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新能源公交車領域的政策吃掉情況,補貼退坡后瞬間被凍結。受新能源補貼政策影響,2017年,純電動公交車關閉,銷量8.9萬輛,下降23%。然而,相關企業的業績卻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據《經濟觀察報》統計,截至3月27日,在公布的業績中,車企巴士板塊業績直線下滑,只有少數取得了好成績。
2017年,包括比亞迪、中通客車、安凱客車、曙光、福田汽車等在內的多家擁有客車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其中,中通客車的凈利潤下降了78%,這是中通客車連續大幅下滑的第二年。《經濟觀察報》此前在《跑電動客車》一文中指出,6-8米電動客車是企業違規拿補貼的重災區,但除了違規拿補貼外,電動客車的超高補貼讓企業業績出現了各種“非正常”發展現象。中通客車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然而,仍有少數車企在補貼面前經受住了考驗,如比亞迪和宇通客車(22.360,-0.17,-0.75%)。盡管它們的利潤受到了影響,但它們通過分別開放國際市場和改善產品結構,將影響降至最低。然而,金龍汽車(13.120,0.28,2.18%)實現了扭虧為盈,但這主要是由于收到補貼等原因:一方面,其子公司蘇州金龍公司恢復了新能源客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子公司2016年1-9月銷售上牌的合規車輛可申請中央財政補貼收入,該部分收入已確認;另一方面,預計將轉回擔保損失,并轉回已單獨測試減值的應收賬款減值準備,從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000萬元。企業的年報業績無疑暴露了這個市場過度透支、政策瘋狂的現狀。在這種背景下,市場逐利的本質越來越明顯。一些小規模的“游戲玩家”在補貼的影響下開始退縮,生產和銷售急劇下降。以曙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為例。2018年前兩個月,它只生產了一輛新能源公交車,銷量為零。而更多的企業選擇走向海外市場,加快向物流車市場轉型。“狂歡節過后,如何繼續發展新能源汽車并找到市場將是未來的主要問題。”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告訴經濟觀察報。2018年,市場前景不容樂觀。“為了追求高補貼,趕上末班車,新能源公交車領域實際上已經出現了提前消費的現象。”第一商用車網主編謝光耀表示。該行業預計2018年純電動公交車的產銷量為70000-75000輛,同比下降15%以上。集體業績再次暴跌,補貼直接影響到了擁有新能源公交車的車企。比亞迪(0002594。SZ)3月28日顯示,比亞迪汽車業務營收562.24億元,同比下降0.68%;
相關產品毛利率較2016年下降3.93%。每輛純電動公交車的補貼減少了13.5萬元,這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盈利能力有很大影響。比亞迪在年報中預測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凈利潤區間約為5000萬元至1.5億元,預計將同比下降75.2%至91.8%。宇通客車(600066.SH)是目前中國純電動客車市場最大的企業,占比23%。2017年,其產銷數據顯示,產銷分別下降5.29%和4.82%,其中中型客車產銷降幅超過15%。營收凈利潤方面,宇通客車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2017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89.95億元,同比下降1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02億元,同比下降16.43%。如果沒有大額收入,其2017年的利潤將繼續下降。其他公共汽車和汽車公司的情況更糟。中通客車(603559。上海)2017年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5.05億元,同比下降22.68%;實現凈利潤1.22億元,同比下降73.2183%。預計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億至2.3億,同比變化-70.98%至-60.75%。汽車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5.19%。此外,安凱客車(000868)。SZ)3月20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4.49億元,同比增長14.54%;凈利潤虧損2.3億元。該公司去年同期實現利潤5135萬元。2017年,公司實現客車銷量8717輛,同比下降14%。恢復新能源補貼后,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8.25%。受應收賬款減值準備影響,公司2017年出現經營虧損。除了公交公司的經營虧損外,新能源公交車銷售的應收賬款回收風險也開始暴露。2017年,安凱客車計提應收賬款壞賬1.66億元,計提其他應收賬款呆賬準備4800萬元,計取應收賬款壞帳2.14億元。截至2017年底,安凱客車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之和)為45.99億元。同期,公司凈資產僅為11.4億元,應收賬款為公司凈資產的4.03倍。巨額應收賬款不僅增加了公司的減值壓力,也帶來了沉重的財務壓力。財報顯示,2017年,安凱客車的財務費用為7249萬元,而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1181萬元。兩年內,財務費用增長高達513.8%。目前,許多新能源巴士公司都有巨額應收賬款。截至2017年底,宇通客車應收賬款158.05億元;中通客車應收賬款55.42億元;
