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底,海馬汽車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940-1.04億元,同比下降500%以上;
今年2月底,海馬汽車公布了1月份的銷量,但仍然沒有任何改善。2018年1月,其共售出9805輛新車,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一半,降幅為51%。業績和銷售額都有所下降。在追求自主品牌的過程中,海馬被吉利、長安、廣汽等廠商甩在了后面。海馬汽車于199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子公司包括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海馬商用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和海南金盤實業有限公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海馬汽車的核心問題在于產品序列薄弱、過時,但到目前為止,海馬汽車還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改變。未來三年,自主品牌車企的競爭將主要在內部展開,暫時不會影響德國、韓國、美國和日本,這意味著海馬將面臨更嚴峻的競爭形勢。顯然留給海馬的時間不多了。如果海馬不能抓緊時間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那么未來被淘汰的風險已經越來越高。銷售不佳拖累了業績。2012-2016年,海馬的凈利潤在2億元左右,2013年甚至達到近3億元。然而,在2017年,損失率超過了500%,直接損失了之前五年賺的所有錢。今年1月26日,海馬發布預虧940-1.04億元的年報后,1月29日股市剛剛開盤,股價暴跌9.64%,創下近兩年新低。按照16.45億元的股本計算,當天市值蒸發了6.8億元。截至2月26日收盤,海馬股價為3.71元,過去一年下跌41.8%,營收在A股25家上市車企中排名最后,而上汽、比亞迪和宇通客車同期漲幅均超過20%。海馬業績慘淡的主要原因是銷售額的大幅下降。去年,海馬汽車共售出14萬輛新車。與年初30萬人的目標相比,完成率不到一半。可以說,海馬汽車所有車型的銷量都大幅下降,其中S5、S7等SUV車型的銷量下降了26.4%,尤其是鄭州海馬生產的明星車型S5的銷量約為7.02萬輛,同比下降32%。M3、M6和M8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8.5%。像V70這樣的MPV車型下降了23.9%,甚至Familia的7座版也表現不佳,年銷量為8700輛,同比下降了25%。Familia曾與現代伊蘭特和別克凱越并稱為“新三大”熱銷產品,但現在卻慘敗。隨著自主品牌精品車型的不斷涌現,海馬的汽車產品幾乎已經到了退市的邊緣。海馬S7雖然是一款緊湊型SUV,但2017年的銷量僅為1.6萬多輛,僅相當于哈弗H6等一線緊湊型SUV的十天至半個月的銷量。就同級別競品而言,長城的哈弗H6、長安的CS75、吉利的博越,甚至傳祺的GS4,都在海馬S7中獨占鰲頭,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配置還是顏值上,都與主流SUV截然不同。同樣,海馬S5等其他產品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今年1月,海馬汽車的整體銷量再次受挫,同比下滑51%。包括轎車、SUV和MPV在內的所有子車型的銷量都出現了快速下降。事實上,由于今年春節在2月,受消費者節前購車的影響,不少車企在1月的銷量都取得了“開門紅”。核心產品在銷售過程中競爭力會降低。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海馬汽車的核心問題在于產品序列薄弱和過時。的確,海馬汽車公關部部長曾在接受采訪時承認,海馬汽車產品更新速度較慢,其核心產品S5已經到了生命周期晚期,這也是海馬汽車銷量下降的原因。SUV,這是許多二線自主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法寶,海馬也有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SUV車型。當時,海馬推出了S5并一炮而紅,然后基本上……
確定了專注于SUV的戰略。但隨著一線品牌的不斷努力和海馬汽車自身的調整,海馬S5的競爭力正在大幅下降。2016年,海馬S5的銷量超過10萬輛;到2017年,銷量僅為6.3萬多輛;截至今年1月,海馬S5的月銷量僅為5000多輛。海馬S5的續航時間沒有哈弗H6長,而是迅速從“神壇”上跌落,這與“減配不降價”的行動直接相關:在自主品牌頻繁增加配量、降價促銷新車型的當下,2018款海馬S5已經減配不減價。與老款S5相比,2018年海馬S5的入門級車型減少了ESP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的配置,這與駕駛安全密切相關。與此同時,上坡輔助和牽引力控制也被取消了。與同價位的吉利遠景SUV相比,8萬元的預算可以買到1.8L的手動次低配,而海馬S5只能選擇1.6L的手動最低配。海馬S5靠什么與哈弗M6、長安CS75、吉利遠景SUV等一線品牌在同價位競爭?定位較低的海馬S5青春版也面臨著性價比低于同級一線品牌的尷尬。去年上半年,海馬的主力車型S5的銷量為3.39萬輛,同比下降27.25%,這在整個汽車市場SUV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尤為耀眼。截至去年年底,海馬S5的銷量仍不足7萬輛。事實上,在比蘇汽車、漢騰汽車等眾多新興品牌的沖擊下,海馬S5的性價比優勢不再突出。