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華有限公司第一個1.3萬噸碳酸鋰項目正式投產。2018年3月29日晚,偉華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致遠鋰業4萬噸鋰鹽項目第一條1.3萬噸生產線正式投產。隨著對碳酸鋰的需求不斷增加,許多上市公司開始建立碳酸鋰生產線,以擴大鋰鹽產能。據業內人士透露,雖然今年新增產能很多,但由于各種因素,真正能落地的產量并不多。2018年,碳酸鋰的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最快的萬噸生產線“1.3萬噸鋰鹽項目”于2017年6月全面開工,僅用了10個月就建成投產。這是一條全國和世界上建設速度最快的萬噸級生產線,也是基礎鋰鹽領域全球領先的生產線。”威華股份董事長王天光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據王天光介紹,這條生產線在工藝設計和設備選型上實現了“六高”:產品質量高,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高,原料選擇靈活性高(能夠適應不同的鋰礦原料),產品的高度定制,高度節能和高度環保。據公司介紹,智源鋰業4萬噸鋰鹽項目第一條生產線的順利投產,標志著公司鋰鹽業務取得實質性進展,有利于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競爭優勢,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公司還將集中力量確保智源鋰業4萬噸鋰鹽項目的剩余產能在2018年建成投產,盡快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智源鋰業總經理姚凱林表示,一期1.3萬噸包括8000噸電池級碳酸鋰和5000噸氫氧化鋰。今年鋰鹽的產量將達到9000噸。關于原材料供應,王天光表示,除了美國的雅寶鋰礦供應外,該公司還與另一家澳大利亞公司簽署了長期供應合作,盛屯集團控股的金川奧伊諾礦業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獲得采礦許可。“此外,我們還將積極洽談國內外鋰礦收購項目,實現多渠道供應原材料、保障生產。”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碳酸鋰項目建設周期一般需要一年半,后期需要調試設備,這需要3-6個月的時間,然后進入產能攀升階段,最終才能達到滿負荷。公告還表示,智源鋰業首條生產線達到滿產還需要一段時間,未來市場變化以及剩余產能建設進度能否如期完成仍存在不確定性。加大鋰鹽產能布局,得益于下游鋰電池市場的強勁需求,上游鋰產品價格一路上漲,成為各路資本爭相爭奪的“香椿”。經過近兩年的布局,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建立鋰鹽生產線,產能得到擴大。最新年報顯示,天齊鋰業目前鋰鹽產能為3.4萬噸/年,其中氫氧化鋰50萬噸,碳酸鋰2.9萬噸。此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建設的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一期預計于2018年底完工,二期預計于2019年底完工。與此同時,遂寧2萬噸碳酸鋰項目即將開工。預計到2020年,公司鋰鹽產能將突破10萬噸。益豐鋰業方面,據了解,截至2017年底,公司鋰鹽加工能力已接近4萬噸/年。贛鋒鋰業股份有限公司……
2月25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互動平臺上,公司新建的2萬噸氫氧化鋰生產線已建成投產,處于試運行階段。仍在建設中的17500噸碳酸鋰生產線計劃于2018年第四季度投產。預計到2018年底,公司鋰鹽加工能力預計將達到約7.7萬噸。江特電氣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銀利公司年產5000噸碳酸鋰的生產線已達到設計要求,并順利投產。同時,該公司最近表示,新的生產線于2017年8月開工,分別使用鋰云母生產10000噸碳酸鋰和使用鋰精礦生產15000噸碳酸鋰。計劃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公司碳酸鋰產能將達到3萬噸。亞華集團宣布,根據建設計劃,公司將分兩期擴大4萬噸碳酸鋰(氫氧化鋰)產能。目前,公司擁有興盛鋰業(全資)6000噸氫氧化鋰產能、國力鋰鹽(持股56.26%)5000噸氫氧化鉀產能和7000噸碳酸鋰產能,總產能1.8萬噸。