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中國積極參與并牽頭組織實施了一批基礎研究、技術標準、示范運營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多邊和雙邊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開創了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有效促進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和轉化,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發展。6月28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表示。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最大特點是電動混合動力。萬鋼首先回顧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他說,本世紀初和上世紀末,中國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種主要發展模式進行研發布局。這三款車型共同的核心技術是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智能控制系統,以及具有各自特點的驅動發動機系統。萬鋼強調,2001年國家確定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時,明確要減少對能源的依賴,減少城市空氣污染,促進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目標。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與時俱進,產品和市場發展有序。從“十五”到“十一五”再到“十三五”,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方向,我國的研發內容越來越廣,研發深度尤其是基礎研究深度越來越深。燃料電池發動機一直是研究和開發的重點。在基礎研究方面,車用燃料電池取得了比較順利的進展,燃料電池材料有了明顯的改進。從2008年奧運會期間中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上市開始,國產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示范運營已經遍布多地。據統計,目前有近1000輛車在運營,12輛在運營加氫設施,近10輛在建。萬鋼總結說,總的來說,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技術特點是電動混合動力系統,它不僅符合燃料電池本身的技術特點,也適合中國技術創新的產業點。7大問題直擊核心2017年,新能源汽車在全球主要國家的銷量超過142萬輛,在中國的銷量達到77.7萬輛。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340萬輛,其中中國占比超過50%。萬鋼認為,中國當年制定的新能源發展目標,為節能減碳、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新的貢獻。他還指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和產業化發展滯后,尤其是產業生態和市場尚未建立。萬鋼將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總結為七個明顯的問題,并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案:目前工業化和商業化的進展嚴重滯后,續航里程、充電時間和能量密度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明顯短板。萬鋼認為,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在長途客車、特大城市出租車、城際物流車和中重型卡車等里程長、環境要求高的領域,可以完全彌補電動汽車的不足。煙囪的功率密度、催化劑效率、膜電極和空氣壓縮機的耐久性等關鍵技術問題長期沒有受到攻擊,但迄今為止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對此,萬鋼建議,近期有必要建立燃料電池測試平臺,對國內外產品進行對比測試,以確定具體差距;
長期以來,我們應該通過國際合作建立統一的燃料電池產品測試和技術標準,“這對燃料電池汽車的工業化非常重要。”產業鏈薄弱、工程能力不足的關鍵材料的開發大多停留在實驗室和樣品階段;關鍵零部件缺乏穩定的產品供應,價格高昂;儲氫能力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達到5%~7%的實用價值。整車企業尚未形成穩定的零部件供應體系,供應鏈薄弱,工程和工藝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工藝質量低,零部件的產品一致性、可靠性和耐用性不足,無法滿足要求。在整車方面,除上汽外,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將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主要產品納入企業發展規劃。與跨國汽車企業相比,中國的汽車企業沒有發揮主導作用;在動力系統方面,面對轉型升級的嚴峻考驗,多位業內專家認為,環保、高效、續航里程長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是柴油發動機的最佳替代品。濰柴動力已將燃料電池發動機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萬鋼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并建議給予支持。我希望濰柴能夠專注于形成先發優勢;目前,燃料電池企業已形成鑫源動力、億華通、富賽等新三板創業公司,但能力和規模有待加強,發展環境有待優化。萬鋼建議監管部門采取一些改進措施;在關鍵材料方面,東岳集團的質子交換膜已進入國際市場。萬鋼希望東岳集團進一步拓展產業鏈,提供高質量的膜電極產品。此外,在空氣壓縮機和氫氣回流泵方面,萬鋼希望企業能夠積極參與,主動承擔創新突破的任務。落后的氫氣生產、氫氣供應和加氫系統導致氫氣成本急劇上升。中國擁有廣泛的低成本氫資源。然而,由于大規模氫氣供應系統不完善,運輸成本高,氫氣消耗的價格超過了燃料油的成本,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尚未形成。今年2月11日,中國成立了跨學科、跨部門、跨部門的國家氫能產業聯盟,這標志著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將提質增效。萬鋼說,應該在有車的地方供應氫氣。“這是中國十多年來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技術標準和測試體系嚴重滯后。燃料電池汽車運營所涉及的汽車和能源領域的一系列新技術標準、規范和法規亟待建立和更新,檢測能力亟待加強。氫氣儲存/運輸、燃料電池生命周期測試和評估標準亟待完善,加氫站建設法規亟待完善,審批權限不明確,運行規范不完善;
