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我國新能源汽車超速發展,全面爆發亟待攻克核心技術短板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在全球汽車行業,中國似乎改變了戰略,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實施了“變道超車”。事實證明,戰略的轉變是非常成功的。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了快速增長。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32.8萬輛,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2.9%和141.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達到25萬輛,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05.1%和124.7%。

與此同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宣布,將取消2018年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資本和力量涌入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更加激烈,因此洗牌不可避免。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強大融資能力和優秀產品的企業才能站穩腳跟。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支持下,正朝著工業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值得關注的是,從2015年到2017年,產銷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無疑迎來了華麗的蝶變。201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為80萬輛,不到汽車產銷的千分之一;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經過對比,不難得出結論,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比2011年增長了近100倍。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無論是產量、銷量還是增長都已成為世界第一。經過五年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基本開始成熟,與此同時,全球能源汽車的發展也開始步入快車道。各國不斷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世界著名汽車制造商也在加緊研發,開發以純電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在此基礎上,中國不斷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政策和國家標準,通過制定中國標準來實現制定全球新能源汽車標準的目標。經過四個月的政策過渡期,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在端午節前正式實施。新補貼政策的方向非常明確,規定續航里程長的新能源汽車將享受更高的補貼,而續航里程短的新能源車將面臨補貼減免甚至完全取消。隨著雙積分制的實施和新能源汽車目錄的重新出現,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逐月攀升,行業正進入健康發展的又快又長軌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5萬輛和14.3萬輛,同比增長156.9%和154.3%。根據計劃,到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將超過100萬輛,2020年將再次翻一番,達到200萬輛。這三個因素推動產銷量與日俱增,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國的優勢,也作用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的最大原因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新政策不斷推出。早在2004年,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的馬凱就批準簽署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將電動汽車、車用動力電池等新型動力的研究和產業化提上了議事日程;2006年,科技部召開了“十五”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驗收會議;

2007年頒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定》;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國務院確定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再次就《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日益增強的政策力度對中國成熟的傳統造車模式產生了沖擊。一系列旨在制造新能源汽車的新汽車公司已經成立,甚至有大量互聯網公司介入。根據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發布的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6月底,中國有200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落地,涉及投資超過1萬億元。與此同時,當我們步入新能源汽車投資2.0時代時,行業整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從最近三年資本市場的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并購規模大于直接投資。據統計,2017年鋰電池行業并購事件較多,平均每12天就有一次并購。前十大并購總額為285億元。新能源汽車投資進入2.0時代,以并購、橫向和縱向布局為主,強調產業鏈協同。可以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上中下游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充電樁和售后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變(基于消費結構、消費主體、消費區域和消費模式)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發生的深層次變化,也是該行業未來立足的基礎。然而,潛力巨大,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無懈可擊”。首先,缺乏核心技術。盡管中國的動力電池技術在不斷提高,但國內動力電池制造商尚未開發出市場上獨特的核心技術,仍然缺乏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就只能用核心技術模仿其他強者,無法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其次,專利仍然是短板,布局不夠全面。在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市場競爭中,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數據,1995年至2015年,全球共有185537件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汽車強國日本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總量的46%,具有絕對優勢。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占18%。然而,中國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車輛控制和附件,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驅動電機系統的專利申請很少,這表明中國在關鍵部件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汽車專利布局上投入較少。《2016年中國汽車工業知識產權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專利申請“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差距明顯、短板突出”。專利申請質量不高,關鍵核心技術和基礎共性技術的專利創造和儲備嚴重不足。國內大部分核心專利申請由外國企業掌握。當前,世界汽車產業已進入科技革命和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汽車產業正加快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融合。對我國來說,這是實現汽車產業由大到強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因此,我們應該繼續努力,積累和升級自己的技術,增加產品研發投入,加大專利布局力度,擺脫核心零部件需要進口的局面……

盡快從國外引進。在全球汽車行業,中國似乎改變了戰略,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實施了“變道超車”。事實證明,戰略的轉變是非常成功的。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了快速增長。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32.8萬輛,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22.9%和141.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均達到25萬輛,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05.1%和124.7%。

