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動力電池領域,雖然已經形成了很大的市場格局,但實際上這個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的排名并不等于未來的絕對排名。從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來看,中間可能會有一些新的機遇和變化。”金邦資本合伙人王對第一電氣表示。
金榜資本合伙人:王2005年,大學剛畢業三年的王加入了晨星公募基金前三名——興業全球基金(現興全基金)。公司管理的權益類資產超過1000億,連續多年是比亞迪第一大流通股東。它與新能源汽車投資的接觸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在任期間,王先后獲得CFA、威斯康星MBA等學位。2014年開始從事股權投資,先后投資了安達科技、科列科技等項目,并陸續完成退出。2017年,王加入金榜資本,組建團隊專注于投資新能源汽車。先后投資了方圓環保、金立股份、帕瓦新能源、易事通、東冠洪超、田麗鋰能等新能源汽車相關標的。為了在產業鏈上深耕細作,王從未停止向學習。2017年進入中南大學新能源總裁班深造;2018年成為100電動車委員會第五屆學員;2019年就讀于電車學院雄鷹計劃總裁班;目前在職攻讀DBA學位。理工男說話很直很簡單。在這次采訪中,王從不同角度談了他對充電站和換電站的看法,對政策調控市場節奏的預測,以及對動力電池非常樂觀的擊穿材料。在談到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時,他用數據做了一個預測:“我認為10年內氫燃料電池可以在乘用車上使用10%是樂觀的。”以下為對話實錄:(不改變嘉賓初衷,第一電動已做校對刪除)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激活。第一電動:你認為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經被市場激活了嗎?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如何?王:我想它已經被激活了。首先,從C端來看,這個市場的消費者規模越來越大。有的消費者是基于它更好的體驗,有的是基于成本或者車牌。之前騰訊做的一個消費者調查中提到,真正愿意“發自內心”購買電動汽車的人群主要是中產階級和一些好奇的人群,這是新能源汽車早期使用者的主力軍。其他的,要么是考慮到使用成本低,要么是基于車牌。其次,從B端來看,市場更加明顯。像貨運,“四通一達”包括順豐,都有運營服務商在陸續更換電動車或者尋找電動車。
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激活的市場,只是需要洗牌迭代而已。在過去的三五年里,這個行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然后開始被消費者激活、認可和接受。預計三到五年后將進入大規模轉向。當它的性價比足夠好,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足夠好,產品或者價格可以和燃油車PK的時候,就會進入一個長期替代燃油車的過程。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充電站比第一個電力站“更好”:你剛才提到了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關于充電,運營商的充電網絡需要平衡站點的密度和密集程度。從效率上來說,有句話叫換電站比充電站好。從資本的角度,你更愿意投資充電站還是換電站?王:實際上,無論是換電站還是換充電站,我們幾年前就看到了。應該說兩者各有特色。從C端的角度,我覺得充電比較合適;從B端運營的角度,我覺得換電可能更合適。從資本的角度,我更傾向于充電站。因為從運營的角度來說,換電可能還是一個比較偏的運營場景,在局部的一些點上比較容易成長,但是天花板比較低。但是,充電容易讓體積變大。從投資的角度,希望把體量或者規模做大。第一電力:金榜目前是投資還是觀察充換電部分?王:我還在觀察,還沒有投,還在等待更好的參與時機。之所以一直沒有投,主要是沒有看清楚整個行業的情況。包括充換電模式、參與者等的變化。從時機上看,現在比往年要好。以充電為例。前幾年因為新能源汽車數量比較少,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那段時間行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眾所周知,在過去的五年里,很多做充電的公司都不是很好,甚至倒閉了。所以我們認為那個時點的投資風險會比較大。在這個時間點上,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了一定的數值,并且導向向充電站傾斜,那么風險會小一些。