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時間7月24日,特斯拉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在隨后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首席財務官扎克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回答了分析師的提問。特斯拉聯合創始人& CTO JB Straubel也參加了財報電話會議,這是他最后一次參加特斯拉財報會議。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在2018年5月3日的特斯拉Q1財報會議上,埃隆在連續幾次拒絕分析師提問后突然離開,讓其他高管和分析師面面相覷。這是特斯拉和華爾街將公開面對的為數不多的公關災難之一。在今天的財報會議上,特斯拉管理層自始至終與分析師保持友好溝通。然而,特斯拉的長期思維和華爾街對短期財務報表的關注之間的分歧從未彌合,財報發布后暴跌的股價就是這種分歧的公開化。從35萬輛/年到50萬輛/年,特斯拉在財報中表示,隨著Gigafactory 3的產能攀升,預計到2020年Q2結束時,全球產能將從目前的35萬輛/年增長到50萬輛/年,同比增長42.8%。

圖片來自Waters海外首個超級工廠Giga 3,這是特斯拉未來一年的重中之重。截至6月底,特斯拉第二代Model 3生產線已經開始入駐Giga 3工廠。第二代生產線的設計更加簡化,性價比更高。該生產線的設計產能為15萬輛/年,與前述15萬輛/年的產能提升完全一致。

這里的關鍵是第二代生產線的超低單位成本。特斯拉在財報中披露,截至目前,特斯拉獲得的上海當地銀行建設貸款僅為5.1億美元。特斯拉提到,這筆貸款足以支撐一期的建設投資。為什么會有如此大規模的建筑成本降低?這里有兩條線索。2016年11月,9月,特斯拉收購德國工程自動化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埃隆曾在收購后表示,自動化對特斯拉的未來至關重要。我們的目標是制造能制造機器的機器。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自動化生產線比機器本身更重要。特斯拉花了三年時間自主研發Model 3平臺及其配套生產線,其特點是支持跨區域、跨車型的快速高效復制。在Q1 2019年財報中,特斯拉提到,Giga 3的Model 3生產線(跨區域)和Model Y生產線(跨車輛)將首次受益于這一平臺投資項目。

在Q1電話會議上,埃隆強調,第二代生產線的單位成本將比弗里蒙特和Giga 1的第一代生產線降低50%以上。在特斯拉內部,他們的預期是第一代生產線支出的25%-50%。考慮到2018年特斯拉在第一代生產線(35萬輛/年)上花費了超過20億美元,與第二代生產線的設計指標(15萬輛/年,5億美元)相比,這個平臺投資項目的設計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為了制造汽車,特斯拉必須解決銷售汽車的問題。但埃隆堅持Model 3的產品力,需求根本不是問題。這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潛在用戶的現金儲備和承受能力。并不是消費者對Model 3沒有需求,很多需求因為買不起而被遏制了。換句話說,貴不是你的問題,而是特斯拉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本地化生產和提高現有工廠的利用率對區域市場的成本競爭力非常重要”。在考慮了本地化帶來的價格下降所帶動的需求后,Elon預測特斯拉大中華區Model 3的長期市場需求將達到5000輛/周。還有瑪格……向全世界fied,這個數字是15000輛/周。從28 GWh/年到2018年底的2 TWh/年,特斯拉Giga 1每天生產350萬塊2170電池,年化產能23 GWh/年。特斯拉新任CTO德魯·巴格利諾(Drew Baglino)在Q2財報會議上透露,Giga 1的產能已經達到28 GWh/年。

CEO、CTO、新CTO在回答“產能增加時,電池成本預期是多少?”埃隆說:“你可能需要研究或重置如何看待Giga 3電池的整體規劃(成本)。你要在大得多的尺度上看這個問題,比如100 28 GWh/年會發生什么?我們真的要想想年產能2 TWh會怎么樣?為了實現世界能源的根本改變,真正加速可持續能源的未來,我們必須以這樣的尺度和方式思考問題,因為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如果不在TWh的尺度上思考問題,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能源革命。TWh是什么?萬億瓦特小時,萬億千瓦時。2TWh = 2000千兆瓦時.又一個超級派?在6月22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Elon和CTO JB Straubel回憶了準備Giga 1的故事。2013年初,Model S的產能剛剛開始攀升。埃隆和斯特勞貝爾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計算。一輛車需要多少千瓦時的電池?如果未來一年賣50萬輛車,需要多少GWh的電池?埃隆和斯特勞貝爾完全被餐巾紙上簡單的數學公式驚呆了。35 GWh/年的需求規模將超過全球所有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車電池市場的總和。“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我們自己建立一個全新的設施。于是特斯拉選擇了內華達州,面對一片草地、巖石和灌木叢,特斯拉從零開始建造了Giga 1。如今,35 GWh/年的Giga 1初期投資已經完成,Ta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

