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年三季度末,各家公司三季度財報相繼發布,動力電池行業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國內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第一,比亞迪、國軒高新、欣旺達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上升;經過市場的激烈洗牌,在這一年中,許多動力電池公司逐漸被市場淘汰。動力電池行業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019年行業業績將如何發展?讓我們仔細看看。
1分鐘閱讀全文:1。行業領導者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季度業績直線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一倍多。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銷售季的到來,其產銷量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大幅提升。2.比亞迪不再局限于自產自銷的生產經營模式。為了重回裝機容量第一的寶座,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公司開始對外開放動力電池業務,但裝機容量落后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3、國軒高新第三季度財報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作為一家大型動力電池制造商,它也受到了補貼政策的影響,利潤率受到擠壓。4、欣旺達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5.03%,但公司公開表示盈利能力未達預期,對明年電池能量密度的相關規定有些擔憂。5、堅瑞沃能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487.28%。面對行業的洗牌和債務危機,許多銀行賬戶被凍結,迅速恢復生產是公司的首要任務。●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匆忙飆升至11月,各大汽車公司及相關行業紛紛公布第三季度利潤。與許多公司銷售額下降和利潤損失的慘淡表現不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第三季度的業績尤其令人興奮。第三季度利潤飆升至約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今年第二季度,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凈利潤僅為4.28億元,上半年的非凈利潤僅6.97億元。通過簡單的數字比較,我們可以看到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市值突飛猛進,而且利潤豐厚。公司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動力電池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和有效的成本控制。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加大了市場開發力度。最新數據顯示,9月動力電池裝機量發布后,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達到42.4%,占據冠軍位置。同時,企業費用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收入中的比例也有所下降,這對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業績增長有很大貢獻。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貨量遙遙領先”中國汽車協會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1萬輛,同比增長54.8%;
1-9月,累計銷量72.1萬輛,同比增長81.1%。金九銀十,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旺季也已經到來。作為行業領先企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漸開始聚集,其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凸顯。此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分別與寶馬集團和戴姆勒集團簽訂了合同,成為這兩家汽車巨頭的鋰電池供應商之一。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寶馬簽約”輝煌業績的背后,也隱藏著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翻看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季度財報可以發現,公司IPO資金帶來的資金流占比較大。目前,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變化很大,主要是因為短期內聚集了大量投機資金。一旦主要資金盈利后離場,市值將嚴重縮水至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7月股價連續三天下跌的背后,就像一顆埋了很長時間的定時炸彈,僅僅依靠好消息的刺激來度過動蕩時期是遠遠不夠的。● 在比亞迪在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排名第二之前,動力電池行業的領先地位屬于比亞迪。作為一家汽車制造商,比亞迪一直采用自產自銷的生產經營模式,并將供應鏈掌握在自己手中。無論是質量控制還是產品適應性,都比選擇供應商更有優勢。在快速變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比亞迪不愿拘泥于一成不變的生產模式。2017年底,比亞迪表示將對外開放動力電池業務,通過自主經營提高盈利能力。一般來說,電池能量密度是平均單位體積或質量釋放的電能。電池能量密度越高,汽車的里程就越長。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量供應的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在190瓦時/千克至210瓦時/公斤之間,預計到2018年底將增至210瓦時-千克和230瓦時/kg。相比之下,比亞迪將在2018年底前量產220Wh/kg的方殼電池,兩者之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這就是為什么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一再爭奪裝機容量排名第一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比亞迪在不久的將來失去了國內第一個裝機容量呢?就整體市場情況而言,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與許多汽車制造商簽訂合同后,訂單紛至沓來。比亞迪自產自銷的生產模式整體節約了成本,但供應范圍有限。此外,新能源汽車集中爆發后,公交車市場首當其沖,公交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大幅減少。比亞迪的業務大幅減少,同期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受到的影響較小,因此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