一期擴建完成后,公司鋰鹽產能將達到3.8萬噸。先鋒控股3月15日表示,將根據項目建設計劃,力爭在2019年下半年建成1萬噸產能的碳酸鋰生產線。鹽湖提鋰方面,2017年9月,藏格控股全資子公司藏格鉀肥計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藏格鋰業,開展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建設,建設期約18個月。贊格鋰業今年1月表示,將力爭在2018年下半年投產。2017年12月27日,科達杰能和鹽湖有限公司同時宣布了擴容計劃。蘭科鋰業(科達捷能有限公司)計劃在現有1萬噸/年碳酸鋰裝置的基礎上擴建2萬噸/年產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擴建后的生產規模將達到3萬噸/年碳酸鋰。鹽湖有限公司(Salt Lake Co.,Ltd.)計劃啟動一個50000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除了與藍科鋰業擴大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外,還包括與鹽湖比亞迪合作的年產3萬噸的新電池級碳酸鋰電項目。2018年,鋰鹽的供應仍然緊張。廣發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全球碳酸鋰供應28.79萬噸,需求25.29萬噸,過剩3.5萬噸。國內碳酸鋰供應量為14.13萬噸,需求量為14.59萬噸,供應缺口為45萬噸。2019年,供應量為19.36萬噸,需求量為17.36萬噸。剩余量為2萬噸。2018年,碳酸鋰的供應仍處于緊平衡狀態。據上海有色金屬網統計,2018年規劃鋰鹽總量達到25.05萬噸,其中碳酸鋰17.25萬噸,氫氧化鋰7.8萬噸。相關公司也對碳酸鋰未來的價格走勢持樂觀態度。天齊鋰業此前表示,預計2020年前碳酸鋰價格將相對穩定,主要是由于下游需求的真實增長和新進入者的高成本,短期內將形成價格支撐;
2021至2023年大部分產能釋放后,市場供需將達到平衡,價格可能會調整,但出現懸崖式下降的可能性很低。然而,一些機構對新項目的進展持謹慎懷疑態度。上海有色金屬網認為,除了產能進展有爭議外,目前過剩的原材料主要是鋰原礦,由原礦制成的碳酸鋰能否在電力正極材料領域廣泛應用仍值得跟蹤。據預測,2018年碳酸鋰新增供應量不超過6萬噸,氫氧化鋰供應量增幅不超過5萬噸。廣發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菊國賢告訴記者,鋰價格持續上漲,企業布局鋰礦資源和鋰鹽加工,表中規劃產能充裕;
然而,新建產能(尤其是從鹽湖和云母中提取鋰)的真實釋放時間、產量、產品質量和持續穩定性都存在不確定性。考慮到環保標準、工期和客戶認證等關鍵因素,結合同行業歷史產能釋放進度,預計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鋰礦資源和鋰鹽加工能力將開始增加,今年整體供應增量有限。此外,居國賢指出,穩定、優質、可靠的高端電池級鋰鹽產品供應對變化高度敏感,因此鹽湖中鋰雜質高、鋰輝石品位低、鋰礦物能錯配等因素都會導致其短缺。國內的鹽湖大多位于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受天氣、能源、交通等因素影響,鹽湖的實際產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新增產能的釋放也受到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可靠性和穩定性等因素的不確定性。目前,中國約占全球鹽湖鋰提取產量的10%,預計這一比例將長期保持較低水平。記者獲悉,多家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從鹽湖中提取碳酸鋰,但大多為實驗項目,不具備批量生產能力。威華有限公司第一個1.3萬噸碳酸鋰項目正式投產。2018年3月29日晚,偉華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致遠鋰業4萬噸鋰鹽項目第一條1.3萬噸生產線正式投產。隨著對碳酸鋰的需求不斷增加,許多上市公司開始建立碳酸鋰生產線,以擴大鋰鹽產能。據業內人士透露,雖然今年新增產能很多,但由于各種因素,真正能落地的產量并不多。2018年,碳酸鋰的供需仍處于緊平衡狀態。最快的萬噸生產線“1.3萬噸鋰鹽項目”于2017年6月全面開工,僅用了10個月就建成投產。這是一條全國和世界上建設速度最快的萬噸級生產線,也是基礎鋰鹽領域全球領先的生產線。”