金龍客車的應收賬款為102.29億元。三家車企的應收賬款分別占同期凈資產的比例
119.07%、270.25%和204.27%。巨額應收賬款的資產減值將成為新能源客車公司的業績殺手。在這一項中,市場第二大比亞迪的應收賬款金額是眾多新能源客車公司中最大的,達到516.77億元,壓力很大。對此,謝光耀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交公司購買公交車時,通常只需向公交公司支付30%的首付款,然后以抵押的方式償還,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這導致壓力傾向于公交公司的一方。新能源公交車寡頭壟斷市場的好日子已經結束。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變化,未來的新能源補貼模式將從“普惠制”轉向以研發為主。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此前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不斷提高企業和產品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門檻,使技術先進、市場認可度高的產品獲得財政補貼,反之則不予補貼,推動企業加快技術進步,推動優勢企業做優做強。相比較而言,未來有技術標準和參數標準話語權的宇通模式和比亞迪模式企業將更有可能獲得財政補貼。顯而易見的趨勢是,新能源汽車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未來,除了少數龍頭企業外,加快轉型幾乎是許多中小企業在2018年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新能源公交車補貼力度的下降和補貼技術標準的提高,許多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公交車公司加快轉型。但與此同時,由于資質的稀缺,大多數企業不會退出這個市場。一些變化正在發生。首先,一些公交公司開始將重點轉移到緩解市場風險上。一些小規模的“游戲玩家”在補貼的影響下開始退縮,他們的生產和銷售急劇下降。以曙光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有限公司(600303.SH)發布的2018產銷快訊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在2018年前兩個月生產了一輛新能源客車。
與127輛相比,下降了99.21%;
同期,新能源公交車的銷量為零。未來,曙光股份將重點關注主要產品黃海皮卡。此外,2017年,一些企業將部分重點轉移到了新能源物流車領域。如南京金龍、中通客車、江蘇九龍、煙臺書馳等。“新能源公交車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但這是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另一個分支,對新能源物流車的吸引力正在增加。”謝光耀如是說。謝光耀說,例如,吉利商用車剛進入市場時就雄心勃勃,希望在乘用車、商用車和電動物流車領域取得成就。但現在,其電動物流車的比例遠遠超過乘用車。“不是退出這個市場,而是資源的傾斜。對于龍頭企業來說,尋找新的機會將是2018年的戰略舉措。目前,新能源公交車在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相對較高,市場也相對成熟,但在三四線城市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以宇通客車和比亞迪為首的巴士公司也在開拓歐美等海外市場。2017年,在純電動客車領域,宇通客車、比亞迪、中通客車和珠海銀隆繼續保持前四位,分別生產純電動客車2萬輛、純電動客車1.27萬輛、純電客車7000輛和純電動客車6626輛,占比分別為22.6%、14.4%、7.9%和7.5%。與此同時,上海神龍和中國中車電氣成為行業黑馬,勢頭強勁。上海神龍的控股股東是上市公司東旭光電(000413.SZ),而中國中車電氣背靠中國中車(601766.SZ)。縱觀新能源客車領域政策吃貨的局面,補貼退坡后瞬間被凍結。受新能源補貼政策影響,2017年,純電動公交車關閉,銷量8.9萬輛,下降23%。然而,相關企業的業績卻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據《經濟觀察報》統計,截至3月27日,在公布的業績中,車企巴士板塊業績直線下滑,只有少數取得了好成績。
