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突破。在產銷量不斷攀升的同時,動力電池、電機控制器和智能駕駛技術也取得了一些突破。12月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媒體吹風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強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歐陽明結合“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總結和介紹。● 動力電池:中國企業開始走向國際。根據計劃,中國動力電池的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300Wh/kg的能量密度,從而與燃油車競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高鎳三元正極和硅碳負極電池的比能已達到304Wh/kg,明年將實現產業化,產品將投放市場。在大功率動力電池方面,夢谷力研發的高比功率長壽命電池技術指標優于國內外現有產品,滿足插電式客車的需求。與世界現狀相比,中國動力電池在比能方面略有優勢,循環性能與國外相當。現在,中國的電池已經大規模走向國際。除了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孚能還獲得了梅賽德斯-奔馳的訂單,這充分表明中國電池在工業化方面具有優勢。
● 驅動電機:突破控制器的核心技術。電機控制器價格昂貴,大部分核心器件IGBT都是進口的,比如英飛凌的產品。今年這個州有了很大的改善。2018年,約40%的IGBT來自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因此IGBT這一關鍵核心器件已經被攻克。此外,碳化硅將很快取代IGBT。碳化硅是一種更先進的功率電子芯片作為控制器,可以實現高頻率、高效率和非常小的體積。體積功率密度可以達到每升100千瓦,比現在低約70%或80%。中國也開發了自己的控制器,中國已經有四五個團隊在進行工業化。
特斯拉Model3使用的控制器是碳化硅,比亞迪也宣布將在2023年全方位被碳化硅取代。預計到2025年,IGBT將在各個方向上被碳化硅所取代。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駕駛效率將提高幾個百分點,第二音量將減少70%至80%。使用碳化硅控制器可以通過大幅提高電機的速度來提高電機的比功率。電機轉速不能太高,因為控制器的開關頻率過高后會上升,類損耗相對較大,電機效率下降。碳化硅具有高頻損耗低的優點,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電機的比功率。目前,國內電機轉速已達到15000轉/分,正在努力實現20000轉/分。根據美國能源部2025年的目標,電機的功率密度為50 kW/L,碳化硅控制器為100 kW/L,100 kW的電機和控制器最多可加3升。當然,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匹配高速電機的大速比減速器,這是中國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整車:與國外相比,在功耗方面存在差距。傳統12米公交車的整備質量約為11噸。電動化后,由于電池重量的增加,整車將近13噸。最近,出現了一個重大突破。整備質量降至9噸,比原來的13噸減少了4噸,比柴油公交車輕了2噸。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另一個是冬天的供暖問題。尤其是在東北部,零下30度限制了純電動汽車的銷售。現在,通過采用熱泵空調技術,如上汽集團,熱泵空調已被用于最新的產品中,這可以減少電加熱l……
s從30%到只有10%,并確保車外溫度為零下20度,車內溫度達到20度。
“上汽榮威MARVEL X純電動汽車”與國內外純電動汽車相比,國內30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巡航續航里程達到81%,140Wh/kg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成為主流產品。但問題是,百公里耗電量仍然偏高,與國外10度以上的先進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降低功耗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燃料電池:產業鏈還不夠完善。燃料電池的戰略性質不僅體現在汽車上,也體現在能源革命的前沿技術上。它不僅用于汽車,還可用于商用車、火車、船舶、軍艦和各地的發電。此外,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儲存能源的最佳方式是將其轉化為氫氣,并通過天然氣管道運輸,這是其戰略意義。從車載的角度來看,燃料電池的一個核心問題和永恒主題是降低鉑負載。運油車也使用催化劑,最高標準約為0.1克/千瓦的鉑載體,燃料電池也是這一目標。美國能源部的目標是每千瓦0.1克,已經在生產產品的豐田燃料電池系統是每千瓦0.2克,而中國正在生產的燃料電池可能處于這個水平。
“豐田Miri燃料電池汽車”但目前我國燃料電池產業鏈還不夠完善,技術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例如,膜電極在國內的份額約為30%至40%,仍需進一步突破。此外,高速空氣壓縮機和儲氫瓶的成本也應該大大降低。除了自主研發,我們還應該把全球產業鏈吸引到中國。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都已開始在燃料電池領域發力。● 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具有優勢。人們普遍認為,中國的混合動力技術很差,無法與外國相比。但事實上,中國在混合動力方面更有優勢,即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里程超過50公里,未來70公里,最終90公里。因為中國的汽車通常在城市里行駛,有50-70公里的純電力,基本上不使用石油,節省了80%的石油。另一個是成本。