威華股份董事長王天光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據王天光介紹,這條生產線在工藝設計和設備選型上實現了“六高”:產品質量高,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高,原料選擇靈活性高(能夠適應不同的鋰礦原料),產品的高度定制,高度節能和高度環保。據公司介紹,智源鋰業4萬噸鋰鹽項目第一條生產線的順利投產,標志著公司鋰鹽業務取得實質性進展,有利于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競爭優勢,將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同時,公司還將集中力量確保智源鋰業4萬噸鋰鹽項目的剩余產能在2018年建成投產,盡快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智源鋰業總經理姚凱林表示,一期1.3萬噸包括8000噸電池級碳酸鋰和5000噸氫氧化鋰。今年鋰鹽的產量將達到9000噸。關于原材料供應,王天光表示,除了美國的雅寶鋰礦供應外,該公司還與另一家澳大利亞公司簽署了長期供應合作,盛屯集團控股的金川奧伊諾礦業有望在今年年底前獲得采礦許可。“此外,我們還將積極洽談國內外鋰礦收購項目,實現多渠道供應原材料,保障生產。”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碳酸鋰項目建設周期一般需要一年半,后期需要調試設備,同時……
需要3-6個月的時間,然后進入產能爬坡階段,最后才能達到滿負荷。公告還表示,智源鋰業首條生產線達到滿產還需要一段時間,未來市場變化以及剩余產能建設進度能否如期完成仍存在不確定性。加大鋰鹽產能布局,得益于下游鋰電池市場的強勁需求,上游鋰產品價格一路上漲,成為各路資本爭相爭奪的“香椿”。經過近兩年的布局,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建立鋰鹽生產線,產能得到擴大。最新年報顯示,天齊鋰業目前鋰鹽產能為3.4萬噸/年,其中氫氧化鋰50萬噸,碳酸鋰2.9萬噸。此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建設的電池級氫氧化鋰項目一期預計于2018年底完工,二期預計于2019年底完工。與此同時,遂寧2萬噸碳酸鋰項目即將開工。預計到2020年,公司鋰鹽產能將突破10萬噸。益豐鋰業方面,據了解,截至2017年底,公司鋰鹽加工能力已接近4萬噸/年。贛鋒鋰業2月25日在深交所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新建的2萬噸氫氧化鋰生產線已建成投產,處于試運行階段。仍在建設中的17500噸碳酸鋰生產線計劃于2018年第四季度投產。預計到2018年底,公司鋰鹽加工能力預計將達到約7.7萬噸。江特電氣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銀利公司年產5000噸碳酸鋰的生產線已達到設計要求,并順利投產。同時,該公司最近表示,新的生產線于2017年8月開工,分別使用鋰云母生產10000噸碳酸鋰和使用鋰精礦生產15000噸碳酸鋰。計劃于今年上半年建成,建成后公司碳酸鋰產能將達到3萬噸。亞華集團宣布,根據建設計劃,公司將分兩期擴大4萬噸碳酸鋰(氫氧化鋰)產能。目前,公司擁有興盛鋰業(全資)6000噸氫氧化鋰產能、國力鋰鹽(持股56.26%)5000噸氫氧化鉀產能和7000噸碳酸鋰產能,總產能1.8萬噸。一期擴建完成后,公司鋰鹽產能將達到3.8萬噸。先鋒控股3月15日表示,將根據項目建設計劃,力爭在2019年下半年建成1萬噸產能的碳酸鋰生產線。鹽湖提鋰方面,2017年9月,藏格控股全資子公司藏格鉀肥計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藏格鋰業,開展年產2萬噸碳酸鋰項目建設,建設期約18個月。贊格鋰業今年1月表示,將力爭在2018年下半年投產。2017年12月27日,科達杰能和鹽湖有限公司同時宣布了擴容計劃。蘭科鋰業(科達捷能有限公司)計劃在現有1萬噸/年碳酸鋰裝置的基礎上擴建2萬噸/年產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擴建后的生產規模將達到3萬噸/年碳酸鋰。鹽湖有限公司(Salt Lake Co.,Ltd.)計劃啟動一個50000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除了與藍科鋰業擴大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外,還包括與鹽湖比亞迪合作的年產3萬噸的新電池級碳酸鋰電項目。2018年,鋰鹽的供應仍然緊張。根據廣發證券的研究報告……