盡管比亞迪在今年4月因新規劃重回第一,但一年后裝機容量重回第一,但是好景不長,隨后迅速被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趕超。截至今年9月,兩者之間的距離已經不小了。當然,作為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汽車業務,占比超過50%。整體來看,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比亞迪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889.81億元,同比增長20.35%;
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7億元,同比下降45.30%。受補貼政策影響,比亞迪汽車業務壓力較大。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有巨大潛力和發展前景,動力電池行業的市場競爭也在加劇。受技術路線選擇的限制,比亞迪的超車之路仍然很長。要想重回裝機容量第一的寶座,就需要從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手中追趕差距。● 國軒高新第三季度營收的增長也是動力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最近,因參股北汽新能源而引起大家關注的國軒高新,在第三季度表現稍差。第三季度,由于新能源行業的補貼政策,動力電池企業普遍增加了應收賬款和票據,國軒高新在這方面達到了67.35億元,占營收的164%。奇怪的是,第三季度,國軒高新的營業收入為14.9億元,同比增長9.73%,公司歸母凈利潤僅為1.9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0.51%。對于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國軒高科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補貼政策的改變和動力鋰電池價格的持續下跌。國軒高新2018年的經營業績預計為1.43%-13.36%。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萬元)范圍為85000-95000元。性能變化的原因如下:1。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動力2。公司今年新增產能已逐步釋放,預計2018年實際出貨量將較去年大幅增長;3、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和行業競爭的激烈,動力鋰電池產品價格有所下降。此前,國軒高新一直以碳酸鐵鋰為基礎。目前,碳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達到180Wh/kg。根據其目前的能量密度,單次充電后的巡航里程約為200公里。此外,在三元電池方面,國軒高科目前擁有2GWh三元電池產能,已于2018年6月向下游客戶交付622款單體能量密度為210Wh/kg的三元電池產品,一條4GWh三元生產線預計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投產。
“2017北汽新能源EC180領秀版”從國軒高科的發展路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能源行業的補貼政策對動力電池行業的影響很大。與此同時,鋰電池行業正在逐漸洗牌。即使是大型電池制造商的利潤率也受到了擠壓。例如,國軒高新在第三季度增加收入并不是一個案例。從動力電池系統組裝的全球市場分布來看,中國、日本和韓國表現出幾乎壟斷的優勢。與此同時,這三個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逐漸加劇。隨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快速發展階段的到來,充電基礎設施和周邊建設的逐步完善,動力電池勢必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和出線。國軒高科選擇在此時逐步拓展三元電池業務,這也是市場競爭激烈下的必然之舉。
“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全球動力電池系統組裝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 欣旺達的營收飆升,但未能達到預期。與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國軒高新的高調相比,欣旺達顯得有些平淡,前三季度的財務業績也讓欣旺達真的很生氣。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45.0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9億元,同比增長41.88%。2018年,欣旺達專注營銷,優化客戶結構,主營業務收入穩步增加,盈利能力和公司業績穩步提升。這家企業成立于1997年,是中國最早涉足電池領域的企業之一。從最初的移動電池到專業生產鋰離子電池組件,欣旺達度過了一段非常輝煌的時光。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整個手機市場逐漸向飽和方向發展,鋰電池銷量下降也成為事實。再加上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鋰電池產品的毛利潤在下降。根據中國信息通信數據,今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05億元,同比下降17%。全球智能手機增速放緩必然導致手機供應鏈制造商的市場需求壓縮,欣旺達的相關業務也將受到很大影響。事實上,早在2004年,欣旺達就開始開發用于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模塊。也正是在這一年,欣旺達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從小型手機電池到汽車動力電池,欣旺達的轉型之路雖然突兀但合情合理。擴大公司業務,提高盈利能力,應該是欣旺達一直遵循的經營原則。不僅如此,公司的生產線還延伸到了大型儲能設備領域和全國各地。