與此同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日前宣布,將取消2018年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資本和力量涌入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競爭更加激烈,因此洗牌不可避免。只有擁有核心技術、強大融資能力和優秀產品的企業才能站穩腳跟。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支持下,正朝著工業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值得關注的是,從2015年到2017年,產銷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無疑迎來了華麗的蝶變。201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為80萬輛,不到汽車產銷的千分之一;到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經過對比,不難得出結論,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比2011年增長了近100倍。可以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無論是產量、銷量還是增長都已成為世界第一。經過五年的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基本開始成熟,與此同時,全球能源汽車的發展也開始步入快車道。各國不斷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世界著名汽車制造商也在加緊研發,開發以純電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在此基礎上,中國不斷出臺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政策和國家標準,通過制定中國標準來實現制定全球新能源汽車標準的目標。經過四個月的政策過渡期,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在端午節前正式實施。新補貼政策的方向非常明確,規定續航里程長的新能源汽車將享受更高的補貼,而續航里程短的新能源車將面臨補貼減免甚至完全取消。隨著雙積分制的實施和新能源汽車目錄的重新出現,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逐月攀升,行業正進入健康發展的又快又長軌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15萬輛和14.3萬輛,同比增長156.9%和154.3%。根據計劃,到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將超過100萬輛,2020年將再次翻一番,達到200萬輛。這三個因素推動產銷量與日俱增,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國的優勢,也作用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的最大原因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新政策不斷推出。早在2004年,時任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的馬凱就批準簽署了《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將電動汽車、車用動力電池等新型動力的研究和產業化提上了議事日程;2006年,科技部召開了“十五”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驗收會議;

2007年頒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定》;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國務院確定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12年,國務院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

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再次就《乘用車企業平均油耗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日益增強的政策力度對中國成熟的傳統造車模式產生了沖擊。一系列旨在制造新能源汽車的新汽車公司已經成立,甚至有大量互聯網公司介入。根據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發布的數據,從2015年到2017年6月底,中國有200多個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式落地,涉及投資超過1萬億元。與此同時,當我們步入新能源汽車投資2.0時代時,行業整合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從最近三年資本市場的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并購規模大于直接投資。據統計,2017年鋰電池行業并購事件較多,平均每12天就有一次并購。前十大并購總額為285億元。新能源汽車投資進入2.0時代,以并購、橫向和縱向布局為主,強調產業鏈協同。可以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上中下游相對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充電樁和售后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轉變(基于消費結構、消費主體、消費區域和消費模式)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發生的深層次變化,也是該行業未來立足的基礎。然而,潛力巨大,但這并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無懈可擊”。首先,缺乏核心技術。盡管中國的動力電池技術在不斷提高,但國內動力電池制造商尚未開發出市場上獨特的核心技術,仍然缺乏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一個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沒有核心技術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就只能用核心技術模仿其他強者,無法成為行業的領導者。其次,專利仍然是短板,布局不夠全面。在新能源汽車的全球市場競爭中,知識產權尤其是專利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中國汽車協會發布的數據,1995年至2015年,全球共有185537件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汽車強國日本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總量的46%,具有絕對優勢。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占18%。然而,中國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車輛控制和附件,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驅動電機系統的專利申請很少,這表明中國在關鍵部件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在汽車專利布局上投入較少。《2016年中國汽車工業知識產權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專利申請“大而不強、大而不精、差距明顯、短板突出”。專利申請質量不高,關鍵核心技術和基礎共性技術的專利創造和儲備嚴重不足。國內大部分核心專利申請由外國企業掌握。當前,世界汽車產業已進入科技革命和創新發展的新時代,汽車產業正加快與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融合。對我國來說,這是實現汽車產業由大到強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因此,我們應該繼續努力,積累和升級自己的技術,增加產品研發投入,加大專利布局力度,盡快擺脫核心部件需要從國外進口的局面。

標簽: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 利國內車企應對挑戰

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版)》。

1900/1/1 0:00:00
大眾宣布在2025年前生產固態電池

大眾已經與加利福尼亞的電池制造商QuantumScape合作六年之久,并向該公司投資了約1億美元。大眾近日還宣布,其目標是在2025年前建立固態電池生產線。

1900/1/1 0:00:00
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出臺,后合資時代車企該如何應對?

2018年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自今年7月28日起施行。而這個清單或許會間接影響到中國汽車行業的格局。

1900/1/1 0:00:00
陸斌:威馬9月交付私人用戶,不搭載谷神電池

由于首款量產車EX5上市聲名大噪的威馬,近期又因退訂風波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人們如此關注威馬,除了其造車新勢力身份、低價智能車等標簽之外,還在于威馬離承諾的交付時間越來越近了。

1900/1/1 0:00:00
合眾新能源牽手寧波、興業銀行,為哪吒N01上市提供保障

6月26日,合眾新能源與寧波、興業兩家銀行在上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合眾新能源首款產品哪吒N01三季度上市提供保障,共同拓展新能源汽車消費金融的新市場。

1900/1/1 0:00:00
Lyft完成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 估值150億美元

6月27日,美國知名打車應用Lyft宣布完成新一輪6億美元融資,由FidelityManagement領投。目前,Lyft的估值較一年前翻了一倍,達到151億美元。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