2017年,包括比亞迪、中通客車、安凱客車、曙光、福田汽車等在內的多家擁有客車業務的上市公司業績均出現明顯下滑。其中,中通客車的凈利潤下降了78%,這是中通客車連續大幅下滑的第二年。《經濟觀察報》此前在《跑電動客車》一文中指出,6-8米電動客車是企業違規拿補貼的重災區,但除了違規拿補貼外,電動客車的超高補貼讓企業業績出現了各種“非正常”發展現象。中通客車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然而,仍有少數車企在補貼面前經受住了考驗,如比亞迪和宇通客車(22.360,-0.17,-0.75%)。盡管它們的利潤受到了影響,但它們通過分別開放國際市場和改善產品結構,將影響降至最低。然而,金龍汽車(13.120,0.28,2.18%)實現了扭虧為盈,但這主要是由于收到補貼等原因:一方面,其子公司蘇州金龍公司恢復了新能源客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子公司2016年1-9月銷售上牌的合規車輛可申請中央財政補貼收入,該部分收入已確認;
另一方面,預計將轉回擔保損失,并轉回已單獨測試減值的應收賬款減值準備,從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000萬元。企業的年報業績無疑暴露了這個市場過度透支、政策瘋狂的現狀。在這種背景下,市場逐利的本質越來越明顯。一些小規模的“游戲玩家”在補貼的影響下開始退縮,生產和銷售急劇下降。以曙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為例。2018年前兩個月,它只生產了一輛新能源公交車,銷量為零。而更多的企業選擇走向海外市場,加快向物流車市場轉型。“狂歡節過后,如何繼續發展新能源汽車并找到市場將是未來的主要問題。”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告訴經濟觀察報。2018年,市場前景不容樂觀。“為了追求高補貼,趕上末班車,新能源公交車領域實際上已經出現了提前消費的現象。”第一商用車網主編謝光耀表示。該行業預計2018年純電動公交車的產銷量為70000-75000輛,同比下降15%以上。集體業績再次暴跌,補貼直接影響到了擁有新能源公交車的車企。比亞迪(0002594。SZ)3月28日顯示,比亞迪汽車業務營收562.24億元,同比下降0.68%;相關產品毛利率較2016年下降3.93%。每輛純電動公交車的補貼減少了13.5萬元,這對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盈利能力有很大影響。比亞迪在年報中預測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凈利潤,凈利潤區間約為5000萬元至1.5億元,預計將同比下降75.2%至91.8%。宇通客車(600066.SH)是目前中國純電動客車市場最大的企業,占比23%。2017年,其產銷數據顯示,產銷分別下降5.29%和4.82%,其中中型客車產銷降幅超過15%。營收凈利潤方面,宇通客車發布的2017年三季報顯示,2017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89.95億元,同比下降1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02億元,同比下降16.43%。如果沒有大額收入,其2017年的利潤將繼續下降。其他公共汽車和汽車公司的情況更糟。中通客車(603559。上海)2017年數據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5.05億元,同比下降22.68%;實現凈利潤1.22億元,同比下降73.2183%。預計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億至2.3億,同比變化-70.98%至-60.75%。汽車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5.19%。此外,安凱客車(000868)。SZ)3月20日晚間披露年報,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4.49億元,同比增長14.54%;
凈利潤虧損2.3億元。該公司去年同期實現利潤5135萬元。2017年,公司實現客車銷量8717輛,同比下降14%。恢復新能源補貼后,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8.25%。受應收賬款減值準備影響,公司2017年出現經營虧損。除了公交公司的經營虧損外,新能源公交車銷售的應收賬款回收風險也開始暴露。2017年,安凱客車計提應收賬款壞賬1.66億元,計提其他應收賬款呆賬準備4800萬元,計取應收賬款壞帳2.14億元。截至2017年底,安凱客車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之和)為45.99億元。同期,公司凈資產僅為11.4億元,應收賬款為公司凈資產的4.03倍。巨額應收賬款不僅增加了公司的減值壓力,也帶來了沉重的財務壓力。財報顯示,2017年,安凱客車的財務費用為7249萬元,而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1181萬元。兩年內,財務費用增長高達513.8%。目前,許多新能源巴士公司都有巨額應收賬款。截至2017年底,宇通客車應收賬款158.05億元;中通客車應收賬款55.42億元;金龍客車的應收賬款為102.29億元。三家車企的應收賬款分別占同期凈資產的比例