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時代周刊》,海馬銷量下降的原因是在傳統燃油車方面沒有競爭力,在新能源車方面也沒有突破。據了解,鄭州海馬僅有愛尚EV160和@3兩款新能源汽車,最大續航里程僅200公里。與已經推出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的獨立車企相比,海馬幾乎沒有產品優勢。雖然海馬汽車的全資子公司有限公司去年與Xpeng Motors簽署了框架協議,共同生產新能源汽車,但鄭州基地已直接成為Xpeng Motors的代工廠。根據崔東樹向《時代周刊》提供的數據,去年12月,鄭州海馬共生產了39輛Xpeng Motors汽車。今年,途馳G3正式上市,海馬正指望著產量和銷量的增長。然而,畢竟Xpeng Motors不是海馬自己的產品,只能帶來微薄的代工費和閑置產能的再利用。此外,錯綜復雜的商業部門也是海馬體利潤下降的重要原因。海馬汽車財報顯示,海馬汽車集團包括房地產、商業俱樂部、物業管理公司、金融投資、小額信貸等業務。如此多樣的業務必然會減少對海馬汽車的投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新車的研發和量產,甚至影響汽車銷售,從而降低集團的整體利潤。事實上,在汽車圈,車企跨界投資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包括奇瑞,這位前獨立老板,早年多方位布局,甚至投資了造船業;
華泰曾經以其廣闊的布局而聞名。然而,事實證明,汽車公司跨境投資的成功案例很少,這往往會導致主營業務受損。目前,在海馬集團旗下的五大板塊中,主力已經是房地產板塊,2016年成交額為46億元,而汽車板塊似乎逐漸被邊緣化。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更多新車品牌的成立和一線自主車企的崛起,海馬的銷量可能會進一步下滑。崔東樹也認為,海馬要想取得更好的銷售業績,就需要有一個極具競爭力的爆發模式。然而,根據目前的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未來確實不容樂觀。今年1月底,海馬汽車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940-1.04億元,同比下降500%以上;
今年2月底,海馬汽車公布了1月份的銷量,但仍然沒有任何改善。2018年1月,其共售出9805輛新車,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一半,降幅為51%。業績和銷售額都有所下降。在追求自主品牌的過程中,海馬被吉利、長安、廣汽等廠商甩在了后面。海馬汽車于199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其子公司包括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海馬商用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海馬汽車研發有限公司和海南金盤實業有限公司。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海馬汽車的核心問題在于產品序列薄弱、過時,但到目前為止,海馬汽車還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改變。未來三年,自主品牌車企的競爭將主要在內部展開,暫時不會影響德國、韓國、美國和日本,這意味著海馬將面臨更嚴峻的競爭形勢。顯然留給海馬的時間不多了。如果海馬不能抓緊時間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那么未來被淘汰的風險已經越來越高。銷售不佳拖累了業績。2012-2016年,海馬的凈利潤在2億元左右,2013年甚至達到近3億元。然而,在2017年,損失率超過了500%,直接損失了之前五年賺的所有錢。今年1月26日,海馬發布預虧940-1.04億元的年報后,1月29日股市剛剛開盤,股價暴跌9.64%,創下近兩年新低。按照16.45億元的股本計算,當天市值蒸發了6.8億元。截至2月26日收盤,海馬股價為3.71元,過去一年下跌41.8%,營收在A股25家上市車企中排名最后,而上汽、比亞迪和宇通客車同期漲幅均超過20%。海馬業績慘淡的主要原因是銷售額的大幅下降。去年,海馬汽車共售出14萬輛新車。與年初30萬人的目標相比,完成率不到一半。可以說,海馬汽車所有車型的銷量都大幅下降,其中S5、S7等SUV車型的銷量下降了26.4%,尤其是鄭州海馬生產的明星車型S5的銷量約為7.02萬輛,同比下降32%。M3、M6和M8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8.5%。像V70這樣的MPV車型下降了23.9%,甚至Familia的7座版也表現不佳,年銷量為8700輛,同比下降了25%。Familia曾與現代伊蘭特和別克凱越并稱為“新三大”熱銷產品,但現在卻慘敗。隨著自主品牌精品車型的不斷涌現,海馬的汽車產品幾乎已經到了退市的邊緣。海馬S7雖然是一款緊湊型SUV,但2017年的銷量僅為1.6萬多輛,僅相當于哈弗H6等一線緊湊型SUV的十天至半個月的銷量。就同級別競品而言,長城的哈弗H6、長安的CS75、吉利的博越,甚至傳祺的GS4,都在海馬S7中獨占鰲頭,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配置還是顏值上,都與主流SUV截然不同。同樣,海馬S5等其他產品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今年1月,海馬汽車的整體銷量再次受挫,同比下滑51%。包括轎車、SUV和MPV在內的所有子車型的銷量都出現了快速下降。事實上,由于今年春節在2月,受消費者節前購車的影響,不少車企在1月的銷量都取得了“開門紅”。核心產品在銷售過程中競爭力會降低。業內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海馬汽車的核心問題在于產品序列薄弱和過時。的確,海馬汽車公關部部長曾在接受采訪時承認,海馬汽車產品更新速度較慢,其核心產品S5已經到了生命周期晚期,這也是海馬汽車銷量下降的原因。SUV,這是許多二線自主品牌搶占市場份額的法寶,海馬也有很大一部分銷量來自SUV車型。當時,海馬推出了S5并一炮而紅,然后基本上……