除了可以節省80%的石油外,它還可以平衡部分成本。現在中國有一項新技術,只使用一臺電機而不是兩臺電機來制造并聯混合動力。國外的混合動力是兩個電機,比如普銳斯,它是一個雙電機,在中國使用一個電機和一個控制器。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單離合器現在可以滿足要求,與國外的雙電機雙離合器系統相比節省了8.9萬元。有了這8.9萬塊,電池的容量可以提高10度,達到與國外先進混合動力相當的成本。● 智能化:從狂熱到理性回歸,智能技術正在持續升溫,但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一些回調,因此智能技術正在經歷一個理性回歸的過程。進展是,國產輔助駕駛系統已經開始量產,主要是恒潤科技,總銷量已經達到5萬多臺。此外,激光雷達是智能駕駛的核心和最昂貴的技術,例如百度使用的激光雷達,價格為6萬美元。激光雷達過去是機械的,但現在已經變成了固態。中國有一家公司叫沃賽科技,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目前,黑森科技的激光雷達技術包括來自中國、美國和德國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在美國擁有開放道路駕駛執照的60家高科技公司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司是黑森科技付費客戶。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歐陽明”最后,歐陽姆……
g Gao總結道,有五個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首先,純電動汽車的功耗應該進一步降低,混合動力發動機的能效應該進一步提高。第二,包括膜電極、空氣壓縮機和氫瓶在內的燃料電池深層次核心裝置需要進一步突破。第三,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要不斷突破,隨著比能量的提高,要有更先進的安全技術來保證。最近,中國在固態電池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我們應該繼續向前推進。第四,集成電力驅動系統的減速器和高減速比的減速器是發展的必要條件。第五,智能化所需的核心芯片,特別是計算芯片,需要進一步突破,并在芯片上繼續努力。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離不開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突破。在產銷量不斷攀升的同時,動力電池、電機控制器和智能駕駛技術也取得了一些突破。12月16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媒體吹風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強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歐陽明結合“十三五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對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現狀進行了總結和介紹。● 動力電池:中國企業開始走向國際。根據計劃,中國動力電池的目標是到2020年達到300Wh/kg的能量密度,從而與燃油車競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高鎳三元正極和硅碳負極電池的比能已達到304Wh/kg,明年將實現產業化,產品將投放市場。在大功率動力電池方面,夢谷力研發的高比功率長壽命電池技術指標優于國內外現有產品,滿足插電式客車的需求。與世界現狀相比,中國動力電池在比能方面略有優勢,循環性能與國外相當。現在,中國的電池已經大規模走向國際。除了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孚能還獲得了梅賽德斯-奔馳的訂單,這充分表明中國電池在工業化方面具有優勢。
● 驅動電機:突破控制器的核心技術。電機控制器價格昂貴,大部分核心器件IGBT都是進口的,比如英飛凌的產品。今年這個州有了很大的改善。2018年,約40%的IGBT來自比亞迪等中國企業,因此IGBT這一關鍵核心器件已經被攻克。此外,碳化硅將很快取代IGBT。碳化硅是一種更先進的功率電子芯片作為控制器,可以實現高頻率、高效率和非常小的體積。體積功率密度可以達到每升100千瓦,比現在低約70%或80%。中國也開發了自己的控制器,中國已經有四五個團隊在進行工業化。
特斯拉Model3使用的控制器是碳化硅,比亞迪也宣布將在2023年全方位被碳化硅取代。預計到2025年,IGBT將在各個方向上被碳化硅所取代。這樣做的一個好處是,駕駛效率將提高幾個百分點,第二音量將減少70%至80%。使用碳化硅控制器可以通過大幅提高電機的速度來提高電機的比功率。電機轉速不能太高,因為控制器的開關頻率過高后會上升,類損耗相對較大,電機效率下降。碳化硅具有高頻損耗低的優點,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電機的比功率。目前,國內電機轉速已達到15000轉/分,正在努力實現20000轉/分。根據美國能源部2025年的目標,電機的功率密度為50kW/L,碳化硅控制器為100kW/L,100kW電機和控制器……
er最多可以加3升。當然,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匹配高速電機的大速比減速器,這是中國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 整車:與國外相比,在功耗方面存在差距。傳統12米公交車的整備質量約為11噸。電動化后,由于電池重量的增加,整車將近13噸。最近,出現了一個重大突破。整備質量降至9噸,比原來的13噸減少了4噸,比柴油公交車輕了2噸。這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進步。另一個是冬天的供暖問題。尤其是在東北部,零下30度限制了純電動汽車的銷售。現在,通過采用熱泵空調技術,如上汽集團,熱泵空調已被用于最新產品中,可以將電加熱損失從30%降低到僅10%,并確保車外溫度為20度,車內溫度達到20度。