第一電力:如果未來有充電站的投資計劃,可能會向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的頭部企業傾斜,或者早期項目?王:我個人覺得還是從頭部找項目比較好。但這并非不可避免。并不是說越大就越安全或者越值錢。本質上看其運營能力和效率。動力電池整體格局已經形成,2020年政策不會完全退出第一電力:很多資本在等待政策退出,等待市場回歸自身秩序,等待更明確的投資機會。但據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20年后政策不可能完全退出。你怎么想呢?如果政策不能退出,資金怎么辦?繼續等?王:首先,這個行業仍然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我相信政策肯定會退出,但不代表2020年完全退出。它可能會放開一只手,但可能會用另一只手握住它。如果政府完全放開,我認為這個行業會崩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支持這個行業。現在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它不應該也不太可能這樣做。
所謂用另一只手控股,是指它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這個行業。比如雙積分制的調整,免費停車,收費優惠,減免購置稅,甚至是傳聞中的稅抵,允許使用公交專用道等等。,被各個層面的一些政策導向所調整。中國政府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可以延長整個顯性和隱性政策的退出周期,以時間換取空間。從投資的角度,我們還是會積極尋找一些機會。或者退一步說,時機這個東西其實是很難選擇的。我們看好一個行業的大方向,但是你在這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必要等待、尋找、抓住一個調整的機會,并不好判斷。比如你覺得茅臺的股票一直在漲,但是你一直想抓住它中間調整的交易機會,那么這個時機機會有必要抓住嗎?其實這是一個戰略戰術的問題。戰略上,我們看好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但戰術上,我們可能認為這個行業短時間內會有一些調整的機會。在我看來,只要正確看待戰略,即使使用錯誤的戰術,也不會影響大局,所以這是一個長期和短期的權衡問題。十年后,氫燃料電池不會是世界第一:如你所說,電氣化的趨勢大家都很清楚,但在這個過程中,動力電池需要技術迭代。目前的技術路線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它是……aid說,如果鋰氧或鋰硫的商業化速度不夠快,十年后氫燃料電池可能就是天下了。如何看待這種說法?王:我不是特別贊同這個說法。10年內氫燃料電池可以用在乘用車上10%我覺得是樂觀的。首先,就現有的電化學體系而言,我認為基于鋰離子的電化學體系會在短時間內局部迭代,但不會出現這種革命性的或大規模的迭代,即使是固態電池。比如三元正極材料,從NCM111迭代到NCM523,再迭代到NCM622或者NCM811,可能還有富鋰錳基,但不會有顛覆性的變化。包括鋰氧和鋰硫,從化學特性上來說不適合汽車,可能適合儲能或者其他地方。所以我認為三元材料在乘用車上的使用,包括商用車和磷酸亞鐵鋰儲能,短時間內,甚至10年內,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包括工業技術人員在內的行業專家的充分驗證。
另一方面,10年內很難成為氫燃料的世界。在我看來,就氫燃料的發展而言,10年內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和基礎設施建設限制了它在乘用車領域的使用,但在一些特種車、專用車或商用車領域有一席之地。第一電氣:你在觀察氫燃料電池項目嗎?王:我從2016年就開始觀察了。我也想探索相關項目,但是一直沒有投過。現在看氫燃料電池,有點像05年到08年的鋰電池。它的可靠性和產業鏈還沒有達到要求。當然,業內也有同行投資氫燃料電池。只能說每個人每個投資機構的投資風格和風險偏好都不一樣。我們從相對謹慎保守的角度看待這件事。從時間上來看,未來10年氫燃料電池有可能迎來產業化階段。在這個基礎上,我可能會提前幾年準備。比如我覺得我可能會在3-4年內對這個行業做一些比較大的布局。動力電池的大格局已經形成,但細分行業的機會是第一位的。有人說,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為首的動力電池大格局已經形成,現在很難進入,很難找到投資機會。如何看待這種說法?王:確實如此。看目前的情況,簡單的理解就是3+2,三家外資(三星SDI、LGC、松下)和兩家內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這個TOP5很強,對其他電池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包括福能、郭萱。所以從資本的角度來說,如果短期內投資一些小型電池廠,會有一些顧慮。但從長遠來看,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機會。從長遠來看,從材料的角度,我們會看到一些小的迭代,從中會衍生出一些新的機會。這幾年我們一直在觀察細分領域,及時做出判斷。比如可能會有一些新公司的固態電池快用完了。一些電池廠可能會削減一些子行業來抓住新的機會。比如蘇州星恒,比如錳酸鋰路線做的很好,在電動自行車領域的細分行業排名第一。在項目方面,我們投入了大量的電池材料,包括正極材料、前驅體、隔膜、隔膜的涂層材料等等。