燃料電池堆和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技術標準亟待提高,相應的檢測能力也應繼續加強。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檢測能力也需要研發。在燃料電池生態中,一系列組件的行業標準、實驗方法和測試系統也應該得到標準化和發展。國際開放合作亟待加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開放和創新將發揮主導作用。優化能源結構、防治空氣污染、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共同挑戰。這是所有國家汽車行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坦誠相待,精誠合作,協同創新,為世界汽車轉型升級做出應有貢獻。在新時代,萬鋼希望從四個層面進一步加強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國際合作:一是政策法規方面的政府間合作;第二,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之間的投資、合資和技術合作;第三,大學與研究機構在技術標準和測試能力方面的合作;
第四,在示范運營、市場研究和預測方面的合作。兩條建議:積極參與每兩周一次的討論和研究,科學評價燃料電池汽車。在演講的最后,萬鋼提出了兩個建議:今年下半年,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將舉行雙周一次的協商論壇,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雙周論壇是中國一種特殊的討論形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各方提出意見,對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并向中央政府和國務院報告。萬鋼指出,上述雙周座談會將于7月組織開展相關研究。他建議有關各方積極參與和協助研究,共同努力組織好座談會,并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新的建議。今年將對“十三五”規劃進行中期評估。萬鋼建議,中國科學評估燃料電池汽車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能源革命以及相關政策實施等方面的一系列規劃,以明確發展路徑和方向,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健康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年里,中國積極參與并牽頭組織實施了一批基礎研究、技術標準、示范運營和市場推廣等方面的多邊和雙邊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合作經驗,開創了產學研合作的新模式,有效促進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和轉化,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國際發展。6月28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表示。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最大特點是電動混合動力。萬鋼首先回顧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情況。他說,本世紀初和上世紀末,中國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種主要發展模式進行研發布局。這三款車型共同的核心技術是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和智能控制系統,以及具有各自特點的驅動發動機系統。萬鋼強調,2001年國家確定電動汽車重大專項時,明確要減少對能源的依賴,減少城市空氣污染,促進汽車產業跨越式發展,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目標。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發展與時俱進,產品和市場發展有序。從“十五”到“十一五”再到“十三五”,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方向,我國的研發內容越來越廣,研發深度尤其是基礎研究深度越來越深。燃料電池發動機一直是研究和開發的重點。在基礎研究方面,車用燃料電池取得了比較順利的進展,燃料電池材料有了明顯的改進。從2008年奧運會期間中國首批燃料電池汽車上市開始,國產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示范運營已經遍布多地。據統計,目前有近1000輛車在運營,12輛在運營加氫設施,近10輛在建。萬鋼總結說,總的來說,中國的燃料電池汽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最大的技術特點是電動混合動力系統,它不僅符合燃料電池本身的技術特點,也適合中國技術創新的產業點。7大問題直擊核心2017年,新能源汽車在全球主要國家的銷量超過142萬輛,在中國的銷量達到77.7萬輛。全球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超過340萬輛,其中中國占比超過50%。萬鋼認為,中國當年制定的新能源發展目標使……