“印度新德里北方邦欣旺達諾伊達工廠”房車在接受欣旺達營銷部長李志采訪時超時。他講述了欣旺達前三季度利潤突出但沒有達到預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動力電池市場對產能的需求很大。在動力電池行業告別洗牌期后,許多小企業退出了市場,其市場份額再次被頭部企業瓜分。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收緊,汽車制造商在選擇供應商方面更加嚴格,“有價無市”成為動力電池行業的真實寫照。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銷量飆升,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符合制造商嚴格要求的供應商屈指可數。在2025年之前,中國市政府為電池企業提出的目標是實現300Wh/kg-400Wh/kg的單體能量密度。為了達到國家相關標準,最好持有大量訂單并推遲生產,車輛制造商不能選擇與供應商進一步合作。隨著2018年三季度末,各家公司三季度財報相繼發布,動力電池行業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居國內動力電池裝機容量第一,比亞迪、國軒高新、欣旺達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上升;
經過市場的激烈洗牌,在這一年中,許多動力電池公司逐漸被市場淘汰。動力電池行業發生如此巨大變化的原因是什么?2019年行業業績將如何發展?讓我們仔細看看。
1分鐘閱讀全文:1。行業領導者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季度業績直線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一倍多。得益于新能源汽車行業銷售季的到來,其產銷量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大幅提升。2.比亞迪不再局限于自產自銷的生產經營模式。為了重回裝機容量第一的寶座,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公司開始對外開放動力電池業務,但裝機容量落后于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3、國軒高新第三季度財報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作為一家大型動力電池制造商,它也受到了補貼政策的影響,利潤率受到擠壓。4、欣旺達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5.03%,但公司公開表示盈利能力未達預期,對明年電池能量密度的相關規定有些擔憂。5、堅瑞沃能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降487.28%。面對行業的洗牌和債務危機,許多銀行賬戶被凍結,迅速恢復生產是公司的首要任務。●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匆忙飆升至11月,各大汽車公司及相關行業紛紛公布第三季度利潤。與許多公司銷售額下降和利潤損失的慘淡表現不同,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第三季度的業績尤其令人興奮。第三季度利潤飆升至約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今年第二季度,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凈利潤僅為4.28億元,上半年的非凈利潤僅6.97億元。通過簡單的數字比較,我們可以看到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不僅市值突飛猛進,而且利潤豐厚。公司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動力電池銷售收入的快速增長和有效的成本控制。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動力電池市場需求的增長。另一方面,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加大了市場開發力度。最新數據顯示,9月動力電池裝機量發布后,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達到42.4%,占據冠軍位置。同時,企業費用在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收入中的比例也有所下降,這對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業績增長有很大貢獻。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貨量遙遙領先”中國汽車協會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銷售數據顯示,9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1萬輛,同比增長54.8%;
1-9月,累計銷量72.1萬輛,同比增長81.1%。金九銀十,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旺季也已經到來。作為行業領先企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盈利能力逐漸開始聚集,其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凸顯。此前,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也分別與寶馬集團和戴姆勒集團簽訂了合同,成為這兩家汽車巨頭的鋰電池供應商之一。
“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寶馬簽約”輝煌業績的背后,也隱藏著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翻看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季度財報可以發現,公司IPO資金帶來的資金流占比較大。目前,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價變化很大,主要是因為短期內聚集了大量投機資金。一旦主要資金盈利后離場,市值將嚴重縮水至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7月股價連續三天下跌的背后,就像一顆埋了很長時間的定時炸彈,僅僅依靠好消息的刺激來度過動蕩時期是遠遠不夠的。● 在比亞迪在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排名第二之前,動力電池行業的領先地位屬于比亞迪。作為一家汽車制造商,比亞迪一直采用自產自銷的生產經營模式,并將供應鏈掌握在自己手中。無論是質量控制還是產品適應性,都比選擇供應商更有優勢。在快速變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比亞迪不愿拘泥于一成不變的生產模式。2017年底,比亞迪表示將對外開放動力電池業務,通過自主經營提高盈利能力。一般來說,電池能量密度是平均單位體積或質量釋放的電能。電池能量密度越高,汽車的里程就越長。