可以說,在動力電池領域,雖然已經形成了較大的市場格局,但實際上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的排名不等于未來的排名。從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來看,中間可能會有一些新的機遇和變化。第一電氣:在金榜資本的布局中,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占多大比例?未來一到兩年,金榜資本有什么新的產業布局規劃?王:從投資項目來看……t兩年,我們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資資金約占投資金額的30%。我們從廣義上把新能源汽車概括為泛電動化和泛智能化。新能源汽車行業差不多在2014年開始爆發,我也是從那時開始圍繞電池材料做相關布局。如果說過去五年是新能源汽車電動化的產業導入期,那么未來五年就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導入期。所以未來一到兩年,除了在關鍵材料上尋找機會,我們會在泛智能領域布局更多,包括汽車相關的AI;智能駕駛相關的感知、決策和執行組件;智能交通車路協同解決方案等。簡而言之,就是深度專注行業,保持敬畏之心,在能力圈范圍內投入。“可以說,在動力電池領域,雖然已經形成了很大的市場格局,但實際上這個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現在的排名并不等于未來的絕對排名。從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來看,中間可能會有一些新的機遇和變化。”金邦資本合伙人王對第一電氣表示。
金榜資本合伙人:王2005年,大學剛畢業三年的王加入了晨星公募基金前三名——興業全球基金(現興全基金)。公司管理的權益類資產超過1000億,連續多年是比亞迪第一大流通股東。它與新能源汽車投資的接觸就是從這里開始的。在任期間,王先后獲得CFA、威斯康星MBA等學位。2014年開始從事股權投資,先后投資了安達科技、科列科技等項目,并陸續完成退出。2017年,王加入金榜資本,組建團隊專注于投資新能源汽車。先后投資了方圓環保、金立股份、帕瓦新能源、易事通、東冠洪超、田麗鋰能等新能源汽車相關標的。為了在產業鏈上深耕細作,王從未停止向學習。2017年進入中南大學新能源總裁班深造;2018年成為100電動車委員會第五屆學員;2019年就讀于電車學院雄鷹計劃總裁班;目前在職攻讀DBA學位。理工男說話很直很簡單。在這次采訪中,王從不同角度談了他對充電站和換電站的看法,對政策調控市場節奏的預測,以及對動力電池非常樂觀的擊穿材料。在談到動力電池的技術路線時,他用數據做了一個預測:“我認為10年內氫燃料電池可以在乘用車上使用10%是樂觀的。”以下為對話實錄:(不改變嘉賓初衷,第一電動已做校對刪除)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激活。第一電動:你認為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經被市場激活了嗎?消費者的認知水平如何?王:我想它已經被激活了。首先,從C端來看,這個市場的消費者規模越來越大。有的消費者是基于它更好的體驗,有的是基于成本或者車牌。之前騰訊做的一個消費者調查中提到,真正愿意“發自內心”購買電動汽車的人群主要是中產階級和一些好奇的人群,這是新能源汽車早期使用者的主力軍。其他的,要么是考慮到使用成本低,要么是基于車牌。其次,從B端來看,市場更加明顯。像貨運,“四通一達”包括順豐,都有運營服務商在陸續更換電動車或者尋找電動車。
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激活的市場,只是需要洗牌迭代而已。在過去的三五年里,這個行業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然后開始被消費者激活、認可和接受。預計三到五年后將進入大規模轉向。當它的性價比足夠好,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足夠好,產品或者價格可以和燃油車PK的時候,就會進入一個長期替代燃油車的過程。