es,2018年,全球碳酸鋰供應量為28.79萬噸,需求量為25.29萬噸,過剩3.5萬噸。國內碳酸鋰供應量為14.13萬噸,需求量為14.59萬噸,供應缺口為45萬噸。2019年,供應量為19.36萬噸,需求量為17.36萬噸。剩余量為2萬噸。2018年,碳酸鋰的供應仍處于緊平衡狀態。據上海有色金屬網統計,2018年規劃鋰鹽總量達到25.05萬噸,其中碳酸鋰17.25萬噸,氫氧化鋰7.8萬噸。相關公司也對碳酸鋰未來的價格走勢持樂觀態度。天齊鋰業此前表示,預計2020年前碳酸鋰價格將相對穩定,主要是由于下游需求的真實增長和新進入者的高成本,短期內將形成價格支撐;2021至2023年大部分產能釋放后,市場供需將達到平衡,價格可能會調整,但出現懸崖式下降的可能性很低。然而,一些機構對新項目的進展持謹慎懷疑態度。上海有色金屬網認為,除了產能進展有爭議外,目前過剩的原材料主要是鋰原礦,由原礦制成的碳酸鋰能否在電力正極材料領域廣泛應用仍值得跟蹤。據預測,2018年碳酸鋰新增供應量不超過6萬噸,氫氧化鋰供應量增幅不超過5萬噸。廣發證券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菊國賢告訴記者,鋰價格持續上漲,企業布局鋰礦資源和鋰鹽加工,表中規劃產能充裕;然而,新建產能(尤其是從鹽湖和云母中提取鋰)的真實釋放時間、產量、產品質量和持續穩定性都存在不確定性。考慮到環保標準、工期和客戶認證等關鍵因素,結合同行業歷史產能釋放進度,預計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鋰礦資源和鋰鹽加工能力將開始增加,今年整體供應增量有限。此外,居國賢指出,穩定、優質、可靠的高端電池級鋰鹽產品供應對變化高度敏感,因此鹽湖中鋰雜質高、鋰輝石品位低、鋰礦物能錯配等因素都會導致其短缺。國內的鹽湖大多位于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受天氣、能源、交通等因素影響,鹽湖的實際產量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新增產能的釋放也受到工藝技術、產品質量、可靠性和穩定性等因素的不確定性。目前,中國約占全球鹽湖鋰提取產量的10%,預計這一比例將長期保持較低水平。記者獲悉,多家公司近日宣布已成功從鹽湖中提取碳酸鋰,但大多為實驗項目,不具備批量生產能力。
標簽:比亞迪
進入2018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進程加速。無論是各地政府還是各大車企,都在提速無人駕駛路測進程,繼北京、上海、重慶發布路測法規之后,深圳、杭州、廣州等地也在積極籌備著。
1900/1/1 0:00:00美團創始人王興3月27日在飯否發文稱,“聽說孫正義大帝在努力促成Uber和滴滴的全球合并”。實際上,王興的爆料也并非空穴來風,滴滴與Uber的確存在整合可能。
1900/1/1 0:00:00日前,記者從慶陽市局交警支隊獲悉,慶陽市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為10輛新能源汽車掛上了專用號牌,這標志著該市順利啟用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
1900/1/1 0:00:00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已成為城市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新標志,也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有力措施,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相關消息,按照部、省廳的統一部署,作為河南省第三批推廣應用城市,
1900/1/1 0:00:00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向著更高質量的轉型升級,綠色可持續,節能減排成為《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的核心支撐點。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汽車產業成為會上熱議話題。
1900/1/1 0:00:00受益于動力電池用鋰電銅箔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擬IPO企業嘉元科技迎來市場大豐收。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