119.07%、270.25%和204.27%。巨額應收賬款的資產減值將成為新能源客車公司的業績殺手。在這一項中,市場第二大比亞迪的應收賬款金額是眾多新能源客車公司中最大的,達到516.77億元,壓力很大。對此,謝光耀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交公司購買公交車時,通常只需向公交公司支付30%的首付款,然后以抵押的方式償還,這是無法回避的現實。這導致壓力傾向于公交公司的一方。新能源公交車寡頭壟斷市場的好日子已經結束。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變化,未來的新能源補貼模式將從“普惠制”轉向以研發為主。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此前明確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不斷提高企業和產品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門檻,使技術先進、市場認可度高的產品獲得財政補貼,反之則不予補貼,推動企業加快技術進步,推動優勢企業做優做強。相比較而言,未來有技術標準和參數標準話語權的宇通模式和比亞迪模式企業將更有可能獲得財政補貼。顯而易見的趨勢是,新能源汽車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已經形成。未來,除了少數龍頭企業外,加快轉型幾乎是許多中小企業在2018年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新能源公交車補貼力度的下降和補貼技術標準的提高,許多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公交車公司加快轉型。但與此同時,由于資質的稀缺,大多數企業不會退出這個市場。一些變化正在發生。首先,一些公交公司開始將重點轉移到緩解市場風險上。一些小規模的“游戲玩家”在補貼的影響下開始退縮,他們的生產和銷售急劇下降。以曙光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有限公司(600303.SH)發布的2018產銷快訊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在2018年前兩個月生產了一輛新能源客車。
與127輛相比,下降了99.21%;
同期,新能源公交車的銷量為零。未來,曙光股份將重點關注主要產品黃海皮卡。此外,2017年,一些企業將部分重點轉移到了新能源物流車領域。如南京金龍、中通客車、江蘇九龍、煙臺書馳等。“新能源公交車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但這是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的另一個分支,對新能源物流車的吸引力正在增加。”謝光耀如是說。謝光耀說,例如,吉利商用車剛進入市場時就雄心勃勃,希望在乘用車、商用車和電動物流車領域取得成就。但現在,其電動物流車的比例遠遠超過乘用車。“不是退出這個市場,而是資源的傾斜。對于龍頭企業來說,尋找新的機會將是2018年的戰略舉措。目前,新能源公交車在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相對較高,市場也相對成熟,但在三四線城市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此外,以宇通客車和比亞迪為首的巴士公司也在開拓歐美等海外市場。2017年,在純電動客車領域,宇通客車、比亞迪、中通客車和珠海銀隆繼續保持前四位,分別生產純電動客車2萬輛、純電動客車1.27萬輛、純電客車7000輛和純電動客車6626輛,占比分別為22.6%、14.4%、7.9%和7.5%。與此同時,上海神龍和中國中車電氣成為行業黑馬,勢頭強勁。上海神龍的控股股東是上市公司東旭光電(000413.SZ),而中國中車電氣由中國中車(601766.SZ)支持。
2018年4月2日,蔚來資本聯合中國領先的物聯網科技公司G7及普洛斯聯合宣布,共同出資組建由G7控股的新技術公司,研發基于自動駕駛、新能源技術和物流大數據的全新一代智能重型卡車,
1900/1/1 0:00:00記者31日從廣州市政府獲悉,該市正制定《廣州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指導意見》,計劃上半年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加速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時間表。
1900/1/1 0:00:00雖說現在仍然有人認為汽油汽車要比電動汽車性能更強,但電動化絕對是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就連從前一直忽視電動汽車的廠商現在都開始改變態度了,比如英國豪華汽車廠商賓利。
1900/1/1 0:00:00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MediaLab)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發出一種全新的圖像系統,這一系統能夠測算出被濃霧覆蓋且人眼看不清的物體的距離。
1900/1/1 0:00:00編者按:《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雙積分政策)于4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前補貼的退坡政策已經明確,
1900/1/1 0:00:004月2日,中機中心發布關于執行《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若干問題的理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