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測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大數據中心)的一則通知引起了業界的關注。通知原文如下:為確保企業與“國家追溯管理平臺”數據聯調對接工作順利完成,“國家溯源管理平臺”接口聯調會議定于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在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測管理中心第六會議室(海淀區西三環甲2號,國防科技園5號樓2樓)舉行。注:由于會議室容量有限,本次會議的人數控制在30人以內。以登記順序為準。請報名參加有意愿的單位。此外,“國家溯源管理平臺”接口聯調交流會將不定期開展,請及時關注通知。顯然,根據上述通知,將國內已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快速接入管理平臺,通過及時監測已上牌新能源汽車的數據,準確掌握車輛運行信息和零部件數據,已成為本次會議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以便為下一次補貼清算提供依據。然而,對于大多數汽車公司和相關數據訪問單位來說,本次會議的中心思想尚未得到進一步解讀。作為國家指定的新能源汽車數據監測平臺,大數據中心將在未來幾天逐步承擔過去補貼清算和下一次新能源汽車補貼審批的責任。
貿易問題導致補貼停止?不可能!
就在昨天,網上流傳的一份稿件將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尚未發布的消息與中美貿易談判聯系起來,引發了行業輿論對新能源汽車補助問題的持續關注。事實上,在這份稿件發布的前一周,春節假期剛過,電車交流團隊就立即收到了多家公司的咨詢,大家都非常關心補貼政策的發布時間。據有軌電車報道,接下來的一周,以宇通客車為首的商用車企業,以及以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為首的乘用車企業均表示,暫時不會關注補貼政策問題,盡量“搶單”。由于沒有關于2019年補貼政策何時發布的通知,不同部委也尚未就補貼標準和補貼清算機制達成最終共識,因此將補貼政策問題定性為中美貿易問題顯然不符合事實。不過,對于之前已經推廣完成的新能源汽車,工信部已經開始重點整改。春節前后,《第316號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17號道路機動汽車生產企業及其產品公告》相繼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9號《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實施,以及本文開頭提到的監控平臺準入要求,給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打上了“緊箍咒”。2019年,中央政府只給出了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預算。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官方數據,2017年仍有近68萬輛新能源汽車和2018年近90萬輛新能量汽車尚未申報和清算。基于這一數據可以預測,如果按照2017-2018年的補貼缺口在2019年進行清算工作,2019年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將推遲到2020年。因此,工信部發布的各項政策無疑說明了一個事實,即政府將不遺余力地避免在2019年補貼中對劣質甚至歷史車輛進行非法補貼,而一些不符合約定標準的推廣車輛將在電車交易所看來,2019年后補貼清算的批準將根據相應車輛的實際運營效果來確定。目前,從車型的實際運營數據來看,有三個清算限額標準需要批準:達到10000-20000公里里程標準的時限(2年)早在2016年12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非私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要累計。隨著2018年補貼政策的發布(財建〔2018〕18號),里程要求終于降至2萬公里。但隨著2020年后補貼取消時間點的臨近,2019年將增加“兩年內完成2萬公里運營里程”的時間要求。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不達標和非正常運行的車輛幾乎不可能獲得補貼。2.申報清算補貼的車輛尺寸要求為降低清算和核查的成本和工作量,2019年將出臺申報清算補貼車輛尺寸要求。具體來看,乘用車超過1萬輛,乘用車2000多輛,特種車2000多輛。從這個角度來看,很明顯,達不到推廣規模的車企基本上錯過了補貼清算。3.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汽車公司被取消補貼資格。有目共睹的是,2018年,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密集出現,工信部也在去年9月開展了乘用車、乘用車、貨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具體情況請查明問題,直接補上!
工信部對新能源乘用車和物流車的安全隱患進行專項調查,這一安全監管思路也體現在2019年補貼政策的新規定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車企將取消補貼資格,甚至收回已發放的補貼資金。基于上述政策背景和現狀,如何界定新能源汽車在補貼清算過程中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據有軌電車介紹,早在2016年就已經進行了這一布局。2016年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有關單位在中國科技館舉行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宣傳會。時任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曲國春強調,要建立健全國家、地方、企業三級監控平臺監管體系。目前,這一監督體系已經完善。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該平臺累計新能源汽車156.25萬輛,其中乘用車占總準入的75.8%,乘用車占12.6%,特種車占11.6%。未來,車企如果要申請國家補貼,必須通過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測平臺檢測的實際數據才能申報;另一方面,隨著補貼的逐步退坡和向運營端轉移,監測中心還將對未來保持新能源汽車運營效果和給予運營補貼的相關問題進行第三方認證。同時,隨著財政補貼資金提取時間的逐步臨近,一些已經推廣達標的車型也將無處可尋。昨晚,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測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大數據中心)的一則通知引起了業界的關注。通知原文如下:為確保企業與“國家追溯管理平臺”數據聯調對接工作順利完成,“國家溯源管理平臺”接口聯調會議定于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在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測管理中心第六會議室(海淀區西三環甲2號,國防科技園5號樓2樓)舉行。注:由于會議室容量有限,本次會議的人數控制在30人以內。以登記順序為準。請報名參加有意愿的單位。此外,“國家溯源管理平臺”接口聯調交流會將不定期開展,請及時關注通知。顯然,根據上述通知,將國內已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快速接入管理平臺,通過及時監測已上牌新能源汽車的數據,準確掌握車輛運行信息和零部件數據,已成為本次會議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以便為下一次補貼清算提供依據。然而,對于大多數汽車公司和相關數據訪問單位來說,本次會議的中心思想尚未得到進一步解讀。作為國家指定的新能源汽車數據監測平臺,大數據中心將在未來幾天逐步承擔過去補貼清算和下一次新能源汽車補貼審批的責任。
貿易問題導致補貼停止?不可能!