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量供應的方殼電池的能量密度在190瓦時/千克至210瓦時/公斤之間,預計到2018年底將增至210瓦時-千克和230瓦時/kg。相比之下,比亞迪將在2018年底前量產220Wh/kg的方殼電池,兩者之間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這就是為什么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一再爭奪裝機容量排名第一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比亞迪在不久的將來失去了國內第一個裝機容量呢?就整體市場情況而言,當代安培技術有限公司與許多汽車制造商簽訂合同后,訂單紛至沓來。比亞迪自產自銷的生產模式整體節約了成本,但供應范圍有限。此外,新能源汽車集中爆發后,公交車市場首當其沖,公交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大幅減少。比亞迪的業務大幅減少,同期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受到的影響較小,因此兩家公司的市場份額逐漸擴大。
盡管比亞迪在今年4月因新規劃重回第一,但一年后裝機容量重回第一,但是好景不長,隨后迅速被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趕超。截至今年9月,兩者之間的距離已經不小了。當然,作為汽車制造商,比亞迪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汽車業務,占比超過50%。整體來看,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比亞迪2018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889.81億元,同比增長20.35%;
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27億元,同比下降45.30%。受補貼政策影響,比亞迪汽車業務壓力較大。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有巨大潛力和發展前景,動力電池行業的市場競爭也在加劇。受技術路線選擇的限制,比亞迪的超車之路仍然很長。要想重回裝機容量第一的寶座,就需要從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手中追趕差距。● 國軒高新第三季度營收的增長也是動力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最近,因參股北汽新能源而引起大家關注的國軒高新,在第三季度表現稍差。第三季度,由于新能源行業的補貼政策,動力電池企業普遍增加了應收賬款和票據,國軒高新在這方面達到了67.35億元,占營收的164%。奇怪的是,第三季度,國軒高新的營業收入為14.9億元,同比增長9.73%,公司歸母凈利潤僅為1.9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0.51%。對于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國軒高科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補貼政策的改變和動力鋰電池價格的持續下跌。國軒高新2018年的經營業績預計為1.43%-13.36%。2018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萬元)范圍為85000-95000元。性能變化的原因如下:1。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行業的快速發展,動力2。公司今年新增產能已逐步釋放,預計2018年實際出貨量將較去年大幅增長;3、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和行業競爭的激烈,動力鋰電池產品價格有所下降。此前,國軒高新一直以碳酸鐵鋰為基礎。目前,碳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達到180Wh/kg。根據其目前的能量密度,單次充電后的巡航里程約為200公里。此外,在三元電池方面,國軒高科目前擁有2GWh三元電池產能,已于2018年6月向下游客戶交付622款單體能量密度為210Wh/kg的三元電池產品,一條4GWh三元生產線預計將于今年第四季度投產。
“2017北汽新能源EC180領秀版”從國軒高科的發展路徑可以清楚地看到,新能源行業的補貼政策對動力電池行業的影響很大。與此同時,鋰電池行業正在逐漸洗牌。即使是大型電池制造商的利潤率也受到了擠壓。例如,國軒高新在第三季度增加收入并不是一個案例。從動力電池系統組裝的全球市場分布來看,中國、日本和韓國表現出幾乎壟斷的優勢。與此同時,這三個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逐漸加劇。隨著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快速發展階段的到來,充電基礎設施和周邊建設的逐步完善,動力電池勢必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和出線。國軒高科選擇在此時逐步拓展三元電池業務,這也是市場競爭激烈下的必然之舉。
“中國、日本和韓國在全球動力電池系統組裝市場上處于壟斷地位”● 欣旺達的營收飆升,但未能達到預期。與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國軒高新的高調相比,欣旺達顯得有些平淡,前三季度的財務業績也讓欣旺達真的很生氣。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31億元,同比增長45.0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9億元,同比增長41.88%。2018年,欣旺達專注營銷,優化客戶結構,主營業務收入穩步增加,盈利能力和公司業績穩步提升。這家企業成立于1997年,是中國最早涉足電池領域的企業之一。從最初的移動電池到專業生產鋰離子電池組件,欣旺達度過了一段非常輝煌的時光。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整個手機市場逐漸向飽和方向發展,鋰電池銷量下降也成為事實。再加上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鋰電池產品的毛利潤在下降。根據中國信息通信數據,今年1-9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05億元,同比下降17%。全球智能手機增速放緩必然導致手機供應鏈制造商的市場需求壓縮,欣旺達的相關業務也將受到很大影響。事實上,早在2004年,欣旺達就開始開發用于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模塊。也正是在這一年,欣旺達正式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從小型手機電池到汽車動力電池,欣旺達的轉型之路雖然突兀但合情合理。擴大公司業務,提高盈利能力,應該是欣旺達一直遵循的經營原則。不僅如此,公司的生產線還延伸到了大型儲能設備領域和全國各地。