新能源對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他還指出,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商業化和產業化發展滯后,尤其是產業生態和市場尚未建立。萬鋼將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總結為七個明顯的問題,并給出了一些解決方案:目前工業化和商業化的進展嚴重滯后,續航里程、充電時間和能量密度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明顯短板。萬鋼認為,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在長途客車、特大城市出租車、城際物流車和中重型卡車等里程長、環境要求高的領域,可以完全彌補電動汽車的不足。煙囪的功率密度、催化劑效率、膜電極和空氣壓縮機的耐久性等關鍵技術問題長期沒有受到攻擊,但迄今為止沒有取得重大進展。對此,萬鋼建議,近期有必要建立燃料電池測試平臺,對國內外產品進行對比測試,以確定具體差距;長期以來,我們應該通過國際合作建立統一的燃料電池產品測試和技術標準,“這對燃料電池汽車的工業化非常重要。”產業鏈薄弱、工程能力不足的關鍵材料的開發大多停留在實驗室和樣品階段;關鍵零部件缺乏穩定的產品供應,價格高昂;儲氫能力需要15年的時間才能達到5%~7%的實用價值。整車企業尚未形成穩定的零部件供應體系,供應鏈薄弱,工程和工藝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工藝質量低,零部件的產品一致性、可靠性和耐用性不足,無法滿足要求。在整車方面,除上汽外,大多數企業都沒有將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主要產品納入企業發展規劃。與跨國汽車企業相比,中國的汽車企業沒有發揮主導作用;在動力系統方面,面對轉型升級的嚴峻考驗,多位業內專家認為,環保、高效、續航里程長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是柴油發動機的最佳替代品。濰柴動力已將燃料電池發動機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萬鋼對此感到非常高興,并建議給予支持。我希望濰柴能夠專注于形成先發優勢;目前,燃料電池企業已形成鑫源動力、億華通、富賽等新三板創業公司,但能力和規模有待加強,發展環境有待優化。萬鋼建議監管部門采取一些改進措施;
在關鍵材料方面,東岳集團的質子交換膜已進入國際市場。萬鋼希望東岳集團進一步拓展產業鏈,提供高質量的膜電極產品。此外,在空氣壓縮機和氫氣回流泵方面,萬鋼希望企業能夠積極參與,主動承擔創新突破的任務。落后的氫氣生產、氫氣供應和加氫系統導致氫氣成本急劇上升。中國擁有廣泛的低成本氫資源。然而,由于大規模氫氣供應系統不完善,運輸成本高,氫氣消耗的價格超過了燃料油的成本,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尚未形成。今年2月11日,中國成立了跨學科、跨部門、跨部門的國家氫能產業聯盟,這標志著中國燃料電池產業將提質增效。萬鋼說,應該在有車的地方供應氫氣。“這是中國十多年來電動汽車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技術標準和測試體系嚴重滯后。燃料電池汽車運營所涉及的汽車和能源領域的一系列新技術標準、規范和法規亟待建立和更新,檢測能力亟待加強。氫氣儲存/運輸、燃料電池生命周期測試和評估標準亟待完善,加氫站建設法規亟待完善,審批權限不明確,運行規范不完善;燃料電池堆和燃料電池發動機的技術標準亟待提高,相應的檢測能力也應繼續加強。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檢測能力也需要研發。在燃料電池生態中,一系列組件的行業標準、實驗方法和測試系統也應該得到標準化和發展。國際開放合作亟待加強,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開放和創新將發揮主導作用。優化能源結構、防治空氣污染、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共同挑戰。這是所有國家汽車行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坦誠相待,精誠合作,協同創新,為世界汽車轉型升級做出應有貢獻。在新時代,萬鋼希望從四個層面進一步加強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國際合作:一是政策法規方面的政府間合作;第二,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之間的投資、合資和技術合作;第三,大學與研究機構在技術標準和測試能力方面的合作;第四,在示范運營、市場研究和預測方面的合作。兩條建議:積極參與每兩周一次的討論和研究,科學評價燃料電池汽車。在演講的最后,萬鋼提出了兩個建議:今年下半年,中國人民協商會議將舉行雙周一次的協商論壇,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雙周論壇是中國一種特殊的討論形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各方提出意見,對未來發展提出建議,并向中央政府和國務院報告。萬鋼指出,上述雙周座談會將于7月組織開展相關研究。他建議有關各方積極參與和協助研究,共同努力組織好座談會,并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新的建議。今年將對“十三五”規劃進行中期評估。萬鋼建議,中國科學評估燃料電池汽車在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能源革命以及相關政策實施等方面的一系列規劃,以明確發展路徑和方向,促進燃料電池汽車的健康發展。
6月27日,NetSpeedSystems宣布推出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片上系統(SoC)設計與集成平臺SoCBuilder。
1900/1/1 0:00:006月25日,上海市發改委發布《關于下達本市2018年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安排計劃第二批的通知》。
1900/1/1 0:00:00美國總統特朗普27日發表聲明說,他支持通過落實目前美國國會審議的一項法案來限制外國實體收購美國關鍵技術。這意味著美國政府暫時不會單獨出臺限制外國投資的額外行政措施。
1900/1/1 0:00:00近日,深圳發布《關于繼續對異地號牌載貨汽車實施限制通行措施的通告》。通告指出,根據相關規定,深圳決定繼續在全市范圍內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對非深圳市核發機動車號牌載貨汽車實施限制通行措施。
1900/1/1 0:00:002018年4月,比亞迪以134GWh的裝機量登頂,占比35,時隔一年后再次超越寧德時代(CATL)排在首位。5月,CATL反超比亞迪,以196GWh重返冠軍寶座。
1900/1/1 0:00:006月11日上市之后,寧德時代71960375550(300750SZ)不出意料地連續漲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