就在昨天,網上流傳的一份稿件將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尚未發布的消息與中美貿易談判聯系起來,引發了行業輿論對新能源汽車補助問題的持續關注。事實上,在這份稿件發布的前一周,春節假期剛過,電車交流團隊就立即收到了多家公司的咨詢,大家都非常關心補貼政策的發布時間。據有軌電車報道,接下來的一周,以宇通客車為首的商用車企業,以及以吉利汽車、長安汽車為首的乘用車企業均表示,暫時不會關注補貼政策問題,盡量“搶單”。由于沒有關于2019年補貼政策何時發布的通知,不同部委也尚未就補貼標準和補貼清算機制達成最終共識,因此將補貼政策問題定性為中美貿易問題顯然不符合事實。不過,對于之前已經推廣完成的新能源汽車,工信部已經開始重點整改。春節前后,《第316號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17號道路機動汽車生產企業及其產品公告》相繼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39號《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實施,以及本文開頭提到的監控平臺準入要求,給新能源汽車補貼清算打上了“緊箍咒”。2019年,中央政府只給出了1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預算。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官方數據,2017年仍有近68萬輛新能源汽車和2018年近90萬輛新能量汽車尚未申報和清算。基于這一數據可以預測,如果按照2017-2018年的補貼缺口在2019年進行清算工作,2019年上牌的新能源汽車將推遲到2020年。因此,工信部發布的各項政策無疑說明了一個事實,即政府將不遺余力地避免在2019年補貼中對劣質甚至歷史車輛進行非法補貼,而一些不符合約定標準的推廣車輛將在電車交易所看來,2019年后補貼清算的批準將根據相應車輛的實際運營效果來確定。目前,從車型的實際運營數據來看,有三個清算限額標準需要批準:達到10000-20000公里里程標準的時限(2年)早在2016年12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要求非私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要累計。隨著2018年補貼政策的發布(財建〔2018〕18號),里程要求終于降至2萬公里。但隨著2020年后補貼取消時間點的臨近,2019年將增加“兩年內完成2萬公里運營里程”的時間要求。這也意味著,如果沒有切實可行的措施,不達標和非正常運行的車輛幾乎不可能獲得補貼。2.申報清算補貼的車輛尺寸要求為降低清算和核查的成本和工作量,2019年將出臺申報清算補貼車輛尺寸要求。具體來看,乘用車超過1萬輛,乘用車2000多輛,特種車2000多輛。從這個角度來看,很明顯,達不到推廣規模的車企基本上錯過了補貼清算。3.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汽車公司被取消補貼資格。有目共睹的是,2018年,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密集出現,工信部也在去年9月開展了乘用車、乘用車、貨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具體情況請查明問題,直接補上!
工信部對新能源乘用車和物流車的安全隱患進行專項調查,這一安全監管思路也體現在2019年補貼政策的新規定中。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車企將取消補貼資格,甚至收回已發放的補貼資金。基于上述政策背景和現狀,如何界定新能源汽車在補貼清算過程中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據有軌電車介紹,早在2016年就已經進行了這一布局。2016年11月2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有關單位在中國科技館舉行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宣傳會。時任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曲國春強調,要建立健全國家、地方、企業三級監控平臺監管體系。目前,這一監督體系已經完善。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該平臺累計新能源汽車156.25萬輛,其中乘用車占總準入的75.8%,乘用車占12.6%,特種車占11.6%。未來,車企如果要申請國家補貼,必須通過國家新能源汽車監測平臺檢測的實際數據才能申報;另一方面,隨著補貼的逐步退坡和向運營端轉移,監測中心還將對未來保持新能源汽車運營效果和給予運營補貼的相關問題進行第三方認證。同時,隨著財政補貼資金提取時間的逐步臨近,一些已經推廣達標的車型也將無處可尋。
標簽:
日前,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北汽藍谷發布公告,公告稱北汽新能源近日已收到北京財政局轉撥支付的國家2016年、2017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中央補助資金10535700萬元(10
1900/1/1 0:00:00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2019年或許有兩個壞消息,一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或將繼續大幅退坡,二是新能源汽車積分也將在今年開始核算。
1900/1/1 0:00:00昨晚,一則來自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大數據中心)的通知引發了行業的關注。
1900/1/1 0:00:00據汽車媒體HybridCarscom2月20日報道,本田最近在瑞士和歐盟提交了名為Hondae的商標申請,此舉被認為是本田全面進軍電動化汽車領域的征兆。
1900/1/1 0:00:00據《日本經濟新聞》2月21日報道,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將在英國成立設計中心,起用曾任職于捷豹路虎JLR和阿斯頓馬丁的著名設計師,5年內把設計師團隊擴大至100人。
1900/1/1 0:00:00據英國路透社2月20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在致員工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未來兩周將在公司內部推出Model3租賃業務,進而刺激需求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