“印度新德里北方邦欣旺達諾伊達工廠”房車在接受欣旺達營銷部長李志采訪時超時。他講述了欣旺達前三季度利潤突出但沒有達到預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動力電池市場對產能的需求很大。在動力電池行業告別洗牌期后,許多小企業退出了市場,其市場份額再次被頭部企業瓜分。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車行業補貼收緊,汽車制造商在選擇供應商方面更加嚴格,“有價無市”成為動力電池行業的真實寫照。一方面,新能源汽車銷量飆升,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符合制造商嚴格要求的供應商屈指可數。在2025年之前,中國市政府為電池企業提出的目標是實現300Wh/kg-400Wh/kg的單體能量密度。為了達到國家相關標準,最好持有大量訂單并推遲生產,車輛制造商不能選擇與供應商進一步合作。李志超預計,如果2019年政府對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不變,動力電池行業將迎來又一個春天。如果提高要求,可能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 堅瑞沃深陷困境,營收增長45.03%的局面,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正是處于深度開發困境的建瑞沃。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4億元,同比下降58.88%;
實現凈利潤-29.11億元,同比下降487.28%。由于債務危機,公司子公司沃特瑪鋰離子電池組的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服務業務大幅下降。更糟糕的是,堅瑞沃能的債務危機導致多個銀行賬戶被凍結,涉及金額9120.2萬元。令人驚訝的是,堅瑞沃能旗下的沃特瑪曾風光無限,長期以來是繼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之后動力電池行業的領導者。由于盲目擴張,沃特瑪的應收賬款存在付款緩慢、資金鏈緊張等不利因素,因此凈利潤未能達到公司預期。盡管健瑞沃可以反復強調,沃特瑪的主營業務在公司中占比較高,不會成為“棄兒”,但如何恢復生產仍然迫在眉睫。
8
無獨有偶,前期快速擴張的同獅科技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經營業績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在動力電池行業洗牌的寒冬中,這些企業正經歷著最嚴峻的考驗。如何盡快恢復它們的活力是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編輯表示,動力電池行業仍然充滿危機,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樣一個多事之秋,頭部企業欣欣向榮,中小企業瑟瑟發抖。面對全球電動汽車的巨大增量市場,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以確保良好的質量,達到基本的技術儲備,并隨時適應政策變化和市場要求。我相信,這樣的自救措施將使我們看到一個更健康、更繁榮的動力電池行業。李志超預計,如果2019年政府對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不變,動力電池行業將迎來又一個春天。如果提高要求,可能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 堅瑞沃深陷困境,營收增長45.03%的局面,形成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正是處于深度開發困境的建瑞沃。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5.4億元,同比下降58.88%;實現凈利潤-29.11億元,同比下降487.28%。由于債務危機,公司子公司沃特瑪鋰離子電池組的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銷售和服務業務大幅下降。更糟糕的是,堅瑞沃能的債務危機導致多個銀行賬戶被凍結,涉及金額9120.2萬元。令人驚訝的是,堅瑞沃能旗下的沃特瑪曾風光無限,長期以來是繼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之后動力電池行業的領導者。由于盲目擴張,沃特瑪的應收賬款存在付款緩慢、資金鏈緊張等不利因素,因此凈利潤未能達到公司預期。盡管健瑞沃可以反復強調,沃特瑪的主營業務在公司中占比較高,不會成為“棄兒”,但如何恢復生產仍然迫在眉睫。
8
無獨有偶,前期快速擴張的同獅科技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經營業績呈現大幅下滑的趨勢。在動力電池行業洗牌的寒冬中,這些企業正經歷著最嚴峻的考驗。如何盡快恢復它們的活力是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編輯表示,動力電池行業仍然充滿危機,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樣一個多事之秋,頭部企業欣欣向榮,中小企業瑟瑟發抖。面對全球電動汽車的巨大增量市場,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企業,以確保良好的質量,達到基本的技術儲備,并隨時適應政策變化和市場要求。我相信,這樣的自救措施將使我們看到一個更健康、更繁榮的動力電池行業。
日前,蔚來發布了IPO之后的首個季度(Q3)財務報告。作為國內第一個上市的純電動車企,蔚來也自動成為第一個扒下底褲給韭菜們看的。
1900/1/1 0:00:00日前,比亞迪官方宣布全新一代唐五座版已經正式下線,新車將于2018年“雙十一”期間開啟預售,并于同年年底正式上市。
1900/1/1 0:00:00越來越多的帶有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功能的汽車正在走進消費者中。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在這一輪技術浪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900/1/1 0:00:00在今年車市整體低迷的大環境下,新能源汽車銷量逆市上漲。數據顯示,9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售99萬輛,1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60萬輛,同比增長近1倍。
1900/1/1 0:00:00“最懂中國路況”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Rodstr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11月8日早間消息,據路透社報道,在德國《歐洲汽車周報》(Automobilwoche)舉辦的會議上,歐洲汽車行業的高管們普遍表示,汽車制造商需要在關鍵設備、5G寬帶網絡方面制定標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