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充電站比第一個電力站“更好”:你剛才提到了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關于充電,運營商的充電網絡需要平衡站點的密度和密集程度。從效率上來說,有句話叫換電站比充電站好。從資本的角度,你更愿意投資充電站還是換電站?王:實際上,無論是換電站還是換充電站,我們幾年前就看到了。應該說兩者各有特色。從C端的角度,我覺得充電比較合適;從B端運營的角度,我覺得換電可能更合適。從資本的角度,我更傾向于充電站。因為從運營的角度來說,換電可能還是一個比較偏的運營場景,在局部的一些點上比較容易成長,但是天花板比較低。但是,充電容易讓體積變大。從投資的角度,希望把體量或者規模做大。第一電力:金榜目前是投資還是觀察充換電部分?王:我還在觀察,還沒有投,還在等待更好的參與時機。之所以一直沒有投,主要是沒有看清楚整個行業的情況。包括充換電模式、參與者等的變化。從時機上看,現在比往年要好。以充電為例。前幾年因為新能源汽車數量比較少,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那段時間行業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眾所周知,在過去的五年里,很多做充電的公司都不是很好,甚至倒閉了。所以我們認為那個時點的投資風險會比較大。在這個時間點上,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了一定的數值,并且導向向充電站傾斜,那么風險會小一些。第一電力:如果未來有充電站的投資計劃,可能會向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的頭部企業傾斜,或者早期項目?王:我個人覺得還是從頭部找項目比較好。但這并非不可避免。并不是說越大就越安全或者越值錢。本質上看其運營能力和效率。動力電池整體格局已經形成,2020年政策不會完全退出第一電力:很多資本在等待政策退出,等待市場回歸自身秩序,等待更明確的投資機會。但據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2020年后政策不可能完全退出。你怎么想呢?如果政策不能退出,資金怎么辦?繼續等?王:首先,這個行業仍然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我相信政策肯定會退出,但不代表2020年完全退出。它可能會放開一只手,但可能會用另一只手握住它。如果政府完全放開,我認為這個行業會崩潰。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支持這個行業。現在從戰略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它不應該也不太可能這樣做。
所謂用另一只手控股,是指它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這個行業。比如雙積分制的調整,免費停車,收費優惠,減免購置稅,甚至是傳聞中的稅抵,允許使用公交專用道等等。,被各個層面的一些政策導向所調整。中國政府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可以延長整個顯性和隱性政策的退出周期,以時間換取空間。從投資的角度,我們還是會積極尋找一些機會。或者退一步說,時機這個東西其實是很難選擇的。我們看好一個行業的大方向,但是你在這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必要等待、尋找、抓住一個調整的機會,并不好判斷。比如你覺得茅臺的股票一直在漲,但是你一直想抓住它中間調整的交易機會,那么這個時機機會有必要抓住嗎?其實這是一個戰略戰術的問題。戰略上,我們看好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但戰術上,我們可能認為這個行業短時間內會有一些調整的機會。在我看來,只要正確看待戰略,即使使用錯誤的戰術,也不會影響大局,所以這是一個長期和短期的權衡問題。十年后,氫燃料電池不會是世界第一:如你所說,電氣化的趨勢大家都很清楚,但在這個過程中,動力電池需要技術迭代。目前的技術路線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它是……aid說,如果鋰氧或鋰硫的商業化速度不夠快,十年后氫燃料電池可能就是天下了。如何看待這種說法?王:我不是特別贊同這個說法。10年內氫燃料電池可以用在乘用車上10%我覺得是樂觀的。首先,就現有的電化學體系而言,我認為基于鋰離子的電化學體系會在短時間內局部迭代,但不會出現這種革命性的或大規模的迭代,即使是固態電池。比如三元正極材料,從NCM111迭代到NCM523,再迭代到NCM622或者NCM811,可能還有富鋰錳基,但不會有顛覆性的變化。包括鋰氧和鋰硫,從化學特性上來說不適合汽車,可能適合儲能或者其他地方。所以我認為三元材料在乘用車上的使用,包括商用車和磷酸亞鐵鋰儲能,短時間內,甚至10年內,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包括工業技術人員在內的行業專家的充分驗證。