“五個PPT,投資人的錢,執行,我們建立了Giga 1。今天,特斯拉開始思考2 TWh的規模。顯然,這是覆蓋了未來十年汽車業務和能源業務的電池需求后的新問題。特斯拉開始將視野從美國擴展到全球,來解決這個新問題,而Giga 3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如何看待Model 3 2016年3月31日,特斯拉發布Model 3。我們如何看待這種話題和熱度都很高的模式?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扎克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發表了評論。三年前,特斯拉發布了Model 3。兩年前,特斯拉Model 3投產。一年前,特斯拉驗證了Model 3的爬坡能力。2019年至今,特斯拉以更高的速度實現了全球物流和交付。最重要的是,特斯拉證明了對新產品的巨大需求,因為Q2的絕大多數訂單來自非積壓用戶。這里的背景是,特斯拉在Q2交付了77,550輛Model 3s,同比增長320%。

到目前為止,特斯拉的新訂單已經超過了Q2同期的水平,這意味著積壓訂單繼續增加。Elon在財報會議上表示,第三季度的需求將超過Q2,到目前為止,訂單增長率有所改善。如前所述,對于長期的全球需求,埃隆認為將穩定在15000輛/周。“我們承諾,Model 3將成為行業和特斯拉歷史上的革命性產品。從購買體積是特斯拉10倍甚至100倍的Model 3的跨國汽車巨頭的逆向拆解和成本分析來看,Ta對行業的影響足夠大;對于特斯拉本身來說,Model 3永遠改變了特斯拉。除了產品本身,一個銷量7萬輛/級的豪華車公司,在過去三年里成長為35萬輛/年的品牌。如果2017年8月投產,特斯拉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500%的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銷售、運營、服務和財務管理的擴張。正如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扎克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所說,“特斯拉的發展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需要重新設計流程和系統,以在新的體量基礎上實現系統效率的最大化。自動駕駛的使命早在2016年Model 3發布時,埃隆就公開表示,這款車的長期毛利率為25%。到Q2結束時,特斯拉已經售出超過27萬輛Model 3s,但曾經接近25%的毛利率在最近兩個季度與25%越來越遠。對于特斯拉在毛利率壓力下繼續降價的質疑,Elon做了深入的解答。毛利點上,全自駕車是毛利計算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完全自動駕駛的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全自動駕駛期權的收益確認一開始是有限的。但隨著這些功能的推出,我預計完全自動駕駛的普及率將大幅提高。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毛利潤將變得非常有吸引力,當然,在8月中旬,這一數字將達到7,000美元,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字還會增加。毛利率方面,自駕期權套餐是毛利率計算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自動駕駛的功能只是部分釋放。所以一開始自動駕駛的收入是有限的。不過,隨著這些功能的推出,我預計自駕選項套餐的購買率會大幅提高。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毛利率會非常明顯。例如,如果自駕車可選套餐的價格將在8月中旬增加到7000美元,則價格將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增加。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埃隆先是在股東大會上宣布將在2019年底完成自動駕駛功能,隨后又在推特上表示自動駕駛選項包的價格將逐月上漲,暗示自動駕駛將重構車輛的價值。那些購買了自駕選裝包的用戶,在自駕功能的推送下,將實現車輛價值的翻倍增長。

這一切的前提是基于特斯拉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自動駕駛。美國西部時間7月24日,特斯拉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在隨后的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首席財務官扎克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回答了分析師的提問。特斯拉聯合創始人& CTO JB Straubel也參加了財報電話會議,這是他最后一次參加特斯拉財報會議。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在2018年5月3日的特斯拉Q1財報會議上,埃隆在連續幾次拒絕分析師提問后突然離開,讓其他高管和分析師面面相覷。這是特斯拉和華爾街將公開面對的為數不多的公關災難之一。在今天的財報會議上,特斯拉管理層自始至終與分析師保持友好溝通。然而,特斯拉的長期思維和華爾街對短期財務報表的關注之間的分歧從未彌合,財報發布后暴跌的股價就是這種分歧的公開化。從35萬輛/年到50萬輛/年,特斯拉在財報中表示,隨著Gigafactory 3的產能攀升,預計到2020年Q2結束時,全球產能將從目前的35萬輛/年增長到50萬輛/年,同比增長42.8%。