確定了專注于SUV的戰略。但隨著一線品牌的不斷努力和海馬汽車自身的調整,海馬S5的競爭力正在大幅下降。2016年,海馬S5的銷量超過10萬輛;到2017年,銷量僅為6.3萬多輛;截至今年1月,海馬S5的月銷量僅為5000多輛。海馬S5的續航時間沒有哈弗H6長,而是迅速從“神壇”上跌落,這與“減配不降價”的行動直接相關:在自主品牌頻繁增加配量、降價促銷新車型的當下,2018款海馬S5已經減配不減價。與老款S5相比,2018年海馬S5的入門級車型減少了ESP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的配置,這與駕駛安全密切相關。與此同時,上坡輔助和牽引力控制也被取消了。與同價位的吉利遠景SUV相比,8萬元的預算可以買到1.8L的手動次低配,而海馬S5只能選擇1.6L的手動最低配。海馬S5靠什么與哈弗M6、長安CS75、吉利遠景SUV等一線品牌在同價位競爭?定位較低的海馬S5青春版也面臨著性價比低于同級一線品牌的尷尬。去年上半年,海馬的主力車型S5的銷量為3.39萬輛,同比下降27.25%,這在整個汽車市場SUV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尤為耀眼。截至去年年底,海馬S5的銷量仍不足7萬輛。事實上,在比蘇汽車、漢騰汽車等眾多新興品牌的沖擊下,海馬S5的性價比優勢不再突出。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協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時代周刊》,海馬銷量下降的原因是在傳統燃油車方面沒有競爭力,在新能源車方面也沒有突破。據了解,鄭州海馬僅有愛尚EV160和@3兩款新能源汽車,最大續航里程僅200公里。與已經推出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的獨立車企相比,海馬幾乎沒有產品優勢。雖然海馬汽車的全資子公司有限公司去年與Xpeng Motors簽署了框架協議,共同生產新能源汽車,但鄭州基地已直接成為Xpeng Motors的代工廠。根據崔東樹向《時代周刊》提供的數據,去年12月,鄭州海馬共生產了39輛Xpeng Motors汽車。今年,途馳G3正式上市,海馬正指望著產量和銷量的增長。然而,畢竟Xpeng Motors不是海馬自己的產品,只能帶來微薄的代工費和閑置產能的再利用。此外,錯綜復雜的商業部門也是海馬體利潤下降的重要原因。海馬汽車財報顯示,海馬汽車集團包括房地產、商業俱樂部、物業管理公司、金融投資、小額信貸等業務。如此多樣的業務必然會減少對海馬汽車的投資,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新車的研發和量產,甚至影響汽車銷售,從而降低集團的整體利潤。事實上,在汽車圈,車企跨界投資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包括奇瑞,這位前獨立老板,早年多方位布局,甚至投資了造船業;華泰曾經以其廣闊的布局而聞名。然而,事實證明,汽車公司跨境投資的成功案例很少,這往往會導致主營業務受損。目前,在海馬集團旗下的五大板塊中,主力已經是房地產板塊,2016年成交額為46億元,而汽車板塊似乎逐漸被邊緣化。業內人士預測,隨著更多新車品牌的成立和一線自主車企的崛起,海馬的銷量可能會進一步下滑。崔東樹也認為,海馬要想取得更好的銷售業績,就需要有一個極具競爭力的爆發模式。然而,根據目前的情況,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未來確實不容樂觀。
當前已經上路測試的許多無人駕駛汽車,已經配備了基本的環境感知與緊急避讓功能。但是對于一些潛在不可見的威脅,它還不能夠很好地避免。好消息是,一支斯坦福研究團隊正在開發一套基于激光的新式系統。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3月5日,主要汽車制造廠聯手科技公司和相關利益集團,敦促美國參議院在5月底前通過一項擱置已久、旨在加快自動駕駛汽車部署和測試的法案。
1900/1/1 0:00:00知情人士透露,敏安汽車近期在企業高管層面動作頻頻,引入多名來自知名主機廠的高層管理人員,如先后服務過一汽集團、一汽豐田的唐國輝就任敏安汽車質量中心副總一職,
1900/1/1 0:00:00近日,無人車初創公司景馳宣布,正式加入百度Apollo開放平臺,成為Apollo合作伙伴,而這距離景馳前CEO王勁卸任才不到10天。消息一出,業界嘩然。
1900/1/1 0:00:00隨著2018年補貼新政落地實施,加之一線城市公交替換已基本完成、二三線城市增長乏力、高鐵和航運沖擊下公路客車市場萎縮等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弱市”端倪初顯、不容樂觀。
1900/1/1 0:00:00每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在2018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汽車被提及的次數明顯增加,凸顯出面臨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汽車行業在我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中的作用。
1900/1/1 0:00:00