另一方面,10年內很難成為氫燃料的世界。在我看來,就氫燃料的發展而言,10年內最大的問題是成本和基礎設施建設限制了它在乘用車領域的使用,但在一些特種車、專用車或商用車領域有一席之地。第一電氣:你在觀察氫燃料電池項目嗎?王:我從2016年就開始觀察了。我也想探索相關項目,但是一直沒有投過。現在看氫燃料電池,有點像05年到08年的鋰電池。它的可靠性和產業鏈還沒有達到要求。當然,業內也有同行投資氫燃料電池。只能說每個人每個投資機構的投資風格和風險偏好都不一樣。我們從相對謹慎保守的角度看待這件事。從時間上來看,未來10年氫燃料電池有可能迎來產業化階段。在這個基礎上,我可能會提前幾年準備。比如我覺得我可能會在3-4年內對這個行業做一些比較大的布局。動力電池的大格局已經形成,但細分行業的機會是第一位的。有人說,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為首的動力電池大格局已經形成,現在很難進入,很難找到投資機會。如何看待這種說法?王:確實如此。看目前的情況,簡單的理解就是3+2,三家外資(三星SDI、LGC、松下)和兩家內資(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這個TOP5很強,對其他電池企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包括福能、郭萱。所以從資本的角度來說,如果短期內投資一些小型電池廠,會有一些顧慮。但從長遠來看,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機會。從長遠來看,從材料的角度,我們會看到一些小的迭代,從中會衍生出一些新的機會。這幾年我們一直在觀察細分領域,及時做出判斷。比如可能會有一些新公司的固態電池快用完了。一些電池廠可能會削減一些子行業來抓住新的機會。比如蘇州星恒,比如錳酸鋰路線做的很好,在電動自行車領域的細分行業排名第一。在項目方面,我們投入了大量的電池材料,包括正極材料、前驅體、隔膜、隔膜的涂層材料等等。
可以說,在動力電池領域,雖然已經形成了較大的市場格局,但實際上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的排名不等于未來的排名。從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來看,中間可能會有一些新的機遇和變化。第一電氣:在金榜資本的布局中,新能源汽車的投資占多大比例?未來一到兩年,金榜資本有什么新的產業布局規劃?王:從投資項目來看……t兩年,我們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投資資金約占投資金額的30%。我們從廣義上把新能源汽車概括為泛電動化和泛智能化。新能源汽車行業差不多在2014年開始爆發,我也是從那時開始圍繞電池材料做相關布局。如果說過去五年是新能源汽車電動化的產業導入期,那么未來五年就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導入期。所以未來一到兩年,除了在關鍵材料上尋找機會,我們會在泛智能領域布局更多,包括汽車相關的AI;智能駕駛相關的感知、決策和執行組件;智能交通車路協同解決方案等。簡而言之,就是深度專注行業,保持敬畏之心,在能力圈范圍內投入。
標簽:比亞迪
印度電動汽車制造商警告稱,旨在提振電動汽車行業、鼓勵本土電動車生產的補貼政策在短期內可能適得其反。
1900/1/1 0:00:002016年9月,王傳福信誓旦旦地說:“比亞迪的電池暫不會對外出售,我們要保持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領先地位。”但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就身體力行地推翻了這套說辭。
1900/1/1 0:00:00“現在你想找到北汽紳寶的銷量已經比較困難,無論是北汽自身還是相關媒體,在發布北汽的銷售成績的時候,都在刻意回避紳寶的表現。
1900/1/1 0:00:001、國內首次量產催化劑有利氫燃料汽車成本降低8月16日,上海濟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濟平新能源”)舉行投產儀式并交付新產品,
1900/1/1 0:00:008月16日,特斯拉宣布,馬斯克十天后將訪問上海并啟動Boring公司中國項目。此前有報道稱,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將會在8月2931日參加位于中國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1900/1/1 0:00:008月18日,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在京發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