圖片來自Waters海外首個超級工廠Giga 3,這是特斯拉未來一年的重中之重。截至6月底,特斯拉第二代Model 3生產線已經開始入駐Giga 3工廠。第二代生產線的設計更加簡化,性價比更高。設計生產能力……f生產線15萬輛/年,與前面提到的15萬輛/年的產能提升完全一致。

這里的關鍵是第二代生產線的超低單位成本。特斯拉在財報中披露,截至目前,特斯拉獲得的上海當地銀行建設貸款僅為5.1億美元。特斯拉提到,這筆貸款足以支撐一期的建設投資。為什么會有如此大規模的建筑成本降低?這里有兩條線索。2016年11月,9月,特斯拉收購德國工程自動化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埃隆曾在收購后表示,自動化對特斯拉的未來至關重要。我們的目標是制造能制造機器的機器。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自動化生產線比機器本身更重要。特斯拉花了三年時間自主研發Model 3平臺及其配套生產線,其特點是支持跨區域、跨車型的快速高效復制。在Q1 2019年財報中,特斯拉提到,Giga 3的Model 3生產線(跨區域)和Model Y生產線(跨車輛)將首次受益于這一平臺投資項目。

在Q1電話會議上,埃隆強調,第二代生產線的單位成本將比弗里蒙特和Giga 1的第一代生產線降低50%以上。在特斯拉內部,他們的預期是第一代生產線支出的25%-50%。考慮到2018年特斯拉在第一代生產線(35萬輛/年)上花費了超過20億美元,與第二代生產線的設計指標(15萬輛/年,5億美元)相比,這個平臺投資項目的設計目標已經基本實現。為了制造汽車,特斯拉必須解決銷售汽車的問題。但埃隆堅持Model 3的產品力,需求根本不是問題。這取決于兩個關鍵因素:潛在用戶的現金儲備和承受能力。并不是消費者對Model 3沒有需求,很多需求因為買不起而被遏制了。換句話說,貴不是你的問題,而是特斯拉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本地化生產和提高現有工廠的利用率對區域市場的成本競爭力非常重要”。在考慮了本地化帶來的價格下降所帶動的需求后,Elon預測特斯拉大中華區Model 3的長期市場需求將達到5000輛/周。而放大到全球,這個數字是15000輛/周。從28 GWh/年到2018年底的2 TWh/年,特斯拉Giga 1每天生產350萬塊2170電池,年化產能23 GWh/年。特斯拉新任CTO德魯·巴格利諾(Drew Baglino)在Q2財報會議上透露,Giga 1的產能已經達到28 GWh/年。

CEO、CTO、新CTO在回答“產能增加時,電池成本預期是多少?”埃隆說:“你可能需要研究或重置如何看待Giga 3電池的整體規劃(成本)。你要在大得多的尺度上看這個問題,比如100 28 GWh/年會發生什么?我們真的要想想年產能2 TWh會怎么樣?為了實現世界能源的根本改變,真正加速可持續能源的未來,我們必須以這樣的尺度和方式思考問題,因為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如果不在TWh的尺度上思考問題,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能源革命。TWh是什么?萬億瓦特小時,萬億千瓦時。2TWh = 2000千兆瓦時.又一個超級派?在6月22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Elon和CTO JB Straubel回憶了準備Giga 1的故事。2013年初,Model S的產能剛剛開始攀升。埃隆和斯特勞貝爾做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計算。一輛車需要多少千瓦時的電池?如果未來一年賣50萬輛車,需要多少GWh的電池?埃隆和斯特勞貝爾完全被餐巾紙上簡單的數學公式驚呆了。35 GWh/年的需求規模將超過全球所有手機、筆記本電腦、電動車電池市場的總和。“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除非我們自己建立一個全新的設施。于是特斯拉選擇了內華達州,面對一片草地、巖石和灌木叢,特斯拉從零開始建造了Giga 1。如今,35 GWh/年的Giga 1初期投資已經完成,Ta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電池工廠。

