駛儀NIO Pilot的最終形式,架構和設計是基于L2級輔助自動駕駛儀。大部分功能已經實現并交付,還會有新的功能交付和迭代。從L2到L4不僅僅是自動駕駛的區別,還有數字駕駛艙、數字系統等系統的區別。L4自動駕駛的實現應該是基于一個全新的整體架構。問:前段時間對比特斯拉的Model3和ES6,發現ES6的NOMI非常好用。特斯拉在云助手里做不到這一點還是這個東西沒有效果?Ganesh:實際上,我們提到設計原則之一是“以用戶為中心”。當我們與用戶交談時,我們收集了重要的信息,即他們表示希望與汽車進行更多的語音交互。NOMI是第一個在汽車上實施的人工智能系統。如果在百度和谷歌上搜索問題,會花費一些時間,但是使用語音搜索方便快捷,語音是行業的趨勢,這也是我們選擇NOMI作為語音輸入的入口的原因,這也是我們和特斯拉的一個區別。NOMI是我們產品的亮點,是創新的代表之一。問:蔚來會進入北美等市場嗎?Ganesh:我們從中國市場開始,因為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我們在不同國家的進入策略是不同的。在中國進入市場的策略主要是蔚來的用戶中心,這是一個很好的媒介,但是這個概念在美國可能行不通,比如換電。美國家庭有很大的車庫和充電樁,可以在家里充電。中美充換電需求和用戶體驗不同。所以,在進入這個市場之前,我們需要了解本地用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北美和歐洲是這樣,歐洲市場也有不同的需求。由于法律認證的不同要求,我們不能在那里銷售我們的汽車,但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全球市場進入戰略。問:自動駕駛的部門主管是直接向李斌匯報,還是向你匯報?NIO Pilot目前走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使用了很多雷達,沒有激光雷達。在未來的發展路線上是會使用激光雷達,還是不會像特斯拉一樣使用?首先,自動駕駛團隊直接向李斌匯報,而不是向我匯報。數字駕駛艙和數字系統團隊的領導也直接向李斌匯報。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角色。我們要確保團隊的領導者有和李斌一樣的思維和認知。不同的傳感器,包括激光雷達,主要負責測距。它發射激光束,激光束在物體上反射,然后接收反射的激光束進行測距。我們還有雷達,它發射雷達波和超聲波傳感器。我們在選擇這些傳感器配置時,會發現不同的傳感器,在不同的具體場景下可能會更好。在L2,不用激光雷達是可以的。在L4中,當人類駕駛員不再是駕駛主體時,我們需要確保傳感器配置能夠應對所有不同的使用場景,我們會將傳感器融合在一起,做出復雜的決策,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傳感器融合。特斯拉的意思是不用激光雷達,L4也不一定用激光雷達。我不太贊同這個宣言。當我們的汽車行駛在各種道路上時,我們應該利用不同傳感器的優勢。
8月29日,定位為“豪華智能超跑SUV”的廣汽新能源AionLX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預售發布。補貼后預售價格兩驅基準版25萬元起,四驅基準版30萬元起。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印度汽車行業發展放緩不僅僅影響到市場上的主流汽車制造商,其所引發的漣漪效應也影響到了許多小規模的工業企業。面對如此不景氣的市場大環境,這些企業也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問題。
1900/1/1 0:00:008月29日,“車主邦能鏈B輪融資發布會暨團油amp快電產品發布儀式”,在北京盛大舉行。車主邦能鏈集團宣布,將旗下充電業務獨立拆分,正式成立“快電”品牌。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在推出保險服務僅僅幾個小時之后就宣布該項目暫停。
1900/1/1 0:00:00都說出租車是反映國家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縱觀全球各國出租車市場的主力車型:德國是奔馳E級、日本是豐田皇冠、韓國是現代索納塔,而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提高,
1900/1/1 0:00:001、馬云和馬斯克同臺激辯8月29日,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雙馬對話”正式拉開帷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