“上汽榮威MARVEL X純電動汽車”與國內外純電動汽車相比,國內300公里以上的純電動巡航續航里程達到81%,140Wh/kg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成為主流產品。但問題是,百公里耗電量仍然偏高,與國外10度以上的先進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降低功耗是一個永恒的主題。● 燃料電池:產業鏈還不夠完善。燃料電池的戰略性質不僅體現在汽車上,也體現在能源革命的前沿技術上。它不僅用于汽車,還可用于商用車、火車、船舶、軍艦和各地的發電。此外,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儲存能源的最佳方式是將其轉化為氫氣,并通過天然氣管道運輸,這是其戰略意義。從車載的角度來看,燃料電池的一個核心問題和永恒主題是降低鉑負載。運油車也使用催化劑,最高標準約為0.1克/千瓦的鉑載體,燃料電池也是這一目標。美國能源部的目標是每千瓦0.1克,已經在生產產品的豐田燃料電池系統是每千瓦0.2克,而中國正在生產的燃料電池可能處于這個水平。
“豐田Miri燃料電池汽車”但目前我國燃料電池產業鏈還不夠完善,技術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例如,膜電極在國內的份額約為30%至40%,仍需進一步突破。此外,高速空氣壓縮機和儲氫瓶的成本也應該大大降低。除了自主研發,我們還應該把全球產業鏈吸引到中國。一汽集團和東風集團都已開始在燃料電池領域發力。● 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具有優勢。人們普遍認為,中國的混合動力技術很差,無法與外國相比。但事實上,中國在混合動力方面更有優勢,即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里程超過50公里,未來70公里,最終90公里。因為中國的汽車通常在城市里行駛,有50-70公里的純電力,基本上不使用石油,節省了80%的石油。另一個是成本。除了可以節省80%的石油外,它還可以平衡部分成本。現在中國有一項新技術,只使用一臺電機而不是兩臺電機來制造并聯混合動力。國外的混合動力是兩個電機,比如普銳斯,它是一個雙電機,在中國使用一個電機和一個控制器。此外,插電式混合動力單離合器現在可以滿足要求,與國外的雙電機雙離合器系統相比節省了8.9萬元。有了這8.9萬塊,電池的容量可以提高10度,達到與國外先進混合動力相當的成本。● 智能化:從狂熱到理性回歸,智能技術正在持續升溫,但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一些回調,因此智能技術正在經歷一個理性回歸的過程。進展是,國產輔助駕駛系統已經開始量產,主要是恒潤Technolo……
,總銷量已達5萬多臺。此外,激光雷達是智能駕駛的核心和最昂貴的技術,例如百度使用的激光雷達,價格為6萬美元。激光雷達過去是機械的,但現在已經變成了固態。中國有一家公司叫沃賽科技,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目前,黑森科技的激光雷達技術包括來自中國、美國和德國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在美國擁有開放道路駕駛執照的60家高科技公司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司是黑森科技付費客戶。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高歐陽明”最后,高歐陽明總結道,有五個方面需要進一步提高:首先,純電動汽車的功耗應該進一步降低,混合動力發動機的能效應該進一步提高。第二,包括膜電極、空氣壓縮機和氫瓶在內的燃料電池深層次核心裝置需要進一步突破。第三,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要不斷突破,隨著比能量的提高,要有更先進的安全技術來保證。最近,中國在固態電池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我們應該繼續向前推進。第四,集成電力驅動系統的減速器和高減速比的減速器是發展的必要條件。第五,智能化所需的核心芯片,特別是計算芯片,需要進一步突破,并在芯片上繼續努力。
12月16日晚,國家會議中心大宴會廳A,2018中國綠色汽車年度評選頒獎盛典在此舉行。頒到最后一個獎時,主持人把GNEV大會主席、第一電動網創始人龐義成請上了臺。
1900/1/1 0:00:0012月16日,第九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9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盛大開幕,經過一個月的專業評選及網友投票“2018中國綠色汽車年度評選”于今日正式揭曉。
1900/1/1 0:00:00據美國彭博社報道,寶馬和保時捷聯合推出了一款充電樁,可在三分鐘內為電動汽車提供足夠的動力驅動,支持其行駛62英里約100公里。該充電樁趕超了特斯拉的超級充電樁,使充電更便捷。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奧迪將攜全新款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亮相,為用戶提供劇場版體驗。該款車型的設計理念與其母公司大眾一致,定位互聯及自動駕駛車輛,使乘客能夠全面體驗車載娛樂功能。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12月16日,現代摩比斯公司(HyundiMobis)宣布,其將在2019年1月于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展示與未來汽車相關技術,
1900/1/1 0:00:00工信部消息,根據《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57號)及《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經組織申報、專家評審及現場核實等程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