“五個PPT,投資人的錢,執行,我們建立了Giga 1。今天,特斯拉開始思考2 TWh的規模。顯然,這是覆蓋了未來十年汽車業務和能源業務的電池需求后的新問題。特斯拉開始將視野從美國擴展到全球,來解決這個新問題,而Giga 3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如何看待Model 3 2016年3月31日,特斯拉發布Model 3。我們如何看待這種話題和熱度都很高的模式?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扎克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發表了評論。三年前,特斯拉發布了Model 3。兩年前,特斯拉Model 3投產。一年前,特斯拉驗證了Model 3的爬坡能力。2019年至今,特斯拉以更高的速度實現了全球物流和交付。最重要的是,特斯拉證明了對新產品的巨大需求,因為Q2的絕大多數訂單來自非積壓用戶。這里的背景是,特斯拉在Q2交付了77,550輛Model 3s,同比增長320%。

到目前為止,特斯拉的新訂單已經超過了Q2同期的水平,這意味著積壓訂單繼續增加。Elon在財報會議上表示,第三季度的需求將超過Q2,到目前為止,訂單增長率有所改善。如前所述,對于長期的全球需求,埃隆認為將穩定在15000輛/周。“我們承諾,Model 3將成為行業和特斯拉歷史上的革命性產品。從購買體積是特斯拉10倍甚至100倍的Model 3的跨國汽車巨頭的逆向拆解和成本分析來看,Ta對行業的影響足夠大;對于特斯拉本身來說,Model 3永遠改變了特斯拉。除了產品本身,一個銷量7萬輛/級的豪華車公司,在過去三年里成長為35萬輛/年的品牌。如果2017年8月投產,特斯拉用了兩年時間完成了500%的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銷售、運營、服務和財務管理的擴張。正如特斯拉首席財務官扎克里·柯克霍恩(Zachary Kirkhorn)所說,“特斯拉的發展如此之快,以至于我們需要重新設計流程和系統,以在新的體量基礎上實現系統效率的最大化。自動駕駛的使命早在2016年Model 3發布時,埃隆就公開表示,這款車的長期毛利率為25%。到Q2結束時,特斯拉已經售出超過27萬輛Model 3s,但曾經接近25%的毛利率在最近兩個季度與25%越來越遠。對于特斯拉在毛利率壓力下繼續降價的質疑,Elon做了深入的解答。毛利點上,全自駕車是毛利計算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完全自動駕駛的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全自動駕駛期權的收益確認一開始是有限的。但隨著這些功能的推出,我預計完全自動駕駛的普及率將大幅提高。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毛利潤將變得非常有吸引力,當然,在8月中旬,這一數字將達到7,000美元,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數字還會增加。毛利率方面,自駕期權套餐是毛利率計算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自動駕駛的功能只是部分釋放。所以一開始自動駕駛的收入是有限的。不過,隨著這些功能的推出,我預計自駕選項套餐的購買率會大幅提高。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毛利率會非常明顯。例如,如果自駕車可選套餐的價格將在8月中旬增加到7000美元,則價格將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續增加。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埃隆先是在股東大會上宣布將在2019年底完成自動駕駛功能,隨后又在推特上表示自動駕駛選項包的價格將逐月上漲,暗示自動駕駛將重構車輛的價值。那些購買了自駕選裝包的用戶,在自駕功能的推送下,將實現車輛價值的翻倍增長。

這一切的前提是基于特斯拉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自動駕駛。2016年10月,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選項包;2017年底,埃隆公開宣布,特斯拉將在2018年底實現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這種長期的營銷&承諾跳票,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巨大技術挑戰,已經讓用戶不再相信特斯拉Autopilot的短期商業化。
4
當埃隆再一次制定商業化時間表的時候,沒有人關注t a。但這次埃隆顯然是認真的。除去《特斯拉Autopilot正在改變世界》中提到的諸多細節,特斯拉主動降低整車毛利率,賦予Autopilot更高的毛利率貢獻使命,已經說明了一切。我們來回顧一下這篇文章。在第一部分中,華爾街關注特斯拉如何看待Q2在中國市場的低迷需求。特斯拉管理層給出了激進的產能增長計劃,以及5000輛/周的長期需求答案。第二節華爾街關注的是產能增長后電池成本的預期,特斯拉管理層給出了2 TWh的思考方法,是目前產能規模的100倍。第三節,華爾街在經歷了Q2的顯著增長后,關注第三季度的需求,特斯拉管理層給出了企業規模的翻倍增長和全球15000輛的長期預期。第四節華爾街對特斯拉毛利率下滑的擔憂,特斯拉管理層對仍在開發中的Autopilot自動駕駛可選套餐給予了巨大的潛力。華爾街想知道特斯拉下個季度會怎么樣。特斯拉的回答從一年開始,十年后。特斯拉與華爾街的對話越來越碎片化,關注季度財務報表的價值取向與倡導長期思維、關注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收益思維之間的沖突變得不可調和。我從根本上相信,當每個人都專注于執行時,當我們能夠始終專注于我們的長期愿景時,當沒有人為了獲取不當利益而損害我們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時,我們處于最佳狀態。這將是特斯拉這個具有長遠和前瞻性眼光的公司的正確選擇。2018年8月7日,埃隆在博客《特斯拉私有化》中寫下了這些。兩周后,特斯拉私有化失敗。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對抗將繼續下去。然而,無論對抗多么激烈,股價暴跌,特斯拉都無法停止前進的腳步。2016年10月,特斯拉推出自動駕駛選項包;2017年底,埃隆公開宣布,特斯拉將在2018年底實現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這種長期的營銷&承諾跳票,以及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的巨大技術挑戰,已經讓用戶不再相信特斯拉Autopilot的短期商業化。
4
當埃隆再一次制定商業化時間表的時候,沒有人關注t a。但這次埃隆顯然是認真的。除去《特斯拉Autopilot正在改變世界》中提到的諸多細節,特斯拉主動降低整車毛利率,賦予Autopilot更高的毛利率貢獻使命,已經說明了一切。我們來回顧一下這篇文章。在第一部分中,華爾街關注特斯拉如何看待Q2在中國市場的低迷需求。特斯拉管理層給出了激進的產能增長計劃,以及5000輛/周的長期需求答案。第二節華爾街關注的是產能增長后電池成本的預期,特斯拉管理層給出了2 TWh的思考方法,是目前產能規模的100倍。第三節,華爾街在經歷了Q2的顯著增長后,關注第三季度的需求,特斯拉管理層給出了企業規模的翻倍增長和全球15000輛的長期預期。第四節華爾街對特斯拉毛利率下滑的擔憂,特斯拉管理層對仍在開發中的Autopilot自動駕駛可選套餐給予了巨大的潛力。華爾街想知道特斯拉下個季度會怎么樣。特斯拉的回答從一年開始,十年后。特斯拉與華爾街的對話越來越碎片化,關注季度財務報表的價值取向與倡導長期思維、關注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收益思維之間的沖突變得不可調和。我從根本上相信,當每個人都專注于執行時,當我們能夠始終專注于我們的長期愿景時,當沒有人為了獲取不當利益而損害我們正在努力實現的目標時,我們處于最佳狀態。這將是特斯拉這個具有長遠和前瞻性眼光的公司的正確選擇。2018年8月7日,埃隆在博客《特斯拉私有化》中寫下了這些。兩周后,特斯拉私有化失敗。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對抗將繼續下去。然而,無論對抗多么激烈,股價暴跌,特斯拉都無法停止前進的腳步。
Lyft的自駕車發展到了第三代,其5級的自駕車隊已經累積了數萬公里的行駛路程,而車上搭載的先進感測裝置,包括超高動態攝影機,能在行駛的過程收集清晰的道路資料,Lyft提到,
1900/1/1 0:00:007月25日,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對外發布了它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
1900/1/1 0:00:007月29日,蔚來001號員工、“Nomi之父”李泰德在蔚來APP上“例行”發表了一篇文章。也就是說,蔚來又要FOTA了。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HellaGutmannSolutions公司官網)據外媒報道,隨著網聯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數據安全性的擔憂也在不斷增加。
1900/1/1 0:00:007月24日,據美國電動汽車新聞網站Electrek報道,印尼官員透露說,特斯拉、寧德時代(CATL)和LG化學考慮在印尼建設電池廠。
1900/1/1 0:00:00日前,特斯拉發布了一款專利應用,可利用面向座艙內部的Model3車載攝像頭來為車內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在特斯拉的感知設備中,攝